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桂文龙,刘俊栋,苏治国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双高建设办,江苏 泰州 225300)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劳动教育和劳动素质第一次上升到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高度[1]。2020 年3月, 国家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劳动教育的重大意义,明确了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基本原则[2]。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轻视劳动、劳动能力低下的现象,其根源就在于劳动教育被淡化、弱化[3]。新时代背景下,如何高质量地推进高职劳动教育,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风貌、劳动价值观念、劳动价值选择、劳动技能水平,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4]。

此次调查是在前期实地访谈的基础上,选取江苏省部分高职院校的在校学生和家长作为调查对象。问卷设计为学生卷、家长卷,其中学生卷主要调查高职学生的基本信息,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开设、体验及评价情况,从四个维度设计了11个调查问题;
家长卷主要是调查高职学生家庭劳动教育观和教育方式,共设计了4个调查问题。调查采用问卷星在线不记名填写的方式进行,共发放了41所高职院校的在校学生500份,回收460份,有效回收率92 %;
家长问卷发放300份、回收224份,有效回收率71.67 %。

(一)调查学生对象的基本信息

通过回收的460份有效学生问卷的基本信息,就此调查不同性别、年级和专业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劳动素养和学校开展情况等(表1)。

表 1 被调查学生基本信息统计情况

表1说明,此次被调查学生的性别、年级所占比例较为均衡,具有代表性。另外,从被调查学生的专业填报数据来看相对比较全面,达到129个专业,基本覆盖了高职教育的专业大类。

(二)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展情况

针对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开设情况,设计了三个问题,主要了解劳动教育课程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及作用(表2)。

表 2 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展情况

表2所示,76.30 %的高职学生表示学校开设了劳动教育课程,但每周开展劳动课程并没有固定时间,而且经常被占用(89.91 %),存在时有时无的现象;
98.70 %的高职学生表示学校并无劳动课的专任教师。

(三)学生劳动教育课程的体验情况

根据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劳动教育课程的体验,设计了三个问题,主要了解劳动教育课程在高职教育中的价值及意义(表3)。

表 3 学生劳动教育课程的体验情况

表3所示,93.70 %的高职学生表示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是打扫卫生、叠被子等清洁活动,可见调查的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仅仅停留在简单劳动的层面上,且开展劳动教育课程的场所主要是宿舍、校园、教室、实验室,很少能够前往农场、工厂等实训基地或公益性场所进行;
97.61 %的高职学生由于开展劳动教育的形式单一,没有吸引力,进而导致自己没有干劲;
也有74.35 %的高职学生认为学校不重视,所以对于劳动教育课程并没有很浓厚的兴趣和参与感。

(四)劳动教育课程的评价情况

根据高职学生劳动活动结束后是否能够及时、全面地得到教师的评价,设计了两个问题,主要了解高职院校教师对学生劳动教育评价反馈的重要性(表4)。

表 4 教师对于学生劳动教育评价反馈情况

表4所示,79.13 %的高职学生表示教师有时候能够及时评价,一直都能及时评价的占比少,且在实地调查中同样发现教师进行评价基本上是由于学生宿舍、教室、实验室、校园等打扫不干净被学校批评,教师才进一步督促;
91.96 %的高职学生表示学校对学生劳动表现的评价基本上只有一次即在期末成绩册上直接打分,并无学校设置有专门的劳动课程考核评价手册或劳动表现档案袋;
同时,87.17 %的高职学生表示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主体较为单一,由班主任或辅导员个人决定。结合实地访谈,很多高职院校并无设置统一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五)高职学生家庭劳动教育的调查情况

通过回收的224份学生家长有效问卷,调查学生的家庭劳动教育观和家庭劳动教育方式,设计的四个问题,主要了解高职学生家庭劳动教育对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表5)。

表 5 家庭劳动教育的调查结果

表5所示,89.73 %的高职学生家长支持并鼓励孩子参加一些劳动实践,极少数家长反对;
但据调查家长是否经常代替学生完成家务劳动的情况显示,93.30 %的家长经常代替孩子完成家务劳动,说明大部分学生的家庭劳动教育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从劳动形式分析调查得知,高职学生现从事的劳动多为倒垃圾、扫地、拖地、收拾房间、洗衣服等简单的劳动;
在家务劳动和学习的重要性之间对比,69.64 %的高职学生家长认为学习比劳动更加重要。

(一)高职院校劳动育人相关政策乏力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下发关于劳动教育相关文件,但相关政策没有对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课程提出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对于劳动教育课程界定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以及所修学分、评价标准等的内容较为含糊,力度不足。而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开发又缺乏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加之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不相承、不联动,实施方式不衔接,实施场所缺乏的问题大有存在,导致劳动教育课程处于集体失语的状态,其实施达到的目标也就不如人意。

(二)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资源相对短缺

在实施劳动教育的过程中,高职院校相对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和丰富多样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从而导致实施中存在理论抽象、实际虚化、实操弱化等问题。一方面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高职院校都在重视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而劳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对于学校来说不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往往就会忽视劳动教育资源的开发;
另一方面,由于许多高职院校办学经费、面积等实际问题,仅配置了教学楼、实验楼、运动场、宿舍楼、食堂等基本教育设施,几乎没有多余场地开展劳动教育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劳动教育发挥自身的最大功能[5]。

