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范生实习成效制约因素及提升策略探研】

【www.zhangdahai.com--会计个人工作总结】

  【摘要】高等师范院校师范专业实习环节存在认识不到位、课时设置不科学、方法单一等问题。质而言之,对教育实习过程的创造性要求、实践性知识在师范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正确处理好教育实习与专业课程学习间的辩证关系等问题认识不到位,是促发上述问题的重要原因。基于此,完善高等师范学校实习制度、构建完善的教育实习课程体系、探索开拓性的教育实习方式、建立高师院校与中学互惠互利的密切伙伴关系是提升师范生实习成效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高师院校;教育实习;课程体系;通识教育
  
  教育实习是高等师范学校师范生学习教学、积累经验的关键时期,通过教育实习来探索教学实践的要和良方,是每个师范生必须经历的学习过程。师范生通过教育实习,使他们明确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律,形成必要的教育实践能力,为他们毕业后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师范生在整个培养过程中,过分强调学科专业知识的专精深而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得师范生身上出现了高学历低能力的现象,再加上高校教师教育与中小学教育实际相脱离,使得许多师范生在教育实习时表现出严重的不适应,这无疑会制约我国教师培养质量和学校的办学水平,进而不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我们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做出改变。
  一、师范生教育实习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教育实习时间少而且安排不科学
  目前,我国师范院校的教育实习基本上仍沿用传统模式,与国外充裕的教育实习时间相比,我国师范院校的教育实习时间一直偏少,根据现行的高师教学大纲规定,包括l周教育见习在内,本科教育实习时间是6周,专科是4周①,而且是安排在学习教育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之后的大四上学期为教育实习。这时期实习生除了要进行教学实习和班主任工作实习外,同时还要进行课外活动指导、教学实验、社会实践、教育教学调查研究等等,由于实习时间短暂,很多实习生刚刚进入角色实习就已结束。同时在教育实习时间安排上也是不科学的,在每年的2月至4月正是招聘会、录用考试和研究生复试的高峰时期,同时也是中考、高考的冲刺阶段,选择在这段时间进行教育实习,一是实习生很难安心进行备课、授课,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导致教育实习效果大打折扣;二是实习地的教师也忙于应付中考或高考,很难抽出精力对实习生进行有效的指导。
  (二)实习学校接受实习的积极性不高
  随着近些年高校的大规模扩招,每年实习生人数激增,教育实习在联系实习学校上难度越来越大。首先师范院校提出的对实习地学校一系列优惠条件由于各种原因难以全部到位;其次各类实习学校教师本身超编,规模小的学校难以容纳专业性强的实习,而质量好的学校则对于实习生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持怀疑态度,担心实习生会影响教学质量,尤其是在上课机会的提供和指导教师的帮助这两个关键环节没能给他们提供有效帮助,这些综合原因造成实习学校接受实习积极性不高、支持力度不够、指导教师选拔不负责等问题。面对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学对于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和进一步开展课程与教学改革有迫切的需求,高师院校如果能够以教育实习为平台,拓展教学实习的功能,与中学建立密切有效的伙伴关系,就有可能实现双赢。
  (三)指导老师对学生实习管理工作不到位
  由于近年来高等院校连年扩招,而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增加,出现学生多、老师少的局面,如让优秀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则会担心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同时由于高校采用分散实习和集中实习相结合的组织模式,这就导致指导老师对学生实习前的准备工作要求不明确、指导不到位和实习过程中的指导工作出现了脱节的情况;另外,由于有些指导老师缺乏对中学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刻全面的认知和相关经验,不了解中学的实际,多是凭个人的经验指导实习工作,其职责也多被规定为管理学生、听课及评定成绩上,难以对实习生在实习学校的工作发挥全面的、切实有力的专业指导。
  (四)教育实习经费的投入不足
  我国的教育实践经费一直是沿袭多年前的标准,没有根据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多年来增长幅度甚微,已不能满足实践需求。由于受经费的制约,加之对教育实习工作的重视程度有限,制约了对其的投入。很多学校为了节省开支,把教育实践时间尽可能缩短。还有一些学校允许学生自己联系实践单位,实际上放松了对学生的管理,不少学生由此弄虚作假,减弱了教育实践的作用。
  二、制约师范生教育实习成效的主要因素分析
  教育实习成效的高低,既受到高校和师范生自身因素的制约,也与实习学校等外部环境有关,只有深入分析这些制约因素,才能更好的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从而有效发挥高校为基础教育发展服务的责任与义务,推动高校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一)没有认识教育实习过程本身也是一项需要创造的过程
  长期以来,教育实习仅被当作是按照事先既定的预设展开的活动,它只是运用和检验已学过知识的过程,并没有看到教育实习过程本身也是一项需要创造的过程,由于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脱离基础教育实际,致使教育实习不能对师范生的教师角色培养与教学能力的提高发挥应有的作用。结果是教育实习工作本身的课程价值被降低,不能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等方面分析和澄清教育实习工作的价值和功能,也未能看到它也是密切大学和中学关系的一条极佳途径。
  (二)没有认识实践性知识在师范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教师是实践性职业,而实践性职业的最显著特征表现为它要随时面对千变万化的情景并据此及时调整自己的实践策略,也就是说实践智慧是教师专业能力的核心,其价值和形态显著地区别于一般性的知识。而长期以来理性主义知识居支配地位,而实践性知识居次要地位,总是认为理论性课程重要于教育实习,致使教育实践的功能及其价值被窄化,其学科地位及价值在师范教育课程体系中被边缘化,表现为对教育实习课程的价值定位不清,表现在所有的院(系、专业)中教育实习及教育类课程与师资队伍建设都没有受到重视,教育实习仅被定位为师范教育的一个环节,而对其内在价值缺乏深刻的思考和理论上的探索,教师教育的效果不能令人满意
