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遗产的韧性能力与可持续演进——以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遗产为例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陈耀华

秦 芳

乡村遗产是位于乡村地区具有遗产价值的社会生态系统。它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当地居民通过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作用于自然环境所形成的人地互动的结果。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耕作方式、文化与民俗等生态、社会、经济因素皆蕴含其中,并不断传承、发展和演进。因此,从本质上说,乡村遗产具有活态属性。

当前,韧性理论快速发展[1-2][3]10[4],已成为研究城市、乡村等社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范式[5-9]。随着外界条件发展变化的速度逐渐加快,乡村遗产的可持续演进也得到广大学者和研究、管理机构的关注[10-15],并分别从景观评价、空间规划、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等专业角度展开研究[16-21]。2022年,世界遗产中心在“下一个50年”展望中也提出“世界遗产作为韧性、人文和创新之源”的主题①。但当前乡村遗产领域的韧性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聚焦于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变化对系统韧性的影响和作用机制[22-25][26]3;
韧性,尤其是文化韧性对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因素[27-31];
结合适应性循环描述系统各阶段特征[26]167[31-32];
以及如何管理韧性并开展适应性治理[26]283[32]等方面,这些研究对乡村遗产的可持续演进具有一定启示意义,但尚未对乡村遗产韧性概念、构成及其与遗产价值的演进关系展开深入研究。基于此,本文引入韧性理论探讨乡村遗产的可持续演进。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从韧性角度更为全面地理解乡村遗产如何在维持遗产价值真实、完整的前提下,实现遗产地及所在社区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讨论了韧性与可持续性的关系,提出韧性是乡村遗产可持续演进的先决条件;
在社会生态韧性概念基础上,阐述乡村遗产的韧性能力概念、构成及其在可持续演进目标下与遗产要素和遗产环境的对应关系,探讨韧性能力如何作用于乡村遗产,并影响其价值演进。随后以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为例开展实证研究,研究成果对于乡村遗产的科学保护与管理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1.1 韧性与可持续性

20世纪50—80年代,韧性概念先后被应用于心理学和工程材料领域。1973年,霍林(Holling)在其关于系统生态学的开创性论文中运用了这一概念[33],进而提出生态系统韧性定义。2000年起,韧性被更多地应用到社会生态系统,形成演进韧性,强调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是耦合、相互依存和共同进化的[34]。随着对系统构成和变化机制认知的逐步加深,沃克(Walker)、福克(Folke)等相继在原有韧性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缓冲能力、适应能力和转型能力在内的韧性思想[4,34-35]。其中,缓冲能力对应稳定性和持久性,强调系统吸收冲击、干扰,保持自身结构与功能的能力;
适应能力对应动态性,指系统根据不断变化的外部驱动因素和内部过程调整其响应的能力,从而允许在当前机制内沿着现有轨迹发展[4]。转型能力是指为发展创造新的稳定域、新的稳定局面及跨越门槛进入新的发展轨迹的能力[4],它与实施根本性变革的能力有关,即“创造未经尝试的开端,从中进化出新的生存方式”的能力[35]。这一思想之所以突出,是因为它区分了韧性的不同方面,强调变化无处不在,以及社会生态系统长久持续发展中适应和转型的必要性[36]。然而这一思想目前主要应用于人居领域,较少涉及遗产领域。

由于社会生态系统的特点是具有大量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组件、结构和动力学的尺度多样性及自组织能力[37],因此内部过程的不确定性及对外部影响的非线性响应决定了此类系统本质上是不可预测的。尽管大多数可持续性定义强调了这一动态特征②[1-2][3]37[38],但它很少成为人们理论和实践关注的焦点。而韧性明确关注系统的缓冲、适应和转型能力,决定了复杂适应系统的可持续能力依赖于系统韧性[1,39]。

