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观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理论前提、核心要素与实施途径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张树焕,冯维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191)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378,正式拉开课程思政建设的序幕。2020年5月,教育部出台《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标志着课程思政建设实现了由高校自由探索向国家统一规划的转变,课程思政建设在全国迅速掀起高潮。在课程思政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学术界在基础性学理研究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突出的有3个:一是对课程思政概念的理解仅停留在字面上,纠结于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应用范围与功能异同的探讨,进而导致对课程思政推行的缘由理解不到位;
二是在实施过程中忽视了授课教师专业素养的作用,过于强调课堂中思政元素的显性呈现,导致课程育人效果不足;
三是在推进过程中不注重各部门协同作用的发挥,过于强调专业课教师的作用,导致课程思政建设缓慢。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源在于,研究者没有理解国家将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全新课程观”的定位。基于此,本文从“为何思政”“何以思政”“如何思政”3个方面,从“作为一种全新课程观”的定位视角,对课程思政建设做一探析。

正确理解课程思政的概念是理解为何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学术界对课程思政的理解经历了3个阶段。课程思政在提出时被理解为引入专业课教师而新开设的具有思政教育功能的课程,具体体现在2014年上海部分高校开设的“中国系列”课程,10余所高校通过引入多位专业教师采用“项链教学”的授课模式,以期解决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的“两张皮”现象。2017年,随着教育部在部分高校、部分课程中试点课程思政建设,学术界逐渐认识到,课程思政并不是新增一门课程或者一项活动,而是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2]。如何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在实践中却并不容易。有些专业课程在授课过程中生硬地融入思政元素或生搬硬套地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甚至用思政元素压倒专业内容,这种过于注重形式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初衷。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可以看作对上述问题的回应,其明确指出“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着重强调要结合不同课程特点和思维方法,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分类有机融入课程教学[3]。由此可见,课程思政不是“课程”与“思政”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以传授专业知识为基本内核、以增强育人效果为根本旨归、以实现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为目标的全新课程观。课程思政的内涵涉及3个层面:一是在理念层面,它是一种注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及价值塑造一体化推进的全新课程建设理念;
二是在原则层面,它力图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性设计、课程建设的差异化推进与课程之间的协同化衔接;
三是在实施层面,它力图构建学校管理层、专业教师、思政教师及学生工作队伍等协同工作并具有全新动力机制的大思政教育。

1.1 课程思政建设是课程建设普遍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4]纵观东西方教育发展史,尽管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上有区别,但其教育目的类似,即培养出具有较高素质的、能够服务于国家建设的专门人才。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明确提出:“应该教育公民适应他生活于其中的政体。”[5]雅典构建了以“七艺”(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学和音乐)为核心、兼具智育与德育特征的教育体系。其课程设置在专业教育中体现出鲜明的政治价值,其中,文法、修辞、逻辑侧重服务于公共议事与城邦管理,算术、几何和天文学侧重服务于经济贸易与社会生活。到中世纪,学校被教会控制,“七艺”的课程内容被改造,成为服务于宗教的工具。文艺复兴之后,学校的课程设置出现了新的变革,人文主义课程论、泛智主义课程论、经验主义课程论及功利主义课程论等先后兴起,课程设置越来越科学和规范,无不反映了科技进步的成果与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在当代西方高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均蕴含着价值观教育。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基本内容,其目的是让学生接受人类优秀文化的熏陶而使其掌握社会需要的基本知识、技能和价值,其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培养学生健全的心智和人格,使其认识和接受社会规范。在专业教育中,西方大学的课堂往往不是简单的灌输式教育,而是推崇师生共同发现问题、探讨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增强科学精神、批判性思维与民主意识。中国古代的课程教育也遵循同样的规律,它起源于西周的“六艺”,奠基于孔子的“六经”,形成于西汉,定型于隋唐,而发展至明清,其主体内容为儒家经典,其补充内容为射、御、律、算等技能,以达到“明人伦,化成天下”的政治目标。可见,课程教育始终与社会环境紧密相关,不存在脱离社会关系而独立存在的专业教育。

