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代价_优秀的代价

【www.zhangdahai.com--企业公文范文】

   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从小就同班,玩在一起,后来各自升学出国,研究生毕业后恰巧都在美国东岸工作,得以重逢,几乎年年至少见一次面,时间流逝而友情不变。见面不免聊起我们共同的小学、中学同学的现状,或者她父母的亲戚朋友的儿女。这些人跟我们基本上是同一代,而且很多出国。刚开始工作那几年,朋友常常跟我通报信息,谁谁很优秀,在某某名校读研读博,在某某大名鼎鼎的公司找到工作。30岁以后,“优秀”这个词渐渐少用,这两年,我发现“优秀”这个词早已在我俩的对话中消失了。
   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优秀”的定义只有一个:学习成绩最佳。我们的同班同学里,当年有在数学、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里拿奖牌的,有高考全省前几名的,有不少上科大少年班的,有很多一早被定为“神童”的孩子。大家过了30以后,曾经被老师学校和某些家长当做划分学生高低贵贱的那些标准统统烟消云散。有人年薪高,有人年薪低,有人结婚生子,有人已离婚两次,有人在高级大公司默默当螺丝钉,有人经商创业,有人发表和出版小说,五花八门的人生,各有甜酸苦辣,若要评价谁比谁更优秀,相信大多数的故人跟我俩一样,一笑置之。
   小时候曾经十分优秀的同学,并不全都长大成为哈佛教授、钢琴家、公司总裁,事业成功的人有,也有生活颇不如意的。我想讨论的是一些特例:他们本来很符合“优秀”的定义,却在某些关口忽然崩溃了,多半是大学入学后,出国后,或者刚开始工作后,大多是在环境剧变的关口。虽然不是普遍现象,但几乎每个我认识的人,不管在哪儿长大的,都至少知道一两个这样的同学,说起来就是惋惜与不解。
   因为我自己就认识几个这样的孩子,所以我有自己的观察和推理,但这些推理仅仅适用于我们这一代特定的社会和人文环境。小学、中学,甚至大学学习成绩好,被贴上“优秀”的标签,不一定是好事。当然很多小时候聪明和优秀的孩子也好好长大了,但是我们这一代的教育考试体制鼓励一种死板的价值标准,不利于青少年的心智成熟发展。
   说到这里肯定很多人反对,我们都是同一体制下长大的人,怎么后来的境遇和发展大大不同?怎么大部分人都没有精神崩溃,而那些曾经倍受老师家长宠爱的尖子反而崩溃了呢?(当然,多数的“尖子”也并没有崩溃。)
   第一,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一大半来自基因,这是老生常谈了,但是一点不假。性格有很大一部分是天生的,而神经质成分比较高的天性,天然容易陷入紧张焦虑和抑郁的倾向,得抑郁症或者焦虑症的几率高于其他人。但是硬币的另一面是,神经质含量高的人又相对比较用功努力、勤奋、完美主义,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对他人发出的褒贬信号很敏感。所以他们在一个强调“乖,听话,细心,努力读书”的环境里比其他人多一些竞争力,显得比别人优秀。
   第二,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另一个主要来源是早期的家庭环境的影响。行为学的很多试验已经表明,即使人不完全彻底地跟巴甫洛夫的狗一样,也相去不远。左右一个人的行为思想最有效的手段是条件反射,将刺激信号跟奖励或者惩罚结合起来,会形成非常直接的神经反应回路,根本不经过有意识的思考就直接产生条件反射,习惯成自然,自己都不觉得也不知道被控制。因为儿童的环境非常狭窄,尤其是中国儿童,家长和学校老师控制了几乎一切的奖惩机制,极少外界信号的干扰,那么家长和老师对于分数的态度对儿童的价值结构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如果家长把分数、智力、竞赛得奖之类的学业标准当成是衡量子女的唯一标准,或者是最最重要的标准,那么他们会下意识地奖励高分,惩罚一切“笨”的迹象。
