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神经紊乱【张震老师诊治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病证的经验】

【www.zhangdahai.com--可行性研究报告】

  关键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辨证论治;名医经验;张震   中图分类号:R74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2―0001―04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是临床常见的神经官能性疾病之一,中医辨证论治之疗效通常优于西医西药,导师张震研究员在诊治本病方面有自己的见解和经验,治疗效果亦较满意,现将老师的治疗经验介绍如下。
  
  1 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概念
  
  植物神经系统或称自律神经、自主神经、内脏神经系统,其主要功能,在于维持机体之生命活动,保证体内环境之相对稳定与平衡,同时对正常精神状态之保持、内分泌之调节、各器官活动之协调等,均有重要作用。体内很多内脏器官同时接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在机能上体现着明显的互相对立而又互相依赖的矛盾统一规律,当其中一组神经加强某器官之活动时,则另一对应之神经即起抑制作用,从而可免该器官活动之失常。这与中医学关于人体阴阳及脏腑气机之动态平衡等观念颇有暗合之处。
  
  2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具体表现
  
  能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之病因甚多,从中医学角度看三因(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几乎都可以引起。如:躯体或内脏疾病、内分泌改变、剧烈之情绪波动、房室劳倦、外伤等,均有可能使植物神经之功能陷于紊乱。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病种或病类,它是一组复杂多变的“证候群”,此种紊乱之临床表现,一般以主观症状为多,其病理特点多属于功能性改变,且一般都具有可逆性。
  全身症状,可表现疲乏、倦怠、四肢无力、流涎、多泪、自汗、盗汗、情绪不稳、焦躁不安、健忘、胸部胀满或压迫感、发冷或发热等,或有失眠、头晕、头痛、头部不适、沉重感、耳鸣、眼睑震颤、感觉过敏等。心系症状:如心悸、心律不齐、血压不稳、胸部压迫或绞扼感,心电图S―T段及T波改变,四肢远端循环不良,出现厥冷、紫绀等。肺系症状:可见呼吸迫促、呼吸困难、气喘、喉头异物感等。脾胃症状:有食欲不振、恶心或呕吐、腹部胀满疼痛、腹泻等。肾系症状:可出现尿濒、多尿、夜尿、月经失调、性功能障碍等。皮肤症状,可见多汗、少汗或无汗、阵发性皮肤潮红,常伴有皮肤瘙痒或荨麻疹等。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是西医学的一种笼统的称呼,临床上通过中医辨证可使其诊断具体化和个体化,有利于中药应用之选择,并增加治疗之针对性。
  通过四诊检查及对机体有关症状的认真观察,如根据脉搏、体温、血压、呼吸及基础代谢等有关检测,大体上可区分其病型与常见的中医证型。
  2.1 交感神经偏亢型 常具有以下表现:(1)心悸易惊,心动过速,脉数,易受惊吓等,此与中医的心气虚证等有关。(2)畏热,低烧,对外界气温升高之耐受力降低,或有自身之畏热感觉,如烘热升火,甚至可出现长期低热等,此与中医的“阴虚内热证”等有关。(3)头昏、眩晕、手颤、目赤易怒等,此与中医的“肝阳上亢”或“肝火上炎”等证有关。
  2.2 副交感神经偏亢型 可见头昏、眩晕、昏厥倾向等表现,此与中医的“肝风内动”等证有关。或出现恶心呕吐、胃肠蠕动增加等症状则与“胃气上逆”等证有关。
  2.3 下丘脑功能紊乱 下丘脑功能紊乱是一种较特殊的综合征,其临床表现一般具有神经性多食、肥胖;或神经性厌食、消瘦;精神性多饮、多尿,特发性浮肿等,此又与中医的“胃热脾虚证”和“三消之证”等有关。
  以上西医病型不过是人为的划分,实际上并不是绝对的,因为植物神经系统自身的功能活动本难予截然分割,临床上亦常见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之双向紊乱,所谓“植物神经机能不稳者”,多半指此。今用中医辨证,正好弥补于西医诊断的不足,中医具体证型的确定则能真正实现个体化的临床诊断。
  总之西医之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其症状表现异常复杂,可以涉及中医的许多证候,临证治疗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具体分析,从实际出发进行辨证,没有必要拘泥于西医的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的偏亢等病型,应坚持因时因地因人因病制宜的辨证论治原则进行诊疗。
  
