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秋水仙碱中毒致多器官功能不全1例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王军辉,张明西,李振国,李超,赵麦良

秋水仙碱是提取自百合科植物秋水仙的一种亲脂性生物碱,主要用于抗痛风和抗肿瘤。近年来,也用于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sweet综合征等疾病。秋水仙碱治疗窗窄,不良反应大,无有效的救治方法,一旦发生严重中毒,预后极差。大剂量秋水仙碱中毒的临床病例报道较少,为交流经验,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口服秋水仙碱中毒致多器官功能损害的患者诊治经过报道如下。

患者,女,24岁,体质量50 kg,主因口服秋水仙碱120片5.5 h于2019年4月26日14:50入院。患者于入院前5.5 h口服秋水仙碱120片(0.5 mg/片),4.5 h前出现频繁呕吐、腹泻,大便呈水样,量较多,不伴头晕头痛、呼吸困难、意识丧失;
家属发现后急呼120,送至我院;
3 h前到达我院急诊,查体:T 37 ℃,P 66次/min,R 21次/min,BP 140/90 mmHg,SpO2100%,神志清楚,精神差,两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音有力,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叩鼓音,肠鸣音存在,四肢肌张力正常,双侧巴氏征阴性;
考虑“急性药物中毒”,建议洗胃治疗,患者坚决拒绝,给予心理疏导后,勉强同意,给予温水20 000 ml洗胃,过程顺利,洗胃结束给予20%甘露醇250 ml加30 g药用炭胃管注入促进毒物排出。既往“抑郁症”2年,间断口服“利培酮”治疗。平素月经规律,初潮14岁3-5/28-30,末次月经2019年4月26日。血常规:白细胞(WBC) 4.52×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48.5%,血红蛋白(Hb)135 g/L,血小板(PLT)298×109/L。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11.8 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25.7 s。血液生化: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18.7 U/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3 U/L,总蛋白(TP)56.8 g/L,白蛋白(Alb)33.2 g/L,总胆红素(TBil)2.5 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1.8 μmol/L,肌红蛋白(MYO)51.6 μg/L,肌酸激酶(CK)87.2 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18.5 U/L,肌钙蛋白Ⅰ(CTNⅠ)0.1 μg/L,乳酸脱氢酶(LDH)209.7 U/L,羟丁酸脱氢酶(HBDH)177.2 U/L,尿素(BUN)4.17 mmol/L,血肌酐(SCr)66.4 μmol/L,钾离子(K+)4.0 mmol/L,钠离子(Na+)137.1 mmol/L,氯离子(Cl-)104.4 mmol/L。心电图:正常心电图。胸腹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为进一步治疗,以“急性秋水仙碱中毒”收住我科。

治疗经过:入院后给予急性药物中毒常规护理,重症监护,特级护理,禁食,多参数监测,留置胃管,温水洗胃,药用炭鼻饲,兰索拉唑保护胃黏膜,甲硫氨酸维B1解毒护肝,甲泼尼龙500 mg静脉滴注每天1次减轻组织损害,积极血液灌流(HP),补液促进毒物排出,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治疗。血液毒物分析:检出秋水仙碱成分6.1 mg/L(治疗量<0.5 mg/L)。调整血液净化模式为CVVH+HP,依据患者凝血及PLT情况,先后采用枸橼酸抗凝、无抗凝。入院后第12小时患者BP 106/76 mmHg,P 95 次/min,考虑容量不足,加快补液。第18小时患者自觉全身疼痛,胃部烧灼、胸闷,查体可见颜面及结膜水肿。入院后第20小时BP 82/56 mmHg,积极补液联合多巴胺泵入维持血压于120/70 mmHg左右。第42小时患者自觉胸闷较前加重,查体结膜下可见出血点,右侧锁骨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处可见渗血,建议机械通气治疗,家属拒绝;
血液生化:WBC 12.14×109/L,PLT 75×109/L,给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升高血小板预防粒细胞缺乏;
PT 32.6 s、APTT 56 s,较入院时明显延长,给予新鲜冰冻血浆400 ml输注改善凝血。入院第51小时患者自觉呼吸费力,胸闷明显,监测SpO295%,家属仅同意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第57小时复查PT 25.1 s、APTT 45 s较前略好转,患者右侧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处渗血无明显减少,给予新鲜冰冻血浆400 ml及冷沉淀10 U输注治疗;
入院第73小时股静脉穿刺置管处出现渗血,复查Hb 70 g/L,输注去白悬浮红细胞2 U;
第79小时患者神志恍惚,家属仍不同意气管插管及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第87小时患者月经量显著增多,间断有抽搐发作,持续5~10 s,可自行缓解。入院后患者T、WBC、Hb及PLT变化趋势见图1~图4,AST、CK、CK-MB演变趋势见表1。入院第90小时自动出院。在诊疗过程中患者每天有数次至十数次黄色水样便。随访患者于出院当日15:00时(即服毒后100 h)死亡。

