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悸证研讨]伤寒论脐上悸

【www.zhangdahai.com--教育公文写作】

  【摘要】目的:研究张仲景《伤寒论》根据悸证表现的不同特点进行辨证治疗的方法。方法:将《伤寒论》中有关悸证论述的条文及治悸方药综合分析研究。结果:悸证是多种疾病的一个外候,多以阳虚为主致水逆上泛而成。根据悸证的不同表现可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揭示病因病机,推断病势发展。治悸各方以通阳温阳兼以制水为主,根据不同兼证遣方用药。结论:通过对《伤寒论》中悸证的研讨,可以看出张仲景在辨证论治上非常精细,遣方用药非常严谨。研究探讨中医古籍,对提高理水平,指导实践,无疑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伤寒论;悸证;研讨
  
  “悸”本心动即 “心悸”, 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类症状。发生时,患者自觉心跳快而强,并伴有心前区不适感。属祖国医学“惊悸”和“怔仲”的范畴。《伤寒论》中有关悸证的论述凡十二见。(按《伤寒论》讲义1964年版统编教材计,以下内容中涉及条文编号均按此讲义编排)“悸”是一个证状,可见于多种疾病,不独为心。以虚证多见。从悸的部位看有悸、心悸、心动悸、心下悸、脐下悸等分;从悸的特点看有烦而悸、身重心悸、脉结代心动悸、四逆而悸、厥而心下悸、悸而惊、心下悸欲得按、心下悸头眩、脐下悸欲作奔豚等区别。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以悸证的特点作为辨证论治的依据,对指导临床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
  1悸的涵义
  悸之为病,首见《灵枢•癫狂》。历代医籍有相应论述,《中国医学大词典》中说:“此证心下惕惕然跳,筑筑然动,本无所惊而心动不宁,阴虚劳损之人多患之。盖阴虚于下则宗气无根,而且气不归原,是以在上则浮撼于胸臆,在下则振动于脐旁。虚微者动亦微,虚甚者动亦甚,大抵脉沉细者属饮,结代者虚而有饮,虚弱者属气虚,沉数者为血热,尺中弦紧者为肾气凌心”。 清代医家钱天来《伤寒溯源集》中说:“心下悸者,非心悸也,盖心之下,胃脘之上,鸠尾之间,气海之中,灵枢谓膻中为气之海也。……膻中之阳气不充,气不得伸而呼吸不利,所以筑筑然跳动也”。《医学正传》( 明.虞抟著)说:“惊悸者,忽然若有惊,惕惕然心中不宁,其动也有时。怔忡者,心中惕惕然动摇不静,其作也无时”。细析上述各家之说,悸之为证,是患者的一个自觉证状,非单一脏腑所为,。《伤寒论》中的“悸”是指跳动不宁之证,心跳不宁称心悸,脐下搏动称脐下悸。不仅可出现于不同的部位,还有轻重缓急之分,先后出现的不同,与不同证候相兼之区别。总之,论中所指的悸是多种疾病的外候,并非一个孤立的病证。
  2悸证的病因病机
  2.1气虚血少
  “心主身之血脉”。人身活动的需要,靠血脉的供给,而血在脉管内运行,一是靠足够的血液来充盈血脉;二是要旺盛的心气作为推动力。气为血之帅又依附于血,气血相互依存,完成血液循环。今患了伤寒病的人,由于里虚血少,心阳不振,气血衰微,外则血行不利,内则心失所养,故可出现“脉结代,心动悸”。(182条)
  2.2中气不足
  成无已说:“其气虚者,由于阳气虚弱,心下空虚,内动而为悸也”。此由阳气虚衰不能温养心脉,可以致悸。脾胃功能不健使得气血生化不足,也影响心气的生成,造成心气不足而成悸。阳气不足,阴血生化无能可能性致阴血弱而生烦。此为中阳不足产生“心中悸而烦”。(105条)
  2.3误治伤气耗液
  2.3.1太阳误治太阳病,邪在表,应从汗解,若用下法,表邪不除,里气因下而虚,出现“身重、心悸、尺脉微”等里虚现象。(49条)邪在太阳,当从汗解,但汗之太过,损伤胸中阳气,成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的心阳虚证。(64条)