1.2 韧性是乡村遗产可持续演进的先决条件

作为典型社会生态系统的乡村遗产在演进过程中面临多种类型的干扰,并具有自身的复杂性及动态特征。乡村遗产要实现可持续演进,必须在价值上真实、完整,在生态上健全,在经济上可行,并对社会负责。这一前提要求我们在考虑乡村遗产的共时性特征时,不仅要考虑遗产价值的单一因素,同时还要考虑社会、经济、生态各个元素和(子)系统之间各种相互作用及相互依赖的复杂功能和过程[40]。同时,在历时性特征上,乡村遗产的可持续演进不应被视为一套在时间和空间上固定的实践,而是必须包括其应对变化的能力。这种理解强化了在保护遗产持久性的同时,要维持当地自然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持续处理不确定性、变化和适应的能力。因此,乡村遗产的可持续性取决于系统应对外部和内部条件变化的能力,以及创造、检验和维持这种适应性的能力[1,41]。即韧性及由此产生的适应变化的能力是系统可持续演进的关键属性[42],对于在“变化的世界”中实现可持续性至关重要,遗产韧性因此成为可持续性的先决条件。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韧性概念,可以将乡村遗产韧性理解为多尺度上系统的缓冲能力、适应能力和转型能力的整合。“能力”是指识别机会、调动资源、实施选项、开发流程、进行迭代、学习的综合素质,它不是一种过程或自动响应,而是系统所具有的一种属性[43]。

2.1 3种韧性能力

2.1.1 缓冲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外来文化的冲击、气候变化、病虫害等干扰都会在乡村遗产没有实质性变化的情况下得到缓冲。遗产地在面临外部压力的情况下,通过内部资源的重新调配来缓冲干扰,包括使用库存、传承传统文化和技艺,以及丰富生物多样性等来实现。缓冲能力不等同于传统的静态保护管理,它是对外部干扰的一种应对措施,用来维护遗产价值的历史真实性,对于缓冲小干扰和应对大冲击的初始阶段尤为重要。

2.1.2 适应能力

适应能力有助于乡村遗产识别问题,确定其中的优先事项,在面临干扰和冲击时调动资源、结合经验和知识,以便根据不断变化的环境或当地居民的偏好调整应对措施,但相应的调整和变化幅度有限,以路径依赖为标志。它对应乡村遗产的演进真实性。

2.1.3 转型能力

由于转型意味着向一个新的系统过渡,建立新的经营管理制度,形成不同的资源要素流动和各种活动。因此,转型能力促进乡村遗产从不可持续状态转移到更可持续的演进状态中,它突出体现在遗产的社会、经济环境方面。

2.2 遗产要素、遗产环境与韧性能力的对应关系

我国乡村遗产在长期演进过程中,其原始功能(通常是生产、生活功能)与遗产的持久性有着密切联系。具体体现为:1)乡村遗产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历史和物质意义上,更多在于其精神和传统意义;
2)乡村遗产需要从整体上理解它的持久性,而不应作为一个特定的客观风格“定格”在某一特定时间;
3)独特的地方习俗与文化,如宗教或民俗习惯、节庆活动等存在于传统社区的日常生产、生活中,并不断发展演进。本质上,乡村遗产的“价值、要素与环境”“持久性与动态性”“保护与发展”“缓冲、适应与转型”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图1)。

图1 乡村遗产要素、遗产环境与韧性能力的对应关系(作者绘)

乡村遗产的系统构成包括遗产要素与遗产环境。其中,遗产要素对应着遗产价值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体现出它的持久性特征与保护需求;
遗产环境,既包括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制度、体制机制、利益相关者等在内的社会环境,以及市场、企业、个体经营者等为代表的经济环境。相较于遗产要素,遗产环境在演进中则更多体现为动态性特征与发展需求。

