“攧窨”词义来源及其词族字用关系研究*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赵家栋

《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汉大》)“攧”下收“攧窨”一词,列两个义项:

一为“顿足忍气;
怅惘”,凡举三例:

(1) 星眼朦胧,檀口嗟咨,攧窨不过,这席面畅好是乌合。[按:方诸生(王骥德,字方诸生)注:“攧,顿足也;
窨,怨闷忍气也。”](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

(3) 攧窨二字,原出诗余,或作迭窨,或作迭喑,盖窨、喑二字同音也。至于北曲,或云攧窨,或云迭窨,而攧字与跌同,恐跌字讹而为迭字,然攧字俗师不甚能识,因而讹为颠字。今人言及颠窨则皆知出于《琵琶记》,言及攧窨,则或骇而笑矣。[清姚华《菉猗室曲话》卷三]

一为引申义“挫折”,凡一例:

(4) 无定君心,恩光那处寻?蛾眉忽地遭攧窨,思量就里知他怎?(清洪昇《长生殿·献发》)

“攧”字头下亦有“攧屑”一词,释为“犹攧窨”,例为元柯丹邱《荆钗记·误讣》:“休嗟怨,免攧屑,分定恩情中道绝。”今谓此“攧屑”与“攧窨”语义不相关,“攧屑”当为连绵词“蹀躞”异写词形,又作“跕躞”。又可重言作“跌躞躞”“跌屑屑”“迭屑屑”“滴屑屑”等。“蹀躞”谓“徐行小步貌”“行进艰难貌”义,引申则有“踌躇不前”“犹豫不决”义。故此“攧屑”不属于“攧窨”词族。

据例(1),王骥德注文与《汉大》立义相同,翻看《新校注古本西厢记》,王骥德(2002)61-62注全文为:“攧窨,方言,《琵琶记》‘怪得你终朝喑’,常从此作‘攧窨’,攧,顿足也;
窨,怨闷而忍气也。盖失意之甚,攧弄其足而窨气自忍之谓,董词‘攧顿金莲,搓损葱枝手’,又‘吞声窨气埋冤’可证。”

“攧窨”多出现于元明杂剧,最早张相(1953)585《诗词曲语辞汇释》亦收录此词条,释义与《汉大》无异,其原文为:“攧窨,析言之为顿足忍气义;
浑言之与怅惘相近……总之此乃当时之熟语,有音而无定字,、攧、迭、跌、铁,与窨、噷、、喑,行文或传写时随便作字也。”

张卫经(1958)《曲词里的“攧窨”和“迭噷”》认为“攧窨”和“迭噷”有语法区别,“攧窨”为不及物的自动词,“迭噷”为他动词。今谓此说迂曲,至于“攧窨”和“迭噷”的他动或自动用法,是语境不同造成的,不影响它们为同词异形的词族关系。

张相认为“攧窨”为记音词,此说甚是。“攧窨”诸异写字形语音是相通的,“铁”,《广韵》“他结切”,透母屑韵入声;
“屑”,《广韵》“先结切”,心母屑韵入声;
“跌”“迭”,《广韵》“徒结切”,定母屑韵入声;
“”“攧”均从“颠”得声,“颠”,《集韵》“亭年切”,定母先韵平声。近代语音随着入声的消亡,“迭”“跌”变为相应的平声字,与“颠”读音相同,“铁”“屑”,在元、明时期变为相应的上声字,其读音与“颠”诸字语音相近。“窨()”“喑”,《广韵》“于禁切”,影母沁韵去声。“噷”,《改并四声篇海》引《搜真玉镜》为“许淫切”,与“窨()”“喑”音近。在元明杂剧中,“攧窨”用例颇多,字形不一,又作“”“喑”“迭噷”“跌窨”“迭窨”“铁窨”等。如:

(6) 怒时节,把一个书生来迭窨,欢时节,把一个侍妾来逼临。(按:“迭窨”,暖红室本作“迭噷”。)(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

(7) 你可也和谁宴饮,着我独怀跌窨。(元杨暹《西游记》第十四出)

按:同剧第四本第十四出:“不知俺家告着他,他家告着俺,哥哥回去除了铁窨。”“铁窨”即“跌窨”,张相(1953)《诗词曲语词汇释》卷五:“除了铁窨,言除了铁窨无他法也,犹云只有怅惘而已。”

其后王学奇(1982)在《因声求义是探索元曲词义的方向》一文中亦对“攧窨”“迭噷”“跌窨”“迭窨”“铁窨”等词做了系联。准此,王骥德(2002)61-62注文及《汉大》释义皆本于此三家说解。

“攧窨”及诸异写形式经常出现在元明戏剧中,而它作为一个词却至少在唐代便已经出现了,在唐代又有“殿研”“䠄砚”“典砚”诸形,在宋、金时期又作其义为“违逆抗拒”“人相诤语”。(赵家栋 2013)158如:

(8) 问曰:“俗谓人强忍坚抗为殿研(上丁见反,下五见反),其义何也?”答曰:“殿者,犹《春秋》殿师之意,言其无所畏惧,不退缩耳。研者,研摩抗拒,与前人为敌。或总言殿研。”(唐颜师古《匡谬正俗》卷七)

(9) 齖䶗新妇甚典砚,直得亲情不许见。(《敦煌变文集·齖䶗书》)

