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www.zhangdahai.com--专题心得体会】

  如何加强数学教学,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是数学教师讨论的热门话题。特别是近几年的调查发现,学生的数学成绩比以往有所下降。从2008――2011年的毕业考试试卷分析中看出,计算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一年比一年差,真让教师们担忧。那么,如何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呢?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近几年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研究,本人认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应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努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培养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根本
  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大量事实说明,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计算上造成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重视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养成严格、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敢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千万不要原谅学生计算中出现的差错。那么要培养学生哪些习惯呢?
  1.要有检查的习惯。计算以前都要抄题,要求学生凡是抄下来的都检查,做到不出现错漏。
  2.要有仔细审题的习惯。审题是计算正确的前题。一是要审数字和符号,并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二是要审运算顺序,明白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再算什么。三是要审计算方法的合理性、简便性,不能直接简算的是否可以通过对数字进行分解、合并、转换、省略等方法使运算简便,然后才开始做题。
  3.要有仔细计算、书写工整的习惯。严格要求必须按格式书写,字迹工整、杜绝潦草,不使用涂改液,保持卷面整洁美观。
  4.要有估算和验算的习惯。这是正确计算的保证。验算是一种习惯。教师要教给学生验算和估算的方法;要让学生切实掌握用估算来检验答案的正确度。
  (二)严格教学要求是前提
  新课标在计算教学上要求达到三个层次,具体地说,就是根据每一部分所占的地位、作用区别对待,对一位数的加减法、表内乘除法等最重要的口算要求达到熟练;对于除此以外的基本口算,万以内的加减法和用一两位数乘、除多位数的笔算,要求达到比较熟练;对于三位数乘、除多位数的笔算只要求会算。在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中低年级,是计算教学的重要阶段,必须过好计算关。
  要让学生过好计算关,首先是保证计算的正确性。如果计算错了,其它就没有意义了。但如果只讲正确,不要求合理、灵活,同样影响到计算能力的提高。如:20以内的加减法,有的学生用凑十法和用看加算减计算,有的则靠摆学具或数手指、脚趾、逐一数数做加减法,计算结果都正确,但后者显然是不可取的。又如: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中,有各种计算方法,可以从低位算起,也可以从高位算起,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具体分析,灵活运用。在三四个数的连加中,关键是要会凑整,如果不会凑整,就会影响到计算的正确程度。学生学了运算定律和速算方法后,如果不会运用,即使计算正确,也达不到教学要求。因此,严格按照教学要求进行教学,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前提。
  (三)讲清算理是关键
  新课标强调,“笔算教学应把重点放在算理的理解上”,“根据算理,掌握法则,再以法则指导计算”。学生掌握计算法则关键在于理解。既要学生懂得怎样算,更要学生懂为什么要这样算。例如教学24×13通过直观图使学生看到,就是求13个24连加的和是多少,可以先求出3盒的支数是多少即3个24是多少,再求10盒的支数是多少即10个24是多少,然后把两个积加起来,从而让学生知道,计算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要分两步乘,第三步是相加,这样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通过例题教学,使计算的每一步都成为有意义的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教师在计算过程中一定要强调数的位置原则,“用乘数个位上的数去算”就是求3个24得72,所以又要和乘数3对齐写在个位上。“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就是求10个24个得240,(也可看成24个10)所以4要写在十位上”,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数位对齐的道理。通过反复训练,就能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法则。
  教师要教给学生简便运算的方法。简便运算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口算。因此,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是很重要的。在小学四则运算中,几种常用的简算方法学生必须掌握,从而提高计算的速度。
  二、备好上好每一堂课
  上好每一堂课,做到每堂课都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低年级起,就应该加强“凑十法”、读数写数的训练;中年级应该加强九九表的熟记和运用,强调单位统一才能计算;高年级应该加强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牢牢掌握必要的公式和法则。数学知识是数学素质的最基础层面,也是其他一切素质的载体。所以,数学教学只有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使学生都能掌握好教材中所规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内容,才能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必须树立现代数学教学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作为主导者,要深入钻研教材,研究教法,还要研究学法,加强学法的指导,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他们的思维,正确引导学生从未知到已知,从实际操作到抽象概括,形成必要的思维方式和推导结论的能力。总而言之,教学时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愉悦的学习环境,注意数学概念、公式、法则的提出过程,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解题方法和规律的概括过程,使学生在这些过程中展开思维,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达到发展他们的数学能力。
  三、引导学生手、口、脑并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现在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的教法,课堂上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的眼耳口手脑在学习中协调活动,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去看、去听、去读、去写、去想,养成动口、动手、动脑的好习惯。动口,就是让学生去讲、去说,让学生围绕一个中心问题进行议论。通过这种探讨性的思维活动来开拓思路、相互启发、加速认识过程,并让学生把思维过程和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动手,就是让学生去做,让他们通过亲自操作、实验、解题等活动,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发现规律。动脑,就是让学生去想,在获得足够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或通过教师引而不发的提问,激发学生的思维,以达到通过动脑而掌握知识和发展思维能力的目的。
  四、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课改前教师总是按照自己写好的教案进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无法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因为它是上好课的关键,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合理地组织教材,巧妙地安排教学环节,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的教学过程能让学生较好地系统的获取知识,也有利于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如让学生看课本,不同年级段应设计不同的要求,低年级的学生一般在教师讲解后,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教师的讲解与课本的有关内容联系起来,基本上看懂例题和插图、看懂练习的形式和要求;中年级的学生则可设置思考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和思考,再围绕问题进行讨论,然后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归纳规律和运用规律;对高年级的学生,就要让学生逐步地独立看书,学会对不同的内容用不同的方法来学习、来总结,对重点内容和有疑问的地方要做下着重号,以便请教老师解决问题。
  以上仅是个人的浅见,不妥之处,望同行指正。

推荐访问:浅谈 提高 质量 小学数学教学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xindetihui/zhuantixindetihui/2019/0316/17631.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