(三)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缺乏灵活高效评价体系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越来越受到政府、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但我国长期以来高职院校是实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重视专业知识技能培养。虽然,在此环境的影响下,部分高职院校制定了劳动教育评价体系,但整个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倾向于教条化,评价内容、主体单一刻板,评价的方法过于简单,评价者倾向于在单一量化的基础上评价劳动教育成效[6]。因此,劳动教育结果仅以简单的等级或分数呈现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趋向功利性,也因此丧失了自身的科学性。

(四)高职院校与家庭、社会没能有效联结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众多家长为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分数”自从小学开始就成为家长心底里解不开的死结。另外,随着自媒体的发展,当代青年拥有更多自我表达的网络媒介,越来越多的高职学生受到“网红”文化的影响,不劳而获的心态强烈。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是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脱节,劳动教育的知识和技能没能很好地与时俱进,没能很好地根据社会的大环境对学生进行劳动价值观的引导和培养。

(一)劳动教育课程设计要坚持价值立意,突显劳动育人价值

一是将劳动育人目标融入课程设计。《意见》从思想认识、情感态度、能力习惯三个方面面向全体学生提出了劳动教育目标[7]。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要基于“做中学、学中做”,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进行课程设计,无论是教案、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对象等都要明确,把育人目标融入到劳动教育的整体设计中,为劳动教育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将劳动育人价值贯穿课程始终。劳动教育的根本价值和本质特征在于育人[8],开设劳动教育课程自始至终要贯彻劳动育人价值,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高职教育的各学段[2],与德、智、体、美、劳“五育”相融合,发挥新时代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三是将劳动育人纳入学校育人体系。提高劳动教育实效,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真正把劳动教育纳入学校育人的统一体系,视其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突出建设好劳动教育师资队伍这支关键力量,引导教师树立专业教学与劳动教育统一的理念,在所有课程包括实践环节教学过程中积极融入劳动教育相关内容,提高劳动教育的功效,突出劳动的育人价值。

(二)劳动教育课程实施要优化情境创设,突破教育资源的局限

一是组织“劳模”“大国工匠”进课堂。“劳模”“大国工匠”是具有较高社会认同的群体,高职院校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制定充分明确的计划和目标,邀请一些企业工匠、各行各业的杰出人才“进课堂”,或是采用新型现代学徒制的方法“开课”,提升学生自身的劳动认同感,真正让学生参与进来,增强学生劳动光荣的理念,提高劳动的积极性。二是开创以校为本的项目式劳动教育实践活动。高职院校要积极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开展项目式的劳动实践活动,使学校成为劳动教育的“指挥所”,社会成为劳动教育的“主战场”[2],实现“社会—学校联动式”的劳动教育是实现劳动教育预期目标的必由之路。三是家、校、企联动,拓展劳动教育的空间。高职院校要充分分析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的新要求、新标准,把握劳动教育的具体内容,优化利用和共享家庭、企业及学校教育资源,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与企业的合作,架设沟通桥梁,充分展现“家校企”效能。

(三)劳动教育课程评价要建立健全系统完善的机制,突出全面动态多样化评价

一是开展任务清单式评价。任务清单式指的是在实践层面每个学生在不同的学期有不同的劳动内容,并利用评价表进行专门记录,一方面实时记录学生参与劳动活动数量;
另一方面,尊重肯定并收录学生不同形式的劳动成果。无论是劳动内容记录还是劳动成果收集,以学生的劳动理论、技能考核结果为准,其最终结果记录在学生的成长手册(袋)和家庭成长报告上,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劳动情况。二是教学引导式评价。注重发挥教学评价在劳动教育中的价值导向功能,开展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多样性、趣味性的教学活动,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来增强学生的劳动情感,在劳动过程中获得劳动认知和劳动情感的提升[9]。三是动态一体化评价。高职劳动教育课程需要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该课程的考核应是劳动相关理论和实践活动的考核。对于劳动理论的考核不能简单地归于其他专业课程考核中,而是应单独设置该课程的考核。劳动理论和实践一分为二,各占50 %的比例,作为学期考核的最终结果。

(四)劳动教育课程建设要强化家庭、企业和社会支持,促进保障和支持作用

一是充分落实家庭的主体责任。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10]。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思想品德教育,而劳动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新时代大力推进家风的建设和传承尤为重要。家长要加强家庭劳动教育,培养孩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劳动技能。二是充分发挥制度的保障作用。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是劳动教育管理的主体,要依法治教,依法监督,管理、规范劳动教育实施机构的教育活动。针对高职教育,要制定劳动教育大纲,编写劳动教育教材,对家务劳动、校园劳动、公益服务劳动和专业技术性劳动等内容进行科学的编排。三是充分发挥网络舆论的积极作用。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信息的开放性、全民性,对高职学生的教育也是一把双刃剑。现今,抖音、快手短视频、微信等手机软件、公众号很受青少年的欢迎,针对一些低俗文化和传播不良影响的信息,相关部门应及时处理并加以抵制;
各平台充分发挥自身的舆论传播作用,高度重视宣传积极向上的劳动思想,把劳动教育的内容潜移默化到学生丰富的社会生活、文化学习和娱乐活动中。

猜你喜欢劳动育人院校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22年5期)2022-05-25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新班主任(2022年4期)2022-04-27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山西教育·招考(2021年8期)2021-12-17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山西教育·招考(2021年8期)2021-12-17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科普童话·学霸日记(2021年5期)2021-09-05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山西教育·招考(2019年12期)2019-09-10热爱劳动文理导航·科普童话(2017年5期)2018-02-10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当代工人·精品C(2016年6期)2017-01-12

推荐访问:劳动教育 新时代 对策研究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912/653179.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