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科技期刊发展的思考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林福财 ,钟国翔

(1.闽南师范大学科研处,福建漳州 363000;
2.闽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福建漳州 363000)

2018年1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1]指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夯实进军世界科技强国的科技与文化基础”.2019 年9 月,包括中科院在内的七大部门联合组织实施了“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2].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为建设期刊出版强国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办好一流学术期刊和各类学术平台,加强国内国际学术交流”,特别是2021 年5 月18 日,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3],“学术期刊是开展学术研究交流的重要平台,是传播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是促进理论创新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学术期刊出版发展正面临良好机遇和背景下,地方高校如何提高科技期刊的水平和质量,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必须思考的问题.地方高校的科技类期刊是体现高校自身科研发展的水平,特别在突显高校自身办学特色和学科发展水平.但地方高校的科技类期刊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期刊的论文质量和期刊的服务水平具有很大的差距.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以下简称“学报(自然版)”)创刊于1983年,2013年,从《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名为《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闽南师范大学主管、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自然科学综合学术理论刊物.学报(自然版)的办刊宗旨是: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提倡“双百”方针,主要反映本校最新科研成果和学术动态.同时部分吸收校外高质量的稿件,以促进文化交流,繁荣学术研究,发现和培养科研人才,为科教兴国做出贡献.学报(自然版)以创新性、前瞻性、学术性为办刊特色,主要刊登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体育学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既是高校综合性期刊,也是科技期刊.从2013 年更名至今,学报(自然版)期刊综合影响因子由0.114上升至0.230,取得不错的期刊影响力,但也面临期刊转型升级,从综合性期刊向专刊转换的难题.

以学报(自然版)为研究对象,通过2019—2021 年载文量情况和期刊综合影响因子,论文第一作者与基金情况,与其他地方高校校内/校外稿对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等几个角度对地方高校科技期刊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4条发展构想,并得到关于地方高校科技期刊发展的4点启示.

统计发表在学报(自然版)2019—2021 年正刊的论文情况,包括载文量情况和期刊综合影响因子,论文第一作者与基金情况,与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对比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期刊综合影响因子来源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共同发布的“计量评价指标变化分析报告”.

2.1 2019—2021年载文量情况与期刊综合影响因子

统计2019—2021年学报(自然版)载文量情况与期刊综合影响因子,见表1.

表1 2019—2021年学报(自然版)载文量与期刊综合影响因子情况Tab.1 Article volume and journal comprehensive impact factors of Journal(Natural science)from 2019 to 2021

从表1 可知,2019—2021 年,学报(自然版)刊期均为季刊,一年发表4 期.发稿量从2019 年的86 篇到2020年的84篇,再到2021年的76篇,发表篇数呈下降趋势,趋势稳定,这是由于期刊版面不变,而均篇的发文量增长,很多论文动辄数千甚至上万字的篇幅,导致论文发表篇数的减少.而投稿量却从2019 年的295 篇到2020 年的325 篇,再到2021 年的435 篇,投稿篇数呈井喷上升趋势,这与学报(自然版)开设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和启用新的投稿系统有关.发表总字数从2019年115万字到2021年135万字,呈逐年上升趋势.发表严重疑似学术不端文献0篇,说明期刊严格把控用稿要求,防止学术不端行为.虽然发稿量在逐年下降,但是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从2019 年的0.137 上升到2021 年的0.230,增幅为67.88%,增幅显著,这与学报(自然版)开启重点特征稿栏目、评选年度优秀论文和发放稿费等正向激励措施有关.

2.2 2019—2021年论文第一作者与基金

统计2019—2021年学报(自然版)论文第一作者与基金情况,见表2.

表2 2019—2021年学报(自然版)论文第一作者与基金情况Tab.2 First author and fund of Journal(Natural science)from 2019 to 2021

从表2 可知,2019—2021 年,学报(自然版)论文第一作者为教授职称或博士学位的作者篇数分别为18、20、19篇,呈稳定趋势;
占比分别为20%、24%、25%,呈稳定趋势.省部级以上基金论文篇数分别为73、59、66篇,呈下降趋势,这与发文量下降呈正比例关系;
占比分别为82%、70%、87%,呈较稳定趋势.

2.3 2019—2021年与其他地方高校校内/校外稿对比

统计2019—2021年学报(自然版)校内/校外稿与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对比情况,见表3.

表3 2019-2021年福建省部分高校学报自然版对比Tab.3 Comparison of the natural editions of some university journals in Fujian Province form 2019 to 2021

从表3 的横向对比数据可知,4 所高校的校内稿相对较多,占比均较高,这与高校期刊优先发表校内论文的办刊宗旨有关.从表1可知,学报(自然版)期刊(季刊)综合影响因子并未因发表校内稿较多而呈下降趋势,相反,影响因子逐年上升,这表明校内/校外稿与期刊影响因子并无直接关系,校内稿并不代表是“差稿源”,而校外稿也未必就是“好稿源”,期刊取舍稿件还应以学术质量为准,不应过份强调校内/校外稿之分.事实上,在现行“以刊评文”的出版大环境下,论文的学术质量是根据期刊划分的档次进行的,而不是由作者的校内/校外身份决定的.

通过学报(自然版)2019—2021 年载文量情况和期刊综合影响因子,论文第一作者与基金情况,与其他地方高校校内/校外稿对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在些基础上提出4点学报发展的思考启示.

