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燕治疗慢性肾炎常用对药、角药探析*

【www.zhangdahai.com--常用文书】

杨晨爽,马晓燕

1 辽宁中医药大学 辽宁沈阳 110032

2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辽宁沈阳 110032

慢性肾炎(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CGN),以蛋白尿、水肿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是引发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重要原因之一[1]。现代医学以降压、减少尿蛋白等治疗为主。祖国医学治疗本病历史悠久,疗效显著,而对药、角药的运用是医家遣方用药的经验集萃,体现了中药“合群而妙用”之特性[2]。

马晓燕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辽宁省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三十余载,治学勤勉严谨、尽心竭力,临证用药精简、医术精湛,在中医药防治慢性肾脏病领域颇有建树。余有幸师从马教授,每感用药之巧思,临证之精湛。现将吾师临证治疗CGN之对药、角药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共勉。

黄芪-地龙对药出自王清任《医林改错》补阳还五汤,“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近现代医家用之治疗中风后遗症期气虚血瘀证。国医大师朱良春受其启发,提出此对药以补虚开瘀,利尿消肿。马晓燕教授以此对药验之临床,每获良效。

黄芪,味甘、微温,能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等。《本草纲目》称其为“补药之长”;
《汤液本草》言黄芪为“皮表之药、中州药、补肾脏元气,为上中下内外三焦之药”。地龙,味咸,性寒,有清热定惊、通络、利尿之功。《本草纲目》记载其“性寒而下行。性寒故能解诸热疾,下行故能利小便,治足疾而通经络”。《饮片新参》言地龙:“宣散络脉瘀热”。

1 补虚开瘀

马晓燕教授认为,CGN证属本虚标实,正虚日久,气虚血行无力,络脉不充;
或肾阳不足,脾失温煦,脾肾阳虚,运化及气化失司,气机不畅,病理产物乃生;
又或肾精亏损,精亏则血少,脉道滞涩,此三者皆为因虚致瘀。叶天士言:“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CGN日久,肾络等迂曲之处气血易运行不畅,而致络脉瘀阻。瘀滞日久化热,热灼肾络,肾络进一步损伤,此为因实致虚。二者循环往复,虚瘀贯穿始终,病程愈发缠绵难愈[3]。

本病为因虚致瘀,气虚血滞,络脉尤甚。马师认为此类瘀滞非草木、力薄之品可至,需佐地龙等虫类之品通经活络,行走窜之势,开肾络之瘀[4]。地龙配伍黄芪,引药直达络中,黄芪甘温以益气,气旺则血行,瘀去则络通。同时,黄芪可补益脾气、升举阳气,补肾脏元气,中阳得升,肾元以固,精微得以升举与固摄,可减少蛋白尿的漏泄。地龙、黄芪合用,一走一守,一通一补,补而不滞,开瘀而不耗气。

2 利尿消肿

CGN患者,或因风邪侵袭,肺失通调,风水相搏,发为水肿;
或因脾肾亏虚,脾失转输,水湿内停,肾气化无权,开阖不利,水液泛溢肌肤而为肿。傅晓骏教授[5]也提出“三阴”乃肾性水肿病机之根。《血证论》言:“血积既久,亦能化为痰水”,瘀血既成,气机不畅,三焦水道不利,发为水肿,此属因瘀致肿。李锋等[6]经研究提出“瘀水病证”新概念,认为血瘀与水积互为因果,且血瘀为始动因素与关键。《严氏济生方·水肿门》谓水肿治疗宜:“先实脾土……后温肾水”。黄芪补肺脾之气以治本,肺气足则水道通利,卫气实能抵御外邪;
脾气健以达培土制水之效,故能利尿消肿治其标,为气虚水肿之要药。地龙咸寒,性下行以入肾,清热结以通利水道。二者合用,标本同治,共司补气、活血、利水之功。

马师临证用此对药治疗CGN气虚血瘀证,黄芪常用30~60g,地龙10~15g。如脾气虚弱,酌加白术、太子参、山药等;
病程缠绵、胶着难解或瘀血甚者,加水蛭等增强破血之功。现代研究表明[7],黄芪-地龙合用可以改变CGN患者血清NO浓度,延缓慢性肾脏病进程。邢建月等[8]实验研究证实芪龙通肾方可以减轻膜性肾病大鼠足细胞损伤,保护肾脏,同时可以减少尿蛋白排泄,升高ALB等。

