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理及临床研究进展】 丙硫咪唑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www.zhangdahai.com--汇报材料】

  摘要: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疾患。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针灸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机理和研究进展,阐述了针灸治疗本病的方法及疗效,明确了针灸治疗的优势及广阔前景,并提出存在的问题、争议及改进意见。
  关键词:偏头痛;针灸;作用机理;临床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246.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3-0076-03
  偏头痛是一种神经-血管功能障碍所致的头痛,具有周期性、反复发作的特点,历来被医家视为疑难病症。近年来,针刺治疗偏头痛在临床广泛应用,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其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理及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理
  1.1针刺的镇痛作用内源性阿片肽是存在于人体脑、神经末梢的吗啡样作用物质,是机体内产生镇痛效应的主要物质之一。实验证明针刺能加速大鼠体内内啡肽和脑啡肽的合成,增强内源性阿片肽的活性或激活内源性阿片肽能神经元释放阿片肽,使脑内阿片肽的含量增高[1]。另外,疼痛神经网络学说的fMRI和PET[2]研究表明,脑内存在调控疼痛的相应脑区,尤其是前额叶皮质和扣带回皮质在疼痛信号的传导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1.2针刺对脑部的血液循环的双向调节经颅多普勒超声研究发现,针刺风池穴能扩张椎-基底动脉,使血管弹性增加,血流阻力减少[3]。刺激人迎等穴后血流异常情况均比针刺前有改善[4];局部取太阳、头维、率谷,使针感直达病所,可起到调节神经紧张状态、缓解血管平滑肌痉挛等作用[5]。针刺能有效影响头痛发作期和间歇期的脑血流异常状况[6],这可能是针刺缓解偏头痛发作的作用环节之一。实验结果表明针刺可调节脑血管的收缩与舒张,从而呈现出一种双向良性调整作用[7]。
  1.3针刺能够调节人体内分泌系统,调整脑能量代谢人体内分泌系统对偏头痛的发作有重要的影响。研究发现,偏头痛发作时人体内5-HT含量下降,血浆中血栓素B2和6-酮-前列腺素的比例失调。实验证明,针刺太阳、阳陵泉等穴能减少5-HT的含量,迅速改善脑血管平滑肌舒张与收缩功能。另外,针刺能调节偏头痛大鼠血浆中血栓素B2和6-酮-前列腺素的代谢,纠正平衡失调[8]。李学智等[9]针刺少阳经上的特定穴位风池、外关、阳陵泉治疗6例慢性偏头痛患者,PET-CT结果显示针刺治疗后双侧颞叶代谢降低,显示了针刺有协调和重新分配脑能量代谢的作用。
  1.4针灸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偏头痛发作之时颅内外血管舒缩功能障碍,血管过度扩张,引起血浆蛋白外侵而产生无菌性炎症。研究证实偏头痛发作时CAMP浓度上升,Gsa蛋白升高,Gia蛋白下降,Gsa/Gia比例失衡,并通过信号传导系统进一步导致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在偏头痛大鼠模型的外关、翳风穴位上进行针刺,可改善以上问题,抑制无菌炎症的发生[10]。临床研究发现在四关穴针刺后患者血浆NO水平显著升高,从而解除或减轻血管的痉挛程度[11]。
  1.5针刺能够促进人体内微量元素的生成针刺可以改善偏头痛患者的镁代谢障碍,从而达到止痛目的。Jain等在研究中发现偏头痛患者脑脊液中镁浓度下降,而血清水平正常。此后Ramdan等发现细胞内外镁水平在头痛发作期及间歇期均低[12]。杨丽等[13]也证实了镁缺乏在偏头痛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早期实验充分证明,针刺治疗后,偏头痛患者血清镁含量显著增加,症状消失或显著减轻。
  2针灸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2.1毫针疗法
  2.1.1辨证取穴为主黄氏等[14]以太阳、风池、足临泣针刺为主,辨证取穴,肝阳上亢型配双侧太冲、合谷、肝俞用泻法;肾水不足型配双侧太溪、复溜、肾俞用补法;内分泌性型配双侧关元、三阴用平补平泻手法,总治疗65例,显效25例,有效15例,无效5例。王氏[3]采用发作期以泻法为主,缓解期手法宜轻加以治疗,将本病分为肝阳上亢、痰浊上扰、瘀血阻络、气血亏虚、肝肾阴虚5型,以患侧太阳穴及双侧风池为基本穴位辨证施治,共计120例,总有效率为95.83%。翟氏[15]以风池、头临泣、头维为主穴,肝阳上亢型的加太冲、合谷、外关;痰浊中阻型加内关、丰隆、阴陵泉;瘀血阻络型加角孙、太阳、阿是穴;气血亏虚型加太溪、足三里、三阴交,共48例,治愈率为68%,有效率为91.7%。王氏[16]以神庭、百会、头维、率谷为主穴,肝阳上亢型加刺太冲,血虚型加刺血海,痰浊型加刺丰隆,肾虚型加刺太溪,瘀血加刺膈俞,共30例,即时止痛总有效率为93.33%;远期止痛总有效率为90%。戴氏等[6]治疗取百会、合谷、太冲为主穴,肝阳上亢加足临泣;痰浊上扰加丰隆、阴陵泉;瘀血阻滞加血海;气血亏虚加足三里,共治疗40例,有效率为90%。