1.2 课程思政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性质的内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1]376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居于基础性、根本性地位的是社会主义的教育性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先后提出“又红又专”“四有新人”“时代新人”等育人目标,均把人才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福祉紧密结合起来。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思政元素就被纳入高等教育规划之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要“给青年知识分子和旧知识分子以革命的政治教育,以应革命工作和国家建设工作的广泛需要”[6]。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党的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又红又专”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培养的学生“既具有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又掌握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7]。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一方面设置马列主义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
另一方面高度重视教育与生产相结合,鼓励青年学生参加工农业劳动,以达到让青年学生在生产劳动中既真正掌握专业技能又树立为工农服务意识的双重目的。改革开放之后,教育领域确立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方针和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有新人”的育人目标。在课程建设方面,我国积极与先进国家交流借鉴其优秀经验,逐渐实现课程体系的规范化和现代化,特别是从知识、能力和价值方面规范了具体课程的授课目标。同时,随着科教兴国、西部大开发、建设创新型国家等重大战略的实施及其成效的显现,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内容和范围被进一步扩大,隐性教育方式开始得到关注与探讨。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教育领域提出“四为”的教育方针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育人目标。基于此,课程思政的理念应运而生,它一方面要求专业课程建设的高质量,须满足作为“网络原住民”的“00后”“05后”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期待;
另一方面对思政元素的发掘范围、融入方式及融入效果等提出更高要求。

1.3 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抓手

当前,中国正处于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的重要时期,课程思政建设既是党和国家对“国家战略—教育改革—课程育人”的整体性部署,又是高教领域探索“高质量课程建设—课程改革—思政创新”的现实路径。就国家战略层面而言,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必须通过教育改革源源不断地提供高素质人才,特别是要在培养战略科学家和领军科学家方面取得进展,而无论是战略科学家还是领军科学家,均须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即具有高超的专业素养、优秀的管理与协调才能、博大的情怀和格局[8]。这对发挥课程育人的功效、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同向同行提出了极高要求。就高教改革层面而言,通过课程改革推进各类课程高质量建设的任务日益紧迫。前一阶段,我国高校课程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如各类课程的规范化与现代化、国家级精品课程的打造和遴选等。然而,对标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和教育强国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典型的问题是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调性、融合性不足导致的“两张皮”现象,优质高等课程建设中的中国特色不显著等。通过课程思政推进各类课程的改革和高质量建设,真正解决高等教育的“创新之困”,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情怀的高素质人才,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标识的高质量课程体系,成为现阶段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

随着2020年《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出台,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全新课程观的理念正式得以确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于2021年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通知》,重申了课程思政是一种课程观的理念,同时,还对进一步提升建设质量提出要求,为今后课程思政如何建设指明了方向。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载体、内容、方法及考核是这一工程得以推进的核心要素。

2.1 专业课程的高水平讲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

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最重要的载体,专业课程占学生所学课程数量的80%,学生有80%的时间用于专业课程学习,80%的学生认为对其影响最大的是专业课程[9]。高超的专业课程讲授能力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应有之义,有的学者认为两者是一体的,但在实际授课过程中,两者却并不等同。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有的教师单纯追求思政元素的融入和价值观的呈现,但其专业素养和授课水平却没有相应提升,这种本末倒置的授课方式往往降低了课程思政的效果。以专业课程为依托开展课程思政建设,需要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

一是处理好专业素养与师资队伍的关系。专业素养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包括知识功底、教学能力、教学态度及教学方法等内容。授课教师如果能够端正教学态度,提升教学理念,提高谋课、建课、授课的能力,本身就是在向学生无声地展示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在授课教师的基本素质中,具有根本性地位的是专业技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强调的,扎实的知识功底是一个好教师的“根本基础”[10]。许多专业课程会引入党政领导干部、行业模范及学工队伍等,以突出价值引领,需要注意的是,要把握好课程质量且坚持适度原则,不能冲击专业教师的作用。

