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民间美术面塑提升幼儿能力的思考与尝试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高 芹 辛跃华 马丽宏 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实验幼儿园

面塑活动是深受幼儿喜欢的教育活动之一,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提高其审美能力,还可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与成就感。现立足于吕梁民间面塑美术文化,基于吕梁民间美术面塑的教育价值,阐述开展美术面塑教育提升幼儿能力的相关策略,以及将吕梁民间美术面塑融入幼儿能力培养中的作用与意义。

开展面塑教育可以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拓展幼儿的学习思维,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同时,将吕梁民间美术面塑融入幼儿能力培养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实现对吕梁民间面塑文化的有效传承。但是,真正与幼儿面塑活动相关的成熟的参考资料非常稀少,因此,在将面塑文化融入幼儿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吕梁民间美术面塑的地域文化特色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相结合,探索出一条有效的教学路径。

吕梁面塑的文化资源丰富

图1 “面上塑出大文章”培训活动(作者拍摄)

吕梁面塑艺术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吕梁历史文化,是山西省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吕梁民间面塑艺人较多,这为将民间面塑艺人请进幼儿园为教师开展面塑技能培训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此外,吕梁地区面塑活动丰富,有丰富的实地学习资源,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岚县面塑,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和元宵节,人们都会自发地在岚县白龙庙和柳林盘子文化节举行盛大的面塑展示,场面十分壮观。

吕梁面塑艺术对提升幼儿能力有极高的价值

吕梁面塑作品色彩鲜艳夺目,造型生动夸张,制作风格粗犷,富有雅拙美感,对培养幼儿文化和审美有着极高的价值。幼儿在欣赏和创作面塑的过程中,能不断地感知和体验吕梁民间传统美术。吕梁面塑的民俗气息浓郁,与吕梁的风土人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吕梁民间在探亲、贺喜、祭奠等活动中寄予特定情感的传统面食。吕梁地区的幼儿在日常生活就对面塑有所了解,同时,面塑创作材料易得,创作技法灵活,创作题材广泛,对幼儿来说是不可多得的手工教学素材,是提升幼儿艺术素养,培养幼儿创造力的宝贵资源。

探寻适合幼儿的面塑材料和面塑工具

1.面塑材料的创新与选择

面塑基础材料一般指用不同方法配制出来的质地不同的面泥。吕梁民间面塑使用的材料比较适合成人,并没有适合幼儿的面塑材料。因此,需要根据面塑活动的实际情况,不断进行探索与尝试,对传统材料进行创新,找到适合不同阶段幼儿使用的面塑基础材料。例如,小班阶段,幼儿的手部肌肉发育不够成熟,传统的面泥硬度较大,如果将传统面泥作为面塑创作的原材料,对幼儿来说难以揉搓,从而导致其难以完成泥塑作品,需要选择容易塑型、色彩鲜艳的超轻黏土来代替面泥;
到了中班,随着幼儿手部肌肉的发育逐步成熟,面塑的教学目标也应发生变化,超轻黏土已经不太适合继续作为中班幼儿面塑的基础材料。因此需要将原材料从超轻黏土逐步向面泥过渡。按照参考资料中的配制方法配制出来的面泥需要较大的手部力量才能进行创作,中班幼儿依然无法使用,可以增加配方中水的比例,经过配色之后的面泥不仅柔软,而且色彩鲜艳,我们称之为“熟面”,适合幼儿进行面塑装饰部分的创作,比如花朵、叶子。除了“熟面”,最常用的还有“发面”,其具有蒸熟定型之后让面塑作品“变胖”的特点。面泥材料探究成功不仅解决了面塑活动中黏土消耗量大导致材料费用增加的问题,而且创新配制的面泥比黏土更健康,更符合不同阶段幼儿面塑教学的目标。

