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多期扫描对小肝癌的诊断】 肝癌CT增强扫描特点

【www.zhangdahai.com--毕业生自我鉴定】

  【摘要】 目的 探讨螺旋CT多期扫描,对提高小肝癌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03年6月至2006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48例小肝癌的螺旋CT检查资料,对其检查方法和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螺旋CT多期扫描能较正确反映小肝癌血供“快进快出”的特征。48例中CT明确诊断小肝癌36例;诊断小肝癌可能大者7例;经结合临床及其他检查或随访除外小肝癌者5例。结论 螺旋CT快速、层薄,是检出小肝癌最重要的影像学检查之一,平扫对小肝癌检出意义不大,多期扫描能较正确反映小肝癌血供“快进快出”的特征,具有重要要诊断价值。�
  【关键词】小肝癌;多期;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原发性肝癌可谓是“癌中之王”,预后差,患者生存时间短,未经治疗的中晚期肝癌生存期只有0.7~3个月,总的中位生存期1~3个月[1]。而小肝癌的患者生存期显著提高,国内汤剑猷等报道144例小肝癌,手术切除率高达91.7%,术后5年生存率为67.9%, 10年生存率为53.4%。本院自2003年6月引进螺旋CT应用后,肝脏检查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一律采用平扫,动脉期、门脉期、平衡期,必要时延迟期等多期扫描对小肝癌的诊断进行研究,现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8例小肝癌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8例患者中男31例,女17例;年龄28~67岁,平均49岁;有慢性肝脏病史35例;超声检查肝内有占位17例,健康体检发现4例,上腹部其他脏器检查发现3例。48例中甲胎蛋白(AFP)增高者15例。
  1.2 检查方法 所有病例均采用GE Highspeed NX/I 螺旋CT机进行扫描,扫描参数为120 KV、165 mAs、层厚5.00 mm,层间距2.50 mm,增强剂均为非离子为Ioversol Injection。高压注射,速度2.5 ml/s,压力200 PsL,总量100 ml,被检者空腹6~8 h以上,检查前饮温开水1 000 ml,扫描范围从膈顶至肝下。扫描时间分别为增强剂注射后:动脉期26~30 s、门脉期60~70 s、平衡期120~130 s。延迟扫描时间分别为5、10、20 min。
  
  2 结果�
  
  48例小肝癌共有57个病灶, 病灶直径在≤2~3 cm 46个,病灶直径≤1 cm 11个。各期CT表现:平扫呈等密度病灶16个,呈略低密度病灶36个,呈低密度病灶5个,等密度及略低密度病灶边缘均不清。动脉期轻度强化病灶13个,明显、较明显强化病灶35个,无明显强化病灶9个。门脉期呈等密度病灶21个,呈略低密度病灶25个,呈略高密度或高密度病灶11个。平衡期呈低密度边缘清楚病灶34个,低密度边缘不清病灶14个,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病灶9个。延迟扫描共检查8例。48例中CT明确诊断小肝癌36例;诊断小肝癌可能大者7例;结合临床及其他检查或随访除外小肝癌者5例。
  