风邪,或因外感,或从内生,久羁于肾络,伏而不出,常“因加而发”[9]。近年来,肾病从风论治理论愈发完善,诸多医家验之临床,每获良效[10-11]。马师认为肾络虚损为CGN发病之根本[3]。肾络精气不足,正气不充,精气血津液代谢失常,病理产物积聚,风邪亦伏藏于内。“邪之所在,皆为不足”,外邪侵袭,陷于内虚之处,引动伏邪,内外邪气相合,疾病胶着不解,缠绵难愈。此类治疗,一则内伏之邪,除之务尽;
二则内虚之处,须扶助正气以抗邪。

五皮五藤饮[12]为赵炳南老先生之经验方,方中五皮以祛湿、利水、活血,五藤以祛风通络。马师参详此方藤类之品并加以开扩应用于临床,常用如鸡血藤、首乌藤、钩藤、青风藤、海风藤、忍冬藤、络石藤等。

《本草便读》言:“藤蔓之属,皆可通经入络,此物善治风疾”。藤类之品,其蔓延舒展、纵横交错之性,可深达肾络,搜剔肾络之伏邪,驱除络道隧间之瘀血[13]。马师临证治疗CGN常伍风药:外感之风常予荆芥-防风以“散”,内生肝风常予僵蚕-蝉蜕-钩藤以“息”,病势轻、病程短予藤类之属,病势重、病程长予虫类等灵动之品。有研究表明[14-15],虫藤合用更能直达病所,立起沉疴,达到事半功倍之效。血虚络脉不和者予鸡血藤-首乌藤,二者相伍,祛风通络之余,可去瘀生新,养血安神。病性偏寒者青风藤-海风藤合用,二者辛散、苦燥、温通,可祛风除湿、温通经络。病性偏热者忍冬藤-络石藤合用,二者功以清热、燥湿、疏风、通络。病发水肿,小便不利者予青风藤;
不寐多梦者予首乌藤;
肝热、肝阳上亢之抽搐、眩晕者予钩藤。藤类之品具有通达肾络,搜风祛瘀等功能,辨证论治施以加减,发挥各药之专长,临床收获更加。

枸杞子-菟丝子取自补精良方五子衍宗丸[16],马师以此对药补肾精,温肾阳,阴阳并补。CGN患者精微下注自溺窍流泄,机体之精相对亏虚,肾精化生肾气不足,固摄无权,精微进一步流失。其治以填精益气为首要。枸杞子,张锡纯言:“味甘多液,性微凉。为滋补肝肾最良之药”,其能滋肾精、补肝血,兼能兴阳,肾精足则气得以化,血为气之母,血足则气旺。菟丝子,《本草求真》记载:“温而不燥,补而不滞”,为平补阴阳之品,能补肾阳,益肾精,又可固精缩尿。二者合用,补益肝肾,益精填髓;
阴阳并补,补涩兼施;
阴阳匀平,方能充其身形。临证之时,又须评判肾之精气阴阳盛衰偏颇。肾精亏虚甚予熟地-山茱萸,补益之余又司封藏;
偏于肾阴亏虚予女贞子-墨旱莲,滋补之余又清虚热;
偏于肾阳不足者予淫羊藿-巴戟天,温补之余又祛风湿。有研究表明,枸杞多糖具有免疫调节,细胞保护,改善肾功能等作用。近年来临床上应用枸杞制剂治疗各型肾小球肾炎疗效肯定[17]。胡建刚等研究发现,以菟丝子为主配伍健脾益气之品,对于CGN长期蛋白尿且无明显寒热之证患者,效果满意[18]。

莲子-芡实-金樱子取自《洪氏集验方》水陆二仙丹加味,马师常用此角药治疗蛋白尿漏泄较多者。蛋白质作为人体的物质基础、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归属于“精气”“精微”等范畴。《内经》云:“清气在下,则生飧泄”,《医碥.杂症》云:“肾以闭藏为职”,《小儿药证直诀》云:“肾主虚,无实也”。有研究表明[19],CGN代偿期排名前三证型依次为:脾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气阴两虚证,与马师临证证型大致契合。马师认为CGN病位以脾肾为主,与肝肺相关。脾气虚弱,升清不能,谷气下流;
或肾脏封藏失司,下元不固,精微乃泄。临床上多见泡沫尿、尿频、大便溏泄、腰酸等症。如蛋白尿持续、大量漏泄,肾络进行性受损,单以补益之品难以速效,而精微物质的流失又可进一步加重正虚,故治疗当标本兼顾,一则补脾益肾,二则予酸涩之品敛其耗散,急固外泄之精微,所谓“散者收之”。酸涩之品,“固其泄也”,同时气血津液的敛聚有助于正气之扶助[20]。

