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的临床对比研究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宋 林

(兴化市人民医院眼科,江苏 泰州 225700)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是由于视网膜分支静脉处血管被血栓堵塞而导致视网膜出现局限性的缺血性改变,进而导致静脉回流出现障碍,使视网膜黄斑区域发生水肿,而黄斑区是中心视觉的主要部位,一旦出现水肿则会导致患者视力下降,严重者甚至会致盲[1]。目前,临床上对于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治疗,多采取玻璃体腔注射抗新生血管药物以减轻黄斑水肿,恢复视力水平。雷珠单抗和康柏西普均为目前临床常用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药物,其中雷珠单抗能够与VEGF的异构体进行紧密结合,从而达到抑制新生血管生成及防止血管渗漏的效果[2]。康柏西普能够阻断由VEGF介导的信号传递,抑制病变新生血管的生长,对于黄斑病变同样也具有较好疗效[3]。以上两种药物在既往临床应用中均曾用于治疗各种原因所导致的黄斑水肿,且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4],但用于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治疗中两者疗效谁更优越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兴化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60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
年龄45~73岁,平均(59.34±5.21)岁;
病程1~4个月,平均(2.65±0.51)个月。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
年龄44~74岁,平均(60.61±5.47)岁;
病程1~5个月,平均(2.73±0.64)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参照《视网膜静脉阻塞的诊断及治疗》[5]中相关诊断标准。纳入标准:与上述诊断标准相符者;
均为单眼发病者;
未合并有其他眼部疾病者;
既往无眼部手术史者等。排除标准:有玻璃体切除史者;
合并有重要器官严重疾病者;
合并有恶性肿瘤者;
免疫功能低下或障碍者等。患者及家属均自愿加入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本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使用雷珠单抗注射液(Novartis Pharma Schweiz AG,注册证号SJ20170004,规格:10 mg/mL,每瓶装量0.2 mL)进行治疗,注射前3 d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沈阳兴齐眼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03593,规格:0.4 mL∶1.952 mg)进行抗感染治疗,4次/d;
注射当天以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 (s.a ALCON-COUVREUR n.v,注册证号HJ20160133,规格:15 mL∶75 mg)进行表面麻醉,麻醉生效后使用0.9%氯化钠溶液对眼睑进行冲洗,并使用开睑器进行开睑,于患者患眼距离角巩膜缘3.5~4.0 mm的颞下部位进行垂直穿刺注射,确保针头位于玻璃体腔内,0.05 mL/次,注射完毕后以抗生素眼膏包扎眼部。观察组患者则使用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成都康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130012,规格:10 mg/mL,0.05 mL/支)进行治疗,注射前操作及注射方法同对照组,0.05 mL/次。两组患者均依据治疗后1个月复诊情况决定是否重复注射。重复注射的标准:①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显示黄斑存在水肿;
②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较上次随访时增加≥ 100 μm;
③CMT下降不明显。两组患者均持续随访6个月。

1.3 观察指标①视力改善有效率。使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后1、3、6个月视力情况,患者检测结果较治疗前检测结果对比增加≥ 2行为视力提高;
患者检测结果较治疗前检测结果对比减少≥ 2行为视力下降;
视力检测结果在视力提高与视力下降之间即为视力稳定[6]。视力有效率=(视力提高例数+视力稳定例数)/总例数×100%。②CMT。使用光相干断层扫描仪 Cirrus HD-OCT[卡尔蔡司(上海)管理有限公司,型号:5 000]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CMT进行检测。③最佳矫正视力(BCVA)。使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BCVA水平,记录时转换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值。④视网膜外核层厚度(ONLT)、光感受器层厚度(PLT)。使用光相干断层扫描仪Cirrus HD-OCT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ONLT、PLT进行检测。⑤注射次数、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注射次数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眼压过高、球结膜下出血、眼内炎。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 例(%)]表示,两组间比较行χ2检验,多时间点比较行χ2趋势检验;
计量资料经S-W法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两组间比较行t检验,组内多时间点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视力改善有效率比较对照组患者治疗后1周及1、3、6个月视力改善有效率分别为56.67%(17/30)、 60.00%(18/30)、66.67%(20/30)、73.33%(22/30);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周及1、3、6个月视力改善有效率分别为 60.00%(18/30)、63.33%(19/30)、73.33%(22/30)、83.33%(25/30)。治疗后1周及1、3、6个月,两组患者视力改善有效率呈逐渐升高趋势,但两组间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69、0.071、0.317、0.084,均P>0.05)。

2.2 两组患者CMT比较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3、6个月两组患者CMT呈逐渐降低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各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CMT比较( μm, ±s )

表1 两组患者CMT比较( μm, ±s )

注:与治疗前比,*P<0.05;
与治疗后1个月比,#P<0.05;
与治疗后3个月比,△P<0.05。CMT: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1个月 治疗后3个月 治疗后6个月对照组 30 645.78±74.96 365.41±57.36* 256.41±38.31*# 234.41±29.25*#△观察组 30 642.35±78.52 352.74±58.14* 247.63±35.67*# 225.45±27.63*#△t值 0.173 0.850 0.919 1.220 P值 >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患者LogMAR视力值比较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3、6个月两组患者LogMAR视力值呈逐渐降低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各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LogMAR视力值比较( ±s)