将乡村遗产演进与韧性、适应性循环理论结合起来,可以分析得出遗产价值在形成过程中面临着来自自然、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各类干扰(表1),这些干扰通常结合在一起对乡村遗产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图1、2)。遗产演进从最初的弥散价值(T0),经过长期历史发展,逐渐形成它的持久价值(T1),也就是构成遗产真实性、完整性的价值。此时如果外界干扰程度较低,遗产自身则体现为前循环阶段的缓冲能力,它们可以被吸收和缓冲,而不会改变遗产特征(T2)。但是,随着外部压力和冲击的进一步增强(T3),体现为后循环阶段的适应和转型能力,它开始在一些遗产要素和环境上产生部分变化,可能会增加一些新的价值,形成创新与发展,促进遗产价值的丰富;
也可能适应不良,让遗产走向退化(这种可能性较低)(T4)。因此,遗产要素主要体现为它的持久价值和一部分新加入的价值,前者对应缓冲能力,后者对应适应能力。

表1 乡村遗产在适应性循环周期中面临的外部干扰及对应的韧性能力

同时,遗产环境也在不断地缓冲、适应和转型。自然环境更多体现为缓冲、适应能力,表现为生物数量、种类的增减等。社会、经济环境则更多体现为适应、转型能力。尤其是对于长期演进的乡村遗产而言,社会、经济系统中的转型作用比生态系统中更加重要,它对应遗产地及所在社区的动态性与发展需求。社会转型带来新的管理制度、政策及利益协调机制等,从中长期发展来看,转型是社会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必需条件。乡村遗产系统中的转型更多涉及的是观念意义、社会网络结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模式(包括领导力、权力关系),以及相关组织和制度安排的转变。经济转型则体现为产业方式、参与者的改变等,为遗产地所在社区带来更多经济活力。

以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以下简称“景迈山”)为例,阐述乡村遗产的韧性能力及其与遗产要素、遗产环境的对应关系。

3.1 景迈山概况

景迈山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遗产区范围内包含5片规模宏大、保存完好的古茶林和分布其中的9个传统村落(4个傣族村寨、5个布朗族村寨)及古茶林之间的3片分隔防护林(图3)。由于其特殊的茶林种植维护技术、茶叶加工技术、因地制宜的土地利用技术和村寨建设技术,以及独特的宗教信仰和茶文化,彰显了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的朴素生态伦理和智慧,对当今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多元文化并存具有启示意义[44]160。2012年,景迈山因符合遗产价值标准(III,V)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后相继被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45]。目前,景迈山已被国务院批准为中国2022年正式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图3 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报遗产区、缓冲区范围(作者根据参考文献[44]13改绘)

景迈山是世界上现代茶园种植技术普及前,传统“林下茶种植”方式保存至今的实物例证和典型代表,也是我国茶文化景观、森林农业开发和人类茶种植模式的典范[44]160。它在1 0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宜居和可持续的山地人居环境,保证了当地社会和经济的稳定发展,孕育和传承了人地和谐的朴素生态伦理和智慧,始终维持着遗产价值的真实、完整和活态演进,体现出强大的遗产韧性。与此同时,近年来快速城镇化也为遗产地带来了各种干扰,这些干扰逐渐引起了遗产保护和社区发展之间的矛盾,使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显得更为迫切。

在阐述乡村遗产韧性之前,首先要明确系统的空间尺度。景迈山遗产区范围构成本次研究的焦点系统,遗产区面积近7 200hm2,涵盖2个行政村、10个自然村,总人口5 365人[44]30。遗产构成包括古茶林、传统村落、分隔防护林等遗产要素和生态茶园、森林、农田、水域,以及茶经济、传统文化、各类利益相关者在内的遗产环境。社会生态系统则包括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两部分。2种分类方式在具体构成内容上存在交叉重叠(表2)。

表2 焦点系统的内容构成

3.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图2 乡村遗产价值演进示意(作者绘)

本文采用探索性实证研究方法,它是“整体因果或解释性研究设计的一个初步步骤,用于探索一个相对新的科学调查领域,在这个领域中,研究问题要么尚未明确确定和制定,要么尚未获得假设制定所需的数据”[46]。

数据收集基于2018年至今的田野调查中开展的问卷调查、半结构化访谈等形式进行理论抽样,同时结合《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报世界遗产文本》[44]30-271《景迈山村庄规划》[47]等文本内容进行三角剖分。其中,访谈内容围绕事实问题和发展问题展开,事实问题包括:景迈山演进过程中面临的干扰、遗产价值的持久性与变化等;
发展问题包括:遗产价值变化的原因及未来保护利用的挑战等。访谈对象包括当地政府主管人员、村民及外来企业负责人,受访者信息如表3所示。