幼儿面塑创作活动中,辅助材料的使用对幼儿面塑创作起到了有效的支持作用,应该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适时添加和更换面塑辅助材料。如可插入式的、更加逼真的、不同型号的动物仿真眼睛更受幼儿欢迎;
中班面塑常用的纸盘可用于浮雕式作品的呈现;
从中班开始,面塑创作中牙签是经常被用到材料,其有很好的连接和支撑作用;
仿真花蕊既可以做花蕊也可以做孔雀的头羽;
羽毛的使用可以让鸟类面塑作品更加逼真;
竹枝可以用于制作孔雀这样的面塑作品,让面塑作品看起来更立体、形象;
在蒸熟的面塑作品上喷洒亮光油会让面塑作品更有光泽、更漂亮;
在面塑作品金元宝上洒金粉可以让作品看起来更有质感。

2.面塑工具的创新与选择

选择幼儿面塑工具时,首先要从安全性、实用性、趣味性出发,根据幼儿面塑活动内容的需求选择特定的工具。例如,泥工三件套工具适合用于小班幼儿的面塑活动,这些工具数量不多,好分辨,实用性强,而且比较安全;
随着幼儿对事物的观察、了解、概括能力的提高,以及幼儿手部肌肉的发育和手眼协调能力的增强,在中班的幼儿面塑活动中,工具可以由泥工三件套改为面塑八件套;
到了大班,幼儿已经熟练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面塑工具的使用方法,可以根据活动需要增加梳子、筷子、勺子、叉子等贴近幼儿日常生活的面塑工具。

随着面塑工具的增多,拿取不便、摆放凌乱等问题也随之出现,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整理习惯,可以寻找一种适合摆放面塑工具的工具盒,并且粘贴幼儿的照片,每人一盒,每个人负责将自己的工具进行整理。如图2所示,最上面一层插入式摆放着七本针和剪刀,要求尖锐的一头朝下;
第二层用来粘贴幼儿的照片,同时可以适当放置一些较小的常用辅助材料;
第三层和第四层分别摆放了面塑八件套,上面四个,下面四个,数量一目了然,不易丢失;
最后一层放置小班的面塑三件套,由于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不同,使用面塑工具的能力也不同,所以需要为幼儿提供尽可能多的工具。

图2 塑形工具(作者拍摄)

面塑八件套里每个工具都不一样,幼儿在探索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时,也学习了面塑的基本技法。例如,探究擀泥棒的使用方法时练习了“擀”的技能,学习将面泥擀的更均匀;
探究搓泥板的使用方法时,练习如何控制手部力量与方向,用搓泥板“搓”出圆形、水滴形、长条形等面泥。每一种面塑工具的使用方法不是固定的,幼儿可以结合实际发掘更多的可能。

总之,只要面塑活动的目标和内容发生改变,相对应的面塑材料和工具也应该进行调整。否则,幼儿的发展就会受到阻碍,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会降低。

创新设计不同年龄段幼儿的面塑活动

小班幼儿在面塑活动中处于原始性体验、感知面泥的阶段,因此小班幼儿的面塑技能培养主要以简单的基础技能为主,如团圆、压扁、搓长。这个阶段的幼儿手部肌肉发育不够成熟,认知能力有限,因此他们在塑造时并没有明确的目的,只是无目的地玩面泥,在任意拍打、摆弄面泥的过程中偶然发现自己塑造的形象与生活中的一些物品相像,于是进行命名。如在学习面塑团圆技能的活动《好吃的葡萄》时,幼儿刚开始需要手掌相对,用适量超轻黏土绕圈团圆,在活动中幼儿突然用手掌“啪啪”几下就把黏土拍扁了,然后很兴奋地喊道:“老师你看,我做的饼干!”像这种“突发状况”在小班面塑活动中屡见不鲜,这很符合小班幼儿的特点。

随着学习的深入,小班幼儿无目的的动作逐渐变为有意义的尝试。他们会依据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实物和在游戏中玩耍的小玩具,有目的地设计一些简单的物体形象。如棒棒糖几乎是小班幼儿进行面塑创作时最爱的题材,幼儿在创作圆形、扁圆形或其他形状的棒棒糖时,会联系自己对棒棒糖的感知,创作出兔子形状的棒棒糖。

