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类专业少数民族人才培养问题探索——以东华大学新疆籍学生为例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祖木热提·多里坤,李 丽,马 欣,马承愚

(东华大学 a.学生处;
b.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 201620)

新时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提出重点实施“一黑一白”战略,其中 “白”指的是棉花,“黑”指的是石油、天然气和煤炭。2020年,新疆的棉花产量占全国的80%以上。同年,新疆又开工新建了年产50万吨聚酯纤维的化纤项目。同时,新疆也是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区,在新疆发展纺织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从新疆启程运输纺织品到中亚及欧洲,比沿海地区节省3 000~5 000千米的路程,因此新疆吸引了大批沿海纺织企业去投资建厂。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在国家及对口援疆省市的大力扶持下,投资规模和数量均创下历史新高,纺织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为此亟需大量高质量专业人才。但现实却是“人才难求”,不仅工业园区的纺织专业人才奇缺,而且高校等也是求贤若渴。虽然国家采取了援疆等政策扶持,解决了人才的“青黄不接”问题,但这只是短期行为,长远来看还是需要培养新疆本土人才。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内地高校的毕业生大多数不愿意到新疆就业,即使去了新疆工作也不稳定。因此,培养新疆当地人才,尤其是少数民族人才成为新疆未来发展的关键。

我校(东华大学)原名中国纺织大学,是以纺织、材料、服装为优势学科和众多“环纺织业”专业、特色鲜明的高校。这些专业与新疆的产业发展对口,已为新疆培养了大批纺织类人才,为新疆纺织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我校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为新疆培养纺织类对口人才,在国家计划分配时期,新疆地区几乎所有大型纺织厂、印染厂都有东华大学的毕业生。如新疆建设兵团图木舒克市一家棉短绒化纤厂,成立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厂内仅有2名技术人员,都是我校化纤专业毕业生,这2名江南小伙子一直工作到退休,在大漠戈壁奉献了一生。目前我校与新疆大学、塔里木大学、喀什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建立了对口支援合作关系,我校每年派出大批教师赴新疆支教,从未间断。这些教师潜心教学,表现优异,成绩突出,有的教师被授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校在新疆地区的招生计划不断扩大,由2013年的50多人增加到2020年的153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为90人,占该地区招生总数的58.8%;
维吾尔族学生为73人,居各少数民族学生人数之首;
另外还有其他少数民族学生。我校录取的新疆生源人数相对较多,质量较好,但毕业生读研深造率不高,回新疆发展的毕业生也较少。2016—2020年非定向的新疆少数民族本科毕业生为117人,其中10%的毕业生升学读研或出国深造,24%的毕业生回疆就业。依据区域发展战略,新疆的纺织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但相关人才十分匮乏。这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1.在学习和生活方面有较强的自卑心理和畏难情绪

新疆少数民族学生进入高校后,由于中小学所受教育的基础及方式与东部沿海地区学生不同,同时语言上还存在差异,因此容易出现上课时有些内容听不懂,跟不上进度等现象。在教学中发现,有的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在中学没有学过“立体几何”课程,到大学后学习“画法几何”就比较困难。这时一些学生就会怀疑自己,认为自己的基础不如内地学生好,对学习产生畏难情绪,甚至自暴自弃。此外,由于上海的生活水平相对较高,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家里所提供的生活费比东部沿海省市学生要低得多,有的学生的生活费只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学校中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数量相对较少,生活习俗等与东部沿海地区有很大差别,加之路途遥远,回家不便,受到家庭的关怀较少。上述因素会导致新疆少数民族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学习受到影响。若不能从这种阴影中走出来,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最后只能是勉强毕业。

