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例 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148例治疗体会

【www.zhangdahai.com--学校工作计划】

  中图分类号:R65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814-8824(2007)-7-0059-01�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手术治疗��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疾病,约占颅内血肿的10%,硬膜下血肿的25%[1],约占我科手术例数的15%。钻孔冲洗引流术是目前普遍认可的效果理想的治疗方法,笔者总结近10年来我院此类手术148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48例中,男115例,女33例,年龄42~83岁,平均62.7岁。有明确外伤史者112例,其中跌伤65例,车祸伤28例,其它19例。病程3周~3年,平均3.5个月。�
  1.2 临床表现头痛、头晕132例,呕吐61例,不同程度偏瘫116例,视力减退28例,大小便失禁21例,癫痫10例,各种精神症状(反应迟钝、记忆障碍、智力障碍及定向障碍)103例,嗜睡58例,浅昏迷12例,锥体征阳性63例。�
  1.3 头颅CT检查148例全部行头部CT检查,其中单侧血肿131例(左侧59例,右侧72例),双侧血肿17例。血肿呈低密度85例,混杂密度33例,等密度19例,高密度11例。�
  
  2 治疗及结果�
  
  本组病人经单孔引流+生理盐水冲洗28例,双孔引流+生理盐水冲洗120例,术中均引流出酱油样液体,部分伴有少量血凝块(提示新鲜出血)。经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血肿腔至清亮,硬膜下置管径为4.0mm硅胶管,外接无菌引流袋,持续引流3~5天。随访3~12个月,按Glasgow预后评分:优良141例,中残6例,死亡1例。术后并发硬膜下积气18例,硬膜下积液10例,血肿复发6例,颅内感染1例,对侧肢体麻木2例,经对症治疗恢复。�
  
  3 讨论�
  
  3.1 手术方式的选择 颅骨钻孔引流手术简单,疗效明显,已成为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经典方法。单孔引流一般适用于液化较完全的血肿,在头颅CT表现为低密度。临床上多数病员因病程较长,就诊时发现血肿量大、范围广,血肿呈混杂密度,单孔不能完全引流,故多采用双孔引流[2],方法是:前后位置在血肿腔边缘约2cm处,一管置于最低处,另一管置于最高点,这样既能保证引流通畅,又能减少气颅的发生。对CT表现为高密度或多房性者,钻孔引流血块易阻塞引流管或引流不彻底,应采用骨瓣开颅清除血肿。本组有3例术前CT示高密度表现,拟行钻孔引流,因引流不畅,术中临时改开骨瓣清除血肿。另有一例钻孔时发现骨质疏松、变性,血肿腔见少许血凝块(新鲜出血),后证实为转移性腺癌出血(另作报道)。�
  3.2 手术中注意点①术中应加强无菌观念、仔细操作、防止污染 ,同时避免加重新的损伤;②钻孔不能过于靠近血肿边缘,否则插冲洗管时,易损伤脑组织,甚至插于脑组织内,引起硬脑膜下或脑内血肿;③术中冲洗应有耐心,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至清亮,避免血肿残留;④应选用质地较软的硅胶管,管径为4.0mm 为宜,不要盲目追求管径大的引流管,这样容易损伤脑组织,如在冲洗中发现有新鲜血液流出,应扩大骨窗,寻找出血部位,彻底止血;⑤结束手术前应通过引流管向血肿腔内注入生理盐水以排尽空气,夹闭引流管,头皮缝合完毕后再接引流袋引流。�
  3.3 术后注意事项①术后采用头低脚高位(15~20°)体位,以利引流;②每日静脉输入等渗液体2500~3000ml左右,连续3天,禁用脱水药,但要注意结合病人心肺情况调整输液速度,避免加重心肺负担;③术后1~3天复查CT,血肿消失后拔除引流管,少量积气无需特殊处理,气体多在1~2周内自行吸收[3]。④术后引流管24h后仍引流出陈旧性血液或血凝块者,可注入尿激酶夹闭引流管溶解治疗[3]。��
  
  参考文献�
  [1] 王忠诚.王忠诚神经外科学.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 442-444.�
  [2] 兰宗铭,何建国,林栋梁.微创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附128例总结).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3,2(2):162.

推荐访问:血肿 手术 体会 治疗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jiaoxueziyuan/xuexiaogongzuojihua/2019/0310/7325.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