中班幼儿已经初步具有了立体造型的意识。只不过中班初期,幼儿还不了解立体的东西,他们主要以图画式的半立体形式表现事物,称为浮雕式作品。浮雕式创作形式是一种具有立体感、观赏性和实用性的造型艺术。浮雕式创作形式不仅有其他平面艺术培养幼儿艺术素养的作用,还能提高幼儿对立体空间的想象能力,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如“出水芙蓉”“孔雀开屏”等面塑作品都是用黏土结合纸盘、硬纸板等辅助材料进行创作的,荷花、孔雀的形态和色彩非常美丽,能有效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目前的面塑教学参考资料几乎都是面向成人的,有些方法对动作的精细度和协调性要求特别高,不适合直接用于幼儿面塑教学。因此,需要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探索适合幼儿的面塑教学活动。如:在制作牡丹花瓣时,成人的制作方法是用工具将每片花瓣的边缘碾薄,但是这一做法对幼儿非常困难。因此,在幼儿面塑活动“花开富贵”中,可以用手掌对合压薄花瓣,再用手指捏出花瓣肌理,这样的方法对幼儿来说可操作性更强;
在“鲤鱼跃龙门”面塑活动中,教师探索出了将一种颜色的面泥薄片粘到另一种底色的面泥上进行融色的方法。

图3 花开富贵(作者拍摄)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觉经验的提高,大班幼儿塑造、表现主题的技能逐渐提高,其面塑造型能力、对客观事物的概括能力和立体表现能力都得到了发展,运用面塑表现情感的能力也大大提高。大班幼儿的表现欲望更强烈,喜欢用面塑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情感。同时大班幼儿可以和同伴共同进行创作。该阶段幼儿运用熟面和发面创作的“老鼠吃葡萄”非常具有吕梁面塑特点,有家庭和顺、多子多福的美好寓意,面塑作品中老鼠的尾巴比中班幼儿制作的老鼠尾巴更细、更均匀、更逼真,而且会用工具将尾巴根部固定牢;
在制作老鼠的耳朵时,大班幼儿会压出耳蜗;
还会在嘴巴两边剪出细细的胡子,这体现出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
在对眼睛的材料进行选择时,大班幼儿能选择更合适的材料表现老鼠眼睛小的特点。最后呈现的作品中,肚子圆鼓鼓的白色发面老鼠和周围的红花绿叶相衬托,还有颜色深浅不一的葡萄,这些都表现了幼儿审美能力的提升。

在幼儿面塑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幼儿积极参与面塑创作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例如,在制作面塑作品“寿比南山”时,假山主体和松树枝干部分由老师用废旧物品制成,松针和花草的装饰部分则由幼儿合作完成。这不仅很好地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也初步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

为了符合小班幼儿的发展特点,小班面塑活动主要以情景创设为主。例如,在小班“毛毛虫”面塑活动中,将揉好的圆球连接起来变成毛毛虫,放在孩子们户外活动时捡回来的树枝、树叶上,可以使毛毛虫更逼真,活动也更加充满童趣。

随着幼儿的发展,在中班前半学期可以尝试在情景展示的基础上,增加传统的插枝展示法。中班的后半学期可以以吕梁面塑中福袋、金元宝、寿桃、仙鹤、锦鲤等传统元素为主题进行创作。如“鲤鱼跃龙门”“寿比南山”“花开富贵”。这类作品是将情景展示和插枝展示相结合的一种创作形式。

图4 一揉一捏,尽显精彩(作者拍摄)

综上所述,将吕梁民间美术面塑融入幼儿能力培养过程中,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弘扬。吕梁非遗面塑凭借自身的独特魅力一定会获得广泛且深刻的应用,在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面塑吕梁小班Raoultella terrigena RtZG1 Electrical Performance Appraisal and System Optimization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21年3期)2021-09-07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课程教育研究(2021年24期)2021-04-14田安平:讲好乡村振兴的吕梁故事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03-19省植保站站长杨军赴吕梁调研今日农业(2020年17期)2020-12-15承地方面塑特色 探创意实践之路——以《面塑鱼趣》一课为例少儿美术(2020年11期)2020-11-06胶东面塑——花饽饽少儿美术(2020年9期)2020-11-05吕梁枣芽茶产业蓄势待发今日农业(2020年16期)2020-09-25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区域活动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宜宾面塑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探讨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9年1期)2019-06-25小班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培养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推荐访问:吕梁 面塑 尝试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917/655814.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