2.对新疆纺织产业发展现状和前景缺乏了解

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新疆脱贫攻坚的过程及变化了解不多,加之大多数学生是在“内高班”就读的,距离新疆较远,对新疆的社会情况缺乏了解,对新疆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以及自己所学专业和将来毕业后从事什么职业也不太清楚。目前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纺织类专业毕业生在内地“供过于求”,而在新疆是“供不应求”。新疆几所设有纺织类专业的院校十分缺乏专业对口的教师,如新疆某大学成立了纺织、服装专业,急需一批拥有博士学位的毕业生去执教,但这些专业往往招不到所需人才,导致有的高校不得不临时招聘专业课程教师到新疆“应急”任教。这些情况对于许多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来说并不清楚。

1.加大学业帮扶,提升专业实力

我校的新疆籍学生既有少数民族学生,也有汉族学生,相对而言,目前少数民族学生回新疆就业的比率高于汉族学生。因此,我校应该加强对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为新疆纺织工业提供所需人才。同时培养更多纺织类少数民族硕士、博士高层次人才,为新疆的纺织教育提供师资力量。

(1)定制基础课程。新疆有的地区教育条件较差,尽管有些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在内地完成高中教育,但其基础知识水平仍然低于内地学生。另外,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从小主要通过本民族语言接受基础教育,汉语水平整体不如汉族学生,因此会影响听课效果。面对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存在的现实问题,我校要因材施教,并加大对学生的学业帮扶。例如可专门为少数民族学生开设具有针对性的课程,使其拥有一个过渡期,能够快速弥补不足。

(2)强化专业课程。新疆籍学生因存在初等基础课程学习基础薄弱的问题,因此在专业课程学习时难免会遇到困难。学校可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小灶”,帮助他们补齐短板,强化专业课程教学,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并鼓励学生继续深造。

(3)开展帮扶活动。一方面,可以为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安排一位德才兼备的专业教师,以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引导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
另一方面,可以加大朋辈辅导,开展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与内地优秀学生“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让班级中的优秀学生带动和帮助他们学习,避免他们在学习上掉队。

2.提供发展支持,培养实践能力

随着新疆纺织产业的快速发展,纺织类人才奇缺。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根本性改变,将会影响新疆纺织技术进步和产品质量,也会影响我国整个纺织产业的发展,因此培养专业技术扎实、实践能力强的新疆籍少数民族纺织类专业人才刻不容缓。

(1)提供校内科研实践平台。目前参与专业教师科研课题主要是研究生以及部分优秀本科生,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因自卑心理或学业基础薄弱等原因参与较少,错失了提升实践能力的机会。建议学校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专业教师课题组吸纳一定比例的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教学实践表明,虽然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理论基础较薄弱,但他们对实验、实习等实践教学印象非常深刻,教学效果较好。学生通过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组,可以学到先进的生产工艺及管理理念,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可应用于实践。

(2)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实习和实践可增长学生社会阅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因为普通话不够标准等原因较少参加社会实习。为此,学校要采取措施,积极引导和鼓励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如,东华大学组织的暑期“一带一路”全国大学生纺织援疆团,迄今已连续10年赴疆开展实践活动,包括产业调研、支援边疆教育、企业培训等。可以依托这一平台,鼓励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参加这一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强化专业知识,提升纺织专业技能,同时让学生了解新疆对人才的迫切需要,形成扎根家乡热土,为祖国西部建设贡献力量的人生理想。

(3)搭建新疆对口招聘平台。对于新疆籍学生来说,在寻找相关就业岗位时存在一定困难。为此,可以邀请新疆纺织企业的招聘人员来校宣讲,同时,学校也可以在学生有意愿的情况下,依据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对口推荐,从而提高新疆籍学生的就业率和“留疆率”。

3.善用民族教师,精准生活辅导

我校配置了少数民族学生专职管理教师,各学院从以下方面精准开展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

