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念中人文关怀的研究与培养]护理理念是什么

【www.zhangdahai.com--专题心得体会】

  【摘要】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整体护理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影响,通过对现代护理理念中人文关怀性内涵的挖掘和整理,研究护理工作中应体现出现代护理理念中的人文精神,以人为本,以健康为核心,维护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权利,注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互补原则,从而适应不同社会文化形式的需要和挑战。
  【关键词】护理理念;人文关怀;人文素质
  
  护理理念中的人文关怀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是将抽象的护理理念以外在形式表现出来,创建浓厚的文化氛围;制度文化是统一护士的服务理念,仪表,修饰,行为和服务规范标准;精神文化是护理人员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及精神面貌[1]。人文关怀的核心就是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是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个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解放与自由的追求[2]。
  
  1 护理工作中加强人文关怀性的重要性
  
  1.1 护理学以人为服务对象,是富含人文关怀的学科 自从南丁格尔开创了现代护理新时代起,护理工作就以其“照顾、人道、帮助性关系”的内涵深入人心。“人、环境、健康、护理”形成了护理理论的4个基本概念,人是护理服务的对象,是实施护理工作的主体。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念的确立,护理的服务范围从治疗扩大到预防,护理工作从单纯的为患者提供身体和心理的照顾扩展到为患者、家庭、社区提供生理护理,心理咨询与疏导,健康指导与教育,护士角色扩展到健康教育的指导者,精神卫生和心理支持的提供者,个体和群体健康的管理者,护理对象家庭以及和其他医务人员的沟通者,健康保健团队的协调者。
  1.2 现代护理的整体观注重对生命的内在质量的关怀和人格尊严的完善,使护理理念中的人文关怀性更加突出 整体护理的人文内涵的核心是:护理工作首先要尊重人,关爱人。如果抽掉这个现代人文关怀的核心,再完善的整体护理程序可能在实践中流于冰冷的形式而无法达到优质护理效果,进而阻滞了整体护理向纵深发展。如果把以人为本为目的,以人为依托的整体护理比作是一颗优良的树种,那么人文关怀则是使这颗理想树种生长,壮大,结果的土壤和养分[3]。作为护士,用自己的生命,生活和言行,把自己选择的护理职业道德体现出来,这就是人文精神,人文关怀就是人文护理[4]。人性化护理行为的内涵包括对人信念的支持,尊重患者的权利和人格,体现对患者的关爱和重视,人性化护理要求建立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体系,即通过护理人员的语言、表情、姿势、态度、行为及气质影响患者的情绪,使患者在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和护理。在整体护理工作中,要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保证护理质量,护士必须善于从不同患者的眼神、表情、言语、体态中读懂他们的需要,痛苦和渴望,并能不遗余力的满足他们的需要,哪怕是极其微小的事[5]。
  强调人性化,知识化护理,在整个护理过程中贯穿“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更好的完成“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协助康复,减轻痛苦”的21世纪护理人员的根本任务。有助于培养出不仅掌握现代护理知识和技术,还拥有了“社会和文化权利”,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品位的人格修养,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多维知识视野的高级护理人才。因此高超的护理技术与人文关怀的完美结合是整体护理不断深化的体现[6]。
  
