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的腹部X线平片和CT诊断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摘要:目的 研究腹部X线平片和CT检查对诊断肠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 我院选择2012年8月~2014年8月诊治的194例通过手术证实为肠梗阻的患者,将其根据检查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的98例患者运用腹部X线平片检查,观察组的96例患者运用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诊断88例为肠梗阻,检出率为91.67%;对照组诊断70例为肠梗阻,检出率为71.4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肠梗阻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应用CT检查进行诊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腹部X线平片检查,临床应用CT检查能够有效提升诊断的准确率。

关键词:肠梗阻;腹部X线平片;CT检查

肠梗阻为外科常见的一种急腹症,经过腹部X线片检查始终认为首先的诊断肠梗阻的方法。随着CT检查技术的不断完善,特别是螺旋CT的高速发展,肠梗阻患者运用CT检查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1]。肠梗阻是说因肠腔的机械性或者物理性阻塞导致常见的一种急腹症,一般小肠、结肠都有出现肠梗阻的几率。肠梗阻患者的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停止排气排便、呕吐等等一系列症状。肠梗阻对人体产生很大的危害,而且具有很高的死亡率,因而应及时正确的作出诊断和治疗。我院选择2012年8月~2014年8月诊治的194例通过手术证实为肠梗阻的患者,对其诊断的方法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选择2012年8月~2014年8月诊治的194例通过手术证实为肠梗阻的患者,疾病类型:58例为粘连性肠梗阻,78例为单纯性肠梗阻,42例为绞窄性肠梗阻,16例为胆石性肠梗阻。将所选的患者根据检查方法不同为两组,对照组的98例患者中,58例为男性,40例为女性;年龄在6~69岁,平均为(41.2±2.3)岁。观察组的96例患者中,58例为男性,38例为女性;年龄在5~66岁,平均为(42.1±2.1)岁;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未见明显差异,可以进行比较(P>0.05)。

1.2方法 观察组患者应用 Philips公司Brilliance 64螺旋CT实施平扫以及双期增强扫描,层距设定为5~8(2~5)mm,层厚设定为5~8(2~5)mm,一些患者的扫描图像进行薄层处理到2.5(1)mm,同时进行多平面重建。对怀疑为绞窄性肠梗阻的患者应进行延迟2~3 min的扫描,检测结果应由2名经验丰富的CT诊断医师进行诊断。对照组运用腹部X线平片常规立位、卧位常规检查,所得平片由2名经验丰富的放射诊断医生进行评阅。

1.3肠梗阻的诊断标准 存在扩张肠袢,小肠内径宽度>2.5 cm,结肠内径宽度>6.0 cm,扩张的肠管内可见有液气平面,梗阻下方的肠管萎陷,进行CT检查可见近端肠管扩张与远端萎陷肠管之间存在移行带。绞窄或者闭袢判断:腹部X线平片可见到闭袢征象,如咖啡豆征、假肿瘤征、空回肠倒置征等,小肠异常排列征,小肠内长液平征,腹腔积液征等等征象时说明出现了肠绞窄;CT表明扩张的U形或者C形闭袢或者肠袢以及肠系膜血管呈一点纠集表现为漩涡征、鸟嘴征等,说明梗阻类型为闭袢性肠梗阻;肠壁增厚>3 mm、肠壁积气、肠壁异常强化、门静脉积气、肠系膜肿胀模糊以及大量腹腔积液等等说明梗阻类型为肠绞窄。麻痹性肠梗阻判断:大肠、小肠弥漫性充气扩张,结肠明显积气,内可见液气平面,未见塌陷的肠袢与扩张肠袢之间存在移行带。

1.4统计学方法 进行统计学分析时采用SPSS 15.0系统软件,用百分比表示计数相关资料,用χ2检验表示数据验证,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诊断88例为肠梗阻,检出率为91.67%(88/96);对照组诊断70例为肠梗阻,检出率为71.43%(70/98);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肠梗阻在外科较为常见,是一种急腹症,在每个年龄段都可见其发病,导致肠梗阻的因素很多,一旦出现肠梗阻,处理不当就会引起肠坏死,肠坏死的几率可达到20%~30%。肠梗阻进展快、起病急,需要早期作出明确诊断,确定有无梗阻、梗阻原因、梗阻部位以及是否为绞窄性肠梗阻一次明确治疗方法[2]。肠梗阻的病因相对复杂,经过腹部X线平片检查即可诊断为肠梗阻,但是对其病因进行判断相对困难。一直以来,因腹部X线平片的价格相对较低,始终是最基本、首选的检查方法,尤其是基础性医院,设施不全,没有能力购买CT等检测设备,但是因腹部组织结构相对复杂,通过腹部X线平片诊断的分辨率不高,对肠梗阻患者的病情判断产生影响。而且腹部平片能够提供的信息很少,对梗阻原因、梗阻部位以及肠壁血液供应情况都诊断非常困难,因而诊断肠梗阻的准确性不高[3]。随着CT检查技术的高速发展,肠梗阻运用CT检查已经作为一种渐变、快速的方法,而且越来越趋向成熟,其能够将邻近的肠系膜的解剖结构清楚的显示及梗阻部位显示出来,因而有利于判断梗阻病因以及梗阻部位。相关文献报道指出,CT扫描能够更好的判断梗阻的病因。

CT能够将梗阻部位的形态学表现以及邻近腹膜腔及肠系膜的病理变化,对梗阻移行带区直接观察,查看有无疝、肿瘤、肠套叠、闭袢、异物、胆石以及粪石等,同时运用调窗技术能够很好的将粘连索带、周围肠管以及粘连部位以其与腹壁的相关性。麻痹性肠梗阻主要表现为大肠、小肠弥漫性充气扩张,最明显的部位在结肠,内可见气液平面,未见塌陷肠袢与扩张肠袢之间的移行带,最多见的是术后和急性腹膜炎,这点能够与机械性肠梗阻相互鉴别[4]。当为肿瘤导致的肠梗阻时,CT能够清晰的显示出肿瘤的大小、部位,与周围脏器的相关性以及转移情况,有助于肿瘤病变制定治疗方案以及正确分期。相关文献报道指出,CT对肠梗阻病因诊断的准确率为73%~95%。绞窄性肠梗阻患者的死亡率为20%~30%,通过早期实施手术治疗能够有效的降低死亡率,但是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难度[5]。

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诊断88例为肠梗阻,检出率为91.67%(88/96);对照组诊断70例为肠梗阻,检出率为71.43%(70/98);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以得出,肠梗阻患者运用CT检查能够更好的判断梗阻部位、梗阻原因、有无梗阻、绞窄性肠梗阻的判断都具有很好的诊断价值,与X线平片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综上所述,在对肠梗阻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应用CT检查进行诊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腹部X线平片检查,临床应用CT检查能够有效提升诊断的准确率。

参考文献:

[1]许传军,李晓东,刘林祥,等.MSCT及计算机后处理技术在确定肠梗阻部位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1,24(09):148-149

[2]刘洪杰,孙浩然,汪俊萍,等.肠石性小肠梗阻的CT诊断[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30(04):61-62

[3]高旭宁,许茂盛,卢良骥,等.64层螺旋CT同像素冠状位重建对非创伤性急腹症诊断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28(08):637-638

[4]张旭辉,夏进东,赵年,徐松.MSCT对胆囊结石并十二指肠瘘的诊断价值[J].放射学实践.2010,22(05):58-59.

编辑/肖慧

推荐访问:肠梗阻 腹部 诊断 线平片 CT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401/578085.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