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研发:现代与传统的碰撞]汽车研发 碰撞所需车辆数

【www.zhangdahai.com--毕业论文】

  "编者按:这是一场发生在“××中药站”论坛上的无声讨论,该帖子的主题为《中药研发的出路》。激烈的讨论化为文字,闪现在屏幕上,有激情,有理性,有无奈,也有期盼……我们借这个小小论坛,看看在中药的研发路上,中药发展对民众、社会、专业人士有哪些影响,而我们又应该如何将传统医药传承下去。
  
  参与讨论的“战友”:
  A:从事药物市场研究
  B:医药网站负责人
  C:从事植物药种植
  D:中药师
  E:中医药学院学生
  F:药企研发人员
  
  评论一:
  民生篇
  现代中药,还是传统汤药
  
  A:
  各位战友,在我看来,目前的中药制剂市场仍难以打开,撇开国外对我们的产品严加控制不说,只说国内,药品的安全性问题接连不断。比如2005年的莲必治注射液和2006年的鱼腥草注射液事件,使得人们对中药制剂越来越没有好感了。为什么祖宗沿用了这么久的方子都没事,到了现代,有了先进的技术后,它却反倒害人了呢?
  B:
  可不是,我们一想到中药,就是一个瓦罐,用三碗水把药材熬成浓浓的一碗汤药。熬药时,离老远都能闻到那股味道。这种方法对快节奏的现代生活而言,的确不方便,中药的使用者正在慢慢流失。
  现在的人不是嫌中药苦,就是觉得中医难懂,诸如感冒这些小病,人们为了求快,宁愿吃抗生素或消炎药,偏偏看不见历史悠久且疗效确切的中药;要不就是吃了药不忌口,病没好就赖中药无效。前人耗尽心力总结出来的经典方剂,到现在都没人感兴趣了……
  C:
  中国是中药的发源地,很多道地药材都出自这里,按理说,我们的中药应该发展得最好。但是,在国际市场上,我国中药所占的销售份额还不足5%,而日本和韩国所谓的“汉方”产品,却占了将近90%。更无奈的是,在这5%的份额中,大多都是中药材原料,被国外买去制成“洋中药”,再返销回我国。
  B:
  对中药的认识,感觉中国南北有差异,即南方和北方人对中药所持的态度不同。在南方,主要是岭南地区,中药可谓深入人心,不仅拿来治病,还用来煲汤。在北方就不同了,人们连凉茶都不喝,更别说吃中药治病了。
  …………
  
  版主总结:
  虽然我国应用中药的历史悠久,但现代条件下的中药研发及其市场的推广却起步不久,人们对中药的认识,大多还留在苦苦的汤药上。
  向大众推广和普及中医药知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知和接受中药。但是,老百姓对深奥绕口的医古文,只能无奈地摆摆手。所以,我们必须将实用的知识加以总结推广,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表现出来,如“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这样的通俗化表述,就让老百姓容易记,喜欢记。
  不只是实用的医学小知识,中药也在尝试以新面貌走进人们的生活,比如中成药,就避免了传统汤剂的烦琐程序。其实,中成药古已有之,如丸、散、膏、丹等便是。现代中成药主要是由原料药提取加工而成的,如片剂、胶囊、冲剂、口服液、滴丸、注射液等。这样的“中药”无须熬煮,使用和存贮都更方便,但其配方既定,无法随症加减,也限制了它适用的病症范围。另外,中成药少了煎煮时各种成分之间的相互响应,且有效成分的稳定性控制不好,这些可能是目前部分中成药疗效不明显,甚至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这使老百姓犯难了,中成药确实方便,但是它在疗效上又有些不尽如人意,人们对中成药的态度开始摇摆。
  近些年,市面上出现了以单味中药饮片为原料,经过提取、浓缩、干燥、制粒等过程而制成的“中药配方颗粒”。辨证及其相应的组方配伍是中医药的基础,单味中药配方颗粒以小剂量独立包装,可根据个人辨证情况进行配伍,用开水一冲即成,既保证了中药灵活组方的特色,又兼顾了中成药使用方便的优点。
  但是,有人担心这么做是否失去了传统汤药的某些特殊反应。其实,中药配方颗粒只比中药饮片汤剂多了浓缩、干燥、制粒等工序,去除鞣质、淀粉、黏液质、色素、蛋白质等这些作用不大的物质,后续的工序对药品性状、成分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另外,对于传统煎煮时药材成分间的相互响应,也可在配方颗粒进行配伍后,通过浸泡来实现。不过,浸泡的温度、时间等因素,尚有待确定。让人欣慰的是,通过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的药效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在同等剂量下,两者药效没有显著性差异,有些配方颗粒的药效甚至比传统饮片还好。只要中药配方颗粒能经受住长期的临床使用考验,必定让更多的人接受它。
  还有一点要提醒大家,虽然药店是购买中成药的主要途径,但由于辨证要求应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即便在药店购买,也应向驻店医师或中药师咨询。
  
