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该如何报道灾难事件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谢倩欢

(厦门广播电视集团广播中心 福建 361013)

早期社会学者S.FRITZ曾指出,灾难指的是发生在特定时空的一个社会事件,它会对社会或社会的某个区域带去巨大的破坏和影响,使得群众的人身财产受到损失,也可能会导致社会结构瓦解。[1]灾难的范围包括但不仅限于地震、海啸、台风、洪水、火山爆发、山体坍塌、病毒肆虐等。灾难新闻是为公众提供灾情信息,反映灾情发展和传播趋势,并对公众给予警示和引导的新闻报道。一般包括自然灾害新闻和社会灾害新闻。灾难新闻因灾难的突发性、破坏性和冲击性具有巨大的新闻价值,它的传播效力和影响力也是超常的。当灾难发生时,受众急需了解灾难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对媒体报道的诉求大大增多。成功的灾难新闻报道可以安抚民众不安的情绪,起到稳定社会的作用。反之,谣言往往跑得比真相还快,导致民众恐慌,社会秩序失衡。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闻行业的变革和媒体行业竞争的加剧,灾难新闻的报道越来越深入和全面。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灾难新闻报道,经常是灾害情况报道的少,而救灾新闻报道的多。一味地追求“正面报道”,缺乏直面灾情、反映灾害细节、灾害后果的信息。随着改革开放和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党和政府逐渐重视公民知情权,受众接受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灾难报道的角度变得多元化。灾难发生后,各家新闻媒体争相报道,从官方或非官方等渠道挖掘新闻点,但在这些急于“被生产出来的新闻中”存在不少的乱象,有新闻原则问题,也有伦理失范现象。

(一)报道焦点模糊,重领导轻灾情

在我国,新闻媒体承担着引导社会舆论、达成社会共识,形成共同行动的职责。作为新闻媒体,灾难新闻要向公众通告灾情,推动灾后重建工作。报道的中心应该在“灾”上,灾难现场的人、事、物以及背后的故事,救援进度、社会救助、灾后处置情况等等都是报道的重心。知名媒体人曹林曾在评论《灾难报道为什么不会说人话》一文中提到,某地火灾585字的官方通报中,“领导高度重视”占了258字,尽管灾难报道中的“高度重视”已成众矢之的,然而仍有许多媒体并未吸取教训。在很多的灾难报道中,记者很容易把视角和目光聚集到领导身上,以领导视察和讲话为中心,把灾难报道写成领导视察报道,注重报道救灾举措和成绩,完全模糊了报道焦点。这不仅是对公众知情权的亵渎,更是新闻职业素养的丧失。

(二)局部新闻失实,滥用新闻信息

因为灾难性事件属于突发事件,灾难现场往往混乱无序。记者通过采访当事人或目击者,获得的信息大多是有限的、碎片化的、与事实存在偏差,只有局部信息是真实的。记者因为急于抢突发新闻而对所获得的素材没有核实,造成局部新闻失实。在2018年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中,新京报、澎湃新闻都曾在第一时间发文指出,事故原因系轿车女司机驾车逆行导致。事后,警方公布公交车坠江原因系乘客与司机激烈争执互殴致使车辆失控。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澎湃新闻发文前已经向重庆市万州区应急办值班人员进行了求证,然而最终还是出现了失实报道的情况。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在追求时效性的压力下,灾难报道的真实性核查面临着更高的要求。灾难新闻中还存在移花接木、张冠李戴现象。“人民视频”官博在2020年6月14日发布的新闻:“新发地采集人员样本8186份,检测5803份均为阴性”。但某新媒体账号将其误解为:“新发地采集人员样本8186份,5803份为阴性。”[2]某新媒体账号没有理顺原报道中的逻辑关系,只是抓取关键字,编辑成文,误导受众。

(三)消息滞后,谣言四起

许多灾难发生后,出现消息被相关部门封锁的情况。新闻媒体无从得知,反应滞后,往往要从网络上查找新闻线索,寻找新闻素材。这时的谣言也会借助网络四处传播,仅是辟谣就要耗费不少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灾难事件属于公共事件,灾难新闻的即时报道具有重大意义。相关部门本不该封锁消息,这不仅无益于救援进度,还会丧失政府部门和新闻媒体的公信力,给受众一种主流媒体反应缓慢、信息不及时不可靠的刻板印象。

(四)报道过度煽情,强调“灾难美学”

