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怎么治 中药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www.zhangdahai.com--学生个人工作总结】

  带状疱疹是一种累及神经及皮肤的病毒性皮肤病,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皮损在腰肋部的,中医称之为偏腰火丹。患者很痛苦,约半数中老年患者还可能遗留顽固性神经痛,持续数月或更久。病程在2~4周。2000年以来,运用清泻肝胆湿热之中药及外敷中药,治疗带状疱疹86例,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临床观察情况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86例患者均系山区农民,男51例,女35例,年龄27~76岁。患者均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开始局部周围神经性疼痛,1~2 d后,皮肤出现急性疱疹,形态似水痘,但不同的是为成群水疱,发病部位多在单侧面部和腰背躯干。少数患者局部淋巴结肿大。年老体弱者在皮疹消退后,局部疼痛可持续存在,甚至加剧。个别患者发生在头部眼眶部位,表面皮肤症状消失而神经痛特别持久,给患者带来痛苦,影响了其正常生活和睡眠。�
  1.2 治疗方法 ①局部处理。中药外敷:中药配方,雄黄、生大黄、蜈蚣、蟾酥、冰片、70%乙醇等制成酊剂备用, 2次/d,敷于未破溃的疱疹创面。对于广泛急性炎症皮疹部位覆盖一层消毒的纱布保护创面,防止水痘破损而发生感染。切勿用油脂性膏类外敷;②全身治疗:根据中医学理论认为带状疱疹属于肝火妄动,湿热内蕴所致,因此以清泻肝胆湿热为治疗原则。用龙胆草3 g、柴胡5 g、黄芩12 g、金银花30 g、连翘12 g、焦山栀10 g、生地15 g、甘草3 g、板蓝根30 g、徐长卿6 g、木通6 g、当归15 g、车前子15 g、虎仗12 g、泽泻10 g等复方煎剂内服, 1剂/d,1周为1个诊程,以皮疹消退为治疗标准。�
  2 结果�
  2.1 86例患者均获痊愈,病程最短9 d,最长达46 d。�
  2.2 病例资料 患者男,36岁,症状表现为开始头痛、头晕,右眼周围肌肉疼痛,四肢无力,全身不适,约2 d。右侧眼眶上缘皮肤红肿,继而出现水疱样疹子,扩散至头顶部及后颈部,水疱成串。经局部外敷中药酊剂,内服中药2周治疗,水疱干瘪,皮肤肿胀消退,局部创面好转。但眼眶周围神经疼痛加剧,有蚁爬感刺痛,放射至头后颈部及全身。坐卧不安,昼夜难以忍受,影响睡眠和食欲。继续服药10剂,上述症状逐渐减轻,药量为每天服1次,全身治疗46 d,临床症状全身消失,随访未复发。�
  3 讨论�
  带状疱疹是由一种病毒所引起的急性疱疹,累及运动神经,扩散至周围神经,引发疼痛。可持续两周左右时间。本病以成年人为多见,属于中医学中“肝胆火盛或因脾湿郁久,湿热内蕴,外受病邪”而发范畴。《外科启玄》曰:“蜘蛛疮,此疮生于皮肤间与水窝相似,淡红且痛,五七个成攒,亦能荫开而称本病为蜘蛛疮等。而我们采用中药龙胆草以肝胆突火除下焦湿热,黄芩、栀子苦寒泻火协助龙胆草去除肝胆湿热,泽泻、木通、车前子清利湿热,引火从小便而出;用当归,虎仗活血,生地养血养阴,银花、连翘、板蓝根清热解毒,徐长卿止痛祛风,柴胡疏畅肝胆,甘草调中和药。各药各用,泻中有补,清中有养;既能泻肝火,清湿热,又能养阴血。肝火泻,湿热清,则诸证自解。从而起到调节免疫,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防止局部感染,达到皮损痊愈的目的。�

推荐访问:带状疱疹 疗效 中药治疗 观察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erenzongjie/xueshenggerengongzuozongjie/2019/0406/59086.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