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肝破裂58例CT诊断分析 创伤性肝破裂分级

【www.zhangdahai.com--个人整改措施】

  中图分类号:R65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8)-7-0094-02      【摘 要】目的 探讨CT对创伤性肝破裂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螺旋CT对我院于2000~2007年收治的58例急诊患者进行检查。分析CT扫描的表现及分型。结果 首次CT扫描明确诊断53例,5例为二次CT复查后确诊。58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CT表现与手术结果对照相符。右肝破裂34例,左肝破裂15例,9例为两侧肝叶多处裂伤。表现为肝包膜下血肿20例,肝实质内血肿18例,肝撕裂伤15例,腹腔积血37例,伴多发器官损伤5例。条状裂隙型30例。类圆形21例,6例为混合型肝破裂,条状裂隙与类圆形并存。大块粉碎型:7例,均发生于肝右叶。结论 CT扫描可发现早期肝实质损伤,检测阳性率高。术前CT诊断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不仅能准确诊断肝破裂,及腹腔内其它脏器损伤,而且还能对损伤程度进行分级判断,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影像学证据。
  【关键词】肝外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近年来创伤性腹部外伤的发病呈上升趋势,肝破裂较为常见,约占腹部损伤的15%~20%。在直接或间接的暴力下,均可发生肝脏实质挫裂伤,部分病例中临床尚未出现明显症状之前CT即可显示阳性征象,且与B超相比,CT扫描有其独特的优点。肝脏又因其血运丰富,结构和功能复杂,易发生失血性休克和胆汁性腹膜炎,死亡率和并发症都很高,是腹部创伤中比较多见的急需处理的致命损伤。CT检查能为肝破裂的术前诊断提供参考,既可明确肝损伤部位及程度,同时可明确腹腔脏器合并伤,故CT诊断急性肝破裂是一种可靠的影像学检查技术。我院从2000~2007年共收治外伤性肝破裂患者136 例,其中行CT检查并手术治疗者58例,现作一回顾性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8例中男50例,女8例,年龄7-68岁。所有病例均有明确的腹部外伤史。致伤原因病因包括交通事故、打击、挤压、高处坠落跌伤等钝性外力闭合性损伤46例,刀刺伤等由锐性外力所致开放性损伤12例。受伤后至送入院时间最短18分钟,最长24小时。其中就诊时间6小时以内38例,24小时以内20例。
  1.2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为右上腹痛、腹胀、血尿、呕吐、昏迷。体征有面色苍白、腹部压痛、反跳痛伴有腹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腹部移动性浊音等。其中腹穿刺抽出不凝血者35例,血压下降28例,休克19例。
  1.3 伤情及分级 本组单纯性肝损伤20例,38例伴有其它脏器损伤,其中合并肋骨骨折8例,肾挫伤6例,肝脏合并十二指肠混合损伤2例、胰腺损伤1例,合并脾破裂3例,颅脑损伤4例,合并肋骨折及肺挫伤5例、脊柱及四肢骨折4例,多发器官损伤5例。58例中,位于右肝34例,左肝叶15例,9例为两侧肝叶多处裂伤。肝脏损伤程度分级按美国创伤外科学会(AAST)的六级分类法分类[1],其中I级伤0例,Ⅱ级伤10例,Ⅲ级伤36例,Ⅳ级伤10例,V级伤2例。
  1. 4 CT检查 58例中首次CT检查时间为伤后半小时至24小时,均为急诊而只作上腹部平扫。明确诊断53例,5例为二次CT复查后确诊。复查时间为1一7天,均作平扫并双期(动脉期与门静脉期)增强扫描。两次检查均为螺旋扫描,层厚7mm,螺距1.5,层间距10mm (部分层面5mm )。扫描范围从隔顶至扫完双肾。
  
