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超分割放射治疗长期疗效分析_转移性食管癌放射治疗

【www.zhangdahai.com--校园安全演讲稿】

  【摘要】目的评价食管癌超分割放射治疗的疗效及放射反应。方法100例食管癌随机分为2个组:常规分割放射治疗组50例,1次/a,2Gy/次,5次/周,总剂量66Gy/33F,6.6W;超分割放射治疗组50例,2次/a,1.15Gy/次,间隔6d以上,10次/周,总剂量75.9Gy/66F,6.6W。结果两组的放射毒性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分割组和常规分割组的2,4,6,8年局控率分别为57.1%,52.6%,47.9%,42.2%和34.6%,29.2%,25.4%,21.6%;两个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52,P<0.05)。超分割组和常规分割组的2,4,6,8年生存率分别为30.1%,24.2%,22.8%,18.5%和22.4%,18.5%,14.6%,12.1%;两个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74,P>0.05)。结论食管癌超分割放射治疗能提高局控率,放射毒性无明显加重。
  【关键词】食管肿瘤/放射疗法;超分割放射治疗
  【中图分类号】R7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555[2007]03-0035-02
  目前放射治疗仍是食管癌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40多年来的食管癌常规分割放射治疗的疗效无明显提高,5年生存率一般≤20%[1]。随着放射生物学的进展,临床上出现了超分割放射治疗方法。为了探讨改变分割方法能否提高疗效,1997年8月至1998年10月,笔者对100例食管癌进行了超分割与常规分割放射治疗随机分组前瞻性研究,本文对其长期疗效及放射反应进行分析。
  
  1材料与方法
  1.1入组条件卡氏评分≥80�分;病变位于胸段;经病理检验证实为食管鳞癌;病变长度≤7cm;能进半流质食物;无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及声带麻痹;无远地转移;无严重内科疾病。
  1.2剔除条件入组病人要求退出临床研究;能按照规定方案完成治疗者;入组病人出现难以耐受的毒副反应。此类情况病人可以随时出组,不计入疗效分析,但计入毒副反应分析。
  1.3一般资料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超分割组和常规分割组各50例。超分割组男性31例,女性19例;中位年龄56(35~76)岁;病变长度≤5cm者22例,>5cm者28例。常规分割组男性26例,女性24例;中位年龄55(31~73)岁;病变长度≤5cm者25例,>5cm者25例。
  1.4照射方法全部采用60�℃照射,源皮距离为80cm,照射野为3个野(一前两后野)。常规分割组:照射5次/周,1次/d,2Gy/次,总剂量66Gy/33次,45~52d;超分割组:照射5次/周,2次/d,间隔>6h,1.15Gy/次,总剂量75.9Gy/66次,45~53d。
  1.5统计方法一般资料构成比采用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局控率、生存率;差异显著性检验采用Log-rank检验。
  
  2结果
  2.1随访率全部病例除每组各3�例失访,随访率为94%。
  2.2局控率和生存率生存及局部控制时间从放射治疗开始之日算起。诊断复发主要根据临床症状、食管X线摄片的改变及胃镜、病理检查结果。超分割组和常规分割组的2,4,6,8年局控率分别为57.1%,52.6%,47.9%,42.2%和34.6%,29.2%,25.4%,21.6%;两个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52,P<0.05)。超分割组和常规分割组的2,4,6,8年生存率分别为30.1%,24.2%,22.8%,18.5%和22.4%,18.5%,14.6%,12.1%;两个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74,P>0.05)。
  2.3放射毒性2�个组100�例患者均住院治疗。2个组的放射毒性发生情况见表1(两个组的放射毒性发生率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种放疗方法治疗食管癌的放射毒性发生情况比较放疗方法总例数食管炎气管炎食管穿孔食管出血超分割5012(24%)10(20%)0(0%)2(4%)常规分割5014(28%)11(22%)1(20%)4(8%)2.4死亡原因超分割组40�例死亡患者中局部复发20例,远地转移9例,区域淋巴结转移9例,重复癌2例,食管大出血1例,食管气管瘘1例,严重肺部感染2例,心脏病1例。常规分割组死亡44例患者中局部复发28例,远地转移8例,淋巴结转移7例,重复癌1例,食管大出血2例。
  
  3讨论
  食管癌常规分割照射治疗的疗效长期以来很让人失望,其主要失败原因之一是由于肿瘤干细胞加速再增殖。临床上尝试增加局部照射剂量来提高局部病灶控制率,却往往受到晚反应组织耐受量的制约。近年来放射生物学研究提示:大部分肿瘤的生物学特性类似早反应组织。照射次数增多保护了晚反应组织,晚反应组织受损程度主要决定于每次剂量的大小。超分割治疗是指用较标准分次量为小的剂量进行治疗而总治疗时间不变,目前使用较多的是每日二次,每周5d的分割方式。其目的是利用早晚反应组织间�/β比值的差距来降低周围正常的放射损伤。此外,通过增加分次间隔数,使增殖的肿瘤细胞由于细胞周期非同步化的再分布有更多自身增殖的机会,而对非增殖的正常组织细胞则无影响。每天二次治疗之间的时间应尽可能延长,最好应大于6h,其主要原因是晚反应正常组织的亚致死损伤能得到修复。目前采用超分割技术治疗头颈部癌及非小细胞肺癌获得较好疗效[2]。
  本研究常规分割组在33次分割照射中肿瘤组织量是66.0Gy,而超分割组在66次分割照射中肿瘤组织量是75.9Gy,后者较前者剂量增加了15%。随访结果显示超分割组局控率高于常规分割组,然而两组的生存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样本数量较少有关。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超分割放疗方式并未增加放射毒性这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3-5]。因此认为超分割放射治疗有可能在不增加放射毒性的基础上提高局控率。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推荐访问:食管癌 疗效 分割 长期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yanjianggao/xiaoyuananquanyanjianggao/2019/0404/54718.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