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敷脐止泻散 概述 自拟止泻散敷脐治疗婴儿脾虚泄泻98例

【www.zhangdahai.com--精神文明建设】

  关键词:脾虚泄泻;止泻散;敷脐   中图分类号:R289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3-0097-01   小儿腹泻属祖国医学“泄泻”等病范畴,是指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如水样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病。小儿脾胃薄弱,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寒暖不能自调,饮食不知自节,喂养不当,凡外感六淫,内伤乳食,均可导致脾胃功能失调而发生泄泻。中医认为“夫泄泻者,注下之症也,盖大肠为传送之官,脾胃为水谷之海或为饮食生活之所伤或为暑湿风寒之所感。脾胃停滞,以至阑门清浊不分,发注于下,而为泄泻出”。小儿腹泻的病机主要责之于脾虚和湿盛,在治疗上应用中药止泻散外包帖脐治疗解决了中药的气味难闻,小儿拒服中药的弊端。
  笔者2004年~2007年自拟中药止泻散敷脐治疗98例小儿脾虚泄泻,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98例患儿中,男48例,女50例;年龄最大5岁,最小半岁;病程最长1周,最短2d。患儿多表现为大便稀溏,乳食减少,食后作泻,色淡不臭,时轻时重,久泻不愈,面色萎黄,消瘦,神疲倦怠,舌淡苔白。中医辨证为脾虚泄泻。
  2治疗方法
  采用止泻散治疗。处方:苍术、吴茱萸各15g,丁香10g,肉桂5g,胡椒15粒,文火焙干碾细为末装瓶备用。用时取药粉1~3g,用食用油调成糊状敷脐外,用胶布固定。每24h换药1次。
  3疗效标准与治疗效果
  3.1疗效标准参加《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泄泻相关标准拟定。主症、次症消失,大便每天1~2次大便成形为痊愈;大便每天2~3次近似成形,主、次症状大部分改善为显效;症状无改善为无效。
  3.2治疗结果本组患儿98例中,痊愈71例,显效2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4.9%。
  4典型病例
  病例1:王某,女,3岁。家住西洒兴锋街38号,其母代诉该患儿泄泻反复发作近1周,不思饮食,食后作泻,每日4~5次,色淡不臭。经西医诊断为肠炎,消化不良。服用黄连素、乳酶生及其他辅助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要求用中药给予治疗。望诊:其面色萎黄,消瘦,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诊断为脾虚泄泻。用止泻散敷脐治疗,24h后腹泻已止,大便成形,诸症消失,外敷3次而愈,并嘱继续用药3d以巩固疗效,注意饮食调理。
  病例2:杨某,男,1岁。家住东安街16号。其母诉患儿泄泻反复发作3d,经西医治疗效果不佳,要求中医治疗。症状:大便稀薄,多见食后作泻,色淡不臭,时轻时重,面色萎黄,消瘦,神疲倦怠,舌淡苔薄白。诊断为脾虚泄泻,用止泻散敷脐治疗,用药次日其母诉,大便成形,每日2次。嘱其母继续用药,第3d各种症状消失,大便恢复正常,能正常玩耍。
  5讨论
  中医认为腹泻因外感寒、湿、暑、热等六淫之邪,致中阳被遏,脾失健运,或因饮食所伤,脾胃不和,大肠传导失司;或因肝气犯胃;或因脾虚,或因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不能温运脾土等病变,汪昂曰:久泻皆由肾命火衰,不能专责脾胃“脾肾阳气在生理上具有相互滋生,相互促进的作用。在病理上也相互影响,最终发展为脾肾阳虚之证,导致腹泻日久不愈。因此,在治疗中,应抓住脾胃受损与湿邪为患这两个主要环节,重在健脾除湿,扶正驱邪。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为腹壁最后闭合处,其表皮角质层最簿,药物易于穿透吸收。笔者自拟中药止泻散敷脐具有健脾温阳止泻之功,且患儿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收稿日期:2010-11-28)

推荐访问:泄泻 止泻 婴儿 治疗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ongwendaquan/jingshenwenmingjianshe/2019/0424/92975.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