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重大历史事件 [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的纪念性营造]

【www.zhangdahai.com--承诺书】

  摘 要:该文以武汉武昌起义的首义广场为例,探讨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的纪念性的营造。文中指出其是依托旧址以及良好的自然环境,将其作为整体来形成纪念性,同时新、旧建筑之间形成相互对比和相互关联的态势。
  关键词:历史事件发生地;纪念性;营造
  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the Shouyi square where the Wuchang uprising happened as the example to discuss the building of the mega-historical event’s monumentality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emphasizes that this square is integrated with former site and good natural environmental to form memorial ,at the same time there is a comparison and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new architecture and old one.
  Keywords:the place of historical event;monumentality;build
  中图分类号:TU2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2)04-0073-03
   1 引言
  1911年的10月10日晚,武昌楚望台。在这里,革命志士们打响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第一枪,其后各地新军纷纷响应。武昌城成为最早光复的城市,并在此成立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统治中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主义制度终于结束了。时值今日,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武昌这个曾经的战场又吸引了世人的目光,无数的后人来到首义进行各项纪念活动,以此表达对革命先烈们的纪念和缅怀。面对这个重大事件发生地,如何体现庄严、肃穆的纪念性,如何表达哀悼、崇敬的情愫,是在这片区域进行改造或者更新的关键性问题。
  “传统的纪念场所是保存社会集体记忆的场地,是主流意识形态的载体,它们向公众讲述历史记忆,激发公众情感,从而影响公众,动员社会。” [1]武昌首义就是这样承载着人们的记忆,是整个民族、国家和社会共同情感的表达。在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武汉市政府对整个首义片区进行了部分整改或者修缮。在整改或修缮之后的首义片区是否能够为大家提供这样一个可以回忆进而凝思的场所呢?
  
   2 主题表达
  对于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首先要明确的就是主题思想,要明确纪念的内容,主题则是纪念内容的精炼和典型。纪念的内容不应过于复杂和宽泛,要集中塑造某种纪念性,建筑所表达的纪念性通常就分为以下几个主题:对功勋业绩的歌颂、对历史的记载、对个人或者群体的表彰和祭奠。通过对纪念内容和纪念性质的分析,可使得纪念性更加鲜明和突出。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结束了封建势力长达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武昌起义作为辛亥革命的开端,推进了革命的进程,而武昌起义的胜利更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而对于这种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则会注重于还原历史,让人们能够感受到当年革命先辈们的革命热情,应该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同时主题思想应该是低沉肃穆的、内敛的。所以在现存首义广场的基础之上,应该进一步地将主题鲜明地表达出来,而不能含糊。首义广场二期的主题则是通过建筑的庞大形体和象征来表达这一纪念性主题。
  俯视新纪念馆是一个巨大的“V”字,象征着武昌起义的胜利,建筑外表全部采用深红色,红色象征这革命烈士们洒下的鲜血。新的博物馆与原有的纪念馆位于一条轴线之上,但是新的博物馆与旧的纪念馆并没有其他任何呼应,且中间的城市道路造成使用功能上的阻隔,因此主题表达上欠缺一定的呼应。
  
   3 纪念性场所的空间形式
  人类所从事的纪念性活动中,纪念性建筑成为情感寄托的象征物,为人们缅怀先人、感受历史、展望未来等情感活动提供了场所和可能性。在这样的场所内建筑师从建筑的形体以及空间的象征意义来挖掘建筑、空间的表现力,从而来营造纪念性。
  辛亥革命发生地位于现今武昌中心城区,武昌蛇山南麓的阅马场北端,背靠蛇山,区内树木茂盛,郁郁葱葱,留下来的建筑群体以及史迹都掩映在树木之中,显得分外的闲适清幽(见图1)。
  纪念地就位于辛亥革命建筑遗迹的范围内,整个纪念综合体由三大部分组成:整改后的武昌首义广场(包括原有的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见图2),结合新建的辛亥革命博物馆(见图3)以及博物馆后面英雄林区(见图4)形成了一片完整的纪念性场所。整个院落占地1.8万m2,建筑面积6000多m2。
  首义广场位于蛇山山脚之下,树木丛生,广场由现今的辛亥革命起义纪念馆(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孙中山铜像、十八星旗花坛、拜将台四部分组成,主体则是纪念馆。纪念馆由三栋两层的单体西式建筑组成,并朝向孙中山铜像形成环抱的形态,在此之内形成一个矩形广场,以及两块绿化草地。建筑外部以红砖饰面,也称之为“红楼”,内有相当多的历史遗迹来反映当时革命志士的一腔热血,让人们对辛亥革命的历史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这个纪念馆已经成为了人们了解历史、还原历史的最好处所。
  十八星旗花坛是根据“首义之旗”十八星旗进行形态设计的。分布于九角的十八颗小黄星代表内地的18省人民,寓意着国家统一,前途光明。
  而辛亥革命博物馆和英雄林区是武昌首义广场的二期工程,于去年10月份正式对外开放,辛亥革命博物馆占地约7678m2,博物馆总面积约为22000m2,建筑平面呈“V”字形,寓意着革命的胜利,博物馆正立面前方是与首义广场相互呼应的大面积广场,这个新广场是首义广场功能上的延续,也是大体量博物馆的缓冲空间,让参观者可以远距离的感受新博物馆的磅礴气势(见图5)。
  穿过博物馆则是一片景观叠水和茂密的树林,与南向的紫阳湖公园进行呼应。建筑师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与建筑巧妙结合,在一片郁郁葱葱的绿林之中凸显博物馆的磅礴之势。
   4 纪念性场所的创造构思
  面对这样一个曾经革命成功的场地,从历史和环境着手,从现实的角度营造一种庄严和肃穆之情,让人们能够感受到共鸣。在这个“场所”内的元素,包括建筑、景观、道路、人可以感受到的空间等,利用这些元素,将这个“场”赋予人的行为,使之成为有意义的空间,具有精神内涵,也就达到了纪念性的效果。纪念性场所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特定情感的表达,史迹的陈列和介绍只能让人们从历史情景上回忆事件发生地,而真正要做的是通过建筑的形式外观和外部环境的设计来体现这一纪念性。
  4.1依托旧址建立
  1981年10月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之际,湖北省文化部门依托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建立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红楼)。在其后修建首义广场时将孙中山铜像以及黄兴拜将台均置于一条南北向的主轴线上,辛亥革命纪念馆则是这一条主轴线的最末端和最高潮。从空间序列上可以看出这栋旧建筑是绝对的主体。首义广场二期的辛亥革命博物馆和英雄林区则延续了首义广场的南北向的景观轴线,大尺度的纪念广场和主体建筑以及林区将以前整条轴线的序列进行了重新排列,红楼作为铺垫,经过一系列的雕塑景观的洗礼和场地上的心理过渡之后最终到达新博物馆,而英雄林区则是该序列的尾声部分。
  新建博物馆形式上与红楼相呼应,两个相互环抱的形态,在颜色上也有一定的呼应。但同时由于新建博物馆的体量过大,对原有的纪念馆产生了一定的压迫感。
  
