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护理_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阻塞原因及预防

【www.zhangdahai.com--慰问信】

  【摘 要】 目的 通过对血液透析患者血管监测和保护的有效护理,降低动静脉内瘘阻塞。方法 分析内瘘阻塞的主要原因和相关因素,改进和规范血透术前、术后血管监测、保护的护理操作及观察流程。结果 术前血管监测,术后血管按压时间、程度,防止低血压、避免血栓形成是保护内瘘的重要护理途径。结论 重视血管监测和内瘘的保护,可减少患者因多次穿刺造成的痛苦及紧张,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有效的提高血透质量和护理效果。
  【关键词】 血液透析;血栓;监测;护理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赖以生存的重要替代手段之一,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的基本要素,有效的血管通路可以减少患者的病死率,血管通路的功能状态也直接影响着血液透析的质量,是血透患者的生命线[1]。自体动静脉内瘘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血液永久性血管通路,也是血管通路发展研究的重点之一。在临床工作中由于有些患者因自身血管条件不佳,反复穿刺,或因护理不当导致内瘘失去功能,尤以阻塞最为常见。现就我院自2001~2002年25例桡动脉头静脉内瘘术阻塞原因进行分析。
  
  1临床资料
  
   ESRD患者25例,男13例,女12例;年龄20~77岁。均为缝合法建立动静脉内瘘。使用16号内瘘穿刺针,早期血栓形成(术后4~6周)占内瘘阻塞37%,晚期血栓形成(术后6周以上)占内瘘阻塞63%。
  
  2阻塞原因
  
  2.1早期血栓形成①血管条件差,CRF患者营养状况差,血管弹性降低,血管硬化、钙化、纤维化,内径过细,不能提供高血流量。②血管扭曲痉挛,术中出血过多,导致血肿压迫瘘口,术后包扎太紧致血流不畅等。
  2.2晚期血栓形成①单次透析反复穿刺及按压不当,造成穿刺部位皮下血肿,血栓附着管壁堵塞血管。②低血压及低血流量。③过度脱水,组织间隙水分不能很快补充到血管中,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增多,血液黏滞度增大。④瘘使用过早,静脉充盈不足,未充分扩张,易致管腔狭窄部分梗阻。
  2.3全身性因素促凝血因子增多,血小板活化,血液浓缩。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用量大,血红蛋白过高及过快上升,可引起血管内血栓。
  
  3防治措施
  
  3.1术前血管监测及保护
  3.1.1血管功能判断行X光,有血管钙化者易栓塞。肉眼观察:静脉较细,直径小于3 mm或多处细小分支或近端加压后充盈较差,术后通畅率受影响。
  3.1.2血管保护尽量避免桡动脉和头静脉置管和穿刺。
  3.2防止术后低血压可诱发血栓形成
   1)术后需防止低血压,使血压维持17.3~18.7/10.7~12.0 kPa,避免低血压状态诱发血栓形成。透析结束后,用无菌纱布卷压迫穿刺点,压力以不出血且能触及血管震颤为宜。透析过程中或结束后出现低血压,要特别注意防止内瘘阻塞。
   2)回流不畅也是造成阻塞原因之一,因此术后抬高造瘘肢体,促静脉回流,加快内瘘成熟。鼓励病人对造瘘肢体进行功能锻炼,如手握橡皮圈做挤压动作,促进血液流动,防止血栓形成,造瘘侧禁敷中药,避免压迫、提重物、戴手表、测血压及采血、输液等,也不能用力过猛,防止瘘吻合口撕裂。
   3)内瘘穿刺及按压的有效方法,有水肿的内瘘不能使用,内瘘穿刺时,严格无菌操作,不能在吻合口及静脉瓣附近穿刺,否则易产生血肿引起内瘘闭塞,要求一次穿刺成功,采取绳梯式穿刺,若穿刺失败出现肿胀,应立即拔针按压,胶布固定,冰袋冰敷,24 h后再用50% MgSO4湿热敷。透析结束后,用无菌纱布压迫静脉穿刺点而不是皮肤穿刺点止血,压迫强度以有效止血而不阻断被压迫血管血流为宜[2]。
   4)树立动静脉内瘘是患者“生命线”的观念,维持内瘘的正常功能和提高长期通畅率,并针对以上原因进行防范或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终末期肾衰患者动静脉内瘘阻塞的发生。
  
  4讨论
  
   1)内瘘保护的重要性。内瘘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血透患者透析效果及存活率,而预防和护理是一个重要环节。只有加强预防和护理,及时解除诱发因素,才能减少或避免血栓的形成[1]。
   2)术前监测血管,术后保护血管是防止阻塞,维持正常功能,提高长期通畅率,保证血透质量十分有效的措施。
   3)如遇内瘘阻塞病人,立即采用尿激酶早期溶栓或手术治疗,科学采取措施达到目的[3]。
  
  参考文献
  1叶翠铃,李先群,黎少贞.血液透析患者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5):637-638
  2肖丽佳,李亚洁.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护理研究进展.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8A):72-73
  3王笑云.慢性血管通路和并发症防治.中国血液净化,2006,5(4):216-217
  (收稿日期:2007-08-04)

推荐访问:透析 阻塞 患者 血液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weiwenxin/2019/0323/30564.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