  2.1.2少阳经取穴为主很多研究者认为本病多责于少阳经的功能失调,所以治疗时选择少阳经穴为主。李氏等[5]则单侧发病取患侧太阳、风池、头维、率谷、足临泣、足三里,双侧发病则取双侧穴位,48例中,总有效率为95.83%。谢氏等[17]针刺治疗偏头痛31例,局部取患侧的率谷、颔厌、风池,远部取双侧的足临泣、丘墟、阳陵泉。加用局部阿是穴,共32例,痊愈10例,显效8例,有效9例,无效5例。
  2.1.3远近配穴为主宋氏[18]采用远近配穴针刺法,即头部局部穴位透刺和循经远取相结合,共治疗40例,总有效率达90%。李氏[19]采用近取百会、四神聪、远配双侧合谷为主穴,配穴随症加减,泻实补虚,治疗28例,有效率为96.43%。王氏[20]近取百会、风池、头维、率谷、太阳,远取列缺、合谷、太冲、太溪、三阴交、血海、丰隆,总有效率为97.6%。
  2.1.4调神法陈氏[21]认为,本病病位在“清阳之府”,常与悲怒忧思恐等情志因素有关,取神庭、内关、三阴交,养心安神,宁神定志;配合谷、太冲具清热除烦,理气解郁;局部腧穴能活血化瘀、疏经通络;耳穴交感、神门、心、内分泌,协调植物神经功能,调节内分泌,达到调神镇痛之目的,治疗30例,总有效率为90%。戴氏等[22]认为,头痛是脏腑功能失调,升降失常,络脉瘀阻,气血不足形成的,主张治头痛需调神与疏泄相结合,调神者重用内关、人中以安定神智,疏泄者取四关合谷、太冲以疏风散邪,平息亢逆。四穴合用,总有效率达87.94%。
  2.1.5其他方法王氏等[23]单取穴水突,一侧头痛取单侧(同侧),两侧或全头痛取双侧,共98例,总有效率为96.9%。徐氏等[24]采用夹脊穴为主穴,随各经头痛的选取配穴,治疗200例,92例治愈,98例有效。古氏[25]采用透刺手法,主穴取患侧丘墟透照海,角孙透太阳,配穴取百会、阿是穴,双侧风池、合谷。治疗97例,总有效率为100%。
  2.2电针疗法周氏等[26]取双侧翳风穴,毫针刺入1.5寸有明显针感后,连接电针治疗仪,采用连续波刺激,以患者耐受为度,留针30min,10d1个疗程。共治疗48例,治愈率达75%,总有效率达100%。赵氏等[27]在服用天枢胶囊的基础上,在疼痛发作时予以针刺治疗。针刺取穴:曲鬓、头维、丝竹空、率谷、风池、太阳、翳风、阿是穴、合谷。以直径0.32mm的2寸毫针平刺各穴,得气后两两接G6805-C电针治疗仪,连续波,频率50Hz,留针30min。每日1次,疼痛缓解即停止。共治疗50例,总有效率为94%。
  2.3国外关于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近年来国外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多数研究表明,针刺治疗引起症状的改善,可能并不依赖特定的穴位、针刺的深度以及刺激的方法。Sun和Gan[28]对1966~2007年的关于针刺治疗慢性头痛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总结,其结果表明针刺对于改善头痛的频率和程度较假针刺和药物都有更好的优势。钟广伟等[29]进行的一项随机对照多中心研究中,253例患者被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药物组,针刺组接受肝经和胆经上的太冲、阳陵泉、风池和曲泉,药物组接受西比灵的治疗,治疗结束后3个月、6个月针刺组的效果均明显好于西比灵组,并且1年后的随访中针刺组也表现出了较好的效果。Endres等[30]关于针刺治疗偏头痛作用中,分析了从2001~2007年的10项随机对照研究,结果表明,针刺6周的治疗效果可以和常规药物治疗6个月的疗效相媲美。但同时发现,针刺组和假针刺组可以获得相同或相似的治疗效果。因此针刺止痛是否存在特殊的生理效应有待进一步的研究。Linde等[31]2009年关于针刺预防偏头痛的循证研究中,治疗结束后3~4个月,和药物预防比较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和更少的不良反应,然而依然缺乏充分的证据来阐明假针刺起效的机制。
  3分析与展望
  综合前述文献可见,偏头痛属头风范畴,发病原因有外感与内伤两种,特别提出了情志因素在病情发展变化中占据重要地位。诸多针灸治疗方法均取得显著疗效,且较之西药治疗具有疗效好、费用低、操作简单、副作用少等优势。但是,依然存在不足之处:①辨证治疗时辨证分型不统一。②疗效判定主要依据患者自觉症状改善情况来判定,缺乏统一客观的标准。③治疗疗程长短不一。④治疗后随访时间不统一或者不健全,缺乏对照观察研究,不能更好的了解病例的发展变化和长期疗效。
  现代医学对偏头痛的认识则主要从生化、基因、形态学及影像学等几方面进行具体的研究与探讨。临床实践与动物实验均证明,针刺用于偏头痛的治疗确实能起到和药物治疗相近甚至更优的效果。但很多研究也表明,假针刺也能起到和针刺近似的效果,继续探讨针刺治疗的特殊生理作用是必须的。
  所以,针灸治疗偏头痛的研究也应进入更深入层次。另外,在针灸治疗偏头痛的具体操作上,还需不断实践,以期达到最好的疗效。另一方面,针刺止痛的长期效应是其优于药物治疗的一大特色,而目前,依然缺乏大病例和长时程疗效观察和比较。因此,确定针刺在偏头痛治疗中的作用,对于改善药物治疗的一些不良反应,减少药物的服用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吴月兵,张灿珍,沈丽达.内源性阿片肽与电针镇痛的研究[J].医学综述,2005,(1):81~89.