  (三)没有正确处理好教育实习与专业课程学习间的辩证关系
  长期以来把教师职业理解为是一门熟练性的重复劳动,多采用静态的知识观看待教师职业,认为所谓教师工作就是使用已获得的教育学科理论知识的过程,把概念化、体系化的教育学科知识作为教师工作的重要知识基础,缺乏对教师知识结构的全面把握的问题,未能正确地处理好理论性课程与教育实习间的关系,看不到两者间的辩证关系。
  (四)没有构建完整的教育实践类课程结构
  长期以来教育实习虽纳入到高师院校的课程计划中,但由于缺乏对实践性课程特性的准确把握,相对于其它类型的课程,特别是学科课程,没有构建完整的课程结构,使得教育实习的课程价值未能被充分开发出来。实际工作中教育实习只是与教育学科和学科教育理论有关的课程,未能与高师院校日常的课程及教学工作联系起来,致使教育实习工作的理论及知识准备不够完备,实习生所必需的教育教学技能准备不足。师范生如果能够在教育实习过程中积累大量的教学案例,这就为其形成师范生的策略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改进和完善教育实习的对策与建议
  (一)完善高等师范学校实习制度
  要加强对教育实习工作的组织领导,教育实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高校各个学院、各个部门的全力协助共同完成。因此,高校应从要从实习生课程的设置、培养、选拔、管理及带队老师的管理奖惩措施等方面制定严格的具体的规章制度,确保从制度层面保障教育实习的顺利实施。
  (二)构建完善的教育实习课程体系
  在构建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要全面准确地认识和把握教师知识,以教育实践作为设计与评价教师教育课程的基本依据和尺度。我国强调公共课和专业课的教育,而真正培养师范生教师专业化的教育理论课程却非常少。“作为教育研究者或学科教师应具有三方面的知识:一是学科专业知识;二是教育学专业知识;三是教育实践技能。”所以,无论采取开放还是封闭的教师培养体制,这几个方面的课程都是必须开设的。因此在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增设具有专题性、开放性、能供师生探讨的课程,建设由素质教育、教师职业教育、实践教育构成的课程体系。
  (三)探索开拓性的教育实习方式
  近年来,各高师院校在改进和完善教育实习工作的途径和方法上,探索了一条有开拓性的教师教育课程实施模式和教育实习方式,值得在理论上对此进行深入的总结。目前在这方面有前景的做法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1.全程参与式教育实习方式。就是要从各个方面改革高校现行的教育实习方式。在时间上把实习时间延长至半年至一年,这样能够使师范生充分了解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有利于培养他们热爱教育的热情,树立为基础教育发展服务的理想和信念;在方式上采取全程参与式,即让师范生全面参与到实习学校教学工作、班级管理、教育教学改革等每一个教育教学环节,这样能够有效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实践技能;在管理上把实习生纳入到当地教育部门的管理当中,以便更好的管理完善实习基地的督导与评价。
  2.采取多学科混合编队实习形式
  多学科混合编队实习的基本方式是在明确实习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在实习学校以一定的条件选聘一批科任教师为实习指导教师,各实习学校向有关高校提交所需要的各专业实习生数量,由高校按多学科混合编队的形式把学生派到实习学校。实习生的日常管理、教学等全部由部由实习学校负责,高校不再选派实习指导教师代之以带队教师,主要职责是不分专业对所有实习生进行不定期的巡回指导和管理。这种实习方式放手让学生在实习中发展,学生得到了更多的锻炼机会,使高师院校得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调动多方面的力量投入到学生工作中来,教育实习不再被仅仅理解为高师院校教学工作的一个环节,而是更被理解为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与充分体现高师院校服务基础教育的发展理念密切相关。多样化的教育实习途径和方式的探索,实际上是对师范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能力的信任和培养,丰富了师范生接受实际锻炼的机会和可能,
  (四)建立高师院校与中学互惠互利的密切伙伴关系
  在基础教育快速发展的宏观背景下,作为基础教育,中学在促进学生发展、挖掘学生的潜力方面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有着极高的专业要求,中学在涌现了不少的优秀案例的同时,也遇到了较多的困惑,需要大学的高位引领和学术支持。同样高师院校的教师教育改革也需要中学的支持。大学和中学的相互需要性决定了高校只有直面变革中的基础教育,对中学及其课堂中发生的现象和事件有足够的敏感和热情,才能够正确回答中学发展中所遇到的困惑和难题,引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因此,高师院校要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教法及科研合作等各方面主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积极为中学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服务与指导,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中学建立长期和广泛的合作关系,联手共建广泛、稳定的实习基地,走共同发展的道路。使教育实习不再是高师院校单方面受益的活动,而逐渐成为高师院校与中学互惠互利的活动。
  
  参考文献
  [1]刘旭东.论师范大学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高教探索,2009(4).
  [2]教育部师范司组织编写.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范良火.教师教学知识发展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徐碧美.追求卓越教师专业发展案例研究[M].陈静,李忠如,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潘丹赖.宁师范生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09).
  
  基金项目:河南省2010年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高校师范生就业创业见习模式研究”(编号:102400420061)。
  
  作者简介:钱建秀(1962―),女,河南商丘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政治理论研究。

推荐访问:师范生 成效 制约因素 实习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erenzongjie/huijigerengongzuozongjie/2019/0316/16186.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