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角度进针静脉穿刺对疼痛程度的影响]静脉穿刺角度

【www.zhangdahai.com--经贸招商公文】

  【摘要】目的 探讨静脉穿刺时使皮肤不产生疼痛或微痛的合适进针角度,以减轻疼痛。方法在病人中选取了393例为实验例为实验组,选取了387例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改良进针角度,对照组采用传统进针角度,比较两组不同进针角度与病人疼痛的感受程度。结果实验组静脉穿刺比对照组静脉穿刺能明显减轻疼痛;两组进针角度与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病人静脉输液中, 采用改良进针角度可达到有效减轻疼痛甚至无痛的效果。
  【关键词】穿刺角度; 静脉穿刺; 疼痛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5-0056-01
  静脉穿刺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穿刺时难免给病人带来一些疼痛,如何有效减轻病人静脉穿刺时引起的疼痛,是我们护理人员需探讨的课题。为此,我科于2010年7月~11月对680例静脉输液病人进行穿刺角度疼痛程度的比较。找出有效减轻疼痛甚至无痛的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0年7月―11月在我科住院680例病人,均为病情稳定、清醒的普通静脉输液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男335例,女345例,对照组332例,实验组348例,年龄为16~30岁,平均28岁。排除对象:一次静脉穿刺未达血管再进针或退针者;一次静脉穿刺不成功再次重穿刺者。
  1.2方法: 两组病人静脉穿刺固定两名护士进行操作,穿刺部位均选手背静脉,以远心端至近心端依次选择血管,采用同一种厂家生产的一次性输液器,常规消毒皮肤,扎止血带,病人采自然坐位,手自然放在操作台面上。实验组采用改良方法:常规消毒后,操作者左手绷紧穿刺部位皮肤,固定要穿刺的血管,右手持7号头皮针与皮肤形成5―100(小角度)夹角,在血管上方直接轻快刺入血管0.6―1.0cm,见回血后沿血管进针少许,松止血带,固定针柄和针头。对照组按传统200进针角度静脉穿刺,其余方法同实验组。
  1.3评价方法: 两组病人静脉穿刺输液时,固定一名护士观察病人面部表情,另一名护士操作和询问其对疼痛的感受并记录。疼痛标准:无疼痛,病人穿刺局部无痛感;轻微疼痛,病人静脉穿刺后局部有轻微短暂痛感,时间不超过10秒;较剧烈疼痛,病人静脉穿刺过程中表情紧张,缩手甚至呻吟,穿刺结束后局部疼痛较剧烈,疼痛时间超过10秒[1] 。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用x2检验。
  2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疼痛程度比较见表显示,对不同进针角度静脉穿刺的疼痛情况进行了x2检验,结果显示有显著性差异(P<0.01),认为静脉穿刺疼痛程度与进针角度有关系,小角度进针的疼痛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
  3讨论
  3.1静脉穿刺进针所致疼痛原因:疼痛是一种令人恐惧和痛苦的感觉,这种感觉大多是由局部特定的神经未梢受到刺激所引起。疼痛是临床护理中最常见,最重要的征象与症状,是病人的最痛苦的感受。疼痛是一种生理与心理的综合现象,其在生物方面的功能是激发个体反应,用以逃避外来一切有害刺激。疼痛是个体在身体与心理方面同时经历的感受,是个体的防御功能所致[2]。而静脉穿刺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皮肤的完整性,神经未梢受到刺激而导致疼痛的发生。
  3.2静脉穿刺进针所致疼痛发生的机制:有研究人员认为,痛觉感受器位于皮肤和其它组织内的游离神经未梢。各种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引起受伤部位的组织释放某些致痛物质,如组织胺、缓激肽、乙酰胆碱、H+、K+、前列腺素等,这些物质作用于痛觉感受器,产生痛觉冲动,并迅速沿传入神经传导至脊髓,通过脊髓丘脑束和脊髓网状束上行,传至丘脑投射到大脑皮质的一定部位而产生疼痛感觉。由于痛觉感受器在身体各部位的分布密度不同对疼痛刺激的反应敏感度也有所不同。皮肤表面神经未梢密度集中而丰富,对疼痛刺激最敏感。静脉穿刺可使局部组织受损,刺激神经未梢而发生疼痛,并能促使组织释放某些致痛物质而加剧疼痛并使疼痛时间延长[2]。
  3.3小角度静脉穿刺,针头不容易刺穿血管辟[3]使组织释放组织胺、缓激肽、乙酰胆碱、H+、K+、前列腺素等致痛因子减少,因此比200进针疼痛轻。
  3.4恐惧、紧张等心理因素能使局部血管收缩,穿刺时容易产生疼痛,小角度进针能使病人感到护士操作轻柔的。其恐惧、紧张心理明显减弱,从而减轻局部血管收缩所致的疼痛,并能提高疼痛阈值。增加病人对疼痛的耐受力[4]。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病人在静脉穿刺前时提出:“护士请你操作慢点、轻点,我怕痛”等请求,当我们用200角进针穿刺时,会使其发生怕痛,而将手向后缩的下意识动作,而用小角度进针穿刺时则此现象明显减少。
  综上所述,在病人中采用小角度进行静脉穿刺,可达到明显减轻疼痛甚至无痛的效果。这对贯彻以人为本的现代服务理念,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梅.改进静脉穿刺方法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3,17(7):851.
  [2]殷磊.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57―161.
  [3]焦世兰,张冬.新静脉采血常见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J].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6(2):200.
  [4]李艳霞. 输液进针所致疼痛的相关分析[J].国际医学导报,2006-12-4(4)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推荐访问:穿刺 静脉 疼痛 角度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ongwendaquan/jingmaozhaoshanggongwen/2019/0329/43182.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