莲子,味甘涩,性平,功能补脾,固肾涩精,养心安神。《玉楸药解》道:“莲子甘平,甚益脾胃,而固涩之性,最宜滑泄之家”;
《神农本草经》谓其:“补中、养神、益气力”。芡实,味甘涩,性平,入脾肾二经,甘涩以收敛,又可益肾固精,健脾除湿。《雷公炮制药性解》记载:“主安五脏,补脾胃,益精气,止遗泄……”金樱子,味酸甘涩,性平,《玉楸药解》言其“酸敛涩固,治泄利遗精”;
《本草分经》记载其:“固精秘气,治精滑固肠”。三药相伍,适用于CGN脾肾不固,精微下注者,脾健则清阳升,湿浊化;
肾实则精微固;
酸涩合用以收敛固涩,补涩并施,标本同治。血尿、蛋白尿兼见者予海螵蛸、五倍子等,涩精之余,又收敛止血。

有实验研究表明[21],芡实-金樱子水煎液能改善阿霉素肾病大鼠营养状况,调节蛋白质及脂类代谢,降低尿蛋白;
降低尿蛋白机制可能与其降低大鼠血TNF-α、HA、外周血CD44阳性细胞数等从而减轻炎症损伤、调节免疫功能有关。

苏叶-杏仁-桔梗此角药取自《朱氏集验方》鸡鸣散化裁,原方主治湿脚气,马师在治疗CGN水肿较盛者,经常予此三药配伍使用,取提壶揭盖之意,恢复肺气宣降之功。

肺居高位,有华盖之称,又因其主行水,通调水道,故为“水之上源”。肾司气化,为主水之脏,肺肾协调,水液方能正常输布与排泄。肺气郁闭,三焦气、血运行不畅,肾之蒸化失司,水液代谢失常发为水肿;
水为阴邪,其性趋下,故下肢肿甚。《灵枢·终始》言:“病在下者,高取之”;
陈修园言:“上窍通,下窍泄,外窍开,水源凿”。临床上对于下焦病变如癃闭、水肿、便秘等,“提壶揭盖”之法均取得较好的疗效[22-24]。

苏叶,辛温不燥,性轻而味厚,能宣畅肺气。杏仁,苦温而润,味苦制肺、降泄肺气,温则宣滞,润可通秘。《长沙药解》言其“降冲逆而开痹塞”;
经言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泻之。苏叶、杏仁复肺气宣降之权。桔梗,苦辛,平,辛散苦泄,引药上行,开利肺气,为诸药之舟楫,肺部之引经。《本草求真》言其:“开提肺气之圣药”。三药合用升降相因,肺气宣降相宜,三焦水道通畅,小便下而水肿消,正所谓“开上源以利下流”。肺主司一身之气,肺之宣降协调有序,全身气机升降亦为之通畅,“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吴鞠通云:“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马师谨遵其言,治肺之品选取气薄味辛质轻之品,且用量亦需轻,临床方可获效。

马师临证治疗CGN水肿者,在此角药基础上,多予茯苓皮、桑白皮、冬瓜皮等,以皮能行水也。又常予风药,一则CGN急性发作疏风以散邪,二则以风能胜湿也。病性偏寒者予桂枝;
偏热者予连翘、牛蒡子、板蓝根等,又可利咽;
湿胜者予羌活、防风等。湿浊内胜者,予半夏-陈皮,苍术-厚朴,砂仁-豆蔻等,燥湿、化湿之余又可行气,气行则水行。湿热胜者常予土茯苓、半边莲、车前子等。瘀水互结者,予泽兰、牛膝、益母草等。