二是处理好课程与课堂的关系。课堂教学是课程教学的基本形式,良好的课堂教学是达成课程目标的核心环节,但是课程教学并不等于课堂教学。从所占时间来说,课堂教学仅为课程教学的一部分;
从关涉主体来说,课堂教学主要涉及教师与学生,课程教学则会引入更多的助教活动;
从活动实施来说,课程教学除了教学活动还包括课前准备、课间交流、课后答疑及考试反馈等。教师若要提升专业课程的讲授水平,既要讲好每堂课,又要协调好教学衔接,安排好各个教学环节,使得各个要素协同发挥出最大功效。

三是要提升课程建设的“两性一度”。要打造高水平的专业课程,又要兼顾学生的兴趣与收获,在当下特别需要提升课堂讲授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教师在具体授课过程中,既要让学生掌握具体的课程知识,又要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阶思维;
既要涵盖课程的基础与重点,又要紧跟时代前沿;
既要立足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又要使课程具有一定的挑战度。

2.2 思政元素的发掘与整合优化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

2020年6月,时任教育部部长的陈宝生在谈到课程思政如何推进时曾提出,授课教师“要设计实施好勘探、采掘、冶炼、加工的工艺流程,做好专业课与真善美的结合”[11]。这就要求授课教师不能将思政元素随意插入,而是要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并要注意以下3点。

首先,要以专业为依托做好课程思政体系的顶层设计。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专业培养方案是达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质量及规格的总蓝图。课程思政若要形成体系化建设,须做好专业思政的顶层设计,方能达到纲举而目张的效果。《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就在这个意义上将课程体系划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及实践课程三类,并对其育人功能做了规范,高校要依据上述规范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其次,要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将专业课程划分为文学、历史学与哲学类,经济学、管理学与法学类,教育学类,理学与工学类,农学类,医学类,艺术学类共7类,并明确了在不同类别的课程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侧重点。如文学、历史学与哲学类专业课程侧重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经济学、管理学与法学类专业课程侧重于“培育学生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理学与工学类专业课程侧重于“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与科学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深挖思政元素,优化内容供给。授课教师应挖掘尽可能多的思政元素并进行优化整合,这是课程思政取得成效的根本保障。思政元素的挖掘与优化可以从以下原则入手:一是坚持远大理想与现实需求相结合。作为一项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工程,思政元素的挖掘须反映社会发展的远景和国家发展目标,使青年学生明确奋斗目标,把个人发展与国家、社会的要求结合起来;
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联系学生的思想困惑与现实需求,有针对性地回答一些综合性、深层次的理论和认知问题。二是坚持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结合。思政元素的开发须遵循真善美的原则,须将科学性、真理性作为前提,须遵循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不得违背常识、常理;
同时,价值的彰显应做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切勿对学生进行空泛的道德说教。三是坚持中国情怀与世界眼光相结合。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其中蕴含的丰富义理、典籍及掌故为课程思政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宝贵资源,我们应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依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同时,要培养学生树立世界眼光,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成为“不仅能肩负起建设祖国的使命,而且能承担起为世界、为人类作贡献的责任”[12]的时代青年。

2.3 教学方法的科学有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保障

大学生是课程思政的对象,把握其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从而采用相应的授课方法,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今大学生的主体是“00后”“05后”群体,往往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作为“网络原住民”,知识面宽广,具有很强的反思意识和质疑精神,希望在多元选择中通过比较分析和自主思考得出结论;
二是具有很强的进取心和自我意识,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更加理性务实,往往关注授课内容是否反映社会现实或者能否用于指导个人成长;
三是对于硬性灌输式教育、填鸭式教育存在警惕甚至逆反心态,更认同潜移默化中受到的教育。高校在课程思政的推进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当代大学生的上述特点,在教学方法上要做出相应调整。

