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新课程下语文阅读教学的作业设计

【www.zhangdahai.com--领导述职报告】

  [摘要]阅读是语文学习中最重要的基本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从中突出了“对话”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了“文本”在对话中的地位,那么,阅读教学就不能靠灌输和机械训练来实现。学生必须成为真正的阅读主体,教师是学生阅读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对话关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探寻并教给学生更多更好的阅读策略,一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语文;阅读策略
  语文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其中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乃至整个教育过程中都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语文学习中最重要的基本功。阅读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方面一项主要的能力之一,是学习、吸收知识必须具备的不可缺少的能力,也是提高初中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因为阅读教学不仅是培养初中学生获取信息,积累语文知识,提高各种能力、发展智力的教学环节,还是陶冶情操和塑造品格的良好平台。阅读能力对于每个人来说,特别是初中学生,应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之一,同时也是初中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个特别重要的素质。因此,我们应当重视初中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因此,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落实新课标理念,转变教学思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
  一、 转变思想,更新观念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往往根据教参向学生进行知识灌输,认为这是权威的解读,也是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捷径。其实,这样的阅读教学模式,学生只不过是被动的接受者,接受的是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这只能是教师的阅读,而不是学生的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们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发掘这种不同,激发学生的感悟力,而不是只求一个千篇一律的统一答案。首先我们不能把课外阅读仅仅定义为课外时间的课外阅读,而是应该把语文的课堂真正变成文学阅读的天地。在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中,教师不应再是“满堂灌”,而应该和学生共同讨论,共同合作。此外,教师应利用家长会、家访等时机,向家长介绍学生课外阅读的整体趋势和个体情况,再针对家长文化素质较低的情况,教给家长督促帮助孩子进行课外阅读的方法,让课外阅读发挥最大的功效。这样,通过教师和家长的互相合作,也是非常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的。
  二、改进阅读的基本条件
  学生教学阅读时,必须要具备足够的条件才能顺利地进行。那么,阅读需要具备那些条件呢?笔者认为包括以下几点:(1)要掌握常用的字、词、句、段、篇的基本知识。阅读就是要通过与字、词、句、段、篇打交道,从中获取知识。有的学生之所以阅读能力差,就是因为没掌握足够数量的字、词(主要是实词)和词组的表达概念,而概念是思维的“细胞”。句是用词按一定的语法规律联结而成的语言单位,一般用来表达判断,表达相对完整的思想。对句的理解不单要求掌握词义,还要求掌握语法。没有语言,思维就不存在了,由此可见,阅读时遇到的困难,往往是由不识字词,看不懂句子的意思带来的。由此可见,在阅读中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十分重要而且必要。(2)学会运用工具书。在阅读时难免有些字不认识,也有的一时想不起来,这时,如果手头有《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和《汉语成语词典》等工具书,就可以及时地查一下,以扫除阅读中的障碍。当然,根据阅读的需要,准备一些相应的参考书籍,准备随时查找也是必要的。此外,还要理解和掌握各科知识,为阅读提供更多的材料
  三、创设情境进行阅读教学
  情境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让学生在情境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最有表现力的语句,反复推敲,认真领悟。如鲁迅的回忆性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连续使用了一系列动词,准确的描述了雪地捕鸟的过程:扫开、露出、支起、撒、系、牵、看、拉、罩,教师可让学生在班内表演捕鸟动作,在表演中体会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天真、快乐的心理,然后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在情境中,动态生成动词的运用知识,从而更好地提高了阅读能力。由此可见,情境教学确实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好地学习新知。
  四、改进教学手段进行阅读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可利用的教学手段是丰富多样的,其中多媒体教学就是最快捷有效的。由于教学内容可以与声音、图像、动画等有机融合,教学信息呈现出直观形象、鲜明生动的特点,多媒体教学备受学生欢迎。在初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传媒资源的独特价值。首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整合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媒体,营造氛围,让学生进入教学情境,以辅助语文阅读教学。尤其是在课文导入及作品赏读的过程中,教师可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声情并茂的朗读、真实生动的视频等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进入教学情境,沉浸在美妙的语言世界。比如,在教学《安塞腰鼓》时,笔者截取了同名电视散文中安塞腰鼓表演片段,动感十足的画面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铿锵有力的诵读给学生深沉的情感震荡,这样学生更好地进入了教学情境。其次,充分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当前很多学校都配有多媒体设备,语文教师要正确看待课件的功用,要树立课件为教学服务的思想,在吃透教材、理解文本、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设计适合教学对象、切合教学内容的课件。集声、色、像、文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必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其阅读兴趣。
  五、教给学生多种阅读方法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在阅读教学中就是应还学生以真正的“读者”地位,让学生能够自主阅读,直接阅读。学生阅读的过程应该伴随着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在读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师在教学中应提倡多角度阅读、比较阅读、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对话关系,教师应成为学生阅读的导师,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控制信息的专制的权威。教师应该积极营造亲密和谐的气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他们掌握阅读的方法,把“点拨”、“启发”、“引导”、“激励”留给自己,把“阅读”、“理解”、“领会”、“体味”、“品味”、“感悟”还给学生。而且,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是以标准化解读去规范学生的阅读和理解;应培养富有创意的读者,而不能培养人云亦云的听众。此外,教师还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会并掌握阅读的技能和方法,如朗读、默读、诵读、精读、略读、浏览等。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培养学生良好的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阅读能力提高的重要保障。阅读教学中,学生大多有一个不良的习惯,就是只听不记,主要表现为不愿动笔,结果一部分学生是“左耳听,右耳出”,收效甚微。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多动笔、多读书等良好习惯。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要经常让学生在书上给生字词、易读错的字、多音字正音,画出重要的或特殊的句子,甚至把重点词的意思在书上记下来。只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才有可能加快阅读速度,提高阅读效率。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记住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更好的不教。”阅读教学直接关系到各科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提高,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才能逐渐领会、理解课文及其他阅读材料的意义,进而去学习写作技能及加深对其他课程的理解和掌握。教师要扮演好教学的引导者,就会学生如何阅读,以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做出贡献。

推荐访问:教学研究 新课程 初中语文 背景下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uzhibaogao/lingdaoshuzhibaogao/2019/0317/18954.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