  要安全,还是要有效
  A:
  “洋中药”在我国挺吃得开,如日本的“救心丹”、德国的“金纳多”等,人们都觉得进口的、大品牌的可信,用起来放心。国产的中药制剂就相形见绌了,不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连安全性都遭到质疑。
  D:
  中药配方颗粒在出口方面,往往过不了国外的质量检测关。比如某些方子含有朱砂,即汞的化合物,但国外通过化学检测,认为汞是有害物质,结果我们只好吃了个闭门羹。相反,日本、韩国生产的汉方药,却在国际上大行其道。
  其实,一方面,日本所谓的汉方药,正是从我国带去的,由于没有我们所拥有的中医理论体系和实践法则,他们只能严格按照方子的组成来生产药物,而且应用也比较死板,不会根据体质和病情轻重用药;另一方面,日本的汉方药质量控制严格,无法对药量进行加减,如此一来,难免出现用药不当,造成医疗事故,而不明就里的人们往往会把责任直接归结到药物本身,将其妖魔化。这确实给中药扣了顶冤枉的大帽子。
  中医药不是我们的国粹吗?为什么连我们都对中医药褒贬不一?从深层次可以看到,中医药不发展,跟不上历史前进的步伐,也会落伍,只能停留在历史长河的某个阶段。
  …………
  
  版主总结:
  看来,我们必须面对我国目前在中药认识上的尴尬局面:一是上面提到的,民众对中药缺乏认知度;二是,作为中国的特色医药,中药的质量和安全性越发引人关注了。现在常用的中药饮片,除一部分符合国家标准外,不少还缺乏全面的质量监控,中药质量无法保证。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中药研究的规律、评审标准,中药质量控制,以及市场准入规则,大都没有量身定做的标准,只能先借用西药的标准,这样一来,就会出现“朱砂=汞=毒物”的误会。可是,一去掉“有害物质”,方子又不完整了,应有的疗效也没了。事实上,目前我国对中药的质量难以严控,在国外严苛的检验条件下,没有解释的根据,就连国内也会产生诸多问题。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2年6月1日正式颁布《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即Good Agriculture Practices,简称中药材GAP),作为中药材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该规范对中药材人工种植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均给予了明确的指导和严格的规定。我国要求药厂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即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简称GMP)生产药品,但有些药厂并未通过审核。而有GMP条件或条件相近的中药生产厂家,仍可生产中成药。可是各药厂规模不一,工艺差别巨大,即使提取工艺大致相同,但控制条件不同,如温湿度、提取时间、喷雾干燥的温度等,都可造成品质的差别。
  另一方面,制作产品的原材料质量参差不齐,这是造成各药厂中成药质量差异的重要原因。目前,商品药材大部分来源于野生资源,一般认为野生的要比栽培的好,其实不然。中药材的质量形成与其生长的生态环境和生长周期有着密切联系,包括土壤、浇灌水的质量,周边环境是否有污染,肥料和农药的种类,采收后的初加工方式、贮藏和运输过程等,这些环节均会对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造成影响。
  即使是野生药材,如果生长的环境受到污染,或者种植不久就被采收了,那么质量也不见得会比栽培的好。这也就是许多药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常遇到每批原料药材的质量参差不齐、质量难以控制的原因之一。
  对于人工栽培,传统上,我国中药材种植多以农民自发为主,存在引种不纯、经营管理水平不一致、片面追求药材产量、农药和重金属含量超标、有效成分含量少等问题,同样也造成了中药质量的不稳定。
  然而,现行的国家质量标准规定,只要某些成分达到规定的含量,即为合格产品。而这些成分并不能完全代表药材的质量,也不能充分体现药物的功效。
  实施中药材GAP管理是大势所趋,会使中药质量得到保障,同时大大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并将逐渐被国内外市场所接受。现在,国内50强的药业企业大都拥有固定的中药材生产GAP基地,提高了成药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我们自己的产品要做到让消费者信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为消费者,购买中成药时,应尽量选择大厂家生产的产品或者老品牌。
  