  2.3.2少阳误治邪在少阳,误用汗法,津液外越,邪转入阳明,胃中燥发生谵语,如胃气不和,将变现“烦而悸”证。(267条)邪在少阳,因见烦满,误行吐下,吐则伤气,气虚则悸;下则亡血,血虚则惊。清.汪苓友云:“愚以惊悸皆主于心,误吐且下,则气血衰耗,而神明无主,故忪然而悸,惕然而惊”。 (《伤寒论辨证广注》)(266条)
  2.4阳虚水泛
  阳虚不能化气行水,水饮内停,蓄而不行,可见心下悸。(98条)心阳虚,心气上泛,可见“脐下悸,欲作奔豚。”(65条)肾阳虚,水气上泛。“心下悸,头眩,身�动”等证。(82条)
  2.5水停阳郁
  水饮内停,阳郁不宣,不能化气行水,则饮邪侮心则悸,阳不敷布于四末则逆。(318条、355条)
  由上可见,悸证的发生,总由阳虚心气不足,血虚心失所养等。阳虚可致水湿泛滥,血虚则脉道受阻。悸证的出现除心的本身病理变化外,还与心有关脏腑的功能改变及相互影响有关,也可以在其它一些疾病中出现。
  3悸证的临床意义
  3.1诊断依据 《伤寒论》中以悸证的出现情况作为诊断依据的条文如49条“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此属误下,里气虚衰,指出不可再用下法,须待里气自复,津液自和,就会自汗而愈。又如64条“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65条“发汗后,其人脐下悸,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乃发热,心下悸,头眩,身�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此三条显同属于误汗过汗,损伤心阳,但又有不同的情况。一是心阳虚病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二是心阳虚,水气上逆之“脐下悸欲作奔豚。”三是阳虚不能制水,水气上泛的“心悸、头眩、身�动。”分别主以不同的方药治疗。
  3.2提示病因病机如265条“少阳中风……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266条“……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烦而悸。”一是吐下伤气亡血而惊悸。二是因误汗伤津,胃气不和而烦悸。指出了悸证发生的原因和病理机转。
  3.3推断病势以悸证发生的情况推断病势,如131条“太阳病,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说明饮水多,小便利者,是水停心下,必然悸动,反之如水停下焦,则小便不利,产生少腹急迫等证。
  4治法方药
  《伤寒论》治悸证,内容虽少,但法度严谨,根据悸证出现的先后缓急而立不同的治疗和方药。
  4.1滋阴补气法伤寒气虚血少,脉结代,心动悸,用炙甘草汤滋阴生血,补气复脉。方中以炙甘草甘温益气,通经脉,利血气,治心悸、脉结代为本方君药。人参、大枣补气益胃,以资脉之本源。桂枝、生姜行阳气,调营卫。地黄、阿胶、麦冬、麻仁滋阴补血以养心阴。合而用之,使气血充足,阴阳调和,则心之动悸,脉结代者自能恢复正常。此方开创了后世滋阴方剂的先河,凡气血两亏者,皆可采用本方治疗。
  4.2温中补虚法患者中阳不健,现心悸而烦,用小建中汤温中补脾,建立中气,通阳达表。本方即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而成。方中重用饴糖为君,甘温补中,芍药为臣,酸甘益阴。佐桂枝的辛散合芍药可调和营卫;使以甘草、大枣、生姜甘缓辛温可养胃和中。共同作用的结果使中气渐复,悸烦自除,