首先,构建师生“双主体”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师与学生由“主体—客体”关系向“双主体”关系转变。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运用研讨教学法、价值澄清法等,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比较分析来获得教育。研讨教学法是给师生提供一个平等研讨的环境,充分发掘学生的知识储备和主观能动性,在探讨过程中让学生深化认知。价值澄清法的基本假设为人处在一个价值观多元甚至对立的环境,只有通过自主选择和实践纠偏才能确立牢固的价值认同。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围绕一个问题给出多种观点,让学生在“选择—珍视—行动—纠偏—重新选择”的过程中确立价值观。

其次,积极运用社会实践法、劳动教育法及共情教育法等,在知行合一中增强育人功效。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只有在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13]这对于新时代的思政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知行合一的首要方法是让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读万卷书”的基础上“行万里路”,在实践中聆听时代的声音,感受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增长智慧才干。同时,加强劳动教育,弘扬奋斗精神,引导学生尊重劳动、崇尚劳动、学会劳动,在此基础上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共情教育法是一种间接的知行合一的教育方法,是站在他者角度感知并做出相应回应的有亲和力的教育方式。在课程教学中,通过共情教育,特别是“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感召身边人”,能够让学生产生情感共振,如:结合学校沿革讲述前辈的创业故事,结合专业发展讲述中国赶超的故事,结合教师自己的科研经历讲述学术研究故事,结合不良事件讲述职业底线故事等。

最后,更加注重隐性教育的作用。隐性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强调良好育人环境的重要性。当前育人效果比较显著的隐性教育有3类:“大思政”体系、网络空间和校园文化。就“大思政”而言,应打造思政课堂、专业课堂、思政工作、学生社团及宿舍管理于一体的协同育人体系;
就网络空间而言,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智慧课堂等,实施“云思政”;
就校园文化而言,宜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景观、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心灵的净化与情感的熏陶。

2.4 考核测评的高质量设计与实施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内容

考核测评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兼具评价与育人功效。就评价功效而言,教师和学校通过考试可以把握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而对学生进行区分与选拔;
就育人功效而言,学校通过考试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正视结果不惧挫折的能力等。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考核测评承担的育人功效理应更加显著,但是,由于课程思政建设尚处于早期阶段,其考核测评的高质量设计与实施还有很大空间。《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强调,要“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健全综合评价”[14],上述原则为课程思政的考核测评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是考核测评体系的设计要体现目标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价值塑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对育人效果的评价既要考量学生的思政水平与预设目标的差距,又要考量学生思政水平的提升状况,要全方位反映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发展的过程、增值程度及预设目标的实现程度。

二是考核测评要将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课程思政考核测评涉及方方面面,特别是涵盖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须运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观察行为、记录成长等手段对育人效果做出描述性评价。但是,质性评价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因而需要引入量化评价,通过对课程思政教学中涉及的某些要素进行定量分析,增强测评的客观性与有效性。

三是设置科学合理的观测点,可以从认知、思想及能力3个方面进行观测。就认知而言,主要考查学生基于专业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理解;
就思想而言,主要考查学生的言论与行为,侧重点是基于专业角度或与专业密切关联的言行;
就能力而言,主要考查学生基于专业角度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各种能力,如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等[15]。

四是重视考试测评之后对学生价值观的教育。考试测评之后,教师要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让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考试成绩与考试的作用。一方面让学生通过考试成绩对自己的学习状况和学习方法进行反思,使其保持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学习内驱力;
另一方面让学生客观认识考试的作用,通过与学生进行交流,培养其良好的竞争意识和竞争技能,树立规则意识和诚信意识,养成正视结果和积极进取的心态。

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新时代高校课程育人的一场革命。作为一种全新的课程观,课程思政建设关联培养方案、课堂教学、学生评价及教师发展等多个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将重构学校思政教育的工作格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要取得突破,需要从机构、理念、平台及机制等4个方面着手。

