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陪护现状分析与对策 产科陪护现状

【www.zhangdahai.com--党员心得体会】

  随着护理模式的改变,人们对健康需求的增加,因医院护理人员配置严重不足,于是陪护作为一种新生力量应运而生,陪护率的控制与“以患者为中心”的宗旨之间的矛盾亦日益突出,医院内陪护的存在成为现阶段的一种客观事实[1]。如何使这支队伍以规范的形式融入医院正常护理管理相关工作中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陪护人员的现状、存在的必要性、对策等方面进行分述。
  1 陪护现状
  1.1 陪护人员的构成。从事陪护的人员大多是下岗工人、进城务工的农民、社会闲散人员,他们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大多是老乡或亲戚关系。
  1.2 身体状况不详,缺乏健康体检证明。
  1.3 没有经过培训,缺乏基本的医学知识和护理技能。
  1.4 人员杂乱,纪律性差,难以监管。陪护为患者家属雇请,与医院无经济、法律关系,他们不屑医务人员对他们的管理。串病房扎堆聊天、打牌、打麻将、聚众喝酒、斗殴甚至赌博等现象屡见不鲜,严重影响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给患者健康安全也带来了隐患。有的陪护,看到患者病情加重或工作中犯了错误,干脆溜之大吉,搞得家人措手不及,一时又难以找到新的陪护,只好自己陪护,耽误了工作。
  1.5 收费无标准,漫天要价。患者住院了,家属都很着急,又不了解陪护行情,陪护经常趁机抬价;有的家境好的雇主为了使陪护能更好的照顾患者,给的工资可会高些,造成陪护间相互攀比,节假日更是要求家属加工资,搞得家属很无奈。
  1.6 无归属感。陪护属散兵式,无隶属的组织,缺乏系统的组织管理,工作不稳定,个人遇到困难也无人关心帮助,大多陪护感觉无归属感。
  1.7 法律意识淡漠,职业责任工作范围不明确。日前雇佣陪护是患者与家属的个人行为,一旦出现纠纷,各自都找不到可维权的机构。
  2 陪护存在所带来的缺陷
  2.1 增加院内感染的机会。由于这些陪护者大多没有经过专业培训,陪护知识缺乏,有时他们自己感冒发烧,还串病房;有的处理完患者的大小便后甚至不洗手就给患者喂饭;还有的不带手套偷偷给患者吸痰,等等;由于陪护的患者都是老、弱、病、残者,陪护的不良卫生习惯增加了医院感染的机会。
  2.2 增加了病房管理的难度。大多数陪护人员长期吃住在医院,尤其是24 h陪护人员,跟医院不存在经济关系,他们随意使用科室水电,给科室造成损失和浪费[2];偷盗现象也时有发生,真是家贼难防,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了恐慌,影响了医患关系。
  2.3 助长了某些护理工作者的惰性。个别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除了注射以外的事巴不得都依赖陪护去完成,助长了其工作的惰性,增加了医疗隐患。
  2.4 潜在的增加了医疗纠纷。陪护的服务对象是患者,故陪护不同于简单的保姆工作,需要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和沟通交流的技巧以便为患者提供生活照顾、情感支持、病情看护[3]。目前陪护人员,几乎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不具备医学专科知识,他们工作全凭感觉,如明明患者病情需低流量吸氧,陪护看患者呼吸困难,背着医务人员私自调高氧流量;手术患者需禁食,患者喊饿,偷偷给患者虐待、把患者丢在病房,私自出去玩,等等这些都给患者增加了危险,极易产生医疗风险。
  3 陪护存在的必要性
  3.1 护理人员方面 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工作的范围越来越广,护理人员配备相对不足,我国目前病床位数和病房护士的比例不足1�∶�0.4,与发达国家相差5~6倍.目前护理人员的数目只能满足治疗和少量基础护理工作需要,生活护理及看护只能由陪护人员来完成。陪护工作既是护理工作的组成部分,只是护理工作的延伸和补充[4]。陪护人员的存在,弥补了护理人员严重不足的缺陷,减轻了在职护士的工作压力。
  3.2 患者方面 医院对于新入院的患者是一个陌生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患者需要逐步的适应,而疾病不但造成器官的损害,还引起心理的失衡,患者与外界交流出现障碍,家属由于工作的需要又无法亲自陪护,这时陪护对那些失去处理能力和处理能力差的患者在生活上和精神上的帮助,将会起到难以估量的支撑作用,有利于冷热病的康复[5]。
