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科就诊患者纤维结肠镜检查的临床意义】结肠镜检查痛吗

【www.zhangdahai.com--法律论文】

  【摘要】探讨就诊痔疮科患者进行纤维结肠镜检查的临床意义,对258例就诊于痔疮科有下消化道症状的患者进行纤维结肠镜检查,发现肠黏膜炎改变212例,溃疡性结肠炎2例,息肉44例,其中腺瘤33例,增生性息肉11例,大肠癌40例。结果表明:有症状就诊人群纤维结肠镜检查是一可行、安全的方法,通过早期的干预,能明显减少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关键词】肛肠疾病;纤维结肠镜;大肠癌
  2002年至2006年对就诊于痔疮科合并有下消化道症状的患者258例进行纤维结肠镜检查,探讨纤维结肠镜检查的临床意义。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男145例,女113例,年龄15~85岁,平均年龄51.3岁。就诊于痔疮科的患者,有以下症状者劝其接受纤维结肠镜检查:便血、黏液便、排便习惯改变、大便变细、肛门坠胀感、便秘、脓血便、腹痛等。
  1.2纤维结肠镜检查方法采用Olympus CF40I型肠镜,进镜60 cm为乙状结肠及其以远,同时记录被检者的不适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现息肉行高频电凝摘除送病理检查。
  
  2结果
  2.1不同临床表现患者之内镜发现见表1,息肉和癌2者总检出率居前的分别是脓血便(100%)、排便习惯改变�(53.1%)�、大便变细(50%)和便血(36.3%)。发现并摘除息肉44例共62枚,其中33例腺瘤共41枚,21枚管状腺瘤,8例局部恶变;13枚绒毛管状腺瘤,3例局部恶变;7枚绒毛状腺瘤,2例局部恶变;8例增生性息肉13枚,2例局部恶变;1例幼年型息肉3枚,3例炎性息肉5枚,无恶变。15例有恶变息肉摘除后随访1年无异常。发现肠腺癌37例,黏液细胞癌3例,检出率为15.5%。
  2.2不同年龄组内镜检出率各年龄段腺癌、息肉分布部位见表2。表2不同年龄组癌灶及息肉分布部位年龄
  (岁)例数盲肠癌灶息肉升结肠癌灶息肉横结肠癌灶息肉降结肠癌灶息肉乙状结肠癌灶息肉直肠癌灶息肉合计癌灶息肉≤3991
  
  3讨论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检出癌前病变及早期癌变意义重大[1]。大肠腺瘤是大肠息肉的主要类型,一般认为腺瘤,直径较大及无蒂的腺瘤易于癌变。大肠癌几乎全部来源于腺瘤的观点已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接受,并被分子生物学所解释。因此,检出并切除腺瘤可预防大肠癌的发生已成为共识。在本组资料中发现并摘除息肉44例共62枚,15例息肉伴有局部恶变者,电凝摘除后随访1年无异常。说明纤维结肠检查是发现大肠息肉的最好方法,同时也是治疗息肉的最佳手段,是减少大肠癌发生的有效措施。
  大肠癌多见于40岁以上成年人[2],并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本组中40岁以上大肠癌发病率为22.1%,与青年组(≤39岁)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肛门直肠恶性肿瘤早期临床表现常不典型,仅有便血、排便次数、性状、时间的改变,或肛门坠胀不适等一系列症状,常被误认为是痔疮而不予重视,在本组40例大肠癌中直肠癌29例,占72.5%,且多以便血为首要症状。因此对于1个中老年就诊痔疮科便血患者,医务工作者应提高警惕,及时作纤维结肠镜检查,以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纤维结肠镜检查是一安全、敏感的诊断大肠器质性病变的方法,目前临床应用也很普及,只要对有症状患者特别是出现排便习惯改变、便血、黏液血便、脓血便或腹痛、肛门坠胀等症状及时检查并做组织学检查,发现息肉、溃疡、糜烂等病变进行治疗并定期复查,则大部分就诊痔疮科的大肠癌患者有望早期确诊并及时得到治疗。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推荐访问:就诊 痔疮 患者 纤维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mianfeilunwen/falvlunwen/2019/0404/54345.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