表3 受访者信息

由于主题分析在广泛的理论方法中具有灵活性[48],因此采用主题分析方法识别、提炼和报告数据集中的主题。首先从问卷和访谈记录中提取事实、发展2类问题内容,并进行编码;
其次对各类文本数据进行主题编码。最终得到的编码主题对应3种韧性能力:缓冲能力、适应能力和转型能力。

在以景迈山为对象展开的实证研究中,3种韧性能力相互关联,体现在乡村遗产的社会系统、生态系统及其关联中,并与遗产要素、遗产环境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通过提升韧性能力,促进遗产保护与社区发展的协调,才能真正意义上推动乡村遗产的可持续演进(表4)。

表4 研究结果

4.1 生态、社会系统及二者关系均体现出缓冲能力

景迈山在千余年的历史演进过程中,无论生态系统或社会系统及二者的关系均展现出极强的缓冲能力。就生态系统而言,传统的“林间开垦、林下种植”的生产技术与智慧始终代代传承,促使景迈山古茶林具有与天然林十分相似的生态系统结构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③[44]91,使古茶林在历次的气候变化、病虫害侵扰中得到缓冲并长期演进、发展,体现出强大的持久性与缓冲能力。对此,受访者1表示,景迈山具有千年历史的古茶林,它独特的茶叶种植技术保障了它在历次飞蛾虫灾中较完整地保留下来。同时,源于传统茶祖信仰,当地茶农始终谨记首领帕哎冷的教诲:“我们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茶树”(受访者8~10),将保护古茶林的传统文化烙印在日常的思想、语言和行为方式中,这些都作为系统的缓冲能力促使古茶林作为遗产要素完整而真实地保留下来。

社会系统中也展现出强劲的缓冲能力,因地制宜的土地平面利用技术和垂直利用技术是当地人民生态智慧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共同作品。受访者1表示,村民世世代代居住在景迈山上,也习惯了祖辈沿袭下来的生活和居住方式。人工采茶、手工制茶的传统在工业化、机械化的冲击和影响下仍然是当地主导的茶生产、加工方式,同时也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保障了申报遗产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了古茶林文化景观的延续。传统的山神祭祀、茶祖崇拜、南传上座部佛教等文化与信仰深入当地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各种祭祀礼仪、宗教节庆活动等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受访者9、10均介绍了每家茶园都有1棵茶魂树作为该片古茶林的茶神予以祭祀的习俗;
傣族则祭祀茶神树(受访者3~5)。受访者8表示祭拜茶祖等传统宗教信仰在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

景迈山的社会生态系统在千余年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各种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外部干扰,既包括长期压力,也包括短期冲击。但系统自身强大的缓冲能力保障了遗产在演进过程中的价值持久性,古茶林、村寨等遗产要素在干扰下不断缓冲、适应,从而塑造形成遗产价值的演进性真实。

4.2 遗产要素与遗产环境均体现出适应能力

作为乡村遗产的景迈山,演进过程中的适应能力重点体现在自身的生产、生活方面。茶叶种植和生产加工作为当地传统生计,延续千年。传统的古茶林具有卓越的生态优势,但同时也存在茶产量低的劣势。为了充分利用古茶林优质的茶树基因,提高普洱茶产量,20世纪90年代,政府开始推广台地茶种植。台地茶一般在邻近古茶林的森林或旱地上开垦种植,其海拔位置低于古茶林,沿等高线成台地密植分布。但由于台地茶品质远不如古树茶,另外单一的生态系统也存在较大的病虫害风险,因此近10年来,政府已经要求在台地茶园中种植乔木,以逐步模拟古茶林的生态环境(受访者1)。同时,出于提升产量与效率的需求,近年来也出现了部分合作社采用机器制茶的现象。机器制茶效率高,标准统一,节省人力,但也带来了空间规模需求大、经济投入高等问题(受访者3~5)。因此在2012年开展申遗工作以来,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大力推动手工制茶的传统工艺发展,并推出各类茶文化展示、培训、研究工作,推动传统制茶工艺的传承。台地茶园向生态茶园的转变,手工制茶工艺的鼓励与传承等,均反映了景迈山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生态条件限制、传统文化继承等不同因素在不同历史时段的适应能力。

