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察县地区锡伯族贝伦文化融合与现状调查研究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李丹丹

(阜阳师范大学 阜阳 236000)

锡伯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历史悠久,文化丰厚。主要分布在东北、新疆等地。由于诸多因素,目前东北地区的锡伯族不再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传统习俗、生活习惯也逐渐消逝,而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的锡伯族还较完整地保留着本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锡伯族民间舞蹈以萨满舞、贝伦、秧歌等著称。“贝伦”是锡伯族最受欢迎的民间乐舞艺术形式之一。

“贝伦”是锡伯语音译,有“走”“跳”的含义,是锡伯族自娱性民间舞蹈的统称。“因它具有短小精悍,形象生动,随意性强,男女老少皆宜等特点,深受锡伯族人民的喜爱,流传十分广泛。”①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新疆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8:375.如今主要流传于新疆伊犁地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以下简称“察县”)、霍城县、伊宁市、塔城等地区以及乌鲁木齐市等锡伯族居住区,尤以察县最为活跃、最具代表性。表演时以舞为主,乐辅之,是融音乐、舞蹈,有时兼具戏剧情节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表演形式丰富,有男子独舞、女子独舞、男女双人舞、群舞等,以冬布尔为主要伴奏乐器,一般情况下舞时不歌,偶尔边歌边舞。表演风格多样,情感真挚。表演时无固定程式,融自娱性、即兴性、群众性于一体。“贝伦不但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民族特色,而且艺术地再现了锡伯族的社会生活、生产劳动、风俗习惯,反映了锡伯族人民的思想感情、民族心理、生活理想和审美追求。”①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新疆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8:375.从贝伦的不同种类来看,有模拟动物形态的仿形舞“乌兰克”;
有表现日常生活且具有一定情节的“烧茶舞”“捡粪舞”;
有婚礼、民俗节日中常跳的“行礼舞”“拍手舞”;
有看似在“捉蝴蝶”实则表现男女爱情的“蝴蝶舞”;
有表现醉酒状态的“醉酒贝伦”;
有表现男子招媳妇的“招妻舞”等等。这些贝伦几乎都来源于日常现实生活情景,有表现过去的狩猎生活,也有表现现在的农耕生活。可见,他们的日常生活就是艺术的来源。

贝伦是乐舞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音乐在贝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可以说无乐就无舞,就连贝伦的种类也是按音乐类型来划分。听到什么音乐就跳什么舞,音乐不一样舞蹈就不一样,一种音乐只能对应一种贝伦。这种现象在新疆地区的许多民族民间舞蹈中普遍存在。“跳贝伦时使用的伴奏乐器是锡伯族民间弹奏乐器冬布尔,它是有两根羊肠弦的乐器……音调深沉有力,节奏感极强。只有这种乐器才能弹奏出贝伦特需的旋律。”②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新疆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8:378.同时,这种乐器弹奏出来的乐曲中有一个明显的特色——音色中自带一种“恰克”的词音,而正是这一声“恰克”使音乐产生一种诙谐幽默、悠闲自得的惬意感,体现了锡伯族人民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苦难时所表现出来的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贝伦作为一种民间舞蹈形态,具有群众性、自娱性、即兴性等特点,参加舞动的每个人可以根据各自的喜好、情感、艺术素养和技能而自由表演,自如地与舞曲音乐相吻合。无论是哪一种贝伦,舞姿流动中都追求一种“稳中求巧”的风格,这种“巧”跟音乐中的“恰克”刚好呼应,舞蹈中同样流露着锡伯族人民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

据多数研究者称,贝伦的形成可能要追溯到早期锡伯族山林文化时期。“锡伯族先民在大兴安岭一带过渔猎生活时,就有一种借以表达心愿、抒发情感、强身健体的以人体动态为主的娱乐形式,这种形式可能就是贝伦的雏形。”③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新疆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8:375.贝伦在不同历史时期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不同文化间相互产生了影响和融合,呈现出显著的文化特征。第一,鲜卑文化遗存。如“乌兰克”,亦称“仿形舞”,多由男性进行表演,舞者踏着曲子的节拍,大幅度扭动手臂、腰肢、臀部,间或抖肩、拍腿、掌地,风格刚健粗犷,幽默感较强,舞者在舞动中模仿某种禽或兽,在下一组动作中又模仿另一种禽或兽,注重模拟动物表演,如“猴子窥视”“母鸡展翅”“金鸡独立”等。各组动作串联在一起,体现了锡伯族古老的渔猎生活。第二,东北文化遗存。如“多若罗若贝伦”,意为“行礼舞”,这种贝伦大多在喜庆隆重场合下表演。舞者在基本舞步中变换各种适宜的行礼动作,“舞步类似东北秧歌。”④参见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新疆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8:376—377.以上从纵向历时性原始文化遗存与传统文化继承的角度探讨贝伦文化特征,在横向共时性方面,锡伯族在历史上不同时期都有对周边民族文化进行吸收、融合的现象,同时也对其他民族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以下从农耕文化、游牧文化及农商文化在锡伯族舞蹈中的体现为视角,分别探讨锡伯族与其他民族文化融合的现象及原因。