3.1 建立领导机构,形成组织融合

高校须成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领导小组,由学校党委书记与校长担任组长,由宣传部、组织部、学工部、校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及各个专业的负责人或专业课教师代表等担任成员,设立专门的办公室推进落实。该领导小组的作用为加强组织领导和顶层设计,把握方向、推进改革、统筹协调、加强督导。其重要工作有:一是确立建设思路,如北航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领导小组确立“建强队伍、提升能力、学科牵引、特色融合”的思政课程建设思路和“名师领衔、试点先行、质量为要、扎实推进”的课程思政建设思路;
二是通过部门协作机制,推进课程思政融入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并具体融入课程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及课程教案等,切实使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有依据有抓手;
三是推进师风师德建设,采取各种举措,帮助授课教师既成为“经师”又成为“人师”。

3.2 明确育人共识,凝练理念融合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高校要明确: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要参加学习、讨论和交流,切实让教师认识到课程思政建设是关系“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摒弃“思政教育仅仅是思政课程或者学生工作的任务”的狭隘观念;
让每位教师都牢固树立育人与育才相统一的教育理念,切实纠正“专业课程的重点是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这种片面认识,认识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要有机统一,并且切实应用到课程教学中。同时,高校领导要走进课程思政的一线课堂,如北航党委书记和校长带头讲授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专题讲座:党委书记为万名新生讲授“开学第一课”,为全体新教工讲“入职第一课”;
校长为本科生讲授航空发动机材料概论课程,将航空报国、专业报国精神融入其中,为全校专业课教师树立榜样。

3.3 搭建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师研讨平台或学习共同体

思想政治教育能力不是天生的,需要后天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让教师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4]要提升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高校需搭建多层次、多样化的研讨平台或学习共同体。一是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间的交流合作。通过交流机制,思政课教师可以为专业课教师提供思政教育的理念、资源与方法支撑;
专业课教师可以根据专业特点为思政教育提供科学的视角与思路,加强思政教育的立体性、丰富性与创新性。二是专业课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专业课教师之间要加强交流与研讨,实现思政元素融入的协调与分工,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教研室是教学系统中最小的管理单元,党支部是党组织结构中最小的组织细胞。教师党支部兼具教学与党建工作的双重使命,是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载体,通过支部活动、理论学习日等方式,真正将课程思政工作落到实处。三是专业课教师与思政工作队伍的交流合作。通过这一机制,专业课教师可以从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处那里及时获得学生的思想状况,从而更好地因材施教。

3.4 创建有序推进与长效发展的机制

体制机制创新对课程思政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一是加强资源保障与政策支持力度。学校可以设立课程思政建设专项经费,探索经费使用效益的提升机制,并在课程评奖评优、示范课建设及师资队伍培训等方面给予支持。同时,学校应重视基层的首创精神,鼓励各院系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创造性地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二是要切实贯彻“破五唯”政策,建立以育人为核心的教师评价体系,把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纳入教师绩效考核范围。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与课程思政的建设效果虽然是间接关联的,但是具体教师、具体课程在育人效果方面的作用是可衡量及可辨别的;
第二,要采取细化举措,加强对课程育人效果的考量,有学者构建了涵盖明晰的教学目标、准确的教学内容、灵活的教学方法、真切的教学情境及隐性的教学考核等要素在内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16]。此外,采取某些创新性举措,如:在毕业生群体中,将“在你大学阶段最有引导力或影响力的教师”“对你影响最大的一位教师”等问题的调查结果作为考核教师课程育人效果的重要指标;
将辅导员或班主任对专业课教师在大学生思政工作上的成效评价作为重要的考核意见等。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新班主任(2022年4期)2022-04-27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河北画报(2020年10期)2020-11-26思政课“需求侧”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中国音乐教育(2016年8期)2016-05-20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医学教育管理(2015年3期)2015-12-01

推荐访问:课程 要素 前提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809/637136.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