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 友好 加强友好交往,共创美好明天

【www.zhangdahai.com--其他企业范文】

  尊敬的索曼特里校长,   女士们、先生们、青年朋友们!   今天,我和我的同事们应邀来到美丽的印尼大学,与各位老师、同学以及各界朋友欢聚一堂,共话友情,感到格外高兴。印尼大学是印尼历史最为悠久的高等学府,是印尼重要的人才摇篮。如果说美丽的“千岛之国”印尼是“太平洋上的翡翠”,那么印尼大学就是镶嵌在这块“翡翠”上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明珠。长期以来,贵校秉承“真理、正直、正义”的校训和包容、开放的理念,为印尼国家建设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也为推动中国和印尼人文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此,我谨向印尼大学的全体师生,向长期致力于促进中印尼友好交流与合作的各界朋友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衷心祝愿印尼大学培养出更多的精英才俊,为印尼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印尼历史悠久、人民勤劳,风光秀丽、物产丰饶。近年来,在国际和地区环境日趋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印尼依然保持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地区和国际影响力日益上升。我和我的同事们两天来的所见所闻,也进一步加深了这些印象。作为友好邻邦,我们为印尼的发展成就感到由衷的高兴。
  中国和印尼同为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国度,日惹的婆罗浮屠塔与中国的万里长城都是古代东方文明的奇迹。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两国文化都体现出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胸襟和融多元于一体的魅力,如中国的“和而不同”与印尼的“殊途同归”都是追求和谐、和睦的文化理念,中国的“友爱互助”和印尼的“互助精神”都倡导着人心向善的美德。今天,我们两国都在致力于实现自身的现代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改革、开放、包容、创新,成了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共同特点。
  中国唐代的著名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正是中国和印尼友好关系的生动写照。我们虽然隔着茫茫大海,但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早在公元132年,中国汉朝的汉顺帝就接待过到访的爪哇使者。公元4世�,中国佛教高僧法显也曾到印尼的爪哇、苏门答腊居住和学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海上丝绸之路”将我们两国紧紧联系在一起。600年前中国著名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中途多次驻足印尼。至今,印尼的三宝垄还流传着郑和船队与当地居民友好交往的佳话。
  近代以来,中国和印尼又有着非常相似的历史遭遇,都曾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欺侮。在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艰苦斗争中,两国人民彼此同情、相互支持,结下了深厚友谊。新中国成立后,印尼是最早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在上世�50年代万隆会议上,中印尼与其他亚非国家一道,倡导了历久弥新的“万隆精神”,在中印尼和国际关系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之后,中印尼关系虽经历曲折,但发展友好关系始终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进入新世�,在两国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有力推动下,中印尼关系取得快速发展。特别是胡锦涛主席与苏西洛总统2005年共同宣布两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来,中印尼关系呈现全面迅猛发展的良好势头。去年双边贸易额超过600亿美元,中国已成为印尼最主要的贸易伙伴和出口市场之一。双方在文化、教育、科技、旅游等各领域合作不断推进,在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推动全球治理结构改革等方面保持着良好的协调与配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对方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时,两国人民感同身受、守望相助;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两国风雨同舟、共克时艰。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印尼友好关系正不断增添新的内涵,焕发新的光彩。
  回顾两国交往的历史,相似的历史遭遇增进了我们的相互理解,长期的互利合作加深了我们的真诚友谊,和平友好的信念已经牢牢地熔铸于两国历史文化之中,深深地根植于两国人民心田上。巩固和发展双方的和平友好关系,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我们坚信,通过两国政府和人民的不懈努力,中国和印尼一定能够成为不同文明之间和谐共处、共谋发展的典范!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亚洲特别是东亚已成为全球最富有活力的地区。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印尼是东盟最大的国家,两国都是本地区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扩大和深化中印尼全方位友好合作,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利益,有利于维护本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有利于促进发展中国家团结进步。中国愿同印尼一道,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不断密切两国战略合作,深化战略伙伴关系,促进共同发展,为维护亚洲的和平与繁荣,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发挥更大作用。为此,我愿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增强政治互信,深化传统友谊。我们要继承两国友好传统,弘扬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的“万隆精神”,坚定不移地做和平、友好、合作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我们愿进一步加强双方高层密切往来,就共同关心的问题及时交换意见,不断深化政治和战略互信。更好地发挥现有对话机制和交往平台的作用,通过增进两国政府、政党、立法机构等渠道的交流对话,推动双边关系全面健康发展,不断巩固发展战略伙伴关系的政治基础。