  [2]KongJ,GollubRL,RosmanIS,etal.UsingfMRItodissociatesensoryencodingfromcognitiveevaluationofheatpainintensity[J].HumBrainMapp,2006,27(9):715.
  [3]王峥.辨证取穴针刺治疗偏头痛120例临床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5):544.
  [4]蔡斐.经颅超声多普勒观察针刺治疗前后血管性头痛患者脑血流变化[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1):154~155.
  [5]李建武,廖曼.针刺治疗偏头痛48例临床体会[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1):127~128.
  [6]戴明,靳淼,沈维娜.针刺治疗偏头痛患者疗效观察及对脑血流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07,26(9):3~5.
  [7]高淑红.针刺治疗偏头痛360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5,14(7):635~636.
  [8]文玲波,李炜,王素娥,等.针刺对偏头痛大鼠血栓素B2和6-酮-前列腺素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12(21):25~2629.
  [9]李学智,刘旭光,刘文忠,等.针刺少阳经穴对慢性偏头痛患者脑内葡萄糖代谢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8,28(11):854.
  [10]王素娥,李炜,钟广伟,等.针刺三焦经对偏头痛大鼠模型脑组织G蛋白含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3):303~305.
  [11]邹敏,刘洁,唐勇.针刺四关穴治疗偏头痛及其对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03,12(2):1297.
  [12]周建伟,李季,李宁,等.电针太阳穴治疗偏头痛肝阳上亢证即时镇痛效应研究[J].中国针灸,2007,27(3):159.
  [13]杨丽,成敏,郭志良,等.偏头痛患者血浆P物质与Mg2+相关性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4,21(3):257~258.
  [14]黄金元,向诗余.辨证分型针刺治疗偏头痛65例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8,10(1):54~56.
  [15]翟军.辨证针刺治疗偏头痛48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6(11):1372.
  [16]王旭慧.针刺治疗偏头痛30例[J].陕西中医,2008,29(8):1053~1054.
  [17]谢菊英,贺莉萍,李志宏,等.针刺足少阳经经穴为主治疗偏头痛31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09,15(4):60~61.
  [18]宋脂.远近配穴针刺治疗偏头痛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6,22(6):25~26.
  [19]李冠臻,赵军.针刺治疗偏头痛28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9,25(9):22~23.
  [20]王利群.针刺治疗偏头痛83例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27(1):48~49.
  [21]陈雷.调神为主针刺治疗偏头痛30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5,24(10):7~8.
  [22]戴晓�,杜元灏.调神疏泄法针刺治疗偏头痛65例[J].陕西中医,2009,30(9):1220~1221.
  [23]王瑞霞,黄庆文.针刺水突穴治疗偏头痛临床研究[J].光明中医,2006,21(4):21~23.
  [24]徐红,马磊.针刺颈夹脊穴治疗偏头痛200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5,26(1):24.
  [25]古英.透刺为主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8,27(5):24~25.
  [26]周华,藤秀英.电针“翳风”治疗偏头痛78例[J].中医药信息,2005,22(4):69.
  [27]赵蓉,石云琼,匡良洪.天舒胶囊结合针刺治疗偏头痛50例临床观察[J].医学新知杂志,2008,18(5):290~291.
  [28]SunY,GanTJ.Acupunctureforthemanagementofchronicheadache:asystematicreview[J].AnesthAnalg,2008,107(6):2038.
  [29]钟广伟,李炜,罗艳红,等.针刺肝胆经穴治疗偏头痛: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09,29(4):259.
  [30]EndresHG,DienerHC,MolsbergerA.Roleofacupunctureinthetreatmentofmigraine[J].ExpertRevNeurother,2007,7(9):1121.
  [31]LindeK,BrinkhausB,ManheimerE,etal.Acupunctureformigraineprophylaxis[J].CochraneDatabaseSystRev,2009,36(1):CD001218.
  (收稿日期:2010-12-23)

推荐访问:偏头痛 研究进展 针刺 机理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huibaocailiao/2019/0424/92974.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