  2 护理理念的人文关怀性要从护理人员的人文素质培养开始
  
  2.1 人文素质的内涵 人文素质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是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是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形成的个人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和修养[7]。现代的人文本质实质上是一种珍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精神,是一种以尊重为核心的人道伦理意识与精神。人文素质是人类文化所体现出的最根本的精神,在护理实践中,集中体现在对患者的价值,人格和尊严的关心和关注[8]。护理工作作为最有人性化的最能体现美学特征的工作,其中的深蕴内涵就是人本主义精神。关注人性的自由与提升,注重人的生命意义与价值,为人类的心灵归属寻觅精神家园,是当今人文精神的一般文化主题,也为护理理念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文化上的最基本的依据和定位。
  2.2 护理人员培养人文素质的必要性 从对疾病的诊治转向对全社会人群生理及心理健康的呵护,护理工作才真正走向了对人的主体生命层面的终极关怀。护理人员的培养中应切实培养自身独特的人文情怀与关怀性,我们培养的护理人员应是既具备良好的医学基础知识和护理知识,还应具有良好的心态与全面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有思想、道德、内涵,并能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认识人的群体的精英。护理职业的崇高性决定了护理人员必须是个性丰富,富有理性思维和感性认识,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高度统一的复合个体。科学的进步与人文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一定阶段是相容的,人对生命健康的追求以价值的完备实现为平台,在求真、趋善、求美的价值过程中,体味了和谐、实在、全面发展的生命存在[9]。现代护理教育的主旋律应该是“育人”而非“制器” [10],培养自身的素质、修养、气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把这些内化为学生的内在品质与教育的本质与核心,这应是现代护理教育中的人文素质培养的内涵所在。
  
  3 护理人员的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与不足
  
  3.1 整体人文环境的缺乏 医院在建设过程中,更多的重视新技术、新疗法的推广与应用,创造经济效益的多少也成为了衡量医院实力的一个标尺。但是这种忽视医院文化的做法存在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我们的服务对象抱怨的最多的不是医院不能给他们提供良好的医疗技术,而是没有一个宽松舒适的就医环境,大医院人满为患,护理人员严重缺编,有限的医疗资源不能得到更大的发挥。临床护理未能体现“以患者为本”的理念,被动、机械地执行医嘱,淡化忽视对患者的生活照护、心理护理、康复指导,加之护理人力资源的相对缺乏使临床护理人员强调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社会问题[11],一切以患者利益为中心的承诺将无法落到实处。
  3.2 学校课程设置存在缺陷 重视医学基础知识教育,忽视人文社科知识教育,人文科目在课程结构中所占的比例较少。形式上课程设置有不合理,学科门类不齐全与不科学的情况;在内容上重视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知识,忽视预防,保健,康复内容;课堂讲授上重视疾病的生理,病理因素,心理社会因素教授较少,存在把医学基础,护理,人文知识割裂开的局面。
  3.3 教学手段与方法单一 现在的课堂教学仍然以老师为主角,学生为配角的讲授式为主,护理学的实践性很强,只靠课后的见习远远不够,人文课程的老师常常对医学知识了解不多,护理教师又缺乏丰富的人文知识,使得学校的人文课程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学校中也无法受到潜移默化的人文熏陶。单一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也限制了教师和学生的创造能力,不能从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4 学习评价的尺度单一 重视认知领域目标的测试却忽视情感,精神运动领域的目标评价是学习评价中的主要问题。使得学生学习的目的主要应付考试和检查,而不是自我知识体系的完善和人文修养的提高。当学生进入临床与工作之后,发现所面对的新环境与自己理想中的不一致,在工作中受到挫折或不平等对待后会产生消极应对的情绪,无法爱岗敬业,这一点在本科护生中体现得尤为突出。这个原因归根到底是重知识和技术,轻能力和修养的结果,如何使学生树立牢固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的情怀,以人道,关爱之心投入工作,奉献自己,这正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十分重要的问题。因此,我们的护理教育应让学生明白,护理专业是即具有挑战也面对压力的工作,学生在挑选专业时,把自己所从事的护理工作视为一种谋生的职业(vocation),还是终身发展的事业(career),这对其在专业生涯中的发展至关重要。
  
