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药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及对策|激光治疗的严重不良反应及防治对策

【www.zhangdahai.com--员工个人工作总结】

  【摘要】目的分析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提出解决办法。方法通过查阅有关中药不良反应的文献资料,总结、归纳中药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结果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是多方面、复杂的。结论 从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及对策等方面阐述中药不良反应研究现状,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以便合理使用中药,从而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中药;不良反应;原因;对策
  
  中药在我国具有悠久的临床使用历史,人们普遍认为中药药性平和服用安全、无毒副作用,长期使用也没有什么坏处,这样的想法让我们走入服用中药的误区。近些年来,随着中药临床的广泛应用,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逐渐增多,为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提高人们对中药不良反应的广泛认识,本文对此进如下报告
  1中药不良反应的定义、类型及副作用
  1.1定义中药不良反应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改善人体的生理功能,给予正常剂量的中药或制剂所出现的任何有害且非预期的反应。广义的中药不良反应就是中药的毒副作用,是与治疗作用相对而言的[1]。
  1.2毒性反应毒性反应是指药物引起的生理生化机能的异常和机体组织结构的病理性变化。中药的毒性反应一般以胃肠道、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其中胃肠道较为常见如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如斑蝥素益母草碱等,其它毒性反应部位严重的甚至引起死亡,如洋金花、万年青等。其中发生率较高的有乌头类中药、曼陀罗等[2]。在众多的中草药及其制剂中,对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口唇、肢体或全身麻木等,如雷公藤碱、莨菪碱等。有的还出现造血系统反应,这类反应通常表现有粒细胞缺乏症、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出血时间延长,以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如口服正清风痛宁可引起急性粒细胞缺乏等。
  1.3副作用副作用是在治疗剂量内伴随药物疗效而发生的一些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意外有害作用。主要表现为轻微头昏、嗜睡、口干、乏力、食欲减退、胃肠道不适等症状。副作用反应属于药物固有的效应,一般较毒性反应危害小,可通过调整用药剂量或合理配伍有效地减少副作用反应。例如,药疹是药物不良反应中的主要类型,据报道约占各类不良反应的68%[3]。
  2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
  2.1中药的鉴别及真伪的原因由于我国幅员广阔,物种繁多,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较多,从而发生毒副反应。如白附子历代本草记载均为毛茛科植物黄花乌头的块根[3],而近代全国大部分地区用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块茎作白附子用[4]。并由于历史条件限制、地区用药习惯和经济利益的原因,中药品种混乱,并有掺杂使假,以次充好,以伪充真,导致误服而引起中毒。
  2.2 药量及疗程的原因使用有毒中药或有毒成分的中成药时,剂量过大是最常见的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因素;有些人误认为中药均无毒或毒性甚小,长期使用有毒中药或含有毒成分的中成药,也是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因素。
  2.2炮制及配制的原因很多中药需要经过炮制加工以增强疗效或降低毒性,但如果炮制不当则易引起中毒,如朱砂;许多中药是不能混用的,否则会产生毒性或严重的不良反应。针对中药的毒副作用,据文献报告,古代医家在医疗实践中总结了“十八反、十九畏”的配伍禁忌,不可忽视。
  2.3药物污染的原因药物污染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由于较为普遍地使用大量含有机氯、有机磷等成分的农药且含有铅、铬、砷等。这些污染源必然会对中药种植造成影响,有的可能较长期残留在被污染的环境和植物内。如属有机氯类除虫剂的666、DDT等。
  2.4诊断及用药的原因鉴于患者临床症候表现不明显或在潜伏期,医疗卫生条件及医生的临床经验等的影响,医生诊断不清,或用药不合理(将适当的药物,以适当的剂量,在适当的时间,经适当的途径,给适当的病人),都可造成药物不良反应。
  2.5中药的质量问题中医用药历来强调“道地药材”,这里包含了对中药品种、产地、采集时间、药用部位和加工贮存各方面的要求。如果忽视药材本身的质量,特别是在品种和来源上缺乏严格的规定和检测,造成用药品种的混乱,均可引起不良反应。
  3减少中药不良反应的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在西药不良反应日趋明朗的同时,人们也逐渐意识到中药的不良反应,其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重视。目前,要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于中草药应杜绝品种混乱现象。药材的采收、加工、炮制和贮藏条件必须符合GAP的要求,避免外界环境对中药的污染;对于中成药和中药制剂,完善制备工艺尤为重要,严格按照GSP的要求加强中药的质量管理和控制。并且做到一名一物,一物一名,不使用习用品。加强学习,提高对中药的鉴别能力,不使用伪品。注意毒性中药的使用剂量。毒性中药必须使用安全剂量,不得超剂量使用。使用毒性中药必须随时观察服药后反应。保障合理用药外,还应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模式,严格规范药品说明书的管理,避免因商业利益回避不良反应、禁忌等警示性内容,大力宣传药品不良反应相关知识,提高全民的安全性意识。用药过程中,首先要针对病情选择适当的用药时间和疗程,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尤其是有毒中药或者含有毒性成分的中成药不宜久服。其次,应注意正确的使用方法,对中药饮片严格按照先煎、后下等原则使用。
  4讨论
  据统计,通过对1980~1999年国内273种医药文献手检与机检相结合,对累计报道≥10例中重度不良反应的中药作汇总分析,结果共集到2747例中药不良反应,其中132例(4.80%)死亡,滥用、误用、中毒及过敏是主要原因[5]。因此,加大预防中药不良药物反应的发生,应从保证药品质量,合理用药,加强监控方面入手,尽量避免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我们也应正确看待中药的不良反应,从侧面更好地探究其毒副作用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刘秋鹤.浅淡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因素[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9):2307-2308.
  [2]张春霞.中药安全性研究的思考(下)[N].中国中医药报,2006-10-27.
  [3]阎玉凝.中药鉴定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3.
  [4]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70,152.
  [5]唐镜波,吴蓬.近20年国内中药不良反应报道分析[J].华西药学杂志,1999,14(5):377.

推荐访问:浅谈 不良反应 对策 中药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erenzongjie/yuangonggerengongzuozongjie/2019/0327/39554.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