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血液滤白过程中需掌握的关键控制点] 在血液运行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www.zhangdahai.com--教学心得体会】

  [摘要] 目的:探讨制备血液滤白过程中需掌握的关键控制点。方法:采用制备成分血的四联袋,海尔血液滤白柜进行血液滤白。结果:通过白细胞过滤器可以有效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及高密度脂蛋白,对凝血因子则有选择性的吸附作用,使用滤除白细胞的血液,部分患者的输血不良反应率可能从10.90%降至0.78%。结论:采用去除白细胞输血可以防止异体免疫反应,降低血小板输注无效发生率,预防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减少输血相关的血小板减少症、免疫功能异常、器官再灌注损伤,延缓器官移植排异反应,以及增加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同时除去了某些病毒,如HIV、CMV、禽流感、疯牛病的载体,能有效降低病毒传播风险。
  [关键词] 血液滤白;关键控制点;输血安全;过滤器
  [中图分类号] R446.1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4-4721(2011)04(c)-084-02
  
  血液及其成分去除白细胞对输血安全和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作用[1]。可以通过使用白细胞滤器来滤除血液制品中的白细胞,从而避免或降低这些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本中心在学习与工作中注意并掌握了制备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经过3年半的应用,无溶血现象发生,质控结果合格,方法仅供参考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去白细胞滤器(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药有限公司),海尔血液滤白柜G2R-ⅡA自动高频热合机。
  1.2 方法
  血液采集后竖直放入盛血筐中,储存于4~6℃储血冰箱中,4~24 h内从冰箱中轻轻取出,使其保持直立,关闭侧支通道的塑料卡子,折断抗凝血袋的折塞,使上层血浆首先流入白细胞过滤器,用手将滤器盒抬高,使血浆充满滤器盒,然后轻轻混合剩余血液,将血袋挂在已降至2~8℃的恒温滤白柜挂钩上,使血液经过白细胞过滤器流到转移血袋内,从过滤器滴壶中观察血液成点状快速流下,血液流速控制在150 滴/min以下。过滤200 ml全血需20~25 min,过滤400 ml需40~50 min。
  过滤结束,关闭主管路卡子,打开侧支卡子,将过滤后的血袋内气体排到原血袋内后,关闭侧支卡子,打开主管路卡子,待滤器盒内的血液流出后,轻轻挤压血袋,使血袋内混均的血液流入连接管中,关闭主管路卡子,热合封闭血辫供临床配血使用,同时去掉白细胞滤器盒和废旧血袋,成为少白细胞的全血。
  血液在过滤时,滤器会破坏凝血因子,因此,使用硬盒滤器过滤后的血液分离制备的血浆不能用于制备冷沉淀。也最好不要做新鲜血浆。因保存温度不同,更不能制备浓缩血小板。
  2 结果
  制备后的少白细胞全血和少白细胞的悬液肉眼观察:血袋应无破损、无凝块、无溶血、无黄疸、无气泡和重度乳糜。
  WBC残余量≤2.5×106/U,红细胞回收率>85%,游离血红蛋白<530 mg/L。
  3 讨论
  白细胞作为血液细胞中的一种重要成分,在机体防御外来病原体与抗原侵入等免疫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2]。白细胞制剂对于白细胞极度低下的严重感染及抗生素治疗无效的特殊患者都具有一定的治疗意义。但是在输血过程中,血液中白细胞传播病毒的危险性最大。近代医学研究表明,血液中非治疗性成分如白细胞的一种“污染物”,其同种异体输注会产生白细胞抗体,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如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febrile nonh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s,FNHTR)、HLA同体异体免疫反应、血小板输注无效、输血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等。同时白细胞还是一些嗜白细胞病毒,如巨细胞病毒的载体,输注含白细胞的血液制剂具有传染这些病毒的危险[3]。据统计临床发生率在10.2%~41.0%,发生率的高低与输入的白细胞含量相关。
  3.1 制备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及原因
  3.1.1 血液采集后马上放入4~6℃储血冰箱中保存。白细胞有吞噬病毒的作用。而且在4~6℃中变形能力差。容易被白细胞滤器拦截。
  3.1.2 血液滤白时间控制在采血后4~24 h。白细胞离体24 h后,破损率逐渐增加。超过3 d后,白细胞经过去白细胞滤器过滤后几乎全部破损,破损残片接触血液后增加与血液的接触范围,同时也增加了传播病毒的机会。
  3.1.3 过滤时先用血浆润滑通道,并控制液流速度。红细胞具有亲水性,血浆润滑通道后,能够预防或减少溶血。控制血流速度也是为了减少溶血的发生。
  3.1.4 过滤结束后,将血袋内空气挤回原血袋前先关闭主管路卡子,再打开侧支卡子。先关闭主管路卡子,是为了防止血液通过滤器上行而发生溶血,也避免了滤器中的白细胞被重新挤回血液中。
  3.1.5 过滤结束后,不要把滤器盒内的血液用力挤入血袋,以免引起溶血。
  3.1.6 热合前把血袋内混均的血液挤入血辫,热合后供临床配血。
  3.2 小结
  输血在临床疾病治疗和挽救生命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是抢救危重患者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但血液中的白细胞却是导致不良反应的中要成分,它是引起非溶血性输血反应、血小板输注无效、移植物抗宿主病和白细胞携带病毒相关的传播。因此,血液去除白细胞对输血安全和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作用。只要掌握以上关键的控制点,就能制备出符合《全血成分血要求》[4]的少白细胞的血液制品,更好地为临床服务,不断推动输血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丽萍.全血、红细胞制品去除白细胞可行性操作研究应用[J].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6,12(2):6.
  [2]熊志高,罗贤瑞,李鸣.去白细胞的悬浮红细胞质量探讨[J].中国输血杂志,2005,18(2):130.
  [3]原耀光.临床输血技术的规范和应用[J].新医学,1999,30(11):671-672.
  [4]邱艳.全血成分血质量要求与血液标准化[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110-112.
  (收稿日期:2011-03-16)

推荐访问:过程中 血液 探讨 关键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jiaoxueziyuan/jiaoxuexindetihui/2019/0418/83719.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