此外,随着社会发展,当地茶农也有改善生活环境的需求(受访者3~10)。在保证整体建筑的外形与设计、用途与功能、传统与技术、环境与位置均真实、完整的前提下,传统干阑式建筑经历了一代、二代、三代、四代的发展适应(表5)。虽然干阑式建筑材料发生了些许变化,但传统风貌依旧保留。为了保障传统建筑风貌的传承,当地政府主管部门近些年陆续通过出台管理规定、更新村规民约、制定村庄规划等方式约束和引导当地建筑风貌。要求“在景迈、芒景传统村落保护范围内经批准新建、扩建、改建的建筑物、构筑物,应当保持景迈、芒景古村落的建筑样式与风格”[44]221。这种变化充分体现了乡村遗产在面临外部干扰、内部具有自我更新与发展的需求下,自发进行的适应性调整。

表5 传统干阑式民居发展变化[44]106

4.3 社会治理和经济发展均体现出转型能力

景迈山在历史演进过程中的转型能力体现在社会治理和经济发展两方面。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传统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形成了政府、德高望重的老人及宗教首领共同管理景迈山的管理制度,并制定了新的保护景迈山古茶林的村民公约。1962年人民公社成立后,所有茶林划归公社集体所有。1980年实行家庭生产承包制时,又重新将古茶林分配到村民个人所有[44]145。土地制度的转变及配套的法规条例都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充分考虑了政府、村民的相关权益后做出的相应管理机制的转型,保障了古茶林的可持续演进。2012年,景迈山列入世界遗产预备名录后,陆续开展了传统村落风貌整治、基础设施提升、配套的乡村振兴等工作及针对各类遗产价值的科普教育活动。遗产的保护管理制度得到更新,更多利益相关者加入遗产保护与管理工作中来。这种转型通过新的替代机制和创新性来重新建立意义和关系,形成具有新联系和反馈的遗产地。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当地茶农突破传统的单一合作社方式销售茶叶,实现网络产供销一体化,极大地提高了茶农的便利程度和利润额度。同时,伴随申遗工作的展开,景迈山也逐步开展了以古茶林生态观光、古树茶品茗鉴赏为核心的旅游活动。通过景迈山与所在乡镇的联动,以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形式共同打造景迈山古树茶品牌,推进茶产业升级,开展适度旅游活动,多业并举促进了当地产业的更新和转型,也提升了当地茶农的生计。对此受访者2表示,依托景迈山的天赋资源,企业结合自身品牌效应,通过在当地打造人地和谐的茶产业和旅游业,形成景迈山独特的产业链模式,使该区域所有的老百姓都能从中受益。

4.4 韧性能力促进景迈山的可持续演进

景迈山在演进过程中,自然、社会、经济等各类遗产要素和环境促进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精神联系,以古茶林、传统村落为核心要素的遗产价值逐渐形成。虽然经历了气候变化、病虫害、社会制度变化等干扰,源于稳定的自然生态环境和部落-政府-宗教三方共管的社会治理体系,以及极具地域特色的茶文化和茶祖信仰,缔结了人与茶、人与自然的精神联系并维系了古茶林文化景观的千年传承。同时,林茶共生的延续性、林下经济的高效性、生活环境的宜居性、茶文化的独特性及人地关系的和谐性,促使景迈山延续千年并始终保持着演进中的持久性,同时遗产要素中也逐渐融入一些新的元素,使遗产价值逐渐丰富,在演进中实现了持久性、真实性与完整性。