李某,男,39岁,2021年6月16日来诊。主诉:腰痛反复发作10余年,加重伴泡沫尿2月。刻下见:腰痛,泡沫尿,畏寒,大便正常。舌暗,苔白腻,根部略黄,脉沉弱。既往史:慢性肾小球肾炎10余年,高血压病10余年。查体:双下肢指压痕(-)。辅助检查:尿常规:尿蛋白2+,镜下红细胞10~15/HP;
24h尿蛋白定量:1.66g/24h。西医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
高血压病。中医诊断:腰痛-脾肾亏虚夹湿热瘀血证。中医治法:补脾益肾,清利湿热,化瘀通络。予槐杞黄颗粒2袋日二次口服,配合中药汤剂马师自拟方玉肾消旦汤加减。处方:黄芪40g,山萸肉15g,狗脊20g,土茯苓50g,蝉蜕10g,防风6g,海螵蛸15g,穿山龙30g,青风藤20g,蜜桑白皮20g,钩藤20g,车前子30g,水蛭5g,地龙15g,熟地20g,淫羊藿15g,黄柏10g,半枝莲30g,鳖甲15g,金樱子15g,黄蜀葵花3g。1剂/d,水煎分三次口服。14剂为1疗程,共两个疗程。

2021年7月14 日二诊。腰酸较前缓解,舌红,苔白腻,脉沉弱。辅助检查:尿常规:尿蛋白1+,镜下红细胞10~15/HP;
24h尿蛋白定量:0.98g/24h。上方去钩藤,加覆盆子10g。继服2个疗程。

2021年8月18 日三诊。无明显不适,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弱。辅助检查:尿常规:尿蛋白1+,镜下红细胞6~8/HP;
24h尿蛋白定量:0.53/24h。上方去车前子,加五倍子15g,山药20g,继服2个疗程。患者规律于马师门诊调整用药,病情平稳,8个疗程后,24h尿蛋白定量波动于0.2~0.4g/24h。

按:患者中年男性,先天禀赋不足,加之平素劳累太过,肾炎病史日久,肾精亏虚,腰府失养,不荣则痛,发为腰痛;
肾虚封藏失司,下元不固,精微下注,发为泡沫尿;
疾病日久,阴阳互损,阳气不足,故见畏寒。槐杞黄颗粒由槐耳菌质配伍枸杞、黄精而成,功能益气滋阴,填精养血[25]。有研究发现,槐杞黄颗粒通过上调nephrin及podocin蛋白的表达,能维持SD的完整性,减少尿蛋白的排泄[26]。《难经》言:“损其肾者,益其精”。中药汤剂予熟地、山萸肉补肾益精,精足则气盛;
狗脊补肝肾,强腰膝;
鳖甲以滋肾阴,淫羊藿以温肾阳,阴中求阳,阳中求阴。黄芪、地龙、水蛭补气开瘀;
土茯苓、车前子、黄蜀葵花等清热利湿;
防风、穿山龙、青风藤、钩藤等搜肾络之风;
金樱子、海螵蛸、山萸肉等行固涩之势。其中,海螵蛸固涩力强,既可收敛止血,又可固精止遗,血尿、蛋白尿并治。

对药、角药是中药复方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师经常强调,临证处方用药首先需准确辨证论治,抓住疾病主要矛盾,再灵活随证加减。药有七情,药物配伍应用可以扩大单味中药的应用范围,二者或起协同作用,增强疗效;
或抑己之短,专取所长。药物的配伍亦需因人而异,考虑到患者自身之寒热,腠理之开合,气机之升降,治法之消补等。同时,灵活应用引经药以直达病所。理论扎实,勤于临证;
辨证精准,古方今用,知常以达变,方能恰中病情,收效颇丰。

猜你喜欢肾络肺气尿蛋白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中国典型病例大全(2022年11期)2022-05-13曹式丽教授应用辛通畅络法论治慢性肾脏病概述*天津中医药(2021年6期)2021-12-02——保养肺气 春捂秋冻">处暑
——保养肺气 春捂秋冻自我保健(2021年8期)2021-12-01浅谈喉咳肺气虚证中医眼耳鼻喉杂志(2021年2期)2021-07-21脂蛋白肾病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中国现代医生(2020年25期)2020-11-16基于肾络理论浅析慢性肾脏病的辨证施治中国现代医生(2020年36期)2020-02-22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型与肾络瘀阻的相关性分析医药前沿(2019年7期)2019-04-25调畅气机在咳嗽病中的应用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9年30期)2019-01-03尿蛋白(+),警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妈妈宝宝(2017年4期)2017-02-25不同时段内尿蛋白量的变化及其对子痫前期的诊断意义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年12期)2016-03-06

推荐访问:慢性肾炎 探析 常用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erenwendang/changyongwenshu/2023/0911/652731.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