  4.3温阳定悸法伤寒过汗,损伤心中阳气,致心阳虚心中悸动不宁,叉手冒心欲按,用桂枝甘草汤辛甘合用,温阳益气,心阳复,悸动停。
  4.4温胃散水法水饮停蓄心下而悸,阳气被水饮阻遏不达于四末则厥,用茯苓甘草汤以温胃散水。方中茯苓淡渗行水,桂枝通阳化气,生姜温胃散水,甘草和中。四药配伍,温阳以化气。水饮宜化,胸阳得布自可肢温悸停。
  4.5 利水止悸法伤寒汗后,损伤心阳,肾水之阴邪欲乘虚上干于心,成“脐下悸,欲作奔豚”之证,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培土制水。方中重用茯苓以利水,桂枝以强心气,合甘草、大枣培土制水,水气去则悸动自止。
  4.6温阳利水法。太阳病,过汗伤阳,寒水内动,以致水气上乘,而为“心悸、头眩、身�动”。用真武汤温阳利水,导水下行,生姜温散水气,芍药和里与附子同用能入阴破结,敛阴和阳。合为温阳散寒,健脾利水之效。
  5方药讨论治悸方名、药物及用量表
  《伤寒论》中治悸方剂共有八个,除小柴胡和四逆散中的悸为或有证状外,其余六方所治之悸是主证之一。从表中可见:桂枝、炙甘草用次最多,其次是茯苓、生姜。桂枝辛、甘、温,除发汗解表外,仲景更多的是用于通阳,无论是胸中阳气不振,或是心脾阳虚皆可应用。炙甘草味甘益脾,用治多种气虚证。凡治脾胃虚弱,或中阳不振的方剂多用之为辅。茯苓甘、淡、平,主要功效是利水渗湿,另能健脾补中,宁心安神。生姜辛温,既温且散。以药测证,悸之为病,一是心胸阳气不足,二是痰饮水湿为患,而阳虚又是悸证发生的根本,水饮是引发悸证的标因。桂枝甘草汤治单纯性心阳虚,心下悸,病人“叉手自冒心,欲得按”,无水为患,故只用桂枝入心而益阳,甘草补虚以益气,总以补心阳为主。如心阳虚又兼水邪上逆,其人脐下悸,欲作奔豚者,除用上方补益心阳外,重用茯苓半斤,淡渗利水以伐肾邪,用大枣和土以制为邪之肾水。茯苓得桂枝相须为用,助化气以行水,甘草合大枣增培土补中之力,崇土以制水,标本共治,相益得彰。上两方证,阳虚之因一样,故桂枝、甘草用量相等。不同的是后方兼有水饮上逆之急证,故加用茯苓、大枣以制水。355条“厥而心下悸”不是阳虚水泛,而是水停阳郁,所以“宜先治其水”,用茯苓甘草汤。此方是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易大枣为生姜。因是水停为主,故用生姜之温散,不是阳虚为患,所以去大枣,苓、桂、草也减量。82条真武汤证是肾阳虚,水气上逆的心下悸,所以不用桂草温中,用附子补肾壮阳以祛寒,茯苓、白术健脾以利水,再用芍药,生姜等成为温阳利水止悸的另一法。中阳虚,脾胃生化之源不足的悸而烦者,用芍药、饴糖、大枣缓中补虚,合桂枝、甘草温中补脾以健中气。气虚血少的脉结代,心动悸,重用甘草加人参增强补气之功,使阳生而阴长,合阿胶,生地、麻仁、大枣等滋阴补血,共奏滋阴通阳以定悸。
  总之,《伤寒论》中的悸证,是以虚为主,温阳益气的桂枝、甘草为治悸证主药,但证有轻重之别,故用量有大小之分;阳虚有心脾和肾之不同,故有用桂用附之差。阳气虚衰可致水饮内停,水饮为患可产生悸证,利水之茯苓又为常用之品。中焦为气血生化之源,水湿的运化,靠脾胃的转枢,因而又根据悸证产生的不同情况,或用白术、大枣,或用饴糖、芍药,或用阿胶、生地等等之不同。其它证型兼有悸证,用药均以此为准,属水邪之悸加用茯苓如小柴胡汤证,属阳虚者,加用桂枝,如四逆散。
  通过对《伤寒论》中悸证的研讨,可以看出张仲景在辨证论治上非常精细,遣方用药非常严谨。研究探讨中医古籍,对提高理水平,指导实践,无疑有着重要意义。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推荐访问:伤寒论 研讨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ongwendaquan/jiaoyugongwenxiezuo/2019/0327/39855.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