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寒咳嗽》论治初探] 寒咳嗽偏方

【www.zhangdahai.com--会计个人工作总结】

  【摘要】目的背寒咳嗽是还待认同的尝试性探讨。体现了深入探索中医症状学、发病学(感邪途径,正邪相争部位――背部),并验证于临床的真正价值。方法 运用逻辑思维方式疏理完善,综合各相关医家在对背寒咳嗽的医疗实践活动中,探微索隐,体察患者的主观感觉,即偶然发现背寒咳嗽中背寒冷、背畏寒、背恶寒、背微恶寒,使之深化、量化、更具科学化,到必然确定的客观标志,从而得到理性的升华,全观诸家对背寒咳嗽论治各有创见,有从内论治者,有从外论治者,有从内外合论治者。结果 内外合论治者,缩短了病程,提高了疗效。
  【关键词】背寒咳嗽、论治
  【中图分类号】R25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4-8824(2009)-07-0054-03
  
  背寒咳嗽实受中国医药学刊所载《胃寒咳嗽论治》[1]一文,先前的启发而感动笔者的理性思维,反思于后,即背寒咳嗽。笔者想借贵刊这个交流的平台和同道们一起来探讨。背寒咳嗽见于《金匮要略痰饮咳嗽脉证并治第十二》篇中所言:“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掌大。”仲景言此及彼即其他咳嗽病中实有症状背寒,仲景用取类比象的方法对饮证背寒咳嗽的临床表现作了相对部位、范围、性质、程度的量化,为何“其人背寒冷如掌大”,全国《金匮师资班讲稿》中,遵循《素问•举痛论》所言:“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精研所得,并用了四句精僻术语作了很好的注释,即:“心之俞在背,心阳行于背,寒饮注其俞,阳气所不入[2]。”解析了心阳、寒饮、阳气、俞穴互结于背,而成饮证背寒咳嗽的病因病机。并且还强调了:“背寒冷如掌大属背之局部与太阳外感整个背部恶寒有区别。”而背寒咳嗽在相关咳嗽病证中,其背寒的范围、程度、真假同中有异,怎样才能正确的辩析论治呢?必须对背部有更深化的认识。
  
  1 背部组织结构划分
  
  早在《内经》中就以阴阳为人体背部、方位、属性与脏腑经络的关系等作了明确的划分,如《内经、金匮真言论》认为:“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内难经选释》中更明释为:“心肺同居膈上而连背,其性属阳,但心属火为阳中之阳,…… 肺属金为阳中之阴”[3],而五脏之主俞穴,即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成为五脏在背部的对应点,正如清•薛生白说“脏腑者,经络之根本,经络者脏腑之枝叶。”由经络之联系纵贯珠串于背部,自然形成了反应于体表的一个整体生理系统。
  
  2 背部功能定位
  
  如《内经•脉要精微论》说:“背者胸中之腑、背曲肩随腑将坏矣。”《内难经选释》,释为:“背是五脏居住的地方”;按语认为:“精气不足或内脏的功能失调时,要在相应的部位上发生异常的表现。”反之脏腑功能的生理现象也反应于背。由于五脏之主俞穴纵贯于背,形成了元阳内潜五脏,相对集中于背部而卫外的一个标志性的防御系统。如《伤寒集注》也明确认为:“背乃人生经气而各部,太阳分部于背[4]。”太阳背部主一身之表,与表气相通而护外,人身背部阳气所踞,加之督脉乃诸阳之汇而过背,于是背部之阳气则成卫外之本,也是阳气固护之部,更是外邪入侵之首,成为正邪交争之地。
  
