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城乡体育旅游一体化发展价值审视※——以铜仁市为例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杜显浪 薛 勇 石文毅 胡兵权 江永琴

(贵州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贵州 贵阳550025)

2022年1月18日,由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中提出,要推动贵州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引导人口和经济合理分布,促进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大力发展“山地旅游”,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绿色产业,促进全民健康和全民健身。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带领”城乡融合发展模式下体育+旅游共同助力乡村振兴。

2021年9月,铜仁市碧江区中南门古城召开2021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和第十六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强调主要围绕“智慧旅游”“智慧体育”“智慧交通”“智慧农业”等相关产业发展为中心,融合宣传文化、旅游以及体育为一体的“文体广旅”发展的全新产业链,让其助力乡村振兴。以新发展理念辨析“城乡体育+旅游一体化”,就是“以农村为发展重心”,借助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体育、刺激消费,增加经济收入,促进全民健康和全民健身,带领城乡体育+旅游一体化发展模式下体育+旅游共同助力乡村振兴的现实价值审视。

1.1 回视城乡融合发展历史变迁

根据文献记载,城乡融合发展要追溯到改革开放初期,那是因为改革开放带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城乡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和变化,特别是我国城乡发展不均衡问题受到政府和学者们的密切关注,城、乡之间总体表现为城乡分解发展逐渐到城乡融合发展的趋势。按城乡融合的水平高低来区分,经历了三个阶段:城乡低水平融合发展阶段(1982—1984年)、城乡融合高水平发展的准备阶段(1985—2002年)、城乡融合高水平发展阶段(2003年至今)[1-2]。

1.2 审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体育政策发布偏向与源由

体育事业的迅速发展离不开国家层面政策宏观引领和法规的执行保障与管理保障。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与文献,我国发布的体育政策法规中按发展重心来看,主要呈现三个阶段:城市体育优先发展阶段、农村体育发展阶段、城乡体育协调发展阶段。目前正是处于“城乡体育协调发展或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阶段。

1.2.1 第一阶段(1978—1989年)城市体育优先发展阶段

这期间原国家体委颁发的《关于加强城市体育工作的意见》(1978年)、《国家体育锻炼标准》(1982年)、《全国体育先进县标准的细则(试行)》(1985年)、《关于公共体育场所应进一步改善经营管理,积极向群众开放的通知》(1986年),国务院批转国家体委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开创体育创新局面的请示》(1983年),还有多个部门联合发布的《城市公共体育运动设施用地定额指标暂行规定》(1986年)等文件。通过这一系列的政策,可以发现当时主要优先发展城市体育、职工体育,当然这也是由于当时处于改革开放前期,我国发展重心移向东部的沿海地区,导致区域之间和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差异,农村经济发展和体育发展都明显落后于城市。

1.2.2 第二阶段(1990—1999年)农村体育逐渐发展阶段

1.2.3 第三阶段(2000年至今):城乡体育协调发展的阶段

2008年在我国首都北京成功举办的夏季奥运会、残奥会,显示出我国体育事业取得的巨大进步,为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也为我国颁布体育强国战略做出了铺垫。而在《体育事业“十一五”规划》一直到《体育事业“十四五”规划》、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通过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2019年颁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通知》等一系列相关政策中都明确了我国城乡体育如何进行发展,并制定了相应的规划,也为如何处理城乡之间的差异指明了方向。

1.3 城乡体育+旅游发展的必要性

全国农村体育与经济发展呈现两极分化,铜仁也不例外。农村的体育、教育、经济的“贫与难”问题导致农村的“体育环境、教育环境、经济环境”落后于城市,在体育的公共服务体系中,农村的服务体系普遍不完善或者缺乏、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少和城市的体育锻炼面积无法扩展等问题造成无法供应“城乡体育需求”。因此城乡体育+旅游体育一体化发展是因为农民体育需求和经济发展需求的原始动力、实现体育产业和体育振兴的驱动力、发展乡村旅游和发展经济(收入)的必然性,这种模式的创建正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符合农村与城市之间体育衔接的有机体、符合体育+旅游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潮流。

2.1 国家宏观政策是铜仁城乡体育发展的指向标

2016年中共中央在北京通过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对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制定目标为:在2030年,能够基本建立县—乡—村三位一体的公共体育设施网络,体育基础设施方面,锻炼的体育场地面积人均不能少于2.3m2[3],“智慧赛道”的建设正是为了转移城市体育人口“供求锻炼面积”。再如2017年的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及树立‘城乡融合发展’理念[4],“智慧赛道”产业链中附带的产业也有农业”,并使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助力农业的发展。

2.2 体育资源和产业资源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有效衔接

铜仁市综合体推动向铜仁市农村提供了“智慧化”建设设施与场地,有利于铜仁市农村体育行列中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引导人口和经济合理分布,促进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5]。铜仁市的智慧马拉松赛道就是多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体,而赛道旁还有一些农耕文化的体验区,充分体现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中农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例如智慧停车场可供大量游客进行停车、一系列配套的马拉松赛事智能化设备、特色的田园乡村、农家乐、自行车租赁点、农作物采摘区等,这些产业形态与乡村的自然风光、农产品资源协调发展,共同作用于铜仁农村的经济发展。

