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的课堂管理策略|提升课堂环境的策略

【www.zhangdahai.com--效能建设心得体会】

   摘 要:本文针对网络环境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教学形式、方法、手段用教学特点分析,提出了网络环境下课堂管理的有效策略,教学活动设计适应网络环境、课程信息充分、教学双向互动、分组协作、准时下课、提高学习成就感等。
   关键词:网络环境 课堂教学模式 管理策略
  
   随着高职学院数字化校园建设和开通,课堂教学环境从传统的讲台、课桌、黑板等向投影仪、笔机本电脑等网络环境的转化。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方法、手段等与传统的教学形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如何应对网络环境下的课堂管理,使之成为有效的课堂就必须对其管理策略进行研究。
   1.基于网络环境的课堂教学模式分析
   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的实质是教师借助于教学媒体向学生传播教学内容的过程。网络课件在教学中的使用,改善了教学媒体的表现力和交互性,使媒体所展示的教学内容更具体,更有利于知识的传播。首先,在多媒体网络课件的帮助下,教师传播的知识容易被学生所接受,还能及时获得学生的反馈信息,通过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因材施教,保证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其次,由于多媒体网络课件具有处理文字、图形、图像和声音的综合能力,它集中了电影、电视、幻灯、录像等教学媒体的优点,而且具有接受反馈的特性。网络环境下多媒体网络课件的运用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不足,改变了传统知识的储存、传播和提取方式,引起了教育的新变革。最后,多媒体网络课件将改变师生的角色和责任。网络教育中,教师角色由传统管理者和解释者转变为技术助理、合作者和帮助者,教学责任也发生了变化。一是在更多的时间里帮助学生组织探索和讨论,提醒学生如何讨论和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二是网络教育由于教学设备的增加,导致教学活动中不可预测的活动增多,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技术保障。三是网络多媒体课件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具有共享性和开放性,网络为师生之间的交流提供机会。教学信息的网络化,不但能够保证学生对科学概念和技术进行探索和创新活动,也孕育和发展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方式。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模式按学习层次可分为四种。
   1.1传授式教学
   由于计算机网络具有信息共享的主要特点,可以将大量与教学有关的信息及时输入到本地服务器的数据库或文档中,供全体学习者访问和查询。在这种形式下,学习者对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方式,甚至是指导教师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或需要进行选择,依据个人需要进行学习。
   1.2协作式教学
   基于网络的协作式学习,是在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技术支持下,将分散在各地的计算机有机地连接在一起以实现教学信息在网络上的高效率传播,为协作学习提供学习资源和与协作信息的交换等多种支持。在学习中,由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内容彼此交流与合作,结成若干个协作学习小组,当某一学习者将方案提交后,小组全体成员便能够看到并阅读其方案,并从中发现方案所存在的问题,最终获得最佳的解决方案,以达到对教学内容更深的理解与掌握。在协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可以以协作、互助学习小组身份登录网络,参与协作式学习;也可以以个体身份登录网络,参与协作式学习。
   1.3研究式学习
   在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中,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利用网络向学生传送课件或提供大量与问题相关的信息资源,供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查阅。探索式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人们探索自然的过程,吸引学生对问题产生兴趣,引导学生围绕问题的各个方面,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工作,通过自己的探究来寻求答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负责对疑难问题提供帮助,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寻求在线专家的帮助,教师或专家应以适当的启发或提示来帮助学生。学习者通过不断研究,将一些孤立的概念串联起来,建立假设,经过已有知识或实践,建立起这些知识所具有的内在联系,并验证假设。利用多媒体课件或工具,在网络环境下中建立一个由学生控制的、允许学生在特定领域探索和验证假设的研究式学习环境,学生通过个别化、自我激发式的学习,以不同认知策略进行学习、整合知识,以自己适应的方式和步调来建构知识,这样的学习环境对于发展学生的高级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这种学习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基于项目的学习类型,强调尊重观点的各异性和交流合作性。教学程序通常被分为问题产生、立题、展开研究、分析讨论和发布结论等步骤。
   2.网络环境下的课堂管理应对策略
   2.1教师主动适应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各教学环节中的教学活动。