  3 辨证论治
  
  祖国医学一向无植物神经之说,更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之病名。临诊辨证论治,在确定具体证型时不论对于何种疾病,均着眼于整体机能状态与局部病变等之全面分析,治疗之主要目的总在于促使被扰乱的各种机能重新归于协调与平衡等。这似乎表明前人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巧妙地利用了人体自身固有的调节功能来促进健康的恢复了。因此,中医药治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之疗效较高,是可以理解的。
  导师认为,根据临床经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之患者,以虚证居多,其次为虚实互见之证,而纯实之证较少。受病范围常较广泛,五脏六腑几乎都可以波及,但最多见者仍为心、肝、脾、肾之病证。不少病例均有不同程度之“气阴两虚”症状,如神疲乏力、肢软倦怠、自觉短气、颧红面白、自汗盗汗、五心烦热、潮热低热、眠差多梦等。这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时较易出现的证候。在气阴两虚的基础上又可合并或继发它证,从而以各种复合证候表现出来。
  一般认为:副交感神经偏亢型之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也有近似“脾肾阳虚,胃失和降”等证;而交感神经偏亢者,也可见到“心肾阴虚,内风旋动”等证;治疗原则:当以调理为主,虚象显著者可侧重予调补等。
  
  4 病案举例
  
  4.1 脾肾阳虚,胃失和降 此证多见于副交感神经偏亢之患者,治宜温补脾肾,和胃降逆,方用附子理中汤等加减。
  医案1:杨某,男,56岁,工人。诉上腹疼痛2月余,经治未见好转。现感胃脘持续性隐痛并向肩背部放射,常发恶心,不思饮食,唾泪俱多,有时自闻腹内振水音,大便稀溏,小便清长,尿夜难禁,一有便意则须迅速登厕。脉沉迟,两尺无力。舌质淡,苔白腻多津,西医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副交感神经偏亢。中医辨证:脾肾阳虚,胃失和降。法当温补脾肾,和胃降逆。方子附桂理中汤加味,川附片30g,炒白术12 g,潞党参12 g,上肉桂5 g,吴茱萸6 g,香附10 g,台乌l。g,砂仁6 g,炙甘草6 g,法半夏9 g。服3剂后,胃脘痛迅速减轻,食欲增加,唾液及泪液明显减少,已无恶心现象。唯小便尚难控制,前方去香附,吴茱萸,加巴戟天1。g,桑螵蛸6 g。续服4剂,诸症消失,正常工作生活。
  4.2 心肾阴虚,肝阳不潜 该证常见于交感神经偏亢型之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者。治法可予滋养心肾,平肝潜阳,方可选补心丹等加味。
  医案2:杨某,男,41岁,工人。遗精濒作已年余,夜梦特多,且梦境中常处于焦虑,紧张状态。每逢惊梦则精液自出,日间觉醒状态下倘若情绪紧张则有遗精现象。易感心悸、头晕,两手轻微颤抖,心情紧张时则手抖尤为明显。夜间常出盗汗,舌尖略红,脉细 数。诊断: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偏亢为主。辨证:心肾阴虚,肝阳不潜,玉关不固。拟滋养心肾,潜镇固涩。方用熟地15 g,当归12 g,白芍10 g,杜仲15 g,菟丝子1。g,麦冬12 g,石决明20 g,钩藤15 g,金樱子12 g,莲须9 g。服4剂后,称病好转,遗精次数显著减少,心悸盗汗尚较突出。上方加五味子6 g,续服6贴后遗精现象消失,梦亦减少,唯夜间偶尔尚有惊梦,但已无泄精现象。头晕,心悸,盗汗均显著减轻,仅于心情紧张时手尚颤抖,守上方续服3剂,便未再来复诊,2月后随访,谓上症药后痊愈。
  4.3 气阴两虚 程度不等之气阴两虚之证,亦常见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患者。通常表现为声怯形槁,神疲气短,肢软无力,颧红面白,自汗盗汗,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潮热低烧,食纳欠佳,动则气促,干咳少痰,眠差多梦。舌嫩红少津,苔薄或花剥,脉细无力,或有数象等。治宜益气育阴。方用生脉散加味。