  3 背寒咳嗽的成因
  
  3.1 外感背寒咳嗽 如《素问•太阴阳明论》指出:“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又如景岳曰:“外感之嗽无论四时,必皆因于寒邪,盖寒邪随时气入客肺中。”正如清•柯琴认为:“风为寒之帅,寒随风来。”故风寒二邪合二为一,然风寒之邪有直中阳经(太阳经),而旁击皮毛之说。又如张锡驹著《直解》中所言:“正气之行有序,邪气之传无序”[5]。故风寒之邪首先犯背伤人,迅捷直达病所,于是阳气被遏不能卫外达背,相对背恶寒较甚,阳热之气与水津相搏而为痰,影响了肺气肃降,上逆而为咳,终成背寒咳嗽。
  3.2 内伤背寒咳嗽 先虚于内属本虚标实如中上二焦阳气不足,水津与阴寒之邪相聚为饮,饮停部位不同而成痰、悬、溢、支、四饮,饮凝为痰为嗽。诺肺肾阳气虚衰不能化气行水,则湿积为饮,饮凝成痰也为嗽。正如景岳曰:“金寒水冷亦为嗽,”寒饮之邪阻碍了心肺阳气布达于背,同时也妨碍了督脉的温通肺卫失于宣降而终成背寒咳嗽。
  总之,背寒咳嗽虽成因有别,然于临床均偏于寒性,病势轻重缓急,或本虚标实,或虚实相间,真假混杂,而背寒的范围、程度、真假有异,辨治有殊,从《内经》之理法,至仲景理法方药为一体,及历代医家对其背寒咳嗽治法,方药、方法颇多,各有创见,有内论治者、外论治者和内外合论治者。
  
  4 背寒咳嗽从内论治法
  
  4.1 外感背寒咳嗽 如景岳曰:“邪实者,其来暴,其治者也易。”如症候寒邪客肺,所见恶寒背尤甚无汗,咳嗽气喘,痰液清稀,舌淡苔白脉迟缓,治以疏风散寒,宣肺止咳的杏苏散加减;如症候热郁于肺所见,如《衷中参西禄》中:“治温病初得头痛,因周身骨节疼痛,肌肤壮热,背微恶寒,无汗、脉浮滑者”。或见鼻塞、口干、痰微黄、咳而不爽,舌红苔薄黄,脉滑而数。治以宣肺泄热化痰止咳平喘的麻杏甘石加桑菊饮治之,或如张氏先辈变方清解汤加桑菊饮治之,张氏在方解中还明示:“又如此方所主之征,或兼背微恶寒乃热郁于中不能外达之征非真恶寒也[6]。”
  4.2 内伤背寒咳嗽 如景岳在咳嗽篇中所言:“虚损者其来徐,治也难,”而王伦谓:“丹溪治病不出气、血、痰、郁四法……痰用二陈。”景岳继先辈独有见解,如在痰饮篇中提出:“痰非病之本,而痰为病之标耳。”而于临床实为标本兼治。如证候饮停于肺所见:咳嗽气喘,痰液清稀呈泡沫状,喉中痰鸣。背寒冷如掌大,舌淡苔白滑,脉弦。治以温阳化饮的苓桂术甘汤和二陈汤治之;如肾阳虚水泛咳嗽证侯所见:面目浮肿其色黯黑,咳嗽痰液清稀,双下肢沉重或肿而没指,心悸背畏寒,舌质淡白脉沉滑。则以温阳化气行水的真武汤和二陈汤加减治之。
  
  5 背寒咳嗽从外论治法
  
  早在《素问•咳论》中,就有:“治脏者治其俞,治腑者治其合、浮肿者治其经”的记载,景岳在咳嗽篇中,治咳嗽灸法有:肺俞、俞腑、天突、风门、各七壮、列缺三壮、乳根三壮之述,近代医家,秦老伯未,在《中医临证备要》中对阳气虚弱的人常觉背冷,用《古今医鉴》中的御寒膏贴背七日取下之外用方[6]。国医大师邓铁涛治咳嗽中也采用艾灸肺俞、足三里外治之法,乃至民间对背寒咳嗽一直习用简易方,即生姜150g,白酒30g均匀推背的方法,即温则寒邪化,寒邪化则阳气通,而背寒咳嗽治愈。正如景岳有:“自表而入,自表而出”之理,验证于临床有立竿见影之效。由此可见,在与疾病作斗争的医疗实践活动中,人们总是本能的发现,人体生理敏感区――背部,是人体防御系统实为正邪相争之部位,也是正卫邪侵之途径,于是对背寒咳嗽主动的采取了外论治法。
  笔者近年来对背寒咳嗽善于内外合论而治,收效甚捷。现举病例。
  