  
  编者寄语:
  老百姓在想,喝汤药还是吃中成药;国家和药厂在想,怎样控制中药的质量,同时还在为通过国外的成分检测而伤脑筋。面对这古老的医药文化,真正觉得伤脑筋的恐怕是那些研发人员了。且看本期讨论的《研发篇》。
  
  评论二:
  研发篇
  
  编者按:讨论似乎进入了更深的层次。
  中医药不科学?
  B:
  不光是中药,中医在国内都不讨喜,网络上还出现了“万人签名呼吁取消中医药”的活动。虽然卫生部对此提议坚决反对,但不可否认,我们的传统医学和药物有时被刻意冷落了。有人说,中医只能算是经验医学。虽然抨击中医药者是对历史的无知,但是,中医药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一种局面呢?
  E:
  没有中医理论的现代化,中药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中药现代化不过是中药“西化”罢了。本来中医理论就建立在某种经验的基础上,感觉是一种比较人文的东西,药物研究则必须遵循科学的方法。如果单纯以传统中医理论指导中药现代化,反而会限制了它的发展。
  …………
  
  版主总结:
  某些人认为,中医药多是经验性成分,甚至斥其不科学。其实,以中药的认识为例,中医药理论绝非是从偶然事件中感悟到的。追溯历史,中医对药性的理性认识,不只是神农尝百草,而是经过了漫长的临床使用过程,中间不断完善,从长期、大量的用药实践中建立起来的,其上千年的实践性是最好的佐证。同时,大量的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中药治疗疾病具有相应的物质基础。
  即使是用现代的观念来看,中药的实践性也是符合统计学一般原则的。我们必须确立中医药理论对中药的指导作用,这也是中药研发中应该坚持的。某些人误读了中药现代化,现在的中药研究仍是要还原中药原貌,慎提“中药现代化”。
  中医药讲究的是整体观和临床辨证论治,这也是开发中药要牢牢遵循的。所以,我们的研究重点应该在复方上,特别是传统经典方。应该看到,深厚的中医药理论以及对中药药性的实践认识,才是我国在中药开发上的优势所在,这是多少国外高新技术都不可以比拟的。
  同时,如传统文化的回归与再创造一样,开发中药的价值不容置疑,但中医药理论经过这么长的历史沉淀,早已变得冗长和繁芜,门派众多,学说各异,有必要再提炼、再升华,浴火成金,以期古为今所用,今修古之谬,相须相使为用。
  
