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18例临床分析|异常子宫出血宫腔镜咋检查

【www.zhangdahai.com--班主任工作总结】

  【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连续灌流式宫腔镜,对18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进行宫腔镜电切手术治疗,其中10例为子宫内膜切除、2例为黏膜下小肌瘤切除、6例为息肉及部分内膜切除。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者16例,月经改善率为87.5%,其中闭经4.5%,月经量减少68.8%,月经量正常12.5%,3例痛经中2例改善,术后满意率76.5%。术后10个月后月经改善率低于术后6个月,估计与切割深度不足有关。闭经率低可能与刚开展宫腔镜电切手术,切割不完全有关。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短期疗效高、并发症少。长期疗效尚待观察。在提高手术技术和基础知识的同时,应掌握适当的手术指征。�
  【关键词】宫腔镜;子宫出血;电外科手术
  异常子宫出血是妇科的常见病,其中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以及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最多见。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均报道宫腔镜电切术能治疗异常子宫出血,并有取代子宫切除术的趋势[1]。有关宫腔镜电切术的临床应用,国外已有较多资料报道[1]。国内因90年代初开始应用宫腔镜电切术,临床研究较少,经验与教训有待积累[2]。现将我院对18例行宫腔镜电切术患者的治疗和术后随访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一般情况: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院行宫腔镜电切术18例,其中子宫黏膜下小肌瘤电切术(TCRM)2例,内膜切除术(TCRE)10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CRP)伴部分内膜切除术6例。患者平均年龄40.5岁(27-53)岁。伴痛经者3例。条件:①保守治疗无效或治疗后症状反复且不愿切除子宫或合并严重内科疾病不宜切除子宫的良性子宫出血;②子宫大小≤10孕周,宫腔深度≤12cm�;③黏膜下肌瘤直径10月后,月经改善率明显减少,与随访3月及6月对比,有显著意义(P10个月的患者,其术后6个月内月经量均为少量,经量又增多的时间分别为术后10个月及11个月。Derman等[4]随访8年中,再次出血增多者占32%,提示电切手术的长期疗效有待观察。然而就以上结果而言,电切术仍可治疗大部份异常子宫出血者,并给了患者数年的无异常出血时间,此术式有其明显临床使用价值。本组术后闭经率为4.5%,远低于报道的41.7%和84.7%[2,5]。影响闭经率的两个主要因素是切割深度及范围。其中切割深度指切下组织条的厚度,它依赖于使用的电极环大小。国外使用的7mm环切下组织条厚度在4-7mm或更厚。本研究由于刚开展宫腔镜电切术,经验不足,切割至肌层较浅,平均2.0mm,不能达到国内外目前认定的理想切割深度,即基底层下3mm[6]。同时,我们在术中发现子宫受热刺激后易收缩,宫腔缩小,导致切割沟间内膜被忽略或担心切除过深而放弃;加之宫角的肌壁厚度最薄处仅4-5mm�左右,峡部仅7mm,使医师过分警惕子宫穿孔,致电凝、切割不完全。因此,拟全切内膜者,手术应在B超监测下尽量均匀切净内膜,提高闭经率及疗效。�
  本组术后并发症中有1例近期大出血者,经保守治疗成功。术后近期出血常见原因为:血管痂壳脱落、血肿破溃、子宫收缩不良、感染等。保守治疗一般能控制这些一过性出血。所以,对近期出血者应查明其出血原因避免不必要的子宫全切术,影响患者的内分泌功能[7]和电切手术成功率。国内外报道手术失败原因有:内膜切除不彻底、合并肌腺症、肌瘤再生或复发等[1]。本资料中1例内膜电切术后12个月在我院行子宫切除术者,术后病理为内膜单纯性增生过长,电切术时被切下组织条仅至肌层下0.9mm,未达切割深度,因卵巢功能存在,残余内膜仍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导致再次大出血。提示:手术指征、技术水平及查明再次出血原因,均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推荐访问:临床 异常 治疗 分析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jiaoxueziyuan/banzhurengongzuozongjie/2019/0404/54540.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