按:“典砚”即“殿研”,又作“殿砚”。项楚《敦煌变文选注》:“典砚:倔强好斗,亦写作‘殿研’。”刘晓东(2016)《匡谬正俗平议》:“窃以为‘殿研’又作‘典砚’,……其‘典砚’及‘殿研’,正言其无所畏惧不退缩之义也。”从语义上说,“齖䶗新妇甚典砚”一句,“典砚”当与“齖䶗”意义相近,“齖䶗”又作“牙恰”“讶掐”,常见于元明杂剧,表示厉害、好斗。元无名氏《满庭芳》曲:“牙恰母亲,吹回楚雨,喝退湘云。把丽春园扭做了迷魂阵,教别人进退无门。”明无名氏《墨娥小录·行院声嗽·人事》:“利害,牙恰。”马致远《青杏子·悟迷》套曲:“也不怕薄母放讶掐,谙知得性格儿从来织下。”“殿研”又作“研研”“妍妍”,如南宋汪应辰《文定集·书〈匡谬正俗〉》:“殿研二释,颇为穿凿,按《晋书》沮渠蒙逊谓刘祥曰:‘汝敢研研然也。’研研即崛强之貌,恐语音变而为殿研,殿乃殿帅,研乃研摩,有何交涉?而合为一语,必欲求其一义,则又过矣。”

“攧窨”诸异写字形本字当作“謓詽”,《说文·言部》:“詽,诤语詽詽也。”段注:“刘祥言事。蒙逊曰:‘汝闻刘裕入关,敢研研然也。斩之。’《魏书》作‘妍妍’。皆‘訮訮’之同音也。《匡谬正俗》所谓‘殿研’即此。”钱坫斠诠:“《广雅》:‘訮,怒也。’《玉篇》:‘诃也,讼也。’今俗谓人善怒健与人争讼曰訮。”《集韵》平声山韵“牛闲切”下收“詽”“狠”“龂”“㗴”“虤”“嚚”等字,《广韵》平声山韵“五闲切”下收等字,它们都与“争斗之声 ”义相关。赵家栋(2013)《〈齖䶗书〉中“典砚”词义复议》一文据此推断人相诤语为“詽”“詪/㗴”“嚚”,犬争斗之声为虎怒争为“虤”,甚确。“攧”的本字当为“謓”,《广韵》“昌真切”,为定母真韵平声字,与“颠”诸字读音相近,《说文·言部》:“謓,恚也。”段注:“今人用嗔,古用謓。”又《目部》“瞋”下段注:“瞋,此与言部謓义略同。”《玉篇·言部》:“謓,恚也。”《大广益会玉篇·言部》:“謓,昌仁切,怒也,今作嗔。”《龙龛手鉴·言部》:“謓,昌真反,恚也,怒也,与瞋亦同。”《集韵》平声真部“称人切”下:“瞋,《说文》:‘张目也。’”“謓,《说文》恚也。”明陈士元《古俗字略·归云别集十九》“真·瞋(昌真切)”:“嗔,恚也。謓、㥲,并同‘嗔’,通作瞋。嗔,俗。”“张目貌”与“怒貌”语义相因。

又《集韵》平声先韵“田”小韵“亭年切”下:“颠,忧思貌,《礼》:色容颠颠。”“嗔,《说文》:盛气也,引《诗》‘振旅嗔嗔’。”“颠”为“忧思”之义,与“攧窨”义同。《礼记·玉藻》:“丧容累累,色容颠颠。”郑玄注:“颠颠,忧思貌也。”孔颖达疏:“色容颠颠者,颜色忧思颠颠然不舒畅也。”“忧思、烦闷貌”与“怒貌”语义上亦相因。

文献中尚未发现“謓詽”用例,但佛经文献中常见“瞋很”“瞋狠”一词,如:

(12) 一切愚蒙,无有智慧,不知恩德,瞋很顽毒,㤭慢自大,其心盲瞽,不识善法……如是等类诸恶众生,种种逼恼,无能动乱。(唐实叉难陀译《大方广佛华严经》,T10/125a)

按:唐实叉难陀译,唐澄观述《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钞会本》“瞋很”作“瞋狠”(L131/389a)。

(13) 蜈蚣,瞋狠而行速。蚰蜒,涟涎而走滞。(明如愚着《法华经知音》,X31/381c)

按:清通理述《法华经指掌疏》:“瞋有三种。……三诤论瞋,谓强执己解为是,他解为非。……蜈蚣瞋狠而行速,蚰蜒涟涎而走滞,喻戏论。”(X33/550b)“瞋很”字与《法华经知音》同,而清大义集《法华经大成》卷三异文作“瞋很”(X32/420b)。

(14) 修罗斗诤,瞋狠特过,眷属游戏,放逸实甚。(清通理述《法华经指掌疏》,X33/656c)

猜你喜欢 集韵广韵平声 荆璞《五音集韵》之形制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4期)2021-09-26明代韵书《并音连声字学集要》又音考察牡丹江大学学报(2020年1期)2020-12-02《集韵》征引《说文》过程中的几个问题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5期)2020-11-11《集韵》征引《广雅》研究皖西学院学报(2020年1期)2020-03-11王国维《广韵》批校与治学精神汉字汉语研究(2019年2期)2019-08-27揣一本词典走天涯恋爱婚姻家庭(2017年18期)2017-12-26《集韵》编撰的起讫年代考辨长江学术(2017年4期)2017-11-14揣一本词典走天涯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2017年6期)2017-06-20从《离骚》看《楚辞补注》与《广韵》反切注音的差异大众文艺(2016年16期)2016-03-11《广韵痱、疿及相关病名考释*中医文献杂志(2014年5期)2014-08-05

推荐访问:词义 来源 关系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809/637124.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