  医案3:邓某,男,45岁,干部。诉长期低热持续已半年多,久治未愈。曾住某大医院作全面体检,结论仍为发热待诊。现觉头昏肢软,两胁隐痛发胀。每当集中精力看书或阅读文件时,则易昏昏入睡。尿短黄,大便干结,饮食睡眠无明显改变,舌质浅红,苔薄白少津。脉濡细,两尺弱。西医诊断为:①发热待查;②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按肢软无力,嗜睡,乃罹病日久神气不足之候;溺黄便结,舌上津少,显系阴液馈乏,热自内生使然。气液既亏,阴火失其戢敛,故而低热持续难已,迭经中西药物长期治疗而不应,情志势难舒展,肝气焉能不郁,因觉两胁不适。证属气阴两虚,肝失疏泄。法当益气育阴,疏肝除热。方用黄芪20g,太子参15 g,生地15 g,地骨皮12 g,柴胡9 g,淡竹叶3 g,枣皮9 g,佛手9 g,大枣4枚,生甘草6 g。连服6剂后,体温恢复正常,腋温读数已未超过36℃,仅觉胁肋尚隐痛,工作时神气稍差。上方去竹叶,加黄精15 g续服3剂遂愈。
  4.4 肝肾阴亏,虚热内扰 此证常见于妇女更年期综合征之患者,因体内性腺(卵巢)功能衰退“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下丘脑儿茶酚胺活性减弱,五羟色胺活性增加。作为植物神经中枢之一的纹状体对体温和汗腺的调节失常,因而出现一系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医案4:李某,女,48岁,机关工作人员。平素身体健康,家庭和谐。近数月来月经周期紊乱,经量稀少,现已闭经3月。近来时觉心烦易怒,潮热出汗,汗后又觉皮肤发凉,手足心热,胸闷胁胀,腰膝酸软,夜间咽千,偶有耳鸣。经西医予谷维素、多虑平等治疗未见改善,因此要求改服中药。诊视之:六脉弦数而细,舌红少津少苔。按上述表现,乃是肝肾阴亏,虚热内扰之证。因肝藏血,肾藏精,肝肾同源,精血互生,盛则同盛,衰则同衰,今患者年逾不惑,肾阴已亏,水不涵木,阴虚阳亢,虚火上扰故有如此表现。治宜滋养肝肾之阴,潜降上亢之虚阳。方用杞菊地黄汤加减。生地30 g,当归15 g,白芍12 g,枣皮10 g,女贞子12 g,旱莲草12 g,菊花10g,夏枯草10 g,地骨皮15 g,郁金15 g,焦栀子6 g,楚荷6 g,生草6 g,服3剂。复诊称心烦减轻,潮热汗出之次数亦减少,但腰尚酸痛,足心尚觉灼热,舌脉如前。上方去菊花加知母6 g,黄柏6 g,再服3剂。三诊上述症状均有改善,但胁下胀痛较剧。前方加柴胡10g,枳壳10g,香附15 g,连服4剂。四诊称前述各种不适症状基本消失,月经复至,仅偶有潮热,守方3剂巩固疗效而愈。
  
  5 体会
  
  单纯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属于现代医学所谓的“功能性疾病”不一定都有器质性的病理改变。但作为继发性的表现则也可见于一些器质性病变过程中。西医治疗用药比较单一,疗效并不理想,而中药复方辨证施治可以发挥多层次、多靶点的综合调整作用,可达到“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病之大体也”(见《素问・异法方宜论第十二》)。中医疗效优于西医药者,其关键即在于“疏气令调,则其道也。”(见《素问・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这也就是中医药临床治疗的优势之一。值得医务工作者深刻领会,加以发扬。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繁多,患者几乎从头到脚都可感到不适,临床上要准确辨证有一定难度,但根据导师所做的分析和对中医证候学的研究所得也有执简驭繁之法,这就是首先辨明“基础证候”继而识别“病位指标”或“病位证候”便可获得具体证型,必要时再经过疑似辨析与鉴别,则辨证的准确性可以进一步提高。这是笔者从师学习中得到的又一点体会与收获。

推荐访问:诊治 功能紊乱 老师 经验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kexingxingyanjiubaogao/2019/0424/93036.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