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肝合并胆囊息肉_慢性乙肝合并肺结核等

【www.zhangdahai.com--开题报告】

  辽宁朝阳读者刘某来信说:我患慢性乙肝多年,最近,丙氨酸转氨酶(ALT)在60-100单位间波动,乙肝病毒指标为“小三阳”。B超见肝内光点增多,脾不大。从未进行抗病毒治疗。近来感乏力,下午低热伴干咳。经医院X光拍胸片,发现右肺尖有浸润性病灶,血沉略快,痰内未检出抗酸杆菌,呼吸科医生建议抗结核治疗。听说抗结核药会影响肝功能。请问专家我该怎么办?
  答刘某读者:
  近年来结核病发病有上升趋势。你是慢性乙肝,久病体虚,免疫功能低下,故较易合并肺结核。请你不要悲观,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因为预后是乐观的。
  慢性乙肝合并肺结核,主要是抗结核药物对肝实质的损害,尤其是在肝脏已有慢性病变基础上,若再用抗结核药物治疗,会导致肝功能恶化。从你介绍的病情看,乙肝和肺结核都处在活动期,但肝功能损害不重,ALT在低水平波动;肺结核只是局灶浸润性病变,痰内无结核杆菌,故建议两种病兼顾同时治疗。
  抗结核药物对肝脏都有一定的损害作用,只不过轻重不同。如利福平、对氨柳酸及其与雷米封联合,对肝脏损害大,不宜采用。可选用对肝脏损害作用相对小的药物,如链霉素、卡那霉素、乙氨丁醇等。在抗结核同时加强保肝治疗,可选用肝泰乐、肌苷片、多种维生素等。严密观察肝功能,用药起初7-10天复查肝功能。若肝功能稳定,可延长复查的间隔时间,以便及时了解抗结核药物毒副作用。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能影响肝功能的因素。
  解放军大连210医院
  主任医师 孙焕林
  
  什么是白塞氏病
  
  河南栾川读者马某来信说:我是名学生,今年17岁,近三四年来经常发生口腔及外生殖器溃烂,曾多次去医院检查就诊,医生按“青年性复发性口腔溃疡”和“外生殖器疣”治疗,症状可消失,但很快复发。最近左眼经常发红、怕光、疼痛,视力下降明显。为此影响学习,连续两年留级。最近去省级医院检查,最后结论我得的是“白塞氏病”。请问什么是白塞氏病?能否治好。
  答马某读者:
  白塞氏病是一种系统性血管炎性疾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口腔及泌尿生殖器溃疡,眼睛虹膜睫状体炎以及皮肤结节性红斑、毛囊炎、疖肿等病变。故临床称为眼、口、生殖器三联综合征。三个部位的病征常不同时出现,容易误诊。临床表现最明显的是口腔黏膜溃疡,在舌缘、口唇、颊部等易受创伤的部位有大小不同、深浅不一的溃疡面,疼痛明显,影响进食及语言,常流涎水,溃疡愈合后可形成瘢痕,不久又会出现溃疡。眼部表现色素膜炎、结膜角膜炎以及前房积脓,畏光流泪,视力急剧下降,常因虹膜粘连、瞳孔膜闭而造成失明。外生殖器常有丘疹,破溃成溃疡,常误诊为“性病”,愈后易复发。皮肤除结节性红斑、毛囊炎、疖肿外,常有针刺现象,即肌肉注射或静脉穿刺之针眼处可出现丘疹或小脓疱,此为皮肤的非特殊性过敏反应。
  白塞病氏发病原因不十分清楚,亦无特效治疗方法。可短期使用激素、内服维生素B族、散瞳、滴用抗生素眼药。溃疡处敷以溃疡膜。还可选用秋水仙碱、沙利度胺、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甲氨蝶呤、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生物制剂。希望你树立信心,在当地眼科及免疫专家指导下积极治疗,可望获得临床治愈或控制症状。
  开封解放军155中心医院
  主任医师 崔志汉
  