  第二,深化经贸合作,促进互利共赢。当前,中国正在实施“十二五”规划,印尼也制定了2011―2025年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两国经贸合作前景广阔、大有可为。中方鼓励有实力、信誉好的中国企业扩大在印尼的投资,积极参与印尼六大经济走廊建设,也欢迎印尼企业到中国投资兴业。当前,双方可在农业及油气、矿产、电力等领域加强合作,并在互补互利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产业优势,优化贸易结构,推动双边贸易全面平衡发展,争取提前实现到2015年双边贸易额达到800亿美元的目标,让经贸合作的丰硕成果更好地惠及两国和两国人民,不断强化发展战略伙伴关系的经济纽带。
  第三,扩大人文交流,夯实友好基础。2011年两国人员往来已突破百万人次,呈现出可喜的势头,但与我们两国的人口规模相比,双方人员交往的潜力仍然很大,特别是在文化、教育、媒体、青年、旅游等领域可以进一步扩大交流合作。我们愿意与印尼方共同努力,推动双方高校之间的交流,欢迎更多印尼留学生到中国学习,促进青年一代相互了解、加深友谊。我们双方还将举办更多类似“中印尼友好年”等交流活动。通过这些努力,使中印尼友好关系深入人心、代代相传,不断构建发展战略伙伴关系的人文环境。
  第四,加强沟通协调,密切多边合作。中国和印尼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中方重视并乐见印尼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愿同印尼加强在东盟、东亚、二十国集团、联合国等多边框架机制下的协调与配合,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等全球性挑战和地区热点问题,促进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不断拓展战略伙伴关系的新领域。
  中国经济总量虽排名世界第二位,但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到5500美元,仍排在世界100位左右,农村扶贫对象还有1亿5千万人,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仍然很大,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还不高,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中国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让13亿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还需要几代人甚至更长时间的艰苦努力。
  “睦邻友好”、“协和万邦”是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强不执弱”、“富不侮贫”是中国在对外交往中始终秉承的理念。1949年以前的100多年中,中国人民曾饱受列强的侵略和欺凌,深知和平之可贵。中国人民从亲身的经历和世界发展的经验教训中深刻认识到:任何国家和民族都应该通过和平方式来实现自己的发展,只有通过和平方式实现的发展才是持久可靠的发展,也才是既有利于本国人民、也有利于世界各国人民的发展。中国今天取得的发展进步,就是得益于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未来要实现更大发展,仍然要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已故领导人邓小平先生1974年出席联合国大会时讲过:“中国永远不称霸。”这是中国始终不变的坚定承诺和坚强决心。
  女士们、先生们、青年朋友们!
  青年如初升的太阳,象征着前途和光明,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来到你们中间,感受你们身上洋溢的青春气息,我自己也仿佛又回到了青年时代。特别是我看到你们穿着鲜艳的黄色校服,如同冉冉升起的太阳。借此机会,衷心祝愿每一位青年朋友都拥有美好的未来,都能够为本国的繁荣发展和人类的文明进步发出自己的光和热。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寄望于青年一代。青年是中印尼友好事业的生力军,中国和印尼和平友好的未来要靠两国青年共同开创。加强中印尼青年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工程。正如不久前苏西洛总统与我在北京共同会见100名印尼各界青年代表时所说的那样,“印尼和中国青年加强交流是一项长远投资,是两国建设持久和睦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印尼和中国的青年不仅决定着两国和两国关系的未来,也决定着亚洲和世界的未来”。衷心希望中印尼两国青年通过更加紧密的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增进了解、加深友谊,培养友好、合作、共赢的精神,增强服务国家、服务中印尼友好、服务亚洲的意识和本领,为两国和两国友好关系发展及本地区的和平与繁荣作出积极贡献。中方愿与印尼方一道,努力为两国青年加强多方面的交流和对话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开辟渠道,推动两国青年交往不断跃上新的台阶,进一步夯实两国友好的基础,使中印尼的友好之树在两国青年手中,绽放更加绚丽的花朵、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深化和平友好,实现繁荣共赢,我们面临着难得的良好机遇。巩固传统友谊,加强互利合作,是我们共同的历史责任。我坚信,只要中国人民和印尼人民特别是两国青年一代携起手来,我们两国和两国关系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亚洲与世界和平发展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愿我们共同努力,愿我们两国的青年共同努力。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李瑞蔚)

推荐访问:共创 友好 交往 美好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qiyewenhua/qitaqiyefanwen/2019/0322/28645.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