(一)雄壮矫健的游牧文化特征

历史上锡伯族曾几度迁徙,使得锡伯族与蒙古族、达斡尔族、哈萨克族等民族长期往来,民间舞蹈也不断相互吸收、交融,形成多元融合发展的格局,锡伯族在与多民族融合中进行自我消化吸收,形成独特的舞蹈文化。元明时期,“锡伯族东迁嫩江流域,与科尔沁蒙古人的文化有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交流”,①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新疆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8:375.从清乾隆年间西迁至伊犁戍边直至今日,锡伯族与新疆地区蒙古族交往密切。锡伯族贝伦舞里面融入了蒙古族民间舞蹈的一些内容和形式,甚至出现“蒙古贝伦”这样的名称,之后改为“锡伯贝伦”。这种贝伦的伴奏音乐名称为“恰吾尔登”,由于音译的不同与蒙古族民间舞蹈“萨吾尔登”仅一字之差,留下了文化交流的痕迹,二者的旋律极为相似(见谱例1、谱例2)。此外,新疆地区哈萨克族民间乐舞“黑走马”中也有一段旋律与二者相似(见谱例3),三者的舞蹈形态风格都带有浓郁的游牧生活的草原气息。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博士生导师朴永光教授曾总结游牧文化型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为“粗犷、豪放等”“舞蹈中体现出一种豁达、开朗、雍容大度的草原民族气质”。②朴永光.舞蹈文化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111.三个民间舞蹈当中都带有这种游牧文化特征,舞姿动态相仿,但同时三者在细节处理上又具有本民族各自的特色。形态上,三者脚下均以马步、弓箭步为主,腿部动作较少但步法稳健,上身动作豪迈、幅度较大,手部、肩部动作较多,具有浓郁的草原气息。但又有细微的区别:以基本体态与手臂动律为例,锡伯贝伦上身俯仰幅度不大,基本上有俯但无明显大幅度的仰,手部动作以弹腕和压腕为主,拨腕的同时手臂经过胸前交叉、蝴蝶手位打开、下压三个步骤,下身跺地刚劲,上身躯干稳直;
蒙古族萨吾尔登上身俯仰幅度较大,除弹腕及硬腕之外,还有左右翻腕、推腕等动作,翻腕的同时手臂在头两侧与耳齐平双手同时左右翻腕,无胸前交叉动作,下身稳扎的同时流动性大;
哈萨克族“黑走马”上身俯仰的同时兼具左右摆动的动律,同时双臂上下交替双手在耳旁绕腕动作较多,下身交叉步法多。风格上,锡伯族贝伦较平稳刚劲,蒙古族萨吾尔登粗犷豪迈,哈萨克族“黑走马”热情似火。由此可知,三个民族三种不同民间舞虽然原始动机相似,舞蹈动态也相像,但又各自体现着本民族的性格气质等特征。

谱例1 锡伯族《锡伯贝伦》③此谱例由李丹丹与郭建采录、记谱。

艺术形态的相似主要归因于三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文化交融所致。首先,从元代至清代初期四百多年的历史发展中,由于生活中的不断交往使得锡伯族人多数通晓蒙古语,并且二者均擅骑射文化。语言上的交流促进了文化的交流,进而成为乐舞交流的催化剂。其次,西迁至伊犁戍边直至今日,锡伯族与新疆地区蒙古族和哈萨克族交往密切。语言上,锡伯族中大多数老人均会四到六种民族的语言;
节日习俗、婚丧嫁娶、饮食习惯等方面或多或少都有周边民族影响的痕迹。如,新疆察县的锡伯族多数人每天喝奶茶,普遍吃烤包子等。以这种游牧文化特质为核心所形成的这一类乐舞变体的出现,反映出的其实是特定区域和族群对游牧文化共同的历史记忆与族群记忆,是各自长期选择的结果。在同一区域共同生活使他们无形中承载了共同的文化根源。