2.3 新时代发展理念是城乡体育+旅游发展的推力器

2.3.1 科技创新是发展模式的基础与前提

在由快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特别需要科技创新,因为科技创新是发展的核心与原动力。国家体育总局在2021年10月25日颁发《“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中提到各地积极开展“智慧体育”的建设,“铜仁市智慧马拉松赛道”是体育产业链进行整合的结果,它有着符合一定技术标准的体育运动软硬件智能化设备,又具有较为充分的绿化制备,还可以满足体育运动比赛的开展[3]。

(6) 隧道渗漏。当隧道发生漏水冒泥现象时,将导致隧道周围土体进一步排水固结,如不采取措施则其对隧道沉降的影响将进一步加剧。

2.3.2 塑造良好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中提出需要推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推进城乡建设和管理模式向绿色转型。铜仁市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模式属于低碳绿色产业,其中包含丰厚的自然景观资源和优质的水资源和良好民族风情的人文资源,可共同塑造绿水青山、打造“金山银山”。

2.3.3 “开放、共享”优化体育+旅游产业发展

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版)》、体育总局发布的《公共体育场地基本公共服务规范》等文件中提及建立开放公共体育设施且全年免费或低收费等模式。而铜仁综合赛道沿途中有碧江区坝黄温泉特色小镇、坝黄农作物采摘园、江口太平特色小镇,其发展推动了乡村多产业深度融合,激发了乡村居民的创新收益动力,推动了新发展理念的有效落地,繁荣了铜仁综合赛道沿途乡村的体育文化和人文文化。

3.1 以城市资源助推城乡体育服务供求,实现“体育”振兴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体育兴则乡村兴。通过加大铜仁乡村的体育服务供给,铜仁农村基层体育社会组织活力增强,向铜仁农村提供体育的有效供给,进而形成体育促进乡村振兴的局面。同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促进铜仁市农村体育的消费能力增强,进而带动乡村体育事业的发展;
通过政府引领体育市场,激发体育市场的主体活力,着力优化体育产业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利用资金、社会企业的融入和专业人才的投入,利用乡村的体育文化品牌、乡村的人文风光和田园风光、农村区域的“乡货”“青山绿水”协助体育旅游发展,这种发展模式正是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带动经济平稳的增长[7]。

3.2 贯彻“健康中国2030”,实现“健康”振兴

发展铜仁市乡村休闲体育+旅游产业是促进全民健康与全民健身融合路径之一,也助推了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实施。铜仁市乡村地区开展体育+旅游的缘故,正是如此。在这个新形势下强调健康问题和解决城镇化的差异问题,就健康问题上提出调整健康服务水平,做到早诊断、早预防、早治疗、早康复[8]。

铜仁市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关注乡村、体育数字化,例如由南京某体育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相关智慧设备,通过引导当地的民间体育社团、社会组织等参与,营造浓厚的运动气息,引导乡村居民积极参与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建设行动。利用“智慧体育”(大数据和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化技术综合应用在体育的一种新型产物)的智慧马拉松赛道,让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智慧体育运动中去,也通过自己参与到体育运动中为智慧体育注入新的资源数据库,然后再反馈于群众,创新健康的管理模式[9]。

3.3 多产业融合发展助推经济振兴

铜仁市政府响应国家的号召,在城乡融合的大背景中加快本土体育产业与农业、旅游、健康养老产业融合发展,凭借“绿水青山”的资源优势发展旅游[10],更是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其中沿途中有碧江区坝黄温泉特色小镇、坝黄农作物采摘园、江口太平特色小镇等,这是体育产业与农业、旅游、健康养老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综合型赛道让铜仁市体育事业走向新的里程碑的同时也在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岗位和经济收入,例如依附赛道的居民自行车租赁“一天可以产生经济效益800元左右”,而农产品的售卖较好摊位可收入700元,再如观光车车载30元/人,一天往返5次左右。此赛道总投资33亿左右,是全国著名的“文化+农业+康养+体育+旅游多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示范区”。

3.4 中南门与梵净山城乡文化互补共同推动文化振兴

“中南门”也曾是“铜仁府”的地址,中南门于明代永乐十一年开始建府,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2015年10月在保护古建筑的基础上开始进行修缮,2021年9月在铜仁召开的2021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和第十六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的开幕式就选址在中南门古城中,同时也是修缮后正式开放,而现在的中南门古城将民族建筑和商业建筑进行更加优化,是府城文化、市井文化、红色文化、儒家文化和天文科普文化等多文化集于一体的“中南门”。其中还有非遗文化体验区,例如铜仁“叶脉绣”创始人杨丽开办的“黔绣非遗传承馆”,这既是传统手工艺文化的交流平台,也可进行传承培训。在非遗文化展示区中,傩戏、木偶戏、四面花鼓等铜仁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台竞技”,吸引了大量游客到来,刺激了消费,成为当地经济新的增长动力。