图1 T变化趋势 图2 WBC变化趋势

图3 Hb变化趋势 图4 PLT变化趋势

秋水仙碱是从百合科植物秋水仙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主要应用在抗痛风、抗肿瘤领域。近年来,也用于治疗活动性肝炎、肝硬化、Sweet综合征等。随着临床应用领域的扩大,人们获取秋水仙碱的机会增多,而秋水仙碱治疗窗狭窄,中毒事件时有发生。目前国内中毒的主要原因是进食含秋水仙碱的鲜黄花菜、藏红花等及痛风患者口服秋水仙碱剂量掌握不准或应用不当,还有少数轻生者自购药物口服[1]。本文报道的是自购药物口服的病例,这种患者往往中毒严重,预后极差。

2.1 秋水仙碱的药物代谢[2]、中毒表现和临床病程 秋水仙碱口服后在胃肠道迅速吸收,30~120 min血药浓度达峰值,体内分布广,表观分布容积(Vd)2.2 L/kg,血浆蛋白结合率低,为30%~50%。秋水仙碱主要在肝内代谢,大部分从胆汁排泄。由于秋水仙碱排泄过程存在明显的肝肠循环,血药浓度反复升高,对机体毒害作用持久。文献报道秋水仙碱的致死量为0.8 mg/kg,但国内外均有文献报道低于上述剂量的致死病例,尤其是庄耘等[3]报道1例口服秋水仙碱5 mg(<0.1 mg/kg)即死亡的患者。本例患者口服剂量为1.2 mg/kg,远超文献报道的致死量。

秋水仙碱在体内代谢成毒性更强的二秋水仙碱,阻止细胞有丝分裂,尤其在细胞分裂旺盛的胃肠道、骨髓等表现明显。秋水仙碱中毒的早期临床表现为呕吐、腹泻、腹痛等胃肠道症状,易合并水电解质紊乱,随着疾病进展出现手足麻木、肌肉酸痛无力、上行性神经麻痹等,引起呼吸衰竭、休克,甚至多脏器功能不全,血液系统则表现为急性期WBC升高之后,迅速出现PLT、WBC减少,若能渡过抑制期,骨髓造血功能可恢复,还有心悸、发热、少尿、血尿等临床症状。此患者入院后持续发热,最高体温为39.1 ℃,且对临床常用的物理、药物等降温措施效果不理想。

表1 AST、CK、CK-MB演变趋势

口服秋水仙碱中毒临床上可分为3个连续且通常重叠的阶段[4]:第一阶段为服药1 d内,表现为消化道症状及外周血WBC增高;
第二阶段为服药2~3 d,多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包括休克、呼吸衰竭、骨髓抑制、神经肌肉损害、肝肾功能受损等,多数患者死于此阶段,一般持续5~7 d;
7~10 d后进入第三阶段,即恢复阶段,特点为WBC升高和脱发。本例患者服毒后1 h出现明显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5 h体温升高,18 h WBC显著升高,24 h出现休克及全身肌肉疼痛、胸闷等神经肌肉损害,48 h出现PLT减少等骨髓抑制,56 h呼吸费力、胸闷明显。本例患者症状典型,存在休克、呼吸衰竭、骨髓抑制、肌肉损害、肝肾功能受损等多器官功能不全,临床演变符合疾病自然进程。