  中药“西化”的事实
  
  F:
  看了战友们的帖子,到底怎样才能用中医理论指导来研究中药呢?非要按西药的标准才行吗?中药的成分那么复杂,能像化学药物那样弄吗?中医辨证这么多变,西药那套方法说得清吗?
  真希望我们能有一套符合中医药理论的可行标准,中国自己说了算,而不是一味效仿西药的标准。我们中医药的疗效是经过上千年临床实践证明的,现在却得由小白鼠“点头”,才能让世界信服,中药研发被绑上了太多的枷锁。
  E:
  自古以来,我们应用中药都是建立在人体反应的基础上。因每个人的体质、病症不尽相同,复方是中医临床应用的主要形式,而不同中药在体内的相互作用是发挥药物作用的关键。现今,为了让小白鼠“点头”,我们绞尽脑汁设计实验,但对于那些人体里未知的因素,我们仍无计可施……
  
  版主总结:
  现在常有这种状况,在实验室中对适应证有效的复方,在临床上不一定有相应的效果;同样地,临床上的有效性,在实验室不能完全得到证明。这便是我们常说的“中药和小白鼠点头”的问题,造成沿用了几百年的方子,到了实验室却得不到有效的验证(对小白鼠无效)。中医认为,症状改善、临床好转,即可作为药效的指证。可是这样存在较多的主观性,也缺乏量化,需要改变。不过,量化、标准化不能简单地套用西药的评价标准。至于“需要小白鼠点头”的争论,正在探索中的“对证药物敏感的动物”,会是一个好的尝试。
  这个问题的出现,是采用西药的评价标准来评判中药的必然结果。或许很多人不甘心,拥有千年历史的中药,到了实验室,面对现代手段时,显得那么苍白无力。不过,中药“西化”的事实至少能告诉我们,这些源远流长的植物中,到底含有什么成分;中药治疗疾病,不仅是针对病人的主观感觉,也要针对其客观指标的改善。这样的“西化”,为我们深入认识中药奠定了基础。
  西药的评价标准是要保证药物的安全性。安全性是药物的第一特性,没这个基础,药效无从提起。现在中药新药申报中要求的药物急性毒性、长期毒性、特殊毒性等试验,基本能反映出中药对人体毒副作用的大小。
  另外,虽然中药与西药的关系如同牧师与和尚,归属于不同的体系,但目的都是治疗疾病,药效也应该是一致的。现在对中药新药的审批,还须进行四期以人为对象的临床实验,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实验室中缺少人体与中药响应的问题。
  编者寄语:
  既然中药为了向世界证明有效而不得不“西化”,那么,对于中药提取这一开发模式,是否也是“随大流”呢?
  
  “随波逐流”的研究?
  A:
  曾听人这么抱怨过:“做学问的希望跟上研究潮流,研制新药的希望产品能卖得好,卖药材的就因为中药提取也赚了不少……”
  B:
  中药有效成分是中药发展的一个突破口?时下,很多人对提取中药有效成分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中药提取真的是发展的可行之道吗?
  …………
  
  版主总结:
  首先,明确一个概念,我们说的有效成分,是指结构明确,含量达到一定要求(1类中药新药要求90%以上),并具有一定药效的成分。有效成分确实是现在中药研发的关注热点。
  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已有不少成功的例子,如黄花青蒿中分离的青蒿素,黄连中提取的黄连小檗碱。虽然利用高新技术,天然植物模式日趋成熟,但矛盾也逐渐扩大:跟西药的缺点一样,随着成分纯度的增加,其效能降低,毒副作用增加。
  对于中药提取,并不能将其看做是“随大流”。这一趋势对中药的发展的确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以有效部位、有效成分为目的的中药提取,属于1类、5类的中药新药开发范畴。事实上,中国与国外的提取工艺水平,在实验室水平上差距不大,同时,中国丰富的植物资源,特别是对传统中药材的研发,更是促进了有效成分的分离,中国每年新出现的有效成分可达上千种。通过理性的筛选,同时关注成分之间的协同作用,结合中医药理论的指导,说不定能让某种传统药物大放异彩。
  但我们还要看到,对于有效成分的二次开发、合成等,我国仍落后于国外;在工业化生产方面,也有不小差距,主要表现在有效成分的单位得率、含量、质量控制、稳定性、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几个方面。如果要将中药提取进行到底,让中药更好地走出国门,就得更努力去克服这些困难。其实,西方国家也越来越感受到天然植物药的好处,越来越多人接受天然植物药。中药材如果规范化生产后,也会逐渐被国外所认可和接受的。
  