谱例2 蒙古族《萨吾尔登舞曲》

(二)沉稳舒缓的农耕文化特征

清初和康熙年间,锡伯族逐渐向农业生产过渡,开始学习和吸收满族与汉族文化,文化融合程度不断加深,不仅体现在语言文字上,还体现在乐舞文化中,“以贝伦为主体的锡伯族民间舞蹈也由单一走向复杂,出现了诸如‘多木多昆玛克辛’(蝴蝶舞)、‘嘎拉沙什喀拉热贝伦’(拍手舞)、‘多若罗若贝伦’(行礼舞)等十多种由贝伦衍化的舞蹈形式。”①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新疆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8:375.从中能看到满族和汉族文化对锡伯族文化的影响,如锡伯族“行礼贝伦”中有满族行礼动作与汉族抱拳行礼动作。同时,满族和锡伯族频繁接触汉文化,生产方式逐渐改变为农耕劳作,舞蹈中出现了“满族秧歌”和“锡伯族秧歌”的形式。锡伯族秧歌对锡伯族贝伦又逐渐产生一定影响,如今察县的贝伦中上身动态有类似于东北秧歌的扭摆动律,脚下也跳秧歌“十字步”。此外,传统贝伦之一的“蝴蝶舞”表演形式中一女子右手执手巾表演园中赏花扑蝶的场景,动作舒缓,表演性强,同样颇具农耕文化安详、舒缓、细腻之风。

谱例3 哈萨克族《黑走马》

形态的相似究其原因可从族源、生活、语言等方面找到文化融合的蛛丝马迹。首先,西迁以前,康熙三十一年(1692)科尔沁蒙古所属锡伯人被编入满洲上三旗,锡伯族文化与满族文化开始进入交融发展期。满族族源有源于“女真”一说,锡伯族历史上曾受到“女真”文化影响,因此极易对满族文化产生认同感,不断吸收,在被动和主动兼而有之的情况下改用满语,并加以创新为本民族语言,保留至今。同时,锡伯族也不断吸收汉家思想,如锡伯族兴建关帝庙等现象。信仰文化、生活习俗上的交流必然带来乐舞的不断交融。西迁之后,锡伯营作为八旗制度下的产物,政治、经济、文化自然保留了满族文化对其产生的深刻影响。直至清末民初,尤其辛亥革命以后,开始迎来大量吸收汉文化的阶段。首先表现在语言方面实行双语教学,20世纪30年代锡伯族逐渐走向开放的社会,语言文字从单纯使用满语满文到满汉双语兼用。20世纪80年代以后,汉锡兼用,之后转用汉语的锡伯族人越来越多。汉语的使用更加促进了锡伯族快速吸收汉族的优秀思想文化,民间艺术也越来越丰富,如朱伦呼兰比①朱伦指章回体小说,呼兰比有“念说、朗读、吟唱”之意,朱伦呼兰比是指用一定的音调和锡伯语进行念说和吟唱长篇小说的曲艺形式。中念说《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文学话本。民俗节日方面同样重视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正是在这种开放包容的文化空间下,锡伯族的民间舞蹈对汉文化采取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态度,不断得到丰富。

(三)欢快跳跃的农商文化特征

西迁以后,锡伯族来到新疆这个“歌舞之乡”,在独特的屯垦戍边生活与多元文化氛围中,在与新疆各民族的文化艺术交流中,贝伦经过数代民间艺人的传承发展具有了新的风格特征,形态独具特色,极大地丰富并推动了贝伦的内涵,使之成为民间文化底蕴丰富、特征鲜明、类型众多、舞姿优美,既可即兴自娱又可舞台表演的锡伯族民间舞蹈形态。其中尤以对俄罗斯族文化的吸收为典型代表,在“双点阿合苏尔”以及“多火伦阿合苏尔”的步法动作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俄罗斯族踢踏舞的影响。如八乡有位自治州级贝伦传承人,其所跳的阿合苏尔与俄罗斯族踢踏舞动态十分相似,后在对其进行访谈过程中可知他确实在阿合苏尔当中加入了踢踏舞的元素,丰富了阿合苏尔原有的几种单一步法……已经把这种创新融入传统中形成一种新传统传授给后辈。我国的俄罗斯族在近百年历史发展中其文化传播波及新疆地区的多数民族,除锡伯族外,达斡尔、塔塔尔等民族的民间舞中都有俄罗斯族踢踏舞的痕迹。

除以上这些民族文化的影响外,锡伯族乐舞发展过程中还融入了其他民族的乐舞文化元素,在此不再一一赘述。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是一个由汉族、哈萨克族、锡伯族、俄罗斯族、蒙古族等多民族组成的杂居、混居地区。据调查,察县目前年纪比较大的老人一般都会多种民族的语言,尤其以汉语、锡伯语、哈萨克语、维吾尔语四语兼通。语言尚且如此,民间文艺也同样交流频繁。在新疆,这种各民族之间跨文化融合现象比比皆是,各民族之间文化交流广泛,生活上来往频繁。锡伯族自古就对语言翻译有着独特的天赋,在这种多民族环境下生产生活更是如鱼得水,使其在继承与保持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广采博收、兼容并蓄,民族文化不断得到丰富与创新,极大促进了文化发展。