2.2 口服秋水仙碱治疗的思考

2.2.1 关于胃肠道洗消:对经口服毒的患者,清理胃肠道内未被吸收的毒物是减轻临床症状、挽救生命的重要措施。一般认为在服毒6 h内清理胃肠道,患者能从中获益,且时间越早获益越大。宋牡丹等[5]报道2例秋水仙碱中毒的患者,口服剂量相近0.55 mg/kg、0.5 mg/kg,分别于服药后3 h、6 h进行洗胃治疗,虽然2例患者最终均死亡,但3 h洗胃病例的存活时间明显长于6 h洗胃的病例,提示患者可从早期洗胃中获益。对服毒时间短尤其是1~2 h的患者,推荐使用5%碳酸氢钠溶液或0.5%活性炭混悬液洗胃。氧化剂可将秋水仙碱氧化成毒性更强的二秋水仙碱,故应避免使用高锰酸钾等洗胃。对于服毒超过6 h的患者,虽然洗胃治疗的临床获益降低,仍应进行洗胃,尤其是口服多种药物或掺杂了抑制胃肠动力的药物,如镇静安眠药。秋水仙碱中毒后腹泻症状明显,是否进行导泻治疗出现了不同。

孙玉霞等[6]使用乳果糖口服液对1例服药剂量为1.19 mg/kg的秋水仙碱中毒患者进行导泻治疗,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蒋启鑫等[7]使用大黄泡水液导泻成功救治了1例服药剂量为1.04 mg/kg的秋水仙碱中毒患者。而更多的学者未对住院患者进行导泻治疗。秋水仙碱中毒无特效解毒剂、后果严重,应积极清理毒物,进行导泻治疗是可取的。本例患者就诊时已出现明显的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为清除肠道内未被吸收的药物,洗胃后给予甘露醇药用炭进行全胃肠洗消,入院后多次间断口服少量活性炭减少肝肠循环,促进毒物排出。有多名学者在秋水仙碱中毒患者中观察到麻痹性肠梗阻,因此在使用导泻剂、活性炭时应严密观察患者腹部体征[6-7]。秋水仙碱中毒后出现的呕吐、腹泻、发热等症状及治疗时的洗胃导泻等操作易导致机体内环境紊乱。因此在治疗上应维持酸碱度平衡、做好容量管理及纠正电解质紊乱,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及内环境,防止并发症出现。

2.2.2 血液净化:秋水仙碱口服后在胃肠道迅速吸收,30~120 min达血药浓度高峰,扩散至全身各组织,但红细胞内的药物浓度比血浆高5~10倍。体外实验表明,活性炭对秋水仙碱具有很强的清除作用,但多数学者认为秋水仙碱表观分布容积大,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对清除体内毒物无明显作用。秋水仙碱中毒后导致肝、肾、肌肉等组织器官损害,多种细胞因子和炎性递质含量异常升高,结合秋水仙碱在红细胞内浓集的特点,对此类患者应尽早行全血置换,同时联合血液滤过、血浆置换等以清除毒物,稳定内环境,减轻组织器官损伤。于汝等[8]对于1例口服37.5 mg秋水仙碱5 h的患者进行10 h的CRRT和1次血浆置换,成功解除了秋水仙碱对骨髓的抑制。

2.2.3 糖皮质激素:张飞等[9]使用甲泼尼龙成功救治1例口服剂量0.818 mg/kg的秋水仙碱中毒患者。杜文秀等[10]也使用甲泼尼龙成功治疗1例口服秋水仙碱0.5 mg/kg的患者。两位学者总结经验时,均认为在疾病早期给予激素治疗是成功救治的关键。

张飞等[9]分析糖皮质激素治疗秋水仙碱中毒的可能机制:(1)糖皮质激素能对抗炎性反应,稳定溶酶体膜,减轻组织细胞损害;
(2)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量、扩张痉挛血管、增加肾血流;
(3)刺激骨髓造血功能,使红细胞、PLT增多。本例患者早期使用甲泼尼龙500 mg静脉滴注每天1次效果不明显,可能与服毒量过大、就诊时间较晚有关。

