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有效加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索能力】 强化安全意识提高避险能力手抄报

【www.zhangdahai.com--住建城建房产】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很多学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把自己的思维“丢了”。仔细观察目前的高三政治课复习,我们会发现:学生提问与质疑能力仍然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大多仍在重复着学生机械接受,很少能够主动提问,形成了一种“无疑可问”或“有疑不问”的局面。
  
  一、学生问题意识淡薄主要表现
  
  1.不敢提出问题。
  许多学生不敢提问,他们担心问题太简单会被同学嘲笑,甚至担心所问的问题老师答不出来……所有这些心理,都影响着学生有问不敢提。
  2.不想提出问题。
  有学生经常说:“书上就是这么讲的,答案就是这么说的。”许多学生从不怀疑书本给出的知识,从不怀疑老师讲授的知识,从不想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3.不会提出问题。
  部分学生由于基础知识较差或缺乏应有的思维能力,对问题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碰到问题不知怎样提出来,更提不出有深度、有新意的问题。
  4.不必提出问题。
  在高三复习课上,普遍存在着这样的现象――教师讲,学生听,你问我答,你讲我听,你写我记,导致学生无问题可问,只是习惯于被动学习。
  
  二、学生问题意识和问题探索能力培养的策略
  
  1.加强“双基”训练
  现代认知理论认为,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必须有适当的基础知识才有可能对新知产生好奇、渴望。要提出有效的高质量的问题是很不容易的事,必须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读书。因此,在复习中要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能大胆质疑,首先要注意积累知识,提升基本技能,形成问题的智能基础。脱离“双基”,培养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把握提问时机
  (1)于有疑处发问
  一个有效的复习过程,总是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在复习中的重点、难点或关键处及时设疑发问。例如复习财政相关知识时,问“社会财富更多掌握在谁的手里比较好?”经过思考,能较好地理解“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的必要性。
  (2)于无疑处发问
  平中见奇,一直是艺术追求的境界。我们若能从看似一成不变的形式与内容中,巧妙地提出问题,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关系”时,问“财政盈余一定好吗”?
  3.掌握提问方法
  敢问不难,善问不易。当前学生无疑可问的主要原因就是不能发现问题,总觉得没有问题可问。
  (1)发现问题
  ①抓住基本原理概念提问
  在概念中提出问题并能准确解答,有利于我们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区分不同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对于容易混淆的概念、观点,要加以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以便发现问题。例如怎样区分“经济职能中的公共服务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②在知识联系处提问
  在各知识、各框题、各课之间的联结处提出问题,可以发现教材的逻辑结构,增强知识学习的系统性、连贯性。例如:“人民代表大会对国家机关有监督权”,其后又指出“人民政协具有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可以有意识地设置“矛盾”,引导自己质疑: “人大监督”与“政协监督”的性质是否一样?我们带着问题去分析其中原因,从而有助于清楚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促进新旧知识的整体化和系统化。
  ③在重点、难点、关键处提问
  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与关键是提问的切入口、着眼点,在这些内容的钻研挖掘上提出问题,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
  ④在理论知识与现实的矛盾中提问
  现在社会上存在不同意识形态、不同价值观,这在我们的思想认识上往往会产生较多的矛盾和困感。
  (2)掌握方法
  ①模仿法
  在训练初期,我们可以模仿老师课上的提问,请老师对自己的提问给予评价,让自己知道什么提问是好的,什么提问是不好的。
  ②比较法
  对于容易混淆的概念、观点,要加以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以便发现问题。例如:服务型政府和全能政府的区别?
  ③因果法
  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多关注新闻联播、报刊杂志,关注社会现象,然后尝试用课本上学的一些知识和原理来分析、解释这些社会现象,不仅要知道是什么,更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比如为什么说“财政增收终究是有限的”呢?
  ④反向法
  对于教材和教师所讲的内容,从相反的方向去提出疑问,以培养自己的逆向思维能力。逆向思维的过程也就是对人们意识中原先存在的习惯认识加以批判或否定的思维过程,其思维结果往往与习惯性认识相反,或是针对原先认为正确的认识有所补正,或是针对某种认识进行否定。用通俗一些的话说,也就是在人们习以为常的见解中发现一些不同的东西,当别人都在说好的时候,想想是否隐藏着坏的因素;当别人都加以否定的时候,再思量思量是否有值得肯定的一面。对事物做一番这样的思索,常常能慧眼独具。
  例如对“东施效颦,何错之有”的讨论。学生发表了许多不同寻常的见解,如:(1)东施固然丑,但她对于“什么是美”还是很清楚的,这比生活中那些不知美丑的人要好得多。(2)东施不但知道什么是美,而且有追求美的勇气和决心,这比那些不求上进、甚至对西施的美进行恶意诽谤的人要好得多。(3)人的最美处是心灵。西施虽天生丽质,若不注意自重,则“美”也成为丑。相反,东施如保持自尊、自重、自强、自立,不断提高自己的内在素质,虽“丑”亦美。据史书记载,相貌奇丑的无盐女当上齐宣王的王后,靠的就是她的内在“美”。
  ⑤联想法
  对于密切联系的章节、内容或知识点,将他们环环相扣连在一起思考,以便发现问题、揭示规律。这种联想方式以点代面,容易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
  ⑥发散法
  从不同角度、不同思路,运用不同的方法去分析、解决同一个问题。引导自己通过改变原题中的条件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在教学中采用一话多说、一图多问、一题多变、一问多答等办法,培养自己从多方向、多角度、多层次发散思维的能力,开拓新知识,发掘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由因求果,或以果溯因。
  ⑦追问法
  在某个问题得到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之后,顺着思路对问题紧追不舍,刨根到底,继续发问。其表现形式一般采用“为什么”。例如在复习《政治生活》时,学校对面噪音污染,该找谁?相关部门都推辞说不归他管,你又该怎么办?这说明什么问题?
  北宋理学家和教育家程颐说过:“不思故无惑,不求故无得,不问故无知”。高效率的复习是充分发挥自己自主学习能力的复习。高三复习的内容多、容量大,我们要经常带着问题请教教师,或者参与课堂讨论,或者课下与同学切磋,争取有问题不过夜,在解决问题中提高自己的解题技巧和能力。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作者简介】
  夏新峰: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南京市高三政治核心组成员,南京市中华中学政治教研组长。从教以来,一直从事高中政治教学工作,教育经验丰富,潜心教研,有多篇文章在省级以上专业杂志发表,参与多部教辅资料的编写工作并出版发行,多次参加全市模拟考试试卷命题工作,“幽默、广博、开放”的教学风格深得任教学生的喜爱。

推荐访问:探索 意识 能力 学生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ongwendaquan/zhujianchengjianfangchan/2019/0320/24176.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