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机械通气指征 机械通气新生儿呼吸力学及脑血流临床研究

【www.zhangdahai.com--党员心得体会】

  【摘要】 目的 研究常频通气和高频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时,分析和研究肺呼吸力学和脑血流的变化,探讨其优越性。方法 选择呼吸衰竭新生儿41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高频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治疗;观察两组上机前及上机后2、12、24、48 h及撤机前的呼吸系统动态顺应性(C)、气道阻力(R)、肺过度膨胀系数(C20/C)、每分通气量(MV)、平均气道压(MAP)、脑血流大脑中动脉(MCA)收缩期峰值速度(Vs)等指标并进行比较。同时将对照组与观察组患儿的病死率、气漏及脑室出血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儿在呼吸力学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上机后短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机械通气和常频机械通气相比,可以减少气漏和脑室内出血。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衰竭;机械通气;呼吸力学;脑血流
  
  呼吸衰竭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且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比较常见。机械通气是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机械通气方式有常频通气和高频通气两种,为探讨两种通气方式孰优孰劣,笔者对我院NICU自2009年12月至2010年11月所收治的41例呼吸衰竭新生儿采用不同机械通气方式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NICU自2009年12月至2010年11月所收治的41例呼吸衰竭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均符合1986年全国新生儿会议所制定的新生儿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1]。41例患儿肝肾功能均正常,均在生后6 h内人院。男29例,女12例;出生体重1100~2600 g,平均1408 g;胎龄28~36周,平均32.4周。41例原发病均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对照组20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胎龄、体重及病情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上机前均常规检查血气分析、血糖、肝肾功、心肌酶、床旁X胸片等;多参数监护仪监护心率、呼吸频率、经皮血氧饱和度等。常规治疗原发病、补液、营养支持、抗感染等。呼吸支持应用英国产SLE5000婴儿呼吸机具有常频和高频通气功能,并显示肺顺应性(C)、膨胀系数(C20/C)、阻力(R)、平均压(MAP)、每分通气量(MV)等肺呼吸力学参数。观察组采用高频震荡通气方式进行治疗,参数设置:HFOV频率8~12赫兹,平均压10~14毫帕,振幅调至看到患儿胸壁下部有合适的振动为止;对照组采用常频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lMV)进行治疗,呼吸机参数初调:RR40~60次/min,PEEP4~6 cmH��2�O,PIP15~25 cmH��2�O。两组吸入氧浓度(Fi02)0.3~0.5。监测记录两组通气治疗前及治疗后2、12、24、48 h及撤机前的呼吸系统动态顺应性(C)、气道阻力(R)、肺膨胀系数(C20/C)、每分通气量(MV)、平均气道压(MAP)等指标。同时检测脑血流变化,采用美国产SPECTRA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3.5~5.0 MHz,在安静状态下仰卧,探头从前囟探测,当显示大脑中动脉(MCA)后,获取MCA的血流参数,血流参数为收缩期峰值速度(Vs),取3个心动周期的均值。统计两组气漏、脑室内出血发生率及病死率等进行比较。
  1.3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统计两组通气治疗前及治疗后2、12、24、48 h及撤机前的呼吸系统动态顺应性(C)、气道阻力(R)、肺膨胀系数(C20/C)、每分通气量(MV)、平均气道压(MAP)、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Vs)等指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所得数据经方差齐性检验后,以成组设计的两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气漏、脑室内出血的发生率、病死率等,采用卡方检验,均以P0.05,结果见表1
  2.2 两组在脑血流方面的比较,以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为监测指标,上机前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机后2 h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2.3 两组患儿在气漏、脑室内出血、病死率的比较:观察组发生气漏1例,脑室内出血3例,而对照组发生气漏4例,脑室内出血6例,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呼吸衰竭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机械通气是目前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最有效的方法。然而机械正压通气会改变患儿的生理状态,导致相关性肺损伤,其机理在于[2]:①肺泡过度扩张,引起肺泡-毛细血管界面组织的损伤, 甚至肺泡破裂(肺间质气肿和气漏);②动态肺过度充气必然导致内生性呼气末正压(PEEPi), 使肺泡压力在呼气末也在整个呼气过程保持正压, 从而降低吸气肌收缩效率和异常增加无效呼吸功耗;③ 降低心输出量, 引起低血压,从而引起脑血流的改变,在新生儿引发脑室内出血的报道也比较常见。为了减轻机械通气的并发症,人们对机械通气方式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高频通气与常频通气方式不同,它是一种小潮气量、低周期压力变化和超生理呼吸频率的肺泡通气方式[3],可以在短时间内使肺泡均匀膨胀,改善气体交换及肺顺应性,从而改善氧合及促使二氧化碳的排出,可以有效地避免肺泡过度扩张所致的气压伤和慢性肺部疾病的发生。本文有21例患儿进行高频通气,20例患儿进行常频通气,两组在不同通气时间呼吸系统动态顺应性、气道阻力、肺膨胀系数、每分通气量、平均气道压等呼吸动力学参数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分析其原因,可能与常频呼吸机参数设置有关,41例呼吸衰竭患儿原发病均为呼吸窘迫综合征,对照组采用了小潮气量和允许性高碳酸血症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缩小了两组的差异。
  然而在减少并发症方面,本次研究,高频机械通气有其一定的优越性,观察组发生气漏1例,脑室内出血3例,而对照组发生气漏4例,脑室内出血6例,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4]。本次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由于大脑中动脉是大脑半球血液供应最丰富的血管, 它直接反映脑循环的血流动力学改变[5],因此选用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做为监测指标。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上机前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比较无差异,上机后短时间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变化较大,这也是观察组脑室内出血3例,而对照组脑室内出血6例的原因,随着时间的延长,机体的自身调节,大脑中动脉的血流速度两组又渐趋于一致。本次研究,两组在死亡率方面无差异,分析其原因,笔者认为,所选患儿均为早产儿,影响早产儿存活的是多种因素,例如反复感染、喂养不耐受、PDA持续开放等,不单纯是呼吸这一因素。
  总之,通过以上讨论可以得出,高频机械通气和常频机械通气相比,更与机体的正常生理状态接近,可以减少呼吸机在气漏和脑室内出血的并发症,在新生儿阶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全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2004:461-465.
  [2] 魏东光,陶金海,窦海云,等.高频呼吸机对两型呼吸衰竭治疗作用的比较.山西医药杂志,2000,29(5):413-414.
  [3] Mcgettigan MC, Adolph VR, Ginsberg HG, et al. New ways to ventilate newborns in acute respirtory failure. Pediatr Clin North Am, 1998, 45(2):475-509.
  [4] 王莹,杨燕文.机械通气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下). 临床儿科杂志, 2006, 24(9):778.
  [5] 刘荷一,杜传国,黄晓红.等.分娩方式对新生儿脑动脉血流指数的影响.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7,63(7):304.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推荐访问:通气 血流 新生儿 力学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xindetihui/dangyuanxindetihui/2019/0412/70822.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