灾难报道中,常常有媒体以文学化、夸张化的手法进行报道,过分渲染灾难背后的情绪,企图以此来让受众共情,达到传达最佳的传播效果。2022年4月30号,新华网微博客户端推送一则《无人机飞跃黄浦江为癌症患者送救命药》的消息,稿件里用到“紧急配置”、“立即规划”、“无人机接力”、“飞跃黄浦江”等惊心动魄的字眼,生生的营造出一种“生死时速”的感觉,不明就里的人看上一眼,还以为世界大战了。一些媒体也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式,只是重视报道先进典型人物、志愿者、公益救援队伍的先进事迹。2021年9月,福建厦门同安区爆发新冠肺炎疫情,几乎所有的在地主流媒体,报道内容都是围绕全市如何上下一心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一味地讴歌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却鲜有对疫情封控区居民存在的实际困难进行报道,忽略了受灾群众这一核心,偏离了报道的本质。

(五)缺乏人文关怀和同理心

记者首先是人,其次才是新闻人。一些新闻记者缺乏人文关怀和同理心,体现在报道内容、用词和过度消费灾难事件上。以2020年3月16日,人民日报发布的《中国以外87182例,反超了!》数据新闻为例。报道用图表的形式展示:除中国以外的151个国家和地区累积新型冠状病毒确诊87182例。在人民日报开启了这个头之后,其他数家媒体也跟风,用“反超”来“证明”中国患病人数总和,已不及世界其他人数总和。这则数据新闻通过扇形图直观体现出病例数量的多少和变化,具备新媒体数据化思维,这方面值得肯定。但标题中使用的“反超”一词,让人读出了比赛竞争的感觉,缺乏人文关怀与同理心,在价值导向方面缺乏积极意义,传播效果方面遭到了受众反感,带来了负面影响。

此外,突发灾难后,新闻媒体掌握的信息有限。当有一家新闻媒体挖到有价值的新闻当事人和事件时,媒体一窝蜂地涌上去,不尊重受害者家属的意愿,围绕受害者家属进行过度密集的采访。其次,在报道内容上,报道风格过于冷淡和漠视,文字和图片过于刺激等,对受害者家属造成二次伤害。这些报道为了满足受众猎奇、窥私心理,片面追求传播效应,消费灾难事件,违背了新闻伦理规范。

(六)注重片面,忽视长期关注性

飞速发展的互联网催生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媒体行业的竞争加剧,大量新闻充斥在受众面前,且迭代速度极快。灾难新闻报道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报道失衡现象。当新闻热点出现时,呈现出一窝蜂地追逐,热点消失退却后,便转向追逐新的热点。这样不利于报道的完整性和深度,对灾难事件的后续发展缺乏长期关注,受众也不能接触完整的信息,无法起到警示作用,而变成热点下随波逐流的人。

(一)坚持时效性、真实性、告知性

在灾难发生的时候,公众容易处于恐慌的状态之下,这种恐慌如果不加以引导,有可能造成群体性事件,对社会生产产生不良影响。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新闻不再是媒体专属的发布权,任何一个网民都有权利发布消息。所以在灾难来临时,主流媒体记者必须尽快抵达新闻现场,只有真正到现场,才能了解灾情严重程度,将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真实客观地通过视频、音频、图片等形式,第一时间传递给受众。无法到达第一现场时,也应该通过官方信源、远程采访等方式,第一时间对灾难事件进行报道,在灾难事件中取得话语权,引导灾难事件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二)加强人文关怀,提升新闻伦理职业素养

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灾难通常是毁灭性的,它带给人们极大的痛苦和磨难。新闻记者在进行灾难新闻报道时,应该对遇难者及家属抱有同理心,对人文关怀有清晰的认知。不仅仅只是关注物质层面,还应该关注受访者的精神层面,设身处地地站在受访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在采访提问时,应把握应该有的尺度,时刻关注受访者情绪变化,调整采访方式和策略,避免对受访者造成二次伤害。个别自媒体为了博眼球和关注度,毫无同理心,过分打扰遇难者家属,对他们的生活造成极大影响。有一些自媒体为了博流量在灾难现场刷存在。比如,2021年7月27号,在河南遭遇特大暴雨的报道中,某自媒体团队趁湖北黄石蓝天救援队在河南新乡卫辉市转运群众间隙,偷走一艘价值约2.7万元的救生艇。4小时后,救援队找到该自媒体团队时,他们在救生艇上做着直播,且艇身损毁严重。此外还有部分公众号,将严肃的灾难事件与娱乐新闻结合在一起抖机灵,以《雨有点大,你忍一下!》作为文章标题,毫无底线可言。在灾情面前,这些无良的自媒体摆在第一位的不是“救”而是“秀”,严重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丧失了媒体的社会责任。[3]