  6 病案举例
  
  外感背寒咳嗽病例一:吴××,女,42岁,2005年10月30日,初诊。恶寒,背部为甚,无汗,头痛,咳嗽,声重,胸闷气紧,吐痰清稀呈泡沫状,睡眠欠佳,口淡,纳差,舌淡,苔薄白,脉迟缓。证属寒邪客肺,肺失宣降之侯,治宜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拟用杏苏散加减:苏子10g,杏仁15g,百前10g,桔梗10g,枳壳10 g,陈皮10 g,半夏10 g,茯苓20 g,胆星10 g,僵蚕10 g,川芎10 g,羌活10 g,炙甘草5 g两剂,水煎服,两日服一剂。11月3日复诊,恶寒减轻,而头痛消失,但背寒未减,咳嗽减轻,睡眠渐佳,饮食尚可,舌脉同前,前方去川芎、羌活加大枣3g,生姜5g,水煎服,两日一剂,并嘱患者采用民间简易方:即生姜150g,白酒60g,合匀煨热熨背,当晚背寒咳嗽症状减半,睡眠如常,再用此法4 d后,回访诸症痊愈。
  内伤背寒咳嗽病例二:王××,男,67岁。2004年12月4日初诊。恶寒微小发热,咳嗽反复,痰涎清稀,头昏,心累,气短,动则加剧,两胁满闷,双下肢水肿,按之没指,背畏寒,肢体沉重,神疲乏力,小便不利,不思饮食,舌质淡,苔白润,脉沉滑。证属脾肾阳虚水泛咳嗽之侯,治宜温阳散寒,化气行水拟用真武汤加味:制附片30 g(另包先煎),桂枝10 g,白术10 g,茯苓30 g,干姜10 g,炙甘草5 g,半夏10 g,柴胡15 g,黄芩10 g,陈皮10 g,四剂,水煎服,一日一剂。12月11日复诊,双下肢水肿减轻,心累跳减轻,咳嗽痰量减少,背部仍畏寒,医嘱,守前方治疗一日一剂,并嘱患者用《古今医鉴》中的御寒膏加味贴背,即:生姜250 g,加入明胶90 g,乳香、没香药各5 g,煎化,搅成膏,加入川椒3 g,肉桂5 g,苍术15 g,蛇床子15 g,细磨成粉合匀加入膏内,薄摊于皮纸上,嘱患贴于背部七日取下,12月26日再复诊,前症状基本消失,医嘱继服二诊方药,续用加味御寒膏贴背,回访病已全愈。
  
  7 讨论
  
  背寒咳嗽是临床常见而不可忽视的症状,而背寒是患者的主观感觉和客观依据之一,背寒的范围、程度、真假确为背寒咳嗽辨析的准确性及症候的求证起到了标志性的作用,从而为背寒咳嗽施治指明了方向,背寒咳嗽从古至今各有创见,有外论治者、有内论治者,而内外合论治者确能缩短病程,提高疗效,经过时间和实践验证“有效验的方药,自有理法存浮其中。”[7]故必然存在一定的科学性,对背寒咳嗽中,背寒实质性的探讨很有必要,它对中医症状学、发病学(感邪途径,正邪相争部位)承先辈们朴实丰富的临床思维方法和敏锐的觉察力,对背寒深化、细化、量化,继之对其向纵深发展,拓展了广阔思维空间,得以理性的提高,其中让我们也看到了中医症状学、发病学的一线曙光。这只是一种常识性的探讨,前述不过是个人管见罢了,尚未道破背寒咳嗽中背寒的相关科学本质,还望同道们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1] 张家礼.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全国《金匮》师资班,成都中医学院金匮教研室编.
  [2] 阎洪臣,高光振.内难中经选释[M].吉林人民出版社,1979:19.
  [3] 张隐,陈莲舫.伤寒论集注[M].上海广益书局以行卷1,3页.
  [4] 清•柯琴.伤寒来书集[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5.
  [5]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禄[M].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26.
  [6] 秦柏未,李岩,张田仁.中医临证备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3:107.
  [7] 章�懋.中医各家学说概论[M].1983:9.

推荐访问:初探 咳嗽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erenzongjie/huijigerengongzuozongjie/2019/0312/11370.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