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大突破百余年传统瓶颈实现非接触心电图实时监测

【www.zhangdahai.com--中国梦征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吴曼青院士团队陈彦教授、孙启彬研究员等在无线人体感知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实现了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非接触人体心电图实时监测,突破了百余年来心电图仅能通过接触式传感器获取的局限。相关研究成果以“Contactless Electrocardiogram Monitoring with Millimeter Wave Radar”为题发表于《IEEE Transactions on Mobile Computing》,并于2022年11月28日被IEEE(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旗舰出版物IEEE Spectrum特别报道。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第一大致死疾病,每年约有1860万人因此失去生命。在我国,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心血管疾病对人们健康的影响越加显著,其发病率与致死率均占世界前列。心电图(ECG)监测一直被视为临床诊断心血管疾病的金标准之一,在疾病早期诊断发现以及后续治疗过程中均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然而,自发明100多年来,ECG监测一直要求利用贴身电极测量体表的电活动变化,导致不适的用户体验。因此,日常生活中的长时间连续ECG监测往往难以实施,造成转瞬即逝的异常心电状态记录丢失,延误疾病的诊断。

吴曼青院士团队聚焦当前公共健康领域的痛点问题,研究非接触ECG监测技术,以突破传统ECG监测接触式测量的应用瓶颈。

传统ECG工作原理是通过接触皮肤的电极捕捉反映心脏状态的电活动变化,而陈彦教授等利用心脏电活动与机械活动是心脏活动同源不同表征的特性,开发了一种毫米波雷达系统,使用毫米波雷达以非接触形式测量体表的心脏机械活动,从射频(RF)信号中提取4D心脏机械运动信号,随后利用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建模心脏机械活动与电活动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通过数据驱动的方式求解该域转换问题,并实现从RF输入到ECG输出的端到端重建映射,最终还原出心电ECG波形。

毫米波非接触心电图实时监测

系统的时间和形态精度性能分析以及在不同心率状态下的监测结果对比

研究人员在0.5m非接触感知距离、不同生理状态(正常呼吸、不规则呼吸、运动后和睡眠)和人体相对静止躺姿约束的实验设计下,对35名实验对象(年龄在18~65岁之间)进行了非接触心电图监测。研究发现,与带电极的标准心电图监测技术相比,该方法实现了时间中位数精度误差小于14ms,形态中位数精度大于90%的非接触ECG监测性能。此外,该方法的监测结果还支持对临床心律紊乱诊断过程中的关键指标——心跳间期的稳定监测,其90%误差均在9ms以内,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医学价值。

该研究突破了无线信号在人体感知任务中的物理感知极限,提供了一种非接触ECG监测方法。在使用过程中,被测者不需要佩戴电极,也不需要去除衣物,以无感的方式完成ECG监测,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尤其对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疾病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猜你喜欢心电图电极心血管“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2年23期)2022-11-10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现代临床医学(2022年3期)2022-06-06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中国典型病例大全(2022年7期)2022-04-22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现代仪器与医疗(2021年2期)2021-07-21《思考心电图之176》心电与循环(2021年3期)2021-06-03入职体检者心电图呈ST-T改变的意义现代电生理学杂志(2016年3期)2016-07-10三维电极体系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6年4期)2016-01-22三维镍@聚苯胺复合电极的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4期)2015-12-23Ti/SnO2+Sb2O4+GF/MnOx电极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电源技术(2015年2期)2015-08-22lncRNA与心血管疾病医学研究杂志(2015年8期)2015-06-22

推荐访问:心电图 百余 中国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erenwendang/zhongguomengzhengwen/2023/0917/655558.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