   父母掌握着最关键最有效的奖励工具:精神和身体上的爱抚、保护、安全感、肯定和赞许。他们的惩罚手段也是最有效的:责骂、贬低、冷漠、体罚、恐吓,或者仅仅是不满情绪的无意流露。父母对于后代的影响,或微妙或直接的控制左右,虽然不是全部,也是效果最深的,因为幼儿最依赖的是父母,从出生到大脑神经回路发展成熟的头几年主要在父母的“培养训练”之下。这个时候建立的条件反射的线路,留下极深的痕迹,变成性格和无意识的核心部分,可以伴随一个人终生。
   如果做父母自己持有“唯有分数高”的价值观,在不知不觉中就会训练儿童建立这些条件反射:高分=爱抚、赞许、幸福、安全;低分=爸爸妈妈不爱你了、危险、孤独、恐惧、一钱不值。
   第三,天生性格与环境信号的互相作用,父母发放出的信号强度一高,天性敏感的孩子会感受强烈,建立强烈的条件反射线路,天性不敏感的孩子就不那么强烈。反之,同样的性格,如果父母发出的信号强烈,效果也更强烈和持久。所以,人和人不同,不同家庭的心理环境差别也很巨大。对于那些天性神经质含量比较多而且父母很看重分数的孩子,如果他们的智商本来就比较高,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通过考试成绩好而得到精神奖励 ,那么这个“学习好等于获得幸福和安全”的条件反射回路就会反馈加强 ,考试成绩好的次数越多,得到的奖励越频繁,这个回路也就越强,而儿童对于考试带来的成年人的奖励产生越来越强的依赖,逐渐变成根深蒂固的绝对真理。
   尤其是,有些父母和老师自己把分数看得比天还大,完全忘记了鼓励和奖励儿童其他能力和人格方面的发展,特别是耐力、坚韧性和想象力,例如一味推崇和奖励“你好聪明,聪明最好”,而不是鼓励孩子“失败摔倒能自己爬起来才是最好”,“乐观不怕失败的心情最可爱”,那么儿童也就不大会建立这些神经回路。
   但是,学校是一个封闭的人造的环境,现实世界并不这样严密刻板地运转。有些父母“家教很严”,儿女生活在僵化隔绝的家庭环境里,只需要适应父母的教条而脱离真实、复杂的环境。而且时代和环境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父母自己对世界规律的认识和人生观价值观常常不能代表儿女的时代。如果在家里把框框定得太狭窄,太死,那么孩子一出门就过时了。
   在成人的现实中,一个分数,一个数目,一个学位,只是人生价值的沧海一粟而已。还有很多很多极其重要的能力和模糊的考量标准,跟学校完全不同,充满了噪音。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文化不同的国家,变化更加巨大。从学校到社会,从中国到X国,好像从平面世界进入三维四维空间。这时候,那些“高分=成功”,“优秀=幸福”,“自己完美=被人爱”这些价值结构呼啦啦地立刻倒塌了,如果一个人脑子里深深地刻满了这些教条,对世界的模糊和混乱一无所知,就这么被扔进社会,满脑子刻板的人生规律和行事路线怎么可能适应呢?他们又没有学到过适应陌生环境,独立解决难题,最重要的是临危不乱,坚韧不倒,不怕失败,这些比聪明和优秀更重要的技能,他们都没来得及学会。
   我没有系统的科学的数据显示小学、中学、大学的分数和成年工作后的境遇有什么直接关联,但是研究情商的心理学家做过一些统计研究,表明智商和SAT(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分数并不能准确地预测一个人的光明前途和事业成功。实际上,每一个步入中年,有过几年工作、求偶、人际交往的经历的人,都知道这是真的,都知道这个真实世界并不按照学校里的“优秀”的标准运转。智力与能力,不是一回事,而智力与幸福,关系更加微弱。极其聪明而极其烦恼和苦闷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摘自浙江大学出版社《不完美者的幸福指南》 作者:颜俊)

推荐访问:代价 优秀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qiyewenhua/qiyegongwenfanwen/2019/0318/21817.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