  
  4.2开阔的外部空间场景
  由于该地区的交通流线复杂,整个场地并没有一个明确的主入口,也没有进行特定的参观流线组织。而人们进入一个空间,在停顿时一般都是先环顾四周,然后再朝向主要景观观赏,即为“主要观赏点”[2],人们可以自由选择“主要观赏点”,并可以由多个方向到达主体建筑。站在广场的外围会让初次观赏的游客以为是普通的城市休闲广场,整体氛围并没有过于严肃。同时从各个角度都可以观赏到该区域的视觉中心――辛亥革命博物馆,再进一步进入广场之后,则看到孙中山铜像(见图6)、拜将台(见图7)以及一些烈士雕塑,由此让人感受到庄重的情感。这种开放性的空间,方便公众的参与,不管是有意参观或是无意识进入的情况之下,都能够感受到这一纪念性的场所。
  但是缺乏参观导向性的流线会在一定程度上消弱了场地的纪念性气氛,不能十分突出表现主题。无秩序感和功能混杂的空间会产生随意性,空间序列和参观流线的良好结合更能够让人们感受到纪念的精神性。
  4.3利用周边景观环境
  纪念馆旧址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位于蛇山脚下,而依托旧址在其南面修建开阔的纪念性广场,整治周围的环境,适度缓冲周边复杂的交通对于场馆的影响,同时在广场上也种植大量草皮和树木,与蛇山上的茂密树林相呼应,将博物馆掩映在参天大树之中,环境相当清幽。
  由于在新旧广场之间有一条城市道路,所以两者只能在空间和形式上相互延续,新博物馆前的广场上栽植的是可移动的绿化,大部分是硬质铺地,英雄林区则是要打造成一个纪念性林地,绿化率高,同时为了配合新博物馆的整体形象,对周边住宅区的外立面进行改造,让纪念馆与周边环境能够相互融合。
  通常,建筑本身而言或许并不能完全表达出建筑师的全部意愿,但是为了营造绝佳的建筑情感,这类建筑会结合纪念性广场、雕塑或纪念碑、水景、绿化等等来陪衬建筑,让整个环境氛围更加具有纪念性。
   5 结语
  当代建筑师对于纪念性的营造并不只是停留在单一的纪念模式上,而是试图将主题的表达和观众的诉求等各个因素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
  过往的纪念性场所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经验,但是随着世界进步的潮流,我们必须抛弃以往以容纳纪念的历史遗迹和历史遗物为目的的纪念性建筑,而应该更加注重情感的表达在建筑中的作用。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纪念性的营造应该更加多元化,在明确纪念主题之后,深刻地理解文化内涵,表达出的纪念性应该真实、鲜明。对于纪念性场所的处理应该更加尊重人的心理、行为的认知和感受,而自然生态环境也应该重新得到人们的重视和尊重。
  参考文献:
  [1] 谭垣.吕典雅,朱谋隆. 纪念性建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2] 齐康.纪念的凝思.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3] 李开然.景观纪念性导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埃德温・希思科特.纪念性建筑.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5] 王瑛.建筑趋同与多元的文化分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6] 刘绍山.纪念建筑设计的典范――评《日月同辉――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碑轴线群体的创作设计》.新建筑.1999.
  [7] 何镜堂,倪阳.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创作构思.建筑学报.2005.
  [8] 查翔.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以欧洲名人纪念建筑为例.华中建筑.2009.
  [9] 齐康.环境的建筑创作构思――“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创作设计.东南大学建筑学报.1998
  [1]0滕美芳.当代纪念性建筑的多元化创作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7.

推荐访问:纪念性 生地 历史事件 营造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chengnuoshu/2019/0320/24215.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