与此同时,当地世居民族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传统文化、宗教信仰、茶文化、茶经济等社会、经济环境与森林、农田、水域等自然环境共同形成了遗产环境。在发展演进中实现了社会制度变化、土地制度改革及产业方式变化等若干社会、经济转型。例如,当前地方政府主管部门正在现有茶产业的基础上极力推动茶产业升级和生态观光旅游活动,打造景迈山当地古树普洱茶品牌,在保护遗产价值的同时,推动当地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通过整合多尺度系统的适应、转型能力,在保护遗产价值持久性的同时,满足当地社会、经济动态性发展需求。

遗产要素和遗产环境在演进过程中的缓冲、适应和转型能力保护了遗产价值的持久性、真实性和完整性,促进了遗产地的动态演进及所在社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既照顾了历史的真实性,也考虑到当前的实际发展需求及未来的遗产传承,从而真正意义上促进了乡村遗产的可持续演进。

韧性理论建立在“复杂转向”的基础上,这改变了我们看待世界的传统方式,它的突出贡献在于强调了社会生态系统内复杂的相互作用,以及我们无法完全预测或控制未来的能力。将这一理论引入乡村遗产领域,有助于突破传统的静态思维,更科学地理解和推动乡村遗产的可持续演进。这种可持续演进并非基于平衡,也不是将系统维持在一种既定的稳定状态中,而是以一种更加动态的视角促进遗产在演进过程中缓冲、适应和转型,从而实现可持续演进。

本文通过界定乡村遗产3种韧性能力的概念内涵及其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系统性地阐述了乡村遗产在演进中面临的各类干扰,以及3种韧性能力与遗产要素、遗产环境和价值演进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景迈山这一典型案例展开实证分析,有助于建立一种更为动态、系统化的思维来科学理解乡村遗产的保护与发展需求。

虽然韧性理论解读了乡村遗产的可持续演进与韧性能力的关联问题,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疑问:是什么因素,以何种作用机制影响了乡村遗产的韧性?这一问题有助于进一步探索如何增强、提升、维持乡村遗产韧性,以什么方式和条件,通过什么过程来实现。这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明确乡村遗产韧性的影响因素、作用机制、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并在遗产保护、监测与管理中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与创新,协调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开展适应性治理,共同推动遗产地与所在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注释:

① 原文:The Next 50, World Heritage as a source of resilience, humanity and innovation.来源:https://whc.unesco.org/en/next50/。

② 从韧性的角度来看,可持续性并不是通过减少系统动态的可变性或优化系统性能来维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而是系统创造和检验机会及保持适应性的能力[1]。“可持续性既保护又创造”,而不是寻求停滞[2]。因此,韧性可以理解为社会生态可持续性的基石[3]37。可持续性是创造、测试和保持适应能力的能力。发展是创造、检验和保持机会的过程……因此,可持续发展是培养适应能力和创造机会的目标。这不是一个自相矛盾的词,而是一个描述逻辑伙伴关系的术语……可持续性需要改变和坚持[38]。

③ 据统计,景迈山古茶林的植物种类中,有中国特有种214种,占特有种总数的23.2%,其中云南特有种108种,占50.5%。动物种类中,列入国家重点野生动物保护名录的物种有15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名单的有13种。

猜你喜欢景迈山韧性遗产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09-22遗产怎么分小天使·五年级语数英综合(2020年10期)2020-12-23品茶养生 千年万亩古茶林——普洱景迈山云南画报(2020年10期)2020-11-16房地产市场韧性犹存中国外汇(2019年22期)2019-05-21韧性,让成长更美好中华家教(2018年11期)2018-12-03千万遗产儿童故事画报·智力大王(2017年10期)2018-03-14中国茶的朝圣之山 茶旅“心”体验普洱(2016年12期)2017-05-26笑中带泪的韧性成长特别文摘(2016年15期)2016-08-15景迈山:万千宠爱于一身普洱(2016年4期)2016-05-14普洱景迈山古茶林考古大众考古(2015年8期)2015-06-26

推荐访问:普洱 遗产 演进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913/653728.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