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5例临床与CT诊断分析]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CT

【www.zhangdahai.com--理工论文】

  [摘要] 目的: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与CT表现,探讨CT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并在本科做CT检查的患儿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临床与CT表现,按病变范围分为轻、中、重三度。轻度20例(临床22例),临床表现为过度兴奋,易激惹,原始反射稍活跃或正常;CT表现为脑白质呈片状低密度,分布1~2个脑叶,低密度区CT值为15~18 HU,脑室、脑池、脑沟正常。中度9例(临床7例),患儿嗜睡,反应迟钝,肌张力下降,原始反射减弱等;CT表现为脑白质低密度区超过2个脑叶,CT值为14~17 HU,灰白质分界模糊,其中6例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重度6例,患儿昏迷,肌张力松弛,原始反射消失,中枢性呼吸衰竭,瞳孔不对称,光反应消失;CT表现为弥漫性低密度,CT值为14 HU以下,灰白质分界消失,4例合并脑出血,6例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室管膜下出血。结论:CT扫描可清楚显示病变范围、密度与并发症,是确诊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有效方法,动态检查可评估预后,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治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与CT表现;诊断分析
  [中图分类号] R44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1)03(c)-087-0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窒息,脑部缺氧缺血性损害,临床分为轻、中、重度三度。轻者可恢复,重者死亡率可高达35%,后遗症神经缺陷达20%~30%,脑水肿神经元坏死,脑血管梗死和脑白质软化为主要病理改变;中重度常伴颅内出血[1]。CT检查可使本病得到正确诊断及预后判断。为此,现将本院2001~2010年临床及CT检查资料完整的35例HIE患者对其临床及CT表现进行对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资料完整,有窒息史,经临床与CT检查诊断为HIE的住院患儿35例进行分析,其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从出生半小时至10 d,足月儿28例,早产儿7例。缺氧因素:宫内窘迫10例,出生时窒息15例,羊水污染6例,胎盘及脐带等因素4例。
  1.2 方法
  CT 扫描仪为美国GE PROSPEEDF1螺旋CT机;电压120 kV,电流100 mA,层厚与层距均为7 mm,矩阵512×512,窗宽80 HU,窗位40 HU,听眦线向上连续扫描10层,全部患者平扫。并于各叶,双侧基底节区病灶区测CT值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轻度:患儿过度兴奋,易激惹,原始反射稍活跃或正常,本组共22例;中度:患儿嗜睡,反应迟钝,肌张力下降,原始反射减弱,惊厥,前囟稍饱满,轻度中枢性呼吸衰竭,本组7例;重度:患儿昏迷,肌张力松弛,原始反射消失,中枢性呼吸衰竭,前卤张力饱满紧张,瞳孔不对称或扩大,光反应消失,本组共6例。
  2.2 CT表现
  本组35例脑实质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低密度,主要位于脑白质内,密度均匀,多对称分布;根据病变范围分为轻、中、重三度,轻度20例,中度9例,重度6例,其中12例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4例合并脑出血,1例室管膜下出血。轻度20例脑白质呈片状低密度,低密度区CT值为15~18 HU,分布1~2个脑叶,脑室脑池脑沟正常;中度9例,脑白质低密度超过2个脑叶,低密度CT值为14~17 HU,灰白质分界模糊,其中6例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基底节小脑密度正常;重度6例,脑白质呈弥漫性低密度,灰白质分界消失,低密度区CT值为14 HU以下,其中合并脑出血4例,合并室管膜下出血1例,均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基底节小脑密度减低,脑沟脑池脑室受压变狭窄。
  3 讨论
  3.1 HIE的病理基础
  一般认为,围生期窒息是缺氧缺血的主要原因,缺氧缺血互为因果,引起脑细胞的ATP严重缺乏,脑细胞功能发生障碍,使更多水分进入脑细胞内,造成脑组织进一步缺氧缺血,血管内皮细胞缺氧后,其紧密连接松懈,血管通透性增加,水分子、钠离子和蛋白质漏出,导致脑水肿[2]。由于弥漫性脑水肿,使脑体积重量增加,脑室脑池受压变狭窄,局部乳酸大量聚集,引起局部脑组织酸中毒,破坏脑血管自控功能,导致脑组织坏死;颅内出血是HIE常见的并发症,其主要为缺氧缺血时PO2下降,PCO2上升,血供调整先供应重要器官引起血压骤升和分娩时胎儿全身血压波动,血压升高,细小血管破裂,从而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的出现[3]。
  3.2 CT应用价值及诊断要点
  CT具有密度分辨率高、病灶显示良好、解剖关系清楚、检查时间短等优点,对临床高度怀疑HIE的新生儿,CT诊断准确率、阳性率均较高,且对临床的治疗和预后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动态系列检查能较全面地反应疾病的发展过程并进行准确的评估预后;重度患者常遗留多种后遗症,轻中度大多可治愈;隔期复查既可明确疗效,也可判断远期状况。
  HIE的主要CT表现有脑实质低密度,CT检查可以明确HIE病变部位和范围,确定是否合并颅内出血以及出血类型,HIE大多数同时伴发有脑出血:脑实质内出血,室管膜下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特征性表现有三点:①矢状窦旁征;②天幕缘征;③纵裂池边缘模糊征。以上三征的出现率可达50%~80%,为诊断HIE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重要依据[4]。本病依据窒息缺氧史,临床表现,不同程度的脑水肿及颅内出血的CT表现,一般可以明确诊断[5];但注意勿将正常新生儿脑额枕叶脑白质低密度诊断为HIE使之扩大化,前者的低密度限于脑白质,形态规则,边界清楚。同时,脑出血还应与产伤鉴别,后者常有头皮血肿、颅骨骨折等。
  3.3 HIE临床分期
  HIE临床分期与CT分度可不一致,本组病例临床诊断为轻度的22例中,CT诊断为20例;临床诊断为中度的7例,CT诊断中度为9例;余6例临床与CT均诊断为重度。临床与CT对轻中度HIE的诊断稍有差异,但对重度HIE的诊断较一致。其原因可能是:①轻中度临床表现不典型,不明显,从而造成临床与CT分期不一致;②脑白质密度的准确评估问题,目前国内都沿用观察脑白质低密度的范围来确定CT诊断HIE的轻中重度,但仅靠肉眼观察带有主观色彩,缺乏可靠性,这也是造成CT与临床分期不完全一致的原因之一。因此,HIE的CT诊断应综合临床及CT资料全面分析,才能对HIE的病情有一个全面的判断,以便更好地进行临床治疗[6]。
  [参考文献]
  [1]郑穗生,高斌,刘斌,等.CT诊断与临床[M].2版.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16-117.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标准[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5,4(2):97-98.
  [3]韩玉坤.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病理与CT[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33-145.
  [4]李松年.现代全身CT诊断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1167-1168.
  [5]周从乐,虞人杰.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影像诊断特点[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5,10(2):74-76.
  [6]韩玉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的现状与展望[J].临床儿科杂志,2001,19(2):69-99.
  (收稿日期:2011-02-13)

推荐访问:缺血性 缺氧 新生儿 脑病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mianfeilunwen/ligonglunwen/2019/0420/84112.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