3.1 调整地方高校科技期刊功能,促进转型发展

地方高校科技期刊具有地域性、学术性、综合性和高校性根本特征,这些根本特征,特别是高校性也体现该科技期刊需围绕着本高校的教学科研工作这一轴心展开,作者的群体主要是本校的教师,科技成果主要为本校教学科研为主.另外,地域性也决定了高校的科技期刊具有地方特色和本校学科与专业方面的特点.但另一方面,高校性、地域性和综合性也制约着高校科技期刊的发展和水平的提升.

针对高校科技期刊“千刊一面”的综合性特点,在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背景下,学报升级发展应从综合性特点转型到专业化特点,依托高校特色学科,优势互补,打造特色栏目,塑造品牌,提升期刊综合力[5],这些对提升期刊特色影响力有积极作用.

高校科技期刊专业化转型升级,以专业化学科为依托,以服务高校科研目标、优势学科建设、专业人才培养、学院成就展示为定位,以塑造学报品牌、提升期刊影响力为目的,实现学报的转型化升级发展.同时,加大重点特约稿力度,吸引更多优质稿源,从根本上解决好稿源不足的问题.

高校科技期刊实现转型发展升级,有着先天的优势.闽南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大学等作为教育部的直接或间接下属单位,在包括行政、人事、经费等方面具有共性,利于双方工作的协调开展,实现不同地区的集团化发展.同时,教育部可以进行资源重组,利用“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对科技期刊进行优势互补,实现科技期刊的集群化和集团化发展.

3.2 提升高校科技期刊的编辑工作

地方高校期刊的编辑工作对高校期刊的发展非常重要,但高校科技期刊办刊水平和影响力不足是目前面临的问题.稿源是核心,队伍建设是关键,编校是保障,排版印刷是组成.学报(自然版)目前只有专职3 人,在做好编辑工作的同时,还要负责部门的党务、行政、编务,等工作,长期以来承担大量工作,显得力不从心.

提升高校科技期刊的编辑工作,人才是关键,编辑队伍建设作为最重要的资源,是实现期刊发展的源动力,但编辑人才的“边缘化”是制约学报发展的主要原因[6].期刊主管主办单位应利用学校的有利条件,鼓励教学、科研一线青年教师兼任学报编辑,实现多阶梯、跨学科、分层次的办刊条件,同时出台相应奖励政策,将专业教师的编辑工作并入工作量,作为绩效考核的组成部分,这在实现编辑“专业化”的同时,又源源不断地提供了学报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实现学报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而学报的高质量发展又反过来促进高素质编辑队伍建设.这是高校学报发展的必由之路.

3.3 提高高校科技期刊的国内化发展

充分发挥高度国内化编委会的作用,注重选题组稿工作.期刊主编是期刊的灵魂和核心,是办好学报的关键人物,主编的办刊格局决定了学报的发展高度,在办刊宗旨、栏目建设、组稿出版方面,提升了期刊的学术视野.

组稿是期刊吸引优质稿源的关键方法,期刊应结合期刊层次、期刊特色、学科特点制定适合的组稿策略[7].栏目设置合理、名称规范、学科明晰可以保障期刊组稿的实现.对于较为成熟的栏目,可以利用学术会议、学术团体、科研院所,编委会等,发挥栏目组稿的积极性;
对于新颖的国家科研项目和海内外青年才俊,可以设置专栏,以此吸引这类稿源.对于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大课题、知名专家和学科带头人等高层次研究项目和研究人员,可以因项目因人设置栏目.

具体实施方面.1)严把稿件质量.对于栏目组稿,约稿时定好质量标准,选择领域内知名专家进行同行评议,责任编辑确保语言和格式符合要求,把控稿件质量.2)出版周期方面.栏目组稿应保证论文的时效性,对于审稿通过且有时效性的论文,要缩短出版周期,优先发表.3)稿件比例方面.综述和论文比例恰当,当一类栏目组稿稿件充足,可将此类栏目稿件作为专刊发表.

3.4 加强高校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和传播渠道,宣传工作的推广

高校科技期刊的数字出版和转型升级,对于传播渠道的创新和期刊的宣传推广,起着重要作用[8].有利于提升期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让更多作者认识期刊,以此吸纳更多更好的优质稿源.

学报(自然版)利用XML技术实现期刊的数字化出版和传播渠道,通过学报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大力宣传期刊,开展宣传工作的推广.利用好这些新媒体工具,将进一步提升期刊的传播力和学术影响力.

以学报(自然版)2019—2021年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结果,进行深入思考,得出4点关于地方高校科技期刊发展的思考,以期对地方高校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提供建议.

猜你喜欢 科技期刊学报栏目 声音栏目 与您同行 食安天下 掷地有声食品界(2022年10期)2022-10-1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2年8期)2022-08-31第五届世界科技期刊论坛在长沙举办学会(2022年7期)2022-08-0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2年5期)2022-06-06《计算机应用》获评“川渝一流科技期刊”计算机应用(2021年12期)2022-01-05《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1年4期)2021-11-2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1年9期)2021-11-02《雷达学报》入选“第5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雷达学报(2021年3期)2021-07-05The More We Get Together阅读(快乐英语中年级)(2020年6期)2020-08-18Baa, Baa, Black Sheep阅读(快乐英语中年级)(2020年2期)2020-04-16

推荐访问:思考 高校 地方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608/608563.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