2.3 关于骨髓抑制及月经 秋水仙碱显著抑制中毒患者的骨髓系统。图2、3、4分别为本例患者外周血WBC、Hb、PLT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由图可知WBC在中毒急性期短暂升高后迅速下降,PLT、Hb进行性下降,且PLT下降速率更显著,这些改变与骨髓穿刺[11]的结果相符:骨髓增生不良、粒系核右移、红系增生下降、未见巨核细胞。

杜忠彩等[12]、蒋启鑫等[7]采用粒细胞刺激因子和积极的成分输血分别成功救治服毒量为1.2 mg/kg、 1.04 mg/kg的2例患者。本例患者在WBC 12.14×109/L,PLT 75×109/L即给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未能阻止WBC、PLT进行性下降,住院期间输注新鲜冰冻血浆800 ml,冷沉淀10 U ,去白悬浮红细胞2 U,亦未能阻止病情恶化。考虑与干预时机相对较晚有关。因此,当患者WBC出现峰值后下降时,及早给予血小板刺激因子、粒细胞刺激因子,适当放宽输血指征,积极成分输血,可能有助于改善预后。对于女性患者应详细询问月经周期情况,可能在服毒10 d内月经来潮的应采取措施推迟月经,以避免血液成分丢失。本患者服毒日即月经来潮,无有效干预方法,部分血液经此丢失,也是疾病加重的一个因素。

2.4 机械通气 罗慧敏等[13]报道了1例连续8 d(每天服用2 mg)服用秋水仙碱致四肢乏力、肌肉压痛、肌酶谱显著升高的以肌病为主要表现的秋水仙碱中毒患者。蒋启鑫等[7]成功救治1例秋水仙碱中毒(剂量1.04 mg/kg)后出现严重全心舒张功能障碍的患者,陆丽丽等[14]在1例秋水仙碱(剂量0.81 mg/kg)中毒患者中发现其左室心肌运动普遍减弱,心脏射血分数明显减低,为26%。

由此可见,秋水仙碱不仅损害骨骼肌,心肌损伤也很明显。如表1所示,本例患者的AST、CK、CK-MB进行性升高,提示肌肉损伤明显。本例患者服毒24 h即出现全身肌肉疼痛、胸闷,肌酶谱、BNP显著升高,虽此时无二氧化碳潴留,也无低氧血症,为保护呼吸肌及心肌,缓解症状,建议早期有创机械通气,直至服毒后56 h患者胸闷明显加重,呼吸费力,家属才勉强同意无创通气;
患者呼吸肌心肌得不到支持保护是导致预后不良的又一重要因素。

2.5 死亡原因 本例患者由于摄入秋水仙碱剂量过大,且就医时机晚,失去了最佳抢救时机,是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患者家属配合程度差,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服毒后月经来潮造成一定程度的血液丢失也是一个因素。

综上所述,秋水仙碱中毒无特效解毒药及有效的救治手段,一旦发生,预后极差。在临床使用及市场流通过程中,应加强对该药物的管制,对于必须使用的患者需加强教育,使其了解秋水仙碱过量或中毒的临床表现,一旦中毒及时就医,积极救治。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服毒秋水仙碱本例秋水仙碱在心血管疾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2年12期)2022-11-15《思考心电图之176》答案心电与循环(2021年4期)2021-11-29苓泽痛风汤联合洛索洛芬钠片、秋水仙碱片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中国民间疗法(2021年17期)2021-11-04酒店的服毒者小猕猴智力画刊(2020年8期)2020-07-27“1”的加减乘除中学数学杂志(2019年9期)2019-05-29服毒谜案小猕猴智力画刊(2019年3期)2019-04-19服毒案新教育(2018年12期)2018-07-25视功能分析图例详解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16年17期)2016-10-24秋水仙碱治疗白塞病疗效分析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年6期)2016-01-14小心,半熟的金针菇有毒!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2015年2期)2015-05-14

推荐访问:秋水 器官 中毒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920/657224.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