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患儿临床护理体会】一个患儿川崎病复发3次

【www.zhangdahai.com--教师述职报告】

  近年来,枣庄市中医医院儿科共收治川崎病患儿12例,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12例,男7例,女5例,8个月~5岁,平均3.4岁,[1]均有结膜、口腔黏膜充血、口唇皲裂及发热史。其中高于40℃的4例,平均热程9.5 d,大多呈稽留热;有皮疹8例;手足硬性水肿9例;恢复期出现指趾端膜状脱皮9例;入院时颈部淋巴结肿大7例,多为单侧;肛周脱皮8例,1例腹痛;白细胞升高8例;血小板升高7例。�
  1.2 方法 本组病例一旦确诊,在积极对症治疗的同时,均用丙种球蛋白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
  2 结果�
  经过治疗和护理,从开始用药至体温正常,1~2 d内为9例,2例在3 d内体温降至正常,除1例急性期有冠状动脉病变外,其余无一例冠脉受累。�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该病病情较复杂,入院时往往诊断不明,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增多,易怀疑是白血病,家属非常紧张。随着典型症状的出现,诊断逐渐明确,但家长因该病会引起患儿的心血管病及可能猝死而产生恐慌心理,这种情绪会影响患儿,不利于疾病的治疗。针对家长及患儿的心理状态,安慰家长,告知其冠状动脉病变虽是川崎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但只要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能治愈的,同时鼓励家长及患儿配合定期做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给予患儿更多关心与体贴,使其乐于接受治疗和护理。�
  3.2 高热护理 发热是此病最早出现的症状之一,热程近2~3周,需1~2 h测1次体温,以后每4 h测1次,降至正常后改为2次/d并记录,为确保测温准确,对婴儿用直肠测温,力求使体温控制在39℃以下,一般先用物理降温,无效者可服用泰诺退热糖浆,0.3 ml/(kg•次),24 h不宜超过6次。退热期间患儿出汗较多,嘱患儿多饮水,及时更换内衣,预防着凉。保持室温在20℃~22℃,湿度为50%~60%,通风2~3次/d,保持空气新鲜。�
  3.3 口腔黏膜的观察及护理 患儿口腔黏膜一般呈弥漫性充血,舌乳头突起呈“杨梅舌”,舌面小溃疡。临床使用3%硼酸溶液每天漱口2次,操作时注意不使发生出血和疼痛为宜,以免患儿恐惧,拒绝护理。在进食前后帮助患儿饮用少量温开水,保持口腔清洁,促使创面愈合。口唇皲裂用消毒石蜡油涂擦,防止皲裂引起出血和疼痛,一般不主张用龙胆紫或锡类散涂擦,这类有色素的药品附着于创面,会影响创面的观察,且有异味,常遭患儿拒绝,可降低患儿食欲。�
  3.4 心血管症状的观察及护理 冠状动脉的病变既是本病自身的症状,又可致死亡,常发生于热程超过2周的患儿,因此,应密切监测心率,每4 h测心率1次。发现心音低钝或收缩期杂音或心率增快时,应高度警惕有无心脏损害,必要时进一步做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在住院过程中,除密切观察病情外,患儿应绝对卧床休息,静脉应用能量合剂治疗。�
  3.5 皮肤、淋巴结的观察及护理8例患儿全身散发红色斑丘疹,均无痒感,且不形成疱疹和结痂,在1周内都逐渐自行消退,应用抗生素和阿司匹林后,也未见药疹。5例患儿指或趾端有红肿,红肿消退后开始出现片状脱屑,同时伴有肛周脱皮。在出现脱屑时,反复告诫患儿及家长不要搔抓,以免损伤皮肤的完整性,应让受损皮肤自行脱落。并嘱家长在患儿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并擦干,外涂百多邦软膏,防治皮肤感染。�
  3.6 药物治疗的观察及护理本病患儿均有血小板增高,血液呈高凝状态,合成血栓素A增多,血小板易于凝聚,形成血栓。阿司匹林有非特异性抗炎作用,且可抑制血栓素A和前列环素合成,故有防止血小板凝聚及血栓形成的作用。为了防止川崎病并发心肌梗死,临床上均应用不同剂量的阿司匹林治疗2~6个月,以延长凝血酶原时间,防止血液高凝形成血栓。本组患儿在确诊后即使用这类药物,在急性发热期剂量为每天30~40 mg/kg,分3~4次服用。热退后改为每天3~5 mg/kg,1次服用,直至体温正常。急性期症状消失、血小板计数趋于正常的时间为1~2个月。有冠状动脉扩张者,阿司匹林服药期应适当延长,一般冠状动脉病变恢复时间为2~5个月[2]。丙种球蛋白对免疫调节细胞产生负反馈作用,使外周血T细胞亚群增多,被活化的CD4减少,从而减少IgG合成;并能封闭血管内皮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血小板的FC受体,从而阻断血管内皮免疫性炎症反应,故可预防冠状动脉瘤的发生,早期每日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400 mg/kg,2~4 h输入,连续用5 d。丙种球蛋白为血制品,易污染,输注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输注过快易诱发心力衰竭,最初30 min内应缓慢滴注,以0.6~1.2 ml/min为宜。若无不适,增至2~4 ml/min,并密切观察有无过敏反应,如出现过敏反应,适当减慢滴速或暂停,及时处理。阿司匹林除有抗凝作用外,在大量或长期服用时则可引起不良反应,应予以重视。为了减少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而形成药物性溃疡,临床上采用饭后服药,将阿司匹林溶解于少量温开水中饮服。�
  3.7 饮食护理患儿由于发热、口腔黏膜充血、糜烂,影响食欲,不肯进食,为了保证机体营养需要,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半流质食物,避免过热、过硬、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减少对口腔黏膜的刺激,避免增加咀嚼难度致口唇皲裂出血。患儿体温恢复正常以后,一般食欲多有改善。�
  3.8 保护静脉患儿进行静脉穿刺或注射,宜选择较大静脉进行穿刺,为求一次采血成功,严禁缓慢、多次采血,以避免标本凝血。�
  3.9 卧床休息 由于川崎病急性期持续高热,发热时间长,故患儿应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安静,限制活动量;要避免剧烈运动及哭闹,防止冠状动脉瘤破裂。�
  3.10 病情观察护理过程中,密切监测患儿的一般情况,如面色、精神状态、心率、呼吸、脉搏,注意有无烦躁不安、胸闷等伴随症状,以及早发现并发症。�
  3.11 出院指导 出院后需继续治疗和护理,嘱年长患儿及家长遵医嘱继续服药,不可随意停药、减量,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超声心动图,观察冠状动脉恢复情况。在医生指导下减量、停药。平时生活要有规律,根据患儿恢复情况制定活动计划,观察患儿活动的耐受力。通常在发病后2个月及半年各复查1次,然后根据病变程度每年复查1次[3]。�
  
  参考文献
  [1] 金红,梁翊常.儿童冠状动脉超声心动图研究.中华儿科杂志,2007,26(5):257.�
  [2]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87.�
  [3] 安昆利,方立珍.实用儿科急诊护理.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44.�

推荐访问:患儿 临床 护理 川崎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uzhibaogao/jiaoshishuzhibaogao/2019/0406/59910.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