  2 结果�
  
  58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CT表现与手术结果对照相符。其中5例在首次CT检查时未能明确诊断为肝脏损伤。经与复
  查CT的图片对照,发现漏诊等密度肝包膜下血肿1例,肝挫伤1例,肝撕裂1例,肝内血肿1例,门静脉周围损伤1例,均伴有腹腔内积液(血)。
  2.1 CT表现 (1)肝包膜下血肿20例,在CT横断面平扫图像上呈新月形或呈透镜样的低密度或等密度区,边界清晰,伴相应肝实质受压变平。血肿的CT值随着龄不同而改变,在50一70 HU之间。(2)肝实质内血肿18例CT表现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稍高密度灶,边界清楚。3周后复查见血肿溶解吸收。(3)肝撕裂伤15例表现为不规则、线状稍低密度影或高低混合密度影,边缘模糊,复查7例见出血吸收,边缘较前清楚,密度更低。(4) 腹腔积血37例。腹腔积血表现为腹腔脏器表面低密度液体影,量少者可见位于肝周或肝肾间隙内低密度影;中量及大量积血位于肝、脾、胰腺周围及肠间隙和盆腔内,密度略高于水,CT值为30―50HU,平均为35HU。其中6例伴有腹膜后急性出血(血肿),表现为局限性肿块影或腹膜后间隙的弥漫性增大,急性血肿密度增高,CT值为70―90HU。 (5) 5例多发伤者相应出现肾脏挫裂伤和或气腹CT征象等表现。
  2.2 分型 根据肝破裂的形态,分成三种类型[2]。(1)条状裂隙型:表现为宽窄不匀的条带状低或高密度影,共见30例。14例为单发,16例多发。最多一例达5处,深度不超过3cm。(2)类圆形:21例,呈“球状”或“湖泊状”低或混合密度区,直径<4.5cm,边缘模糊或光滑。其中6例条状裂隙与类圆形并存,也可称为混合型肝破裂。(3)大块粉碎型:7例,均发生于肝右叶,范围>9cm,肝破毁区为低、等、高混杂密度影,与正常肝无明确界限。
  
  3 讨论�
  
  腹部创伤中肝破裂较为常见发生率往往超过脾破裂而跃居首位[3]。创伤性肝破裂如为开放性伤,根据伤口部位、伤道走向及伤口大小、深度较易作出较准确的诊断。闭合性损伤往往临床症状及体征轻重不一,部分还不典型。特别在合并有多发伤、意识改变时诊断常有困难,但根据受伤部位、受伤方式及腹腔出血等综合分析也多可及时作出诊断,关键在于要考虑到肝脏损伤的可能性,及早作出相应的检查。�
  CT扫描的优点是可发现早期肝实质损伤,检测阳性率高。术前CT诊断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尤其增强扫描可使诊断准确率达99%[4]。CT检查能更准确地发现肝破裂的部位及范围、肝内血肿、肝实质损伤或缺血性改变、腹腔内出血及其估计出血量。急性肝破裂时,CT除能发现肝实质内和肝包膜下血肿外,还可以清新显示肝破裂口的形态、特征,为临床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肝外伤提供依据。对于危重病人的观察,CT检查有独到之处,肝脏创伤往往是全身损伤的一部分,当病情危重时,特别是复合伤并休克、昏迷及呼吸衰竭的病人,往往不能很好配合B超检查,加之体位关系,又不能过多搬动,有时给B超检查、诊断带来一定困难。而CT扫描时间短,免除了不必要的搬动,加之多层次,它可同时观察多个器官的损伤[5]。现代CT扫描不仅能准确诊断肝破裂,及腹腔内其它脏器损伤,而且还能对损伤程度进行分级判断,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影像学证据。
  
  参考文献
  [1] Mooer EE,Cogbil TH,JurKovich GJ,et al .Organ injury scaling spleen and liver (1994 revision).J Trauma,1995,38 :3 23.
  [2] 王和平,钱大椿,沈复兴,等.肝破裂CT分型的临床意义(附32例报告).东南国防医药, 2003,5(3):166.
  [3] 齐生伟.外伤性肝破裂的CT诊断与手术对照分析.四川医学,2002,8(23):809.
  [4] 宋述永,张建敏,巩宜栋. 肝脏外伤CT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7,19(3):38.
  [5] 钟德雄,杨向红.急性肝破裂伤的CT影响56例分析.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4,9(1):58.

推荐访问:破裂 诊断 分析 创伤性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xindetihui/gerenzhenggaicuoshi/2019/0310/6928.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