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肠息肉致空肠逆行套叠2例报告 空肠和回肠的区别

【www.zhangdahai.com--慰问信】

  【关键词】 回肠息肉;逆行;肠套叠      1 病历摘要      例1,患儿女,6岁。因间隙性腹痛3年,阵发性加剧1 d入院。查体:一般状态欠佳,急性病容,呼吸略促,心肺正常。腹部饱满,肝脾肋弓下未触及,右上腹部可触及一个长度约25 cm的腊肠样包块,有触痛,活动度尚可。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10次/min,可闻及气过水声。四肢活动如常。肛诊:指套上附有少许果酱样便。B超检查结果提示:肠套叠。在X光下行经肛门置管空气灌肠术。术前常规腹透见空、回肠不显影,结肠内有少量积气,在60 mm Hg的压力下向结肠内注入空气,乙状结肠及降结肠、结肠脾区渐显影。于横结肠中段可见一杯口状龛影,随着结肠内气体量的增加,龛影逐渐向回盲部移动。距回盲部约15 cm时龛影位置固定,复位器报警,调解压力至70 mm Hg时龛影位置无明显改变。考虑患儿病情较重,决定弃充气复位术,行经腹手法复位术。术前充分准备,在全身麻醉下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肠套位于右下腹部,尾部的肠管为空肠。挤压肠套头部使肠套复位,空回肠渐复位,回盲部外露。距回盲部约140 cm处回肠向空肠内套入,肠套长度约15 cm。行手法复位后见距回盲部145 cm处的回肠壁内有1个硬结,大小约2.5 cm×2.5 cm×2.0 cm。考虑该段回肠内有占位性病变,切除该部肠管,回肠端端吻合。检查肠管颜色、血运、蠕动均正常,冲洗腹腔留置引流,术终。术后剖开肠腔见1枚红色息肉附于回肠壁,将标本送病理检查。患儿术后恢复较好,10 d痊愈出院。病理汇报为回肠息肉。
  例2,患儿男,4个月。因阵发性腹痛3 d,排大量血便1次,急诊以肠套叠收入院。查体:颜面苍白,表情淡漠,呼吸略促。心肺正常。腹部略胀,肝、脾肋弓下未触及,右中下腹可触长度约15 cm的腊肠样包块,活动度尚可,有触痛。腹部叩诊呈鼓音。肠鸣音12次/min,可闻及气过水声。肛诊:指套上附有新鲜血便。立即在X线下行空气灌肠复位术。在60 mm Hg的压力下向结肠内注入空气,于升结肠中段出现龛影,继续注入空气,复位器报警。调节压力至70 mm Hg时,患儿出现呼吸困难,龛影位置固定。考虑复位失败,急诊行经腹手法复位术。术中见肠套位于回盲部,尾部肠管为回肠,挤压肠套头部使其复位,回盲部重新外露,于距回盲部70 cm处见远端回肠向近端回肠内套入,形成肠套,长度约10 cm。手法复位后,于距回盲部90 cm处回肠壁内可触及1个约2.0 cm×2.0 cm×2.0 cm的硬结,剖开肠壁,见硬结为1枚红色息肉,切除该段肠管长约15 cm送病理检查,检查发现肠套部分的肠管血运、蠕动、颜色均正常,行端端吻合术。冲洗腹腔,留置引流,关腹。术后患儿恢复良好。病理回报为回肠息肉,肠壁缺血、坏死。
  
  2 讨论
  
  2.1 肠套叠 ①是某段肠管进入邻近肠管内引起的一种肠梗阻。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急腹症。其发病率约占成活新生儿的1.5‰~4‰。其重要临床表现为腹痛、呕吐、腹部包块和血便。典型病历诊断并不困难。常借助的辅助检查有X线检查和超声波检查等。治疗方法有灌肠复位和手术治疗。其中,灌肠复位的治愈率高达90%。
  2.2 肠套叠的灌肠复位必须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和禁忌证 对于发病超过48 h、腹胀明显、大量血便、套入头部达脾曲以下者不宜行灌肠复位。
  2.3 回肠息肉是小儿发生肠套叠的一个诱因 由此病因而引起的肠套叠必须行手术治疗。否则,复位后容易复发,或者是形成逆行套叠而不能复位。同时,由于息肉引起的肠道不全梗阻及大量血便亦难以纠正。
  2.4 肠道逆行套叠的临床发病率很低,诊断十分困难 各种类型的灌肠复位方法对该类型的肠套叠均无效,王果[1]等认为逆行套叠是由于肠管的逆行蠕动引起的。该种类型的肠套叠多合并肠道的器质性病变,宜早期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 王果,夏谷良.肠套叠.小儿肛肠外科学,1998:358.

推荐访问:空肠 回肠 息肉 逆行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weiwenxin/2019/0404/55628.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