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源生物农药种类及防治对象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摘要 介绍了植物源生物农药种类、作用机理及防治对象,以为植物源生物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植物源;生物农药;种类;防治对象

中图分类号 S4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6-0141-01

农药在粮食作物及经济作物上的使用是为了消灭或减轻病虫害,提高作物产量,但是高毒高残留农药,特别是有机磷农药(如敌敌畏、乐果)、有机氯农药(如六六六)毒性强,很容易造成人畜中毒,污染环境。而生物农药是利用生物资源开发的农药。具有安全可靠、不污染环境、人畜安全、原料丰富及成本低的特点,可以有效解决有毒农药带来的残留和污染问题,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植物源农药包括植物体内的次生代谢物质和转基因植物农药,可分为植物源杀虫剂、植物源杀菌剂、植物源除草剂、植物内源激素和植物农药。

1 植物源杀虫剂

我国植物资源极其丰富,3万余种高等植物中有近千种植物含有杀虫活性物质。植物性杀虫剂作用方式有毒杀、忌避、拒食、麻醉及抑制生长发育等,具有不污染环境,对人畜较安全,害虫不易产生抗性等特点。

1.1生物碱类植物源杀虫剂

生物碱类是植物中最毒的成分,对昆虫具有毒杀、拒食和抗生活性等作用,如烟草中的烟碱(Nicotin)、毒扁豆碱(Phvsostigmine)、藜芦生物碱(Ceveratrum)等。最近在秘鲁棱果立(L.Utilis)和鱼藻(Anabaena)的种子和叶子中发现一种多羟基生物碱(DMDP),具有对害虫拒食和对葡萄糖酶的抑制活性。番茄植株中的番茄碱(Tomatine)对菜青虫有拒食作用,对菜粉蝶有明显的产卵忌避作用。Merck公司等试验从大风子科的Ryania Speciosa的根茎中分出罗纳丹碱,可防治玉米螟、甘蔗螟。

1.2萜类植物源杀虫剂

植物杀虫剂的另一主要化学结构物为萜(Terpenoid)类,主要具有拒食、内吸、毒杀、麻醉、忌避及一定的生长抑制作用,代表性的有川楝素、印楝素、苦皮藤素、闹羊花素等,此外还有茶皂素。国外印楝素已商品化,国内川楝素、印楝素、苦皮藤素、茶皂素等也已商品化。从苦皮藤中提取到的苦皮藤酯(Kupiteng ester)对昆虫有毒杀、拒食以及麻醉等作用。黄酮类植物杀虫剂主要有鲁藤酮(Derrin),毒性很强,但模拟合成困难,至今开发研究没有新的进展。

1.3精油类植物油杀虫剂

精油是指植物组织中的水蒸气蒸馏成分,常常具有植物特征性气味,通常含有分子量的萜烯及生物酚类,大多数精油是由几十种到几百种化合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精油的化学成分包括含氮含硫化合物,如橙花油中的邻氨基甲酸甲酯、姜油中的二甲基硫醚;芳香族化合物,如莳萝醛、香兰素、丁香酚等;脂肪族直链化合物,如叶醛、肉豆蔻酸;萜类化合物,主要为倍半萜类,如月桂醛、石竹烯等。精油对昆虫具有引诱、杀卵、熏蒸、忌避和影响其生长发育等作用。

1.4光活化毒素类植物源杀虫剂

光活化毒素具有在光照下对害虫的毒杀作用成几倍甚至上千倍提高的特点,显示出光活化特性,如呋喃香豆素类(线型——花椒毒素;角型——当归根素)、多炔类与噻吩类等。目前。光活化杀虫剂已开始应用于田间,特别是在防治蚊子幼虫方面获得成功。除了用于杀虫外,光活化农药也用于杀病毒、病菌、线虫等。与一般化学农药相比,光活化农药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选择性强等优点。

2 植物源杀菌剂

植物中的抗毒素、类黄酮、特异蛋白、有机酸、皂角甙类、酚类化合物,以及诱导产生的抗菌活性物质均有杀菌或抗菌活性,起到杀菌剂的作用。诱导产生的抗菌活性物质化学结构类型有豌豆类、异黄酮、苯并呋喃衍生物、芪类、呋喃乙炔类、多烯、番薯酮、三萜烯、倍半萜烯、异香豆素等。宋鸣凤等发现棉苗内的儿茶素可抑制枯萎病菌。皂角疳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如马铃薯、燕麦、大麦幼苗等,具有抑制真菌孢子萌发,起到防病的功效。

3 植物源除草剂

植物源除草剂主要是利用植物产生的某些次生代谢物质,释放到环境中能影响附近同种或异种植物的生长,包括刺激或抑制作用。目前已在30多个科的植物中发现了上百种具有除草活性物质,主要是肉桂酸衍生物、香豆素类、醌酚酸、鞣酸、类黄酮、萜类、甾族、脂肪酸及生物碱等。这种利用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来代替化学合成除草剂,既安全,又节省生产成本。

4 植物农药(生物工程植物)

生物工程植物是在植物体内植入能够生产毒素的基因,并能维持遗传特性,使植物制造一定量的毒素,毒杀病虫害。目前,投入市场的转基因作物主要有大豆、玉米、马铃薯等,转基因植物的主要性状为耐除草剂、抗虫害和病害。1996年,第1个具有昆虫抗性的转Bt基因玉米在美国上市,这种玉米防治钻心虫的效率达80%,而使用化学农药,害虫死亡率仅50%。美国学者Jaynes等将金星叶槭大蚕蛾的天蚕素B基因导人烟草植株中,培育了抗青枯病的烟草植株。我国农业基因工程研究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是世界上转基因作物第1个商品化种植的国家,目前研究的转基因植物达47种,并有6种已被批准进行商业化生产。

推荐访问:防治 种类 对象 植物 生物农药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331/577892.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