   在现代课堂教学中,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教师设计教学过程和每个教学环节都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要。在教学设计和课堂管理过程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形成积极良好的课堂秩序环境,激励学生的参与精神,激发学生潜能的释放,从而搞好教学管理,圆满地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为了在网络环境中教学取得成功,必须首先要考虑教学目标,并且把学生作为重点关注对象。只有在理解学生学习需求之后,才能够设计出可以引起学生强烈兴趣的教学内容。在网络环境下,教师讲授的内容和范围都是次要的,学生通过网络学习的内容和课程信息可能比教师掌握的要多,教师要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身上。教师应该主动适应网络环境改善教学,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技能,恰当规划教学过程,使课堂教学环节过渡自然,教学方法恰当、多样,这样能够有效地将学生吸引到课程的学习上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2教师在网络环境下,应充分掌握课程信息,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
   教师信息的掌握除了提供课程基本信息之外,教师也应该随时掌握最新的信息和动态,才能在教学中随时和学生分享各种外界的信息,并且引导学生随时调整自己的认知架构,以符合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 因此,比较理想的方式是教师可以在网络环境下,指导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资料的搜寻,汲取各种新的知识。 此外,教师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搜集各种信息,同时融入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 这样可以提供学生最新的信息资料,也可以掌握最新的外界变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3在网络环境下,教师与学生应积极进行双向互动,及时排除学生在学习中的障碍。
   在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是随时随地的,教师必须掌握学生的各种行为动态和学习进程,作为课堂管理的参考和依据。 因此,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相当重要,缺乏师生间的双向沟通,则课堂管理就无法达到既定的效果。 因此,提供双向的互动与沟通是相当重要的,有助于学生和教师通过良性的沟通,将自己的想法和教师的期望明确地表达出来。 学生也可以将学习的点点滴滴和教师分享,进而让教师了解学生在课堂的学习实际需要,才能适时地给予指导和辅导。
   2.4在网络环境下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可以采用分组形式。
   在网络环境下,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和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控制,采用分组形式策略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和竞争。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分组学习竞赛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内在动力,进而做好课堂管理。分组学习竞赛对学生而言,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且具有团体规范的约束力,通过团体规范可以随时提醒学生应有的行为准则,达到同学相互提醒的功效。 教师在教学前,应该通过教学实际的需要,结合对教学目标的要求,制定明确的考核标准。在课堂教学管理方面,教师可以运用个别奖惩的方式,也可以运用团体奖惩策略,有效规范学生的行为。通常教师在运用分组约束时,必须考虑小组成员的组成,以及学生彼此之间的互动关系,作为制定标准的参考。分组约束如果运用不当的话,容易形成学生彼此之间的纠纷,阻碍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而破坏学生的同学关系。
   2.5在网络环境下,准时下课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之一。
   在网络环境下,当外界信息的输入大脑,人体大脑就有高级中枢去综合、分析和判断,并进行一番信息加工。人如果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繁杂信息后,来不及分解消化,超出机体的承受力,由此便会造成一系列的自我强迫和紧张。这种情绪非常接近精神病学中的焦虑症状,所以,这种因学习相关信息接触过多引起症状的情况被一些人称为“信息焦虑症”。指导学生对信息进行良好归类,及时放弃那些自己并不必需的信息。因此,教师教学时间的管理与掌控是相当重要的,一般正式课程的时间应该依据教学进度,准时进行教学。 在上下课时间的掌握方面,教师必须准时下课,给学生提供足够的休息时间。
   2.6在网络环境下,提高学习成就感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在网络环境下,学生掌握的知识、培养的技能等存在不同步现象。提高学习成就感的策略是教师在课堂管理中的策略之一,其主要的方法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各种表现,提高对学生成就的要求。
   提高成就感策略的运用,在正向方面,教师可以在学生表现达到某种程度时,通过提高成就感的方式,激发学生在各方面的表现欲望;另一方面,提高成就的策略运用可以在学生表现不佳时,通过提高成就感要求的方式,作为行为改变的技术应用。 提高成就感策略的运用,依赖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才能针对学生行为的标准作为策略的运用。 如果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不高的话,教师应该避免使用提高成就的策略。
   网络环境下的课堂管理应以人为本,面向学生,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为主导,教学融合。其课堂管理策略的基本指导方针教于无形,学在处处,教师和学生教学相长。
  
   本文为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立项课题《网络环境下的课堂管理策略》(2008-R-9059)。
  
  参考文献:
  1.徐玉 基于“以生为本”的高职课堂管理[J].天津电大学报 2010(2)
  2.王萌亚,王贤会有效课堂管理的策略探究[J].科教文汇2010(34)
  3.李思思 强化理论视角下的课堂管理策略[J].教师教育2008(4)
  

推荐访问:课堂 策略 环境 管理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xindetihui/xiaonengjianshexindetihui/2019/0321/27182.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