表2 两组患者LogMAR视力值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P<0.05,与治疗后1个月比,#P<0.05,与治疗后3个月比,△P<0.05。LogMAR:最小分辨角对数。

组别例数 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 治疗后3个月 治疗后6个月对照组30 0.53±0.12 0.41±0.10* 0.30±0.07*# 0.13±0.04*#△观察组30 0.55±0.11 0.42±0.09* 0.29±0.06*# 0.12±0.03*#△t值 0.673 0.407 0.594 1.095 P值 >0.05 >0.05 >0.05 >0.05

2.4 两组患者PLT、ONLT比较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3、6个月两组患者PLT值呈逐渐升高趋势,ONLT值呈逐渐降低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间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PLT、ONLT比较( μm, ±s )

表3 两组患者PLT、ONLT比较( μm, ±s )

注:与治疗前比,*P<0.05;
与治疗后1个月比,#P<0.05;
与治疗后3个月比,△P<0.05。PLT:光感受器层厚度;
ONLT:视网膜外核层厚度。

组别 例数 PLT ONLT治疗前 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 治疗前 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 治疗后6个月对照组 30 58.34±5.25 72.37±7.46* 82.48±8.25*# 90.41±8.85*#△412.36±54.66 314.42±42.83*265.78±34.64*# 225.63±34.59*#△观察组 30 58.17±5.08 73.42±7.13* 83.57±8.31*# 91.26±8.47*#△415.84±52.74 311.37±41.69*261.31±32.86*# 221.41±32.56*#△t值 0.127 0.557 0.510 0.380 0.251 0.279 0.513 0.487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5 两组患者注射次数、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注射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间并发症总发生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注射次数、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是由于各种原因形成的血栓堵塞视网膜内分支静脉所致,而视网膜内局部缺血缺氧又会刺激视网膜产生新生血管,但新生血管极易发生破裂,从而发生出血、水肿及渗出,进一步累及黄斑区域,对患者视力产生严重影响。

雷珠单抗能够与VEGF-A进行紧密结合,阻碍VEGF在血管内皮细胞表面与其受体结合,从而阻止血管内皮增生,减少视网膜渗液释放,达到促进渗液吸收和消除水肿的目的[7]。康柏西普是VEGF受体 - 抗体重组融合蛋白,不仅可以阻断VEGF-A的所有亚型,还可以阻断VEGF-B和胎盘生长因子(PIGF),其作用范围相对更广[8]。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1周及1、3、6个月,两组患者视力有效率呈逐渐升高趋势;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3、6个月两组患者LogMAR视力值、CMT、ONLT呈逐渐降低趋势;
PLT呈逐渐升高趋势,但以上所有数据两组间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明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使用雷珠单抗和康柏西普均能够减少CMT、ONLT厚度,并增加PLT厚度,提高不同时间点最佳矫正视力,从而改善患者视力。刘竟慧等[9]研究者同样对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进行了相似研究,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进行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7.50%、75.00%,两种药物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视力水平,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相比无显著差异。

由于血栓所引起视网膜分支静脉堵塞会导致视网膜内血液与氧气供应不足,为保证足够的供血供氧,视网膜会自发促进新血管的生成,而这种新生血管是从正常血管中延伸出来的新的螺旋形毛细血管,不仅会迅速发展,还容易破裂引起出血,进而对黄斑区域造成影响,以致于患者视力降低,因此使用药物抑制视网膜内新生血管的生成对于患者视力恢复具有重要意义[10]。但雷珠单抗与康柏西普均需要进行眼内注射来抑制眼内新生血管的形成,而玻璃体是人体中最为脆弱的器官之一,操作中稍有不慎即会导致眼球受损,从而损害患者视力,即使操作医师较为熟练,长期重复地将药物注射至玻璃体内仍旧有可能导致眼压升高,从而增加青光眼风险,且雷珠单抗和康柏西普均只能在一定时间内抑制液体渗漏,作用时间较短,其中雷珠单抗的半衰期相对更短,药物代谢速度较快,为保证治疗效果,需要反复多次注射[11]。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注射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
两组间并发症总发生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应用于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中均较为安全,但康柏西普注射次数更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眼压增高的风险,与林国乔等[12]研究结果较为 相似。

综上,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应用于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均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视力,但康柏西普注药次数少于雷珠单抗,更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康柏西雷珠黄斑 康柏西普在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中的应用进展国际眼科杂志(2022年8期)2023-01-04康柏西普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相关机制临床眼科杂志(2021年5期)2021-11-15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湿性黄斑变性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医学概论(2021年19期)2021-01-21护理干预在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效果分析中华养生保健(2020年4期)2020-11-16不同剂量雷珠单抗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疗效评价中华养生保健(2020年7期)2020-11-16ELM及IS/OS完整性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预后视力的影响医学新知(2019年4期)2020-01-02裂孔在黄斑保健医苑(2019年5期)2019-05-15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5氟尿嘧啶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中医眼耳鼻喉杂志(2019年3期)2019-04-13眼前突然一片黑?可能是它出了问题……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18年22期)2018-11-26眼白的发黄区块是“黄斑”吗家庭百事通·健康一点通(2018年9期)2018-10-12

推荐访问:康柏 黄斑 视网膜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726/630738.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