  C:
  如果中药的生产能够工业化,不是不好。但是就另一面来看,大量提取有效成分,必然需要大量的原材料,虽然我国是中药种植大国,但也经不起这么大的消耗。这中药提取利弊,还是得细细考量才行。
  A:
  国外制作汉方药也是靠提取成分后浓缩,生产出成药的。他们的资源不够,就来中国进口,结果他们把我们的资源买走,而我们却在购买他们的产品,这当中到底谁吃亏?保护我们的中药资源是很有必要的,不能“赔了夫人又折兵”。
  …………
  版主总结:
  据统计,我国药用资源种类达12694种,其中85%是植物药。中药工业化是一种趋势,中药工业化带来的中药的方便使用、及时高效,在有效治疗表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国家、企业带来极大的利益。
  中药工业化必然带来中药资源需求量的快速增长。现今,中国中药资源的消耗,一部分是本国所需,特别是近些年又大量开发保健品,使得中药材原料需求急剧增加,中药材价格疯涨就是一个表现;另一部分是作为原料或初级产物出口到国外,这部分也在逐年增长。
  面对日渐短缺的中药资源,以及中药质量逐年下降的局面,是时候考虑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道路了。
  首先是对中药种质资源和种植土壤的保护,特别是对道地药材的种质的保护。通过植物组织培养、野生纯化、复壮筛选、诱变育种等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大量优质的中药材种苗,才能保护现有的中药种质资源,补偿由于大量采挖而造成的资源匮乏,达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其次是保护土壤、水源免受污染,肥料和农药都按规定使用。再就是注意药材的生长周期。比如三七花在种植当地就有这样的说法:“一年草、二年菜、三年宝”,就是说,三七花要经过三年才能做茶或药用。
  要保护野生的中药材,就必须靠自己扩充资源。GAP实施后,许多药企已建起了自己的中药产品的原料GAP种植基地,作为主要的药材种植地,既可以满足工业化生产所需,又可以逐步减少对野生中药材资源的依赖。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不能一味为了走出国门而损失宝贵的资源。对国外,尽量避免以原材料作为主要出口方式。对自己,要多开发中药的有效药用部位,改进提取工艺。由于大众已习惯了传统的某一药用部位,经常造成同一资源的浪费。如金银花的花蕾可入药,但其茎叶实为中药的忍冬藤;何首乌的块根可入药,其藤茎则为中药的夜交藤。而在产区,金银花收花或何首乌采收后,大量的忍冬藤和夜交藤就被废弃。实际上,已有文献报道,茎叶中的活性有效成分也不少,完全可以作为某一成分的提取原料而用于日化、兽医药等方面,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我们不反对中药生产工业化,但应该纠正那些对中药资源没有充分利用、掠夺式的开发。
  
  编者小结:
  中药研发从表象到本质,透露着我国传统医药文化的沉浮。中药的发展之路或许荆棘满布,或许质疑声不绝于耳,或许因为某种原因而感到步伐沉重,但作为国粹,我们绝不会轻易放弃,而是要让国人认同,让世界认可。无论对个人、团体还是社会,在中药发展的道路上,希望大家不单是被利益所驱动,而是对中药从心底发出更多的期许,真正热爱我们的中药,热爱我们的文化。"

推荐访问:碰撞 中药 研发 与传统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mianfeilunwen/biyelunwen/2019/0422/89438.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