  3.3 满足家属的需要 我们中华民族向来重视亲情,家属由于工作繁忙,请陪护代为照护患者,一方面可解除后顾之忧,另一方面减轻因无法照护造成的愧疚之情。
  3.4 减轻社会负担 陪护业的兴起,给部分无职业者找到了生活的来源。
  4 管理对策
  4.1 建立专职陪护人员培训机构,贮备陪护人才。临床工作中发现,患者及家属认为只有医院参与管理与培训,让陪护人员掌握合格的护理知识,并做到持证上岗,他们才会放心。鉴于此,医院有责任有义务承担起培训陪护人员的责任。首先医院可与有资质的家政培训机构联手,由家政向社会招募人员,院方由护理部主任任领导,抽调抽调各科的护士长及护士骨干定期对招募人员进行面试、体检、登记造册。并由院方负责推荐培训合格的人员从事医疗陪护工作。
  4.2 统一培训,定期考核。对招聘的人员运用“知、行、信”的培训模式[6],明确陪仿的职责和要求,要陪护明白陪护护工主要是代替家属和亲友陪伴患者,在患者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陪护工不是医护人员的角色,不能对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发表意见和采取措施[7]。培训的内容为:常见病种的护理知识、卫生知识、如何与患者相处。对在岗人员要加强管理,定期考核,可以每月一次小考核,半年一次大考核,最好按培训成绩确定劳动报酬。
  4.3 统一着装。一方面可以增加陪护人员的职业荣誉感、责任感、另一方面便于监督与管理。
  统一收费标准,建立奖惩机制。全院实行统一的收费标准,遇有特殊危重患者,工作量增加的情况下,由护理人员、家属、陪护三方协调,适当合理的增加工资补助。对于表现特别好的,可建议家属适当予以奖励,以增强其工作职极性。对于表现差的,先予以警告,无悔改者,理所当然的消减报酬或解聘。
  4.4 人文关怀,消除压力。有研究表明,陪护人员的压力主要来源于伦理因素、身体因素、患者、缺乏社会支持、经济因素、自我感受、限制社会活动、缺乏医务人员的支持、知识缺乏等[8],从事陪护的人员,大多背井离乡,家境困难,做为医护人员要多关心询问他们,了解他们的压力源,联合患者家属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们解决其所面临的困难,消除其压力源,以使他们能安心的投入工作,真正做到使患者住着安心,家属走的放心。
  医疗陪护作为一个新兴行业,事实上目前我国尚无专门的机构对其管理,整个行业处于无人监管状态,从长远发展来看,应该有一套合法、完整规章制度,引领这项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作为护理人员我们期盼国家相关部门能尽快出台相关管理办法,以保证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使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得到有效保障。
  参 考 文 献
  [1] 林菊英,巩玉秀.护理概况与模式病房建设.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73.
  [2] 李亦宁.提高护理质量的探讨.华北医学院学报,2006,8(3):380.
  [3] 长正萱,李晓玲.医院陪护规范化科学管理初探.当代护士,2005,(5):23.
  [4] 陆巍.护士职业态度调查及教育对策.护士进修杂志,2000,15(12):923-924.
  [5] 关桂花,黄萍,黄丽莉.对住院患者陪护原因的调查与分析.吉林医学,2005,26(7):707-708.
  [6] 郭佩兰,林来月,吴锦珍,等.知信行模式在陪护工作中的应用.现代临床护理,2005,4(2):42-43.
  [7] 方海云,柯振路,何穗芳,等.医院义工岗位培训方法探讨.中华护理杂志,2001,36(3):201.
  [8] 李秀云,林成娟,曾铁英,等.医院专职陪护人员,压力因素调查研究.护理学杂志,2000,(9):45-46.

推荐访问:陪护 对策 现状分析 医疗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xindetihui/dangyuanxindetihui/2019/0412/70700.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