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www.zhangdahai.com--教学考试试卷】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814-8824(2008)-8-0079-01   关键词 慢性病 心理护理      慢性病患者一般都患有一种或几种慢性疾病,因为需要承受长期的疾病折磨,经历漫长的病程所以往往产生极为复杂的心理活动。对慢性病人的心理护理,必须紧紧围绕慢性疾病病程长、见效慢、易反复等特点。慢性病人心理承受能力相对很脆弱,所以当某种慢性病加重而就医时,他们对病情估计多为悲观,心理上也突出表现为无价值感和孤独感。为了让慢性病人早日康复,对他们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首先要求医护人员及其亲属能够尊重和关心病人,建立起信任、和谐的医患关系、护患关系及家庭关系,形成良好氛围;其次要求医护人员及其亲属有一定的心身医学知识和技巧,并了解病人的心理反应,对不同的表现给予不同心理护理。
  
  1 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状态
  
  �慢性病是难治性疾病,具有不可逆的病理变化,需长期治疗和护理,患者常存在以下心理状态。
  1.1 情绪不稳、悲观消极 患者长期疾病缠身,增加了经济负担,对康复缺乏信心,对生活缺乏兴趣。
  1.2 多疑好猜、孤僻伤感 此种心态多见于老年慢性患者。此类患者精神过敏,多疑好猜,担心别人歧视孤僻伤感。
  1.3 矛盾焦虑、求愈心切 此种心态多见于中青年慢性病患者。长期患病,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受到影响,患者终日焦虑不安。迫切希望找到灵丹妙药,听到某种治疗有效都想试一试,屡试不愈,因而产生焦虑和恐惧心理。
  1.4 焦虑和恐惧 以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肾炎尿毒症,慢性支气管哮喘,糖尿病患者较为突出。他们担心自己久病久治不愈,体力不强,不能如常人一样劳动和学习,并恐惧经济收入减少,影响家庭生活,更恐惧所患疾病会进一步恶化。
  1.5 消极自悲 患者有消极悲观情绪。所患疾病经过较长时间治疗后,病情出现反复,从而产生消极、悲观情绪,表现为闷闷不乐,对周围人和物淡漠。
  1.6 盲目乐观 有几位肝硬化腹水患者,对所患疾病不了解,自觉体质尚可,药物能控制腹水,因而产生盲目乐观情绪,不注意控制饮食及活动量。
  
  2 心理护理
  
  �充分掌握患者的心理特点,对做好护理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1 全方位的了解患者 由于是反复入院的慢性病患者,因此多有前次入院的记录,医护人员要尽可能掌握其患病的一般情况,同时对其家庭背景有所了解,包括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成员的态度。熟悉患者既往的个性特点,包括个人爱好、性格脾气等,要对患者整体健康状况加以评价。既要熟悉患者目前的生理状况,又要了解患者目前的心理状况。只有全方位的了解患者,才能为治疗护理提供依据。
  2.2 抓住共性、注重个性 如前所述,慢性病患者既具有慢性患者的共同心态,又因复入院而出现心理演变,同时年龄、阅历、个性、入院时间等不同又导致个体心理的差异。因此,护理人员应用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护理患者的同时,应重点抓住不同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理特征。复入院初期,患者悲观消极情绪明显,护理人员要做认真细致的思想工作,对病情做恰当的解释,让患者对复发后的病情有所了解。适当透露一些治疗本类疾病的新技术、新方法,让患者对康复抱有希望。鼓励患者树立乐观主义精神。在患者面前举止端庄、言语清晰、态度和蔼,尽可能不说易使患者生疑的话,不对患者造成心理创伤。尊敬老年患者,使其与子女的关系融洽;理解中年患者,帮助解决思想顾虑;鼓励年轻患者,进行正确开导和劝慰。病情稳定逐渐恢复后,要让患者充分认识到慢性病的特点,消除求愈心切而带来的焦虑心理。这时期护理人员用足够的时间利用患者复入院的机会引导患者学会自我护理和自我管理。对有意抬高患者角色的患者,要认真解释,科学引导,使他们充分认识自己的健康部分,配合治疗和护理。
  
  3 讨论
  
  3.1 热情关怀 对患者亲情式的人性化护理,使其感受到置身于一个温暖的环境中,从而增强
  了战胜疾病的信心。
  3.2 诚恳劝导 我们对23 例有消极情绪的患者就其病情、疗效和应持的态度进行诚恳的劝导,以他人如何战胜疾病的例子说服其打消悲观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防止有病乱投医。经过诚恳劝导,患者均能较好地在医生指导下积极配合治疗,其中19 例自悲情绪得到控制。
  3.3 言语性沟通 通过语言交流,如谈心、说话,了解病人想些什么、愿意说些什么、要求什么,从而采取相应措施,帮助其解决问题。
  3.4 非言语性沟通 即用表情、眼神、姿势、动作等进行交流,因为医护人员的一举一动都会对病人产生较大的影响。
  3.5 理解 慢性疾病疗程长 ,病人顾虑多,特别希望得到医护人员和亲属的理解。因此, 心理护理不能仅停留于帮助其排解不良心理,更重要的是能够理解病人,给予心理上的支持。首先,理解他所患的疾病是十分重要的,不能掉以轻心,需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其次能够理解他的痛苦、烦恼及顾虑,用同情心去帮助他、支持他,使其改善心境,提高信心,是一种经常性的行为方式,需要有耐心和技巧,具有针对性和知识性,争取取得良好效果。本组病例均取得良好效果。

推荐访问:病患者 护理 体会 心理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jiaoxueziyuan/jiaoxuekaoshishijuan/2019/0311/9935.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