  3 讨论
  
  3.1 小肝癌又称亚临床期肝癌,中国肝癌病理协作组对小肝癌的标准是:单个癌结节最大直径≤3 cm;多个癌结节数目不超过2个,其最大径总和应≤3 cm。对小肝癌的诊断,当前国内外主要是提高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研究,由于目前在肝癌高危地区、高危人群中推创AFP等普查工作,更利于影像学检查技术的发展,使小肝癌的发现率明显提高。超声影像学目前常作为一种首选检查方法,而且方便、省时、价廉,但对病灶位于膈下易形成死角,常检查不到,对肝左叶边缘附近病灶因胃泡影响易被遗漏,尤其当合并肝硬化时(肝癌患者多有肝硬化)因肝脏萎缩变形,加上肠腔上移干扰,对发现小肝癌病变大为受限。普通CT检查因扫描时间、扫描层厚等因素,在肝上、下缘肝叶外侧段因部分容积效应易产生假阳性;因患者在扫描中呼吸运动造成的层面不连续而出现假阴性等。�
  螺旋CT最大优点在于整个器官或一个部位是一次屏息下的容积扫描,加上扫描速度快,层面薄,弥补了普通CT的不足。肝脏为静脉、动脉双重供血组织、正常肝实质70%~80%为门静脉供血,而原发性肝癌中90%左右为肝细胞癌。肝细胞癌主要由肝动脉供血,肝脏的供血特点是研究肝癌影像学的理论依据,正常肝实质与肝癌的供血不同,出现时间差,而时间差形成密度对比,出现影像学征象,螺旋CT利用其快速、先进功能在平扫基础上分别进行动脉期、门脉期、平衡期、必要时延迟期等多期扫描,以各期的不同血供特点研究各期密度变化,寻找某些征象特征,来提高对小肝癌的检出率。
  3.2 小肝癌平扫表现为等密度,略低密度及低密度阴影。这些影像密度的变化是取决于肿瘤病理组织学的不同,小肝癌的病理学改变较复杂,病灶内凝固、液化、坏死、出血及纤维化等多种改变,CT平扫这些表现,对小肝癌诊断与鉴别诊断意义不大,因这些密度阴影有着“同样的阴影有不同的病变、不同的病变有同样的阴影”。增强后动脉期、门脉期及平衡期是根据肿瘤内血供不同而产生密度变化。动脉期本组48例57个病灶中强化病灶48个,占84.2%,其中较明显强化病灶35个,占61.4%,充分反映肝癌早期强化的血供特点,与有关文献相符[2-3]。小肝癌多为均匀强化[4],这与肝血管瘤的周边结节状强化的特点不同,本组病例仅少部分出现不均强化,但若发现高低分明强化,则是有动静脉瘘存在,高度提示肝癌,因其他肿瘤出现此征象很少见[5]。本组发现2例。门脉期:由门脉供血为主,正常肝组织实质强化而由动脉供血为主,病灶内部强化开始减退,病灶与正常肝组织之间出现密度差,本组等密度、略低密度改变病灶共有46个,占80%。平衡期:肝实质强化达峰值,病灶内部强化彻底消退,两者形成较明显高低不一密度差,本组共有低密度而且边缘清楚病灶45个,占78.9%。这种“快进快出”是肝动脉供血的小肝癌最具特征性征象之一,但有些高分化小肝癌多呈“快进慢出”,这是因为血供多为肝动脉与门静脉的双重血供[6],有的透明细胞癌会出现“慢进慢出”特点[7]。因此,在进行动脉期、门脉期、平衡期扫描中缺乏小肝癌特征时需延迟扫描。本组延迟扫描8例,其中3例出现小肝癌特征,对某些不典型病灶延迟扫描后仍不能明确,应及时补充MRI或DSA检查,必要时建议作CT或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以期进一步提高对小肝癌的诊断。�
  
  参 考 文 献
  [1] 增荣,李向东,董毅,等.中晚期肝癌的介入放射治疗.现代医学影像学, 2001,10(1): 8.
  [2] Chen JH,Huang CL,Hwang JI,et a.l.Dyamic helical biphasic CT emerges as a potential tool for the proximal arterioportal.Shunting Hepatogasrtoentrology,1999,46:1791.
  [3] 乔颖,马立公,严福华,等.肝癌的螺旋CT表现及鉴别诊断.中华肿瘤杂志, 2002, 22(2): 164-165.
  [4] 何望春.比较影像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534.
  [5] 朱锡旭,陈君坤,卢光明,等.原发性肝癌的电子束CT增强特征.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2, 10(3): 176.
  [6] 陈敏华,戴莹,严昆,等.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05, 14(2): 116.
  [7] 王洪波,刘爱武,王虹,等.超声在小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05, 39(3): 296.

推荐访问:肝癌 螺旋 扫描 诊断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erenwendang/biyeshengziwojianding/2019/0405/57770.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