(三)履行媒体的社会预警功能和环境监测功能

19世纪初,美国新闻学者约瑟夫·普利策曾这样形容过新闻记者: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1948年,传播学家拉斯韦尔在发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一文中,指出“环境监测功能”是传播的社会功能之一。[4]这都说明新闻媒体作为信息的传播者和社会的守望者,在报道灾难时应该发挥媒体预警和环境监测功能。在灾难来临前或还处于萌芽状态的时候,新闻媒体应该迅速搜集来自于各个渠道的信息、进行有效的甄别和处理并予以传播,将事后追踪变成提前预警,提醒群众最大程度地规避风险。同时,要密切关注各方信息,对可能影响人们生产生活的重大灾害风险进行监测,告知并提醒相关机构和民众做好预防和应对举措,减轻灾后损失。

(一)以灾难事件为中心,进行全景式报道

新闻媒体应该对自我定位有清晰的认识,坚持以灾难事件为报道中心,深入灾情第一线。第一要让受众了解灾情已经发生的事实,满足公众知情权。其次要探究灾难发生的原因,让公众知道如何预防和避免。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跟踪报道灾后重建等情况,给人们带去战胜灾难的勇气,走出灾难带来的阴霾,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在这过程中,灾难报道应该兼顾客观性、平衡性和全面性,以全景式的动态新闻进行连续报道,内容涵盖最新消息、专家解读、辟谣平台、科普时间、历史资料、灾后警示等方面,多视角、多角度为受众解读灾难事件,为受众还原一个真实客观的灾难现场,同时也需要给予社会一定的警示作用,避免灾难再次发生,这样才是灾难报道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二)创新报道内容和形式,避免同质化

新闻从业人员应该不断精进业务能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新闻素养,对待灾难事件要有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切忌人云亦云。带着想法再去策划报道选题,选取创新角度,结合采访到的新闻素材,生产出高质量的新闻报道,避免同质化。眼下,新技术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媒体的响应速度,也给创新报道模式带来全新的探索。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应该将机器新闻写作、3D动画技术制作、虚拟现实技术、航拍纪实等新技术应用于新闻报道之中,赋予报道新的活力。例如,目前灾难报道的图片或视频画面,都是经过记者选择的结果呈现出来的,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制作一条直击灾难现场的报道,受众通过指尖就可以360度的查看灾难现场的每一个细节,打破时空上的局限性,给受众身临其境的真实感,传播效果也会大大提高。

(三)注重灾难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和价值取向

在灾难报道中,新闻媒体应该把人文主义关怀放在首要位置,多一些对人性的关注和理解,这其中包括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人文关怀应该始终贯穿在灾难报道中,彰显“温柔抚摸者”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具体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灾难报道的用词用语、图片或视频的选择、(版面)画面处理、资料引用等;
二是记者在采访和手记新闻报道素材时,面对受灾人员或遇难者亲友时,心中需要秉承一份善意和同理心,应注意提问的方式、方法。同时,在采访对象和事件的选择上、报道立意和角度,新闻后期制作等方面,都应该恰当地把握灾难报道应有的“温度”。另外,每一位新闻工作者应该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及时传递灾难相关消息,报道的内容应有助于推动灾难事件朝着正确的解决方向前进,传递社会正能量。

灾难新闻具有监测环境功能、告知警示功能、激励引导的三大传播功能。[5]因此,在灾难事件报道中,广大的新闻工作者要有良好的新闻专业素养和正确的价值观,传递正确的新闻价值观。移动互联时代下的灾难报道,除了要追求实效,还应该深度整合发布信息,结合新技术创新报道形式,拓宽受众范围和传播效果。最后,新闻媒体应该发挥提纲挈领作用,通过更加深度、专业的灾难报道对灾后的社会进行“缝合”,起到安抚民心,稳定社会的作用。■

猜你喜欢 新闻媒体新闻报道灾难 雷击灾难环球时报(2022-08-08)2022-08-08雪中放牧新风景阅读与作文(小学低年级版)(2021年4期)2021-05-07“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海峡姐妹(2020年4期)2020-05-30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报纸新闻媒体融合发展的途径思考新闻前哨(2019年8期)2019-11-17新闻媒体与我国当前公共领域的构建知识文库(2018年11期)2018-10-20河北“全覆盖式”对各级新闻媒体进行财政支持中国广播(2017年1期)2017-02-21让新闻报道充满正能量——江西宜春“夺刀少年”报道的启示与思考声屏世界(2015年2期)2015-03-11论党报的新闻温度*——以《云南日报》新闻报道的“温暖”转型为例西南学林(2014年0期)2014-11-12话说“灾难和突发事件”海外英语(2013年7期)2013-11-22灾难海外英语(2013年7期)2013-11-22

推荐访问:该如何 灾难 记者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424/588871.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