  乳腺囊肿和囊肿穿刺
  
  福建郑女士来信说,她在一次洗澡时发现右侧乳房有个硬结,不痛不痒,没有什么不舒服。去医院作B超,发现是乳腺囊肿,医生说要穿刺。她不清楚乳腺囊肿对人体有什么影响?会不会恶变?作了穿刺后,如果是癌症,是否会使癌细胞扩散?这一连串的问题,使郑女士吃不下,睡不香,于是来信咨询该怎么办?
  答郑某读者:
  所谓乳腺囊肿,是以乳腺上皮组织增生和囊肿形成为主的一种乳腺良性病变,是女性的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尤以中青年女性为多见。乳腺囊肿是怎么形成的呢?一般认为与卵巢内分泌紊乱有关。当雌激素水平升高,孕激素相对不足时,乳腺小叶的小管和末梢导管就高度扩张,从而形成囊肿。单纯性乳腺囊肿一般较小,临床上通过触诊、B超、钼钯x线以及穿刺都能确诊。囊肿一般边界清楚,大多有囊性感(即按之有波动的感觉),可活动,无压痛,穿刺可抽出淡黄色清亮透明液。乳腺囊肿一般不会恶变,但是少数不典型导管上皮增生和重度乳头状瘤样增生还是有恶变的可能(恶变率为3%~4%),所以要引起重视。
  治疗乳腺囊肿,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对于单纯性包块较小的乳腺囊肿,一般不需要做手术治疗,只要定期到医院随访就可以了。如果囊肿较大,或者小囊肿在短期内迅速增大并出现疼痛,或者乳头有血性液体溢出的话,那就应该尽快找医生,了解病情是否有变化,以便及时做出处理。
  在临床上,穿刺是检查乳腺肿块性质的常规方法之一。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安全、诊断率高,所以当乳腺存在性质不明的肿物时,穿刺活检是重要的检查手段。穿刺是否会使乳腺癌扩散和转移呢?在上世纪50年代,美国有位专家对1576例乳腺癌患者进行了研究后证实,穿刺对患者的远期预后无不良影响。我国专家经过多年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即先做穿刺检查再手术和不做穿刺直接手术的乳腺癌患者,两者的疗效并没有差异。所以专家认为,穿刺不会增加癌细胞扩散和转移的机会,病人无须顾虑、恐惧。
  事实上,对肿瘤的各种刺激(包括一般检查时的挤压、手术等),或恶性肿瘤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对小血管的破坏,都有可能使癌细胞脱落进入血液循环。但血液中出现少许癌细胞,并不一定意味着肿瘤发生转移,因为机体免疫系统具有杀灭癌细胞的能力。穿刺有助于及早确诊恶性肿瘤。如能在确诊后及时治疗,肿瘤扩散转移的风险可以通过治疗而大为降低。因此,肿瘤一经针吸穿刺诊断为恶性或怀疑恶性,或结果虽为阴性但临床高度怀疑恶性的,患者必须在二星期内尽快做进一步处理,不宜再“拖”了。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
  主任医师冯桃莉
  