梵净山位于铜仁地区中部,其保留了亚热带原生态系统,栖息着许多国家保护野生动物,拥有优美自然景观如云瀑、云海等,梵净山被誉为“地球和人类之宝”“世界自然遗产地”。在行走的途中可以观赏贵州特有的自然风光,也可以起到锻炼的效果,“中南门古城”进行文化遗产宣传和弘扬,“梵净山”可以提供“健身场地”,共同助力乡村振兴[11]。

4.1 弘扬民间传统体育文化,开展体育+文化产业模式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积极开发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和当地民俗文化”[12]。文化是体育的灵魂,只有传承优秀的体育文化,才能引领乡村文明风尚[13]。应通过铜仁当地政府引导挖掘铜仁地区的民族民间体育文化资源,加强铜仁综合型赛道旅游与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精粹的融合,在民间弘扬传统体育活动和挖掘非遗体育文化,比如增加舞龙、陀螺,在河边开展水上体育活动中的独竹漂、推杆、抱蛋、射弩等彰显当地特色的体育项目,也可以采取展演、游乐、竞赛、科技、天文、研学、健身、康养、地方美食等结合[14]。

4.2 构建多元治理模式完善治理机制

在笔者调查走访过程中,发现铜仁整个70km的乡村振兴产业带缺乏相关的管治部门与政策,缺乏较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人脸识别的智能采集数据”没有进行相应的后期维保。铜仁地区的政府部门应该打破治理的常规,强化体育、旅游、医疗为一体的治理职能,统筹体医旅融合并实现体医旅游一体化的管理,加强体育旅游市场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通过实地调查发现,铜仁智慧马拉松赛道一段中乡村体育产业、农业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大部分处于独立运行,如何进行多产业联合发展,需要充分认识到铜仁的体育产业在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还需要对地理文化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并结合多产业联合发展。而围绕铜仁综合赛道的48个乡村村委会应该配合铜仁政府积极进行有效治理,政府带领相关社会组织共同构建城乡体育+旅游+卫生融合的治理体系。

4.3 改变观念,培训精英,带领群众共同进行乡村振兴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8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坚持农民主体、创新发展、骨干引领”。而现在铜仁综合型赛道周边的乡村中都存在农民的老龄化、农村的空心化现象,大部分中青年男性、女性外出学习和外出务工,老人和留守儿童比例较高,这严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体育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的发展应当由当地村委会协同“乡村带头人”“乡贤精英”进行共同发展[15],而地方政府也要对“农村精英”进行现代化培训,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体育锻炼态度,同时积极关注农村体育产业发展,改革管理体制,提高服务水平,深挖产业潜力,做好宣传推广,健全配套设施服务。

4.4 培养体育旅游人才,人才建设是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顶梁柱

综合型体育人才一直是制约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体育旅游同样如此。当地政府应邀请专业人员为铜仁综合型赛道环绕村落的年轻人提供相关体育知识和综合素养培训,从而培养专业的运营者;
在服务方面,在本土高校(铜仁学院、铜仁幼儿师专等)中寻求专业人士或团队进行服务和经营,以促进体育旅游走向高质量发展。

4.5 加强宣传力度、创建文化品牌特色

在宣传方面可以利用线上线下共同宣传、政府平台宣传和自媒体平台宣传,在执行上采用政府和社会组织、乡村居民以及相关网红共同宣传。针对当地体育旅游在“购””和“娱”方面比较匮乏,还不能较好地满足游客的需要的现状,利用当地特殊风景,制造相关纪念品和开设儿童、青年、老年人的创意体育娱乐设施。

国家宏观引领,铜仁市地方政府执行是发展的指向标;
缩减铜仁市城乡差距,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是原动力;
新时代发展理念是铜仁综合型赛道发展的推力器;
体育资源和多产业融合发展是支撑。铜仁市城乡一体化体育旅游产业链分别由城市“中南门”旅游文化资源”、县级的“桃源净土梵净山”的旅游资源、乡镇级的“智慧马拉松赛道”组成,可以培养乡村体育消费,实现消费转移,转变城乡体育关系,促进全民健康,推进全民健康与全民健身融合。城乡融合背景下体育产业与农业、旅游、健康养老产业融合发展将促进铜仁市体育事业走向新的里程。

猜你喜欢 铜仁市铜仁城乡 贵州铜仁市石阡县第二小学创新作文(小学版)(2019年34期)2019-12-07贵州铜仁市石阡县第二小学创新作文(小学版)(2019年36期)2019-11-30贵州铜仁市逸群小学创新作文(小学版)(2018年25期)2018-11-30贵州铜仁市思南县第三小学创新作文(小学版)(2018年16期)2018-11-30寻味贵州——铜仁乡村地理(2018年3期)2018-11-06城乡涌动创业潮红土地(2018年12期)2018-04-29天地大美——铜仁梵净山乡村地理(2018年4期)2018-03-23看雪——铜仁梵净山乡村地理(2017年4期)2017-09-18轮杨树达义近旁任作铜仁学院学报(2016年5期)2016-10-19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中国老区建设(2016年8期)2016-02-28

推荐访问:铜仁 为例 审视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902/648749.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