(1)密切联系学生,把握学生需求。新疆少数民族教师的生活习俗、生活经历等与学生相同,增加了与民族学生的亲切感、认同感。每年开学新生报到之时,民族教师要与少数民族新生单独交谈,组建少数民族学生微信群,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全面了解每一个少数民族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在此基础上,建立少数民族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基本档案,为更有针对性地开展资助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2)关注学生心理动态,适时提供心理辅导。少数民族学生从中学进入大学、从新疆来到上海之后,由于离开了从小到大一直生活的故乡,加之宿舍里多为汉族同学,各自生活习惯、饮食文化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一些学生在新的环境中容易出现不适应。尤其是遇到挫折时,就会出现心理障碍,将自己与其他同学隔绝起来,此时就需要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对于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教师要重点关注、及时干预、持续跟踪。可以设立心理辅导接待日,由民族教师提供心理辅导,帮助少数民族学生走出阴影,树立信心,正确认识学习及成长经历,塑造健康的心理,更好地完成学业。同时发挥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引导作用,帮助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监督的能力,激发学习动力,调动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自信心,促使他们从“要我学”转向“我要学”,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

(3)立足学生发展,引导做好生涯规划。目前,我校部分纺织类专业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存在对未来迷茫、对职业不清的问题。因此,要从民族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引导他们客观认识自我,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确立个人短期和长期职业目标,并为实现职业目标而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与能力。一是要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辅导员、班导师应对学生进行及时的价值引导,课下积极听取学生反馈,弄清学生的思维盲区,准确地给予帮助指导,加强学生对纺织类专业的认识。二是要结合专业开展生涯规划指导。学生对未来的规划难免存在障碍和误区,相关问题的咨询也苦于无门,且目前学校就业指导专业人员的数量相对不足,多为由辅导员具体实施,专业性难以满足不同阶段的学生职业规划和发展诉求。基于此,学校应与外界正规平台进行沟通,聘请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师,帮助学生准确认识纺织业未来的就业岗位,并引导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就业。同时还应人性化地给学生提供一些咨询优惠,让家境一般的新疆籍学生也能受到正规专业的职业指导。

4.加强价值引导,厚植家国情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00后”大学生生来就享有相对富足的生活,对党和国家带领全国人民奔小康感受不深。因此,对当代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展思想教育尤其重要。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在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目标”奋斗中,实现自身价值,展现自己的知识才华。

(1)树立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旋律。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的生活经历及传统习俗不同,因此,我们必须针对实际情况,对少数民族学生开展思想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学校应坚持以民族团结为主线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弘扬主旋律,认识并认同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要性。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用学生耳熟能详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2)加强爱国爱疆教育,引导学生建设家乡。可邀请典型人物作报告,以新疆脱贫攻坚的深刻变化以及亲身经历的感受教育当代大学生,特别是畅谈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经历了辉煌的发展时期,列举大量事实对学生进行爱党爱国爱疆教育,立志报效祖国,建设新疆。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借助新媒体平台讲政治、谈发展、说行动,借助微信、微博等互联网平台,引导学生学习领会理论知识。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明确肩上的担当与责任,坚定实现扎根祖国边疆、建设美丽新疆的信心和决心,使青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

“新疆是个好地方。”发展纺织业是新疆可持久性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现在新疆政通人和、资源独厚、设备先进、技术领先,短板问题就是缺乏人才,尤其是缺乏长期稳定的人才以及高学历人才。因此,利用我校独特的学科及人才优势,把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培养成高层次纺织类专业人才,对于新疆和全国纺织业的发展,促进新疆社会稳定,带动民族团结进步,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纺织少数民族新疆 澳洋纺织纺织报告(2022年8期)2022-08-25中国纺织China Textile(2022年3期)2022-07-12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家教世界·创新阅读(2022年4期)2022-05-07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家教世界(2022年10期)2022-05-06少数民族的服装作文周刊·小学二年级版(2019年36期)2019-10-17新疆多怪丝绸之路(2014年9期)2015-01-22新疆对外开放山峰新疆人文地理(2009年7期)2009-09-29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新疆人文地理(2009年7期)2009-09-29新疆小巴郎校园歌声(2009年2期)2009-03-07《少数民族舞》等早期教育(美术教育)(2006年6期)2006-06-15

推荐访问:新疆 为例 人才培养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430/591719.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