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早期脑梗死的CT与临床]脑梗死CT

【www.zhangdahai.com--就职竞职演讲稿】

  随着对脑梗死的溶栓治疗的开发与应用,出现了超早期脑梗死的概念。一般将发病后6 h内的脑梗死划分为超早期[1]。但近来开发出来的NMDA拮抗剂之类药物治疗的时限则无起病后6 h之内才能用药的规定,所以也有报道超早期脑梗死影像学文章将起病12 h之内也包括在内[1]:因为在此阶段经于脑梗死核心周围的所谓半影后区内的缺血组织,还有机会挽救,现将10年来收集的15例患者,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本组患者15例,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平均51.3岁,有高血压病史11例,其中3例并发糖尿病,5例并发冠心病,9例有长期大量饮酒史。
  1.2 体征 有头痛头晕者6例,1例伴恶心,右侧偏瘫伴失语4例,左侧偏瘫3例,其中2例呈现一过性缺血性发作,右侧肢体瘫伴运动性失语。
  1.3 CT表现 本组的15例患者,均在发病后0.5~12 h内就诊,并且立即给予头部CT扫描,CT平扫结果,7例显示病灶侧程度不同的脑肿胀迹象,脑沟变浅,甚至消失,脑实质密度减低,侧裂池不对称,8例显示基底节区结构变模糊,点、片状略低密度影,伴脑沟变浅,侧裂池不对称,3 d~1周后复查,结果显示5例早期显示脑肿胀的均为大脑中动脉皮层支分布区较大面积的低密度影,4例点、片状低密度影,显示为融合成片的大脑中动脉及大脑后动脉与大脑中动脉交界处梗死灶,伴不同程度的中线结构移位。
  
  2 讨论
  
  相当数量的脑梗死患者的CT在24 h内无脑室质密度变化[2],只有少数患者在此期间出现改变,为了适应临床诊断治疗上的需要,提出了超早期脑梗死CT检查的目的:①除外脑出血,才能行溶栓治疗;②了解有否不利于溶栓治疗的CT征象,如有则不能行溶栓治疗。那么超早期脑梗死的CT所示的影像怎么样呢? 这里提出了3种超早期脑梗死的征象[1]:①局部脑组织肿胀征,由于缺血引起的血管源性水肿,表现为局限区域的脑沟消失,基底节区不对称,脑室受累和中线结构移位;②脑动脉高密度征,即一段动脉的密度高于同一支动脉的另一段或其他动脉的密度,因在外侧裂内大脑中动脉闭塞的机会较多,故此征又称为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出现的机率为35%~50%;③脑实质密度降低征,即局限性脑实质(灰质或白质)的密度降低,在以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中间块和豆状核的层面,白质构成的内囊显示为略低一些的密度,其内侧灰质构成的尾状核、丘脑和其外侧的豆状核显示为略高一些的密度,出现脑实质密度减低征时,内囊和其内、外侧结构显示为分界模糊,其中最醒目的是豆状核密度降低所造成的豆状核边界模糊,其次为岛叶外带密度降低和模糊,Truwit等[3]称之为岛叶外侧灰白质界限不清为岛带消失征。本组15例患者中8例有两侧外侧裂不对称,脑沟变浅,甚至消失,此迹象呈非超早期脑梗死所特有,一部分易被误诊为扫描部位不对称等引起。但只要仔细询问了解病史及查看申请单上的体征,该征象应高度引起我们CT诊断者的警觉,另外5例早期出现基底节区及外囊区的点片状略低密度影,该现象易被误诊为腔隙性脑梗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显示为大灶脑梗死。
  超早期脑梗死的CT改变,虽然十分确切,但笔者认为:有条件的仍应行MRI及DSA检查,但只要我们仔细阅读CT平片,加之询问病史及参阅有关申请,可以发现一些轻微的改变,这些往往对临床能够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沈天真,陈星荣.脑梗死的影像学.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0,6(1):5.
  2 吴恩惠.头部CT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107.
  3 Truwit CL,Barkovich AJ,Gean-Marton A,et al.Loss of the insular ribbon:another early CT sign of acut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infarction.Radiology,1999,176:801-806.

推荐访问:临床 脑梗死 CT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yanjianggao/jiuzhijingzhiyanjianggao/2019/0404/54914.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