锡伯族人对本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强烈,彰显了文化自觉意识。这种文化自觉形成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民间艺人的自觉推动。在察县,民间艺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这种效应也必然会推动当地贝伦审美风格的发展及审美追求的趋向。这也印证了“以人带舞”理念下进行舞蹈文化传承研究的合理性。其次,在察县,舞蹈作为美育的一种手段已自觉进入察县中小学教育,如“蝴蝶舞”进入中小学艺术课程教学。最后,以西迁节、春节等为主的民俗节日活动对民间舞蹈的传承形成一种直接的推动……当地举办的节日晚会,其中无论小品、歌曲还是舞蹈节目中,都有贝伦舞元素的出现。此外,近些年贝伦在察县当地相对来说得到了有序的发展,除“非遗”保护机构的功劳以外,察县当地文工团多年来做了不小的贡献。

然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贝伦的生存发展也出现了困惑。首先,传统舞蹈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其次,年轻编导对贝伦的原生性、次生性概念不了解,老一代与新一代出现鸿沟,尤其在对贝伦的认识理解及如何发展等问题上沟通较少。此外,不少贝伦节目出现一种贝伦音乐跳多种贝伦的乱象。贝伦的种类划分与音乐有直接关系,听到什么音乐就跳相应的贝伦,而现在的舞台作品,常常出现一种贝伦音乐里跳多种贝伦舞的现象。最后,比较棘手的问题是,据当地艺人所说有几种传统贝伦濒临失传,目前几乎没人在跳。一些舞台上表演的贝伦舞,只是偶尔带有民间贝伦的动作而已,原生文化含义不断被消减,舞蹈中看不到锡伯族先辈们生活的痕迹,不再是反映锡伯族人真实生活状态、真实情感的艺术。

锡伯族自古是一个善于吸收先进文化的民族,在我国历史上几次迁徙,保卫祖国、戍守边疆,与相邻民族和睦相处、交流频繁。“忠诚、英勇、开放、包容、创新、勤劳的优良精神品质”①侯桂芳.以西迁精神为引领实现察布查尔县科学跨越[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12(4):32-33.早已成为锡伯族的传统民族精神。在这种民族精神的引领下新疆察县的锡伯族文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使本民族文化不断丰富。同时,当地依然能固守着本民族的古老文化习俗,这便是最难能可贵之处。究其原因总结如下:首先,在民族记忆中察县锡伯族人对乾隆二十九年(1764)间西迁戍边的记忆尤为深刻,如今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西迁节”当天全县都要举办盛大的民俗歌舞活动来纪念两百多年前的这一天。伴随着这种记忆,贝伦舞的动作中常带有浓郁的思乡之情,保存母体文化记忆的观念不断加强,民众间形成了传承传统乐舞文化的强烈自觉意识,增强了民族文化认同感、维系了文化归属、提高民族凝聚力。其次,锡伯族自古善于学习,多次迁徙的经历使得“开放、包容”的民族精神早已融入本民族集体无意识当中历代沿袭,在与其他民族交往中习惯于开放地吸收优质养分兼容于本民族传统文化之中,发展创新的同时而不失自我。最后,新疆自古有着多民族聚居、杂居的地域特征,在这种大环境下,多民族和睦共处,文化交融。在这种良好的地域人文环境下锡伯族文化不断得到发展,形成多元一体的乐舞文化特征。

猜你喜欢 锡伯族民间舞蹈民族 探析民间舞蹈传承的现状及发展戏剧之家(2022年19期)2022-11-12我们的民族娃娃乐园·综合智能(2022年2期)2022-04-19民俗文化旅游攻略旅游(2021年10期)2021-10-09锡伯族文化如何走进沈阳高校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5期)2020-12-08达斡尔民间舞蹈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草原歌声(2020年4期)2020-03-29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人民交通(2019年16期)2019-12-20MINORITY REPORT汉语世界(The World of Chinese)(2019年5期)2019-11-11在高校舞蹈教育中如何传承民间舞蹈艺术流行色(2019年7期)2019-09-27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文史春秋(2016年2期)2016-12-01乌鲁木齐市锡伯族纪念西迁250周年新疆人文地理(2014年6期)2014-07-23

推荐访问:锡伯族 新疆 调查研究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606/607948.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