  4 培养护理人员人文关怀性的途径与方法
  
  4.1 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氛围 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理念,个性风格,人文精神的综合外现。它是学校在长期的教学、科研、行政管理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更是广大师生直接参与精心培养起来的,它对改善学生的智能结构,促进学生进一步社会化,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具有特殊作用。用校园文化熏陶,引导,激励,鼓舞学生可以把各具个性,各有追求,持不同价值取向的成员凝结为一个整体。
  学校应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一系列人文社会科学讲座,鼓励学生选修人文课程,参加对外文化和学术交流,合并给综合性大学的医学院应充分利用学科门类齐全,文理渗透,学科交叉,资源共享的优势,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兼容并包,弘扬中外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医院文化是医院的灵魂,是实现医院制度与医院经营战略的重要思想保障,是制度创新,服务创新的理论基础,是医院活力的内在源泉,是医院行为规范的内在约束。其中的护理文化是护理组织在特定的护理环境下,逐渐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基本信念,行为准则。营造医院护理文化氛围提升服务文化的水准已成为各医院竞争的焦点,服务是竞争的主战场。因此,从科学管理到人本管理的转变,本质就是文化的转变。医院应该从改善就医环境入手切实满足患者的要求,病房设施体现人性化,建立方便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心,舒心病房,方便残疾人,老年人婴幼儿就医的绿色通道,提供社区上门服务,远程网络会诊,从而以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服务,一流的管理赢得患者,形成本院特有的品牌与优势。
  4.2 树立创建护理服务品牌意识 品牌是特色,服务和质量的综合,具体体现在精湛技术+先进设备+舒适环境+周到服务+人文关怀,从而感动患者吸引患者。做到以优良的技术让人放心,优质的服务让人称心,优美的环境让人舒心,做到患者满意,家属满意,社会满意,自己满意。营造这种氛围最重要的是每位护理人员自觉的人文情感和人道伦理观念。
  4.3 转变教学观念,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 在西医护理教育中设置祖国医学特色课程,体现教育本土化。借鉴国外教育经验丰富的院校课程设置,开发有利于学生日后在国外就业的课程,如护理法学,精神心理学,人际沟通,宗教学,民族文化学,满足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人才需要,加强对护理专业课程文化研究,突出人才的专业特色。
  4.4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21世纪教育的主流,然而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授课型教学模式和学生的被动性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教育的责任不是将知识强迫灌注给学生,而是着力引导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美学教育家杜威指出:“教育不是强迫人去接受或吸收外界的知识,而是如何使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发展与完善”。Rew等认为文化能力是4个方面的有机组合,即文化意识,敏感性,知识,技能,分别对应情感、态度、认知、行为4个纬度。因此要使学生达到个性的解放,人的价值及个体的发展的目的,就要在生活中的点滴细微之处发展知、情、意,行的综合体现。如设置“机械通气患者人文关怀效果观察”、“结肠镜检查患者人文关怀护理的效果观察”的课程,通过模拟、访谈、观察、观看DVD等方式收集资料,增强体验。
  
  5 结论
  
  总之,研究护理理念中的人文关怀性的目的是在实际工作中提高护理水平和质量,培养护理人员和护理学生的人文素质,从而使护理工作中突出以人为本,营造关心、关怀和爱护患者的职业文化,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不断改进护理服务方式,更新护理理念,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张建凤.临床护理实践中的护理文化建设探讨.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217.
  2 俞吾全.人文关怀:马克思哲学的另一个纬度.新华文摘,2001,5:35-36.
  3 王伟智,王红,胡容,等.深化整体护理是理念与行为变革的过程.中华护理杂志,2000,35(7):416.
  4 王斌全.护理人文关怀与健康新概念.护理研究,2003,17(1):2.
  5 刘瑞霜.不同患者的护理观察要点.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0,19(11):502.
  6 邓行爱,郑广珍.给与人文关怀深化整体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0,35(7):391-393.
  7 张蕾.论医科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科学进步与对策,2002,(10):182.
  8 李鹏程.当代文化哲学沉思.人民出版社,1994:315-334.
  9 张亚男,林彦山.论现代护理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护理学杂志,2004,19(1):28-30.
  10 慕江兵,唐淑英.现代护理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思考.护理学杂志,2003,18(7):527-528.
  11 戴惠珊,任建凤.护理服务理念现状分析与思考.现代护理,2007,13(1):87-88.

推荐访问:护理 关怀 人文 理念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xindetihui/zhuantixindetihui/2019/0403/52959.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