  男扎不是女扎好
  
  浙江湖州读者刘女士来信说:她的避孕经历可谓多灾多难。在哺乳期,她听奶奶曾经说过“喂奶的女人是不会怀孕的”,于是没避孕,谁知怀孕了。后来,刘女士用体外排精和安全期性交的办法,结果又发生意外怀孕。带避孕套吧,没有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又“意外”了。服避孕药,经常会忘掉。后来放了节育环,没想到又“带环妊娠”。好在已经有了小孩,干脆“扎管”,做绝育手术吧。可谁做好呢?于是寄上此信,讨个说法。
  答刘女士读者:
  无论是丈夫输精管结扎(简称男扎)还是妻子输卵管结扎(简称女扎),都是属于绝育手术,有同样的 效果。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都是妻子进行结扎,原因是担心丈夫结扎后会影响性功能。对于这种错误认识,有澄清的必要。
  无论是“男扎”还是“女扎”,由于输精管(或者输卵管)被结扎了,精、卵不能相遇,受孕也就无从谈起。男扎手术简单易行,在门诊就能进行。手术切口小,创伤少,流血量不多,不影响工作。以后如果想接通,手术也简单。而输卵管结扎的手术就要复杂得多,以后要想接通,也不像男扎那样简单。尽管如此,但在日常生活中选择女扎的,远比男扎的要多得多。原因是进入了认知上的误区。这些人担心男性结扎了输精管以后,会失去性功能,像封建时代的太监做了阉割以后,成为男不像男、女不像女的“中性人”。其实,太监阉割的是睾丸,不是输精管。睾丸是产生精子和雄激素的组织,在青春发育期以前割掉睾丸,由于缺乏雄激素,所以太监长大后就不会有胡子、喉结、精子等男性第二性征。而输精管结扎的情况就不一样了。输精管的作用,仅仅是精子从男性体内排出体外的一个通道而已,并不具有产生精子和雄激素的作用,所以与男性的特征是“风马牛不相干”的两码事。有些丈夫结扎了输精管以后,之所以会出现性功能障碍,是因为对输精管结扎的误解所造成的心因性阳痿。如果能明白这些道理,就不会出现阳痿了。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
  主任医师冯桃莉
  
  腰椎间盘突出证术后症状又现
  
  沈阳读者张某来信说:丈夫患腰椎间盘脱出十余年,右腿痛疼麻木,不能行走,2003年保守治疗无效。做开窗椎间盘切除隐窝扩大术。术后右腿痛疼麻木消失,但活动1小时后仍出现右腿麻木,躺下休息30分钟才能缓解。到北京大医院确诊:腰脱术后腰椎不稳,椎根管狭窄,又作手术减压。术后一切良好,但半年后又出现第一次手术后的症状。请问该怎么办?
  答张某读者:
  腰椎间盘突出症,无论是非手术治疗或手术治疗,都存在少数人病情复发问题。复发时间从数月、数年到一二十年不等。复发可发生在原有椎间隙的同侧,也可发生在对侧。其原因甚多。
  如对突出腰椎间盘切除太少,术后残余腰椎间盘便有可能再次突出。如缺乏经脸,或探查不细,可能遗留重要病变。如病人合并有腰椎管狭窄,手术中仅切除突出椎间盘,忽视对神经根进行减压、松解,术后也可成为复发根源。
  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主要有:1.随着年龄增加,椎间盘弹性降低,发生退化;2.腰背肌劳损或无力:3.腰部突然扭伤。经过治疗后,虽然腰腿疼痛症状消失,但这些因素并未根本改变。由于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稳定性下降,手术后可能更为明显。因而,复发是完全有可能的事。除此之外,治愈后康复休息不当也是重要原因。
  有的病人手术后椎板骨质和瘢痕增生,可引起腰椎管狭窄和神经根粘连。还有少数病人,手术后腰椎前后平衡力量受到破坏,未能通过肌背肌锻炼得到代偿,椎体向前方滑脱。这些,均可使神经根受到压迫或刺激,引起疼痛症状。这类情况,一般也称为复发,其实属于手术晚期并发症。
  一旦症状再发,应尽早到医院就诊,作详细检查,拍摄X光片,进行必要的检验。尤其是MRI或脊髓造影不可缺少。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复发率很低,约为5%,其中85%可用非手术疗法再次治愈,可选用卧床休息、腰背肌锻炼、牵引、推拿、理疗、骶管注射等方法综合治疗。少数经一般方法治疗效果不佳者,仍可再次手术。再次手术者,90%病人效果优良。
  南京军区总医院
  主任医师 徐栋华

推荐访问:肺结核 乙肝